227例婴儿氧舱治疗的效果观察和护理体会

来源 :医学与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56280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科自开展婴儿高压氧治疗5年来共收治各类病例227例患儿,进行3980例次的治疗,取得满意效果,认真做好每一例患儿治疗前后的病情记录和护理体会。
  关键词婴儿氧舱;疗效;体会
  
  高压氧治疗现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虽然是门较年轻的临床医学分支,因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受到世界医学界的关注与肯定,从而使高压氧医学得到正规、健康的迅速发展。临床应用高压氧治疗的疾病我国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2001年推荐的适应症(不含探索性适应症)为57种,推荐的婴儿氧舱治疗适应症有31种。我科2004年4月购回七零一研究所制造的YLC0.5/1A型婴儿高压氧舱1台并开展治疗至今5年,共治疗各种病例227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其中有效211例,显效11例,无效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开展治疗5年来的各种病例227例,年龄在5天~5岁;其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97例,合并有蛛网膜下腔出血146例,合并脑室出血5例,合并应激性溃疡1例;睡眠困难综合症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症26例;溺水2例;皮肤带状疱疹1例;外伤性偏瘫2例;新生儿破伤风1例;男124例,女10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均经过头部CT检查确诊后,待病情稳定无活动性出血后并根据症状不同分别应用临床综合治疗,开始高压氧治疗。
  2 治疗方案
  严格按照婴儿氧舱治疗基本原则,根据患儿年龄以及病情的不同,新生儿还要根据胎龄、体重来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患儿进行治疗;所选压力范围在1.5~2.0ATA,治疗总时间为50~60分钟;操作时严格遵照婴儿氧舱操作规程,治疗操作过程均详细记录并保存。
  3 典型临床病例
  病例1:患儿,女,1岁零8月,因发热3天,头痛,呕吐1天,抽搐1次,神志不清呈昏迷状,颈项略强直,脑脊液穿刺检查后确诊为病毒性脑炎,经给予脱水、抗感染、抗病毒、以及应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后,病情好转,神志清楚,现双侧巴氏征弱阳性,四肢活动障碍,双手不能抬起,左下肢肌张力高,不能站立,不能拿步,失语。遵医嘱开始实施高压氧疗,治疗方案:采用压力2ATA,总吸氧时间60分钟,即洗舱5分钟+升压13分钟+稳压30分钟+减压12分钟。给氧方式:持续小流量换气。
  效果观察:第1疗程开始治疗第3天患儿双手逐渐上抬,疗程完毕时双手取物自如,定向、定位能力尚可,右手用力时可见轻度颤抖,双下肢能交替拿步,步态呈剪刀样。患儿休息7天后开始第2疗程的治疗,操舱前查体:双上肢肌张力、定位、定向能力基本尚可,右下肢无力,不能站立,不能单坐。高压氧治疗方案同前,第2疗程完毕时患儿能单坐十几分钟,步态较前平稳。患儿休息10天后继续第3疗程高压氧治疗,操舱前查体:能扶物站立、扶物行走。高压氧治疗方案同第1疗程方案,第3疗程高压氧治疗完毕效果评价:能说2-3字语言,扶物站立、行走时间延长。患儿连续3个疗程的治疗效果比较理想,休息2月后又继续了2个疗程的治疗,患儿的肢体运动基本恢复,语言能力达到同年龄幼儿的水平。
  病例2:患儿,女,12天,孕2产1孕40周因急腹产在家旧法接生,出生时无产伤及窒息史,生后第9天开始拒奶,口不能张开,吮奶困难,哭闹易惊,继而出现面肌及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入院后诊断为新生儿破伤风,立即给予抗破伤风治疗的同时行高压氧治疗,治疗方案:采用压力1.6ATA,总吸氧时间60分钟,即洗舱5分钟+升压13分钟+稳压30分钟+减压12分钟,一日一次,给氧方式为持续小流量换气。
  效果评价:高压氧治疗4天后面部肌张力逐渐缓解,能张口吮奶,四肢肌张力仍稍高,连续治疗14天后患儿精神及反应正常,吸吮有力,口唇张合正常,四肢肌张力正常。
  病例3:患儿,男,5天,孕3产2孕39周,因宫内窘迫行剖宫产娩出,生后1分钟阿氏评分6分,予以复苏处理后转新生儿病房治疗,行头颅CT检查提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行常规治疗同时给予高压氧治疗。入仓前查体:吮奶及反应欠佳,吸吮后唇周发绀,四肢肌张力减低,下颌及四肢时有抖动,哭声低。治疗方案:采用压力1.6ATA,总吸氧时间60分钟,即洗舱5分钟+升压13分钟+稳压30分钟+减压12分钟,一日一次,给氧方式为持续低流量换气。
  效果评价:高压氧治疗4天后患儿精神及反应明显好转,觅食反射增强,肌张力增强,连续治疗10天后吸吮有力,四肢肌张力正常,哭声大,本疗程结束,休息10后给予高压氧巩固治疗7天,治疗方案:采用压力1.5ATA,总吸氧时间49分钟,即洗舱5分钟+升压12分钟+稳压20分钟+减压12分钟,一日一次,给氧方式为持续低流量给氧。
  4 护理
  4.1 治疗前的护理
  每个疗程开始前详细做好体检,并记录,为了使治疗的顺利进行,积极做好入舱前的准备。
  根据年龄及诊断确定治疗方案,患儿进行高压氧治疗前要认真做好体格检查,并详细记录,为每疗程完毕时提供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向家属认真讲解治疗目的、注意事项、治疗所需时间、疗程、高压氧的基本治疗原理,以取得家属的配合,更好的完成治疗。
  做好患儿入舱前的准备,夏天提前打开空调,调节好所需室温,冬天先将衣物预热,打开暖气,以免患儿更换衣物时着凉,氧舱有机玻璃筒体用清洁全棉湿毛巾擦洗干净,筒体内部采用1:200的“84”消毒液做好消毒工作,托盤内所用棉垫、衣物、盖被均要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方可使用,进舱所有用物均为高压氧舱专用物品;检查氧源是否充足,检查排氧装置是否正常;为新生儿治疗时一定要在喂奶半小时后入舱,但不宜过饱。以免舱内溢乳无法处理导致误吸,再者新生儿喂奶后一般可入睡1小时左右,可适当避免哭吵,以防呕吐;排空大小便,更换全棉尿布和专业氧舱制服,冬天穿好棉袄及盖好包被,做好进舱前的准备。置患儿于托盘内后不要急于推进托盘,如果患儿比较吵闹可做一些亲抚爱昵或趣味性强可使患儿安静的动作,并尽可能让患儿改变睡眠习惯,即治疗前不要安睡,在治疗时容易安静并处于睡眠状态后轻轻推进托盘,所有治疗病例无一例使用镇静药物,患儿均可在安静状态或睡眠状态下完成治疗。
  4.2 治疗中
  关闭舱门开始治疗,同时做好每步操作记录,洗舱时氧气浓度一定要到55~60%再进行升压,升压过程要匀速加压,应避免加压速度不均引起患儿不适而哭吵不安,影响家属心情,家属一律不要进高压氧治疗室,整个治疗过程工作人员全程守候。
  4.3 治疗完毕
  每次治疗完毕后按操作流程关闭调节器,待压力表回零后打开舱门,抱出患儿,更换衣物,并观察患儿治疗效果,做好高压氧舱的终末消毒,每疗程治疗完毕要对照治疗前的体检,及时观察疗效并做好记录。
  5 体会
  高压氧治疗应在疾病早期治疗效果明显,尤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早期干预痊愈率高,一旦后遗症出现治疗效果可呈无效治疗。在治疗操作中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工作,确保每一例治疗的成功和安全。
  
  参考文献
  [1] 吴钟琪.高压氧临床医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其他文献
关键词微创经皮肾镜;手术配合    微创经皮肾镜穿刺取石术(MPCNL)是近几年来开展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新技术,具有出血少,结石取尽率高,缩短手术时间,简化操作步骤,适应症广泛的优点,我院自2006年采用超声弹道碎石机对35例多发性肾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碎石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资料  我院2006年采用超声弹道碎石机行经皮肾镜碎石术35
期刊
对于由意外事故造成损伤的案件,在实践中我们遇到的大多是在一次事故中所造成,而同一个人在较短时间内连续两次发生事故造成损伤的案件是比较少见的。由于案件处理的需要,必须区分伤者身体各部位的损伤是由哪次事故所造成,或确定身体各部位的损伤与此两次事故的因果关系,这常需通过伤情检验,结合现场勘查及案情,重建事故的发生经过,对伤者在两次事故中造成损伤的受力过程进行分析并进行推断,最后依靠调查取证来证实我们分析
期刊
心理学家认为胎儿在子宫内就能对外界响亮的杂音做出反应,从而出现了胎教;沙士顿认为,“出生前三个月是智力发展的绝对零点。”而另一些人根据巴甫洛夫学说把条件反射的形成作为心理发展的指标认为胎儿离母体后就有条件反射形成,即标志着人的心理现象的出现。所以,新生儿降生即具有心理现象,这一事实是众所公认的,只有对他们进行精心培养,才能使其成为身心健康的一代。下面谈谈对新生儿心理护理的具体措施及体会。  1 母
期刊
关键词头皮针;股静脉采血;小儿    小儿股静脉采血是儿科采取静脉血的常用方法,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尤其是三岁以下的患儿静脉采血,常常会遇到很多困难,由于检查的项目多,需要抽取的血液的量相对较多,而婴幼儿又难于沟通,多数患儿会拼命挣扎,常常抽不到满意的血标本量,以至影响到检验的结果。传统的股静脉穿刺常用带7#针头的注射器进行穿刺,经常会出现穿刺成功后针头脱出致采血量不足,出现采血区血肿等情况,而需重
期刊
摘 要从提高带教老师素质、加强师生互动、注重理论与实践、培养观察力和锻炼应急能力、严守操作规程预防差错事故几个方面阐述了临床护理带教的观点,为提高未来护理队伍的素质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护理;带教;体会    临床带教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生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在培养一名合格的护士过程中,带教老师占主导地位。如何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提高带教质量,笔者作为一名护理带教者,谈谈带教
期刊
通过对50例癌症患者的治疗护理,特别是做好病人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围手术期对病人实施心理护理的经验探讨如下。  1 临床资料  从本院自2005年至2009年住院病人中抽取病例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从16~70岁,其中骨肉瘤1例,结肠癌20例,乳腺癌18例,肝癌8例,肺癌3例。住院时间5~40天。住院死亡1例,其他术后出现并发症予对病治疗后均治愈,出院后3年内死亡病人4
期刊
摘 要在过去的市场经济中,医院管理多以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为主,容易忽视“人”在医院管理和发展中的意义。人本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一种新模式,人本管理可以使我们的医院向和谐的方向發展;而现代医院管理学借鉴儒家管理思想,强调“以人为本”,运用人本管理,重视人的需求,注重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发展人。  关键词人本管理以人为本;医院管理    人本管理的思想最初是由美国总结日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激励机制对ICU护士压力的影响。方法:分析ICU护士压力的来源,制定人性化护理管理激励机制的措施,比较应用不断改善中的激励机制措施前后的护士压力变化。结果:ICU护士压力主要来源于护理劳动强度大、怕出医疗事故、专业知识与技能不熟练、病人不理解、工作与生活的矛盾(夜班、待遇报酬)、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不协调。将应用改善中的激励机制措施前后进行比较得出应用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期刊
摘 要目的:抓好基层部队医院传染病规范化管理,预防和控制疫情漏报。方法: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办法》的规定,以法律形式强化对传染病的监管,提高各科防治傳染病的意识。采取督导与核查相结合的办法。结果:通过抓医院传染病规范化管理,健全了传染病报告制度,改善了疫情漏报情况,完善了医院环境和更新消毒设施,规范了传染病疫情上报程序,提高了传染病防治水平。结论:强化对传染病的管理,提高防治水平,是预防传
期刊
急诊科是医院急危病人最集中,病员最复杂,时间最紧迫,突发事件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醫院的窗口,他直接反映一个医院的医疗水平。医院急诊“绿色通道”是指医院在急危重症患者中,为挽救患者生命而设置的畅通的诊疗过程,包括抢救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检验科、药房、血库、及英像检查。该通道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患者提供快速、有效、安全、有序的救治,所有设备、物品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