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进步主义视角再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八年以来学者们对《纲要》进行了不同的解读。为全面深入领会和掌握《纲要》的精神及其对幼教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笔者试从进步主义角度来解读。分析了进步主义的儿童观与知识观在《纲要》中的具体体现,表现在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知识的获得是幼儿参与活动构建的过程、提倡整合的综合课程以及活动教学等方面。并运用中国化的进步主义——陈鹤琴思想对《纲要》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步主义中国化
  
  2001年7月2日,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改革迈进了一个新阶段。《纲要》充分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和理念,是新世纪幼教工作的纲领性文件,颁布九年以来,学者们基于《纲要》基本精神,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解读。
  在理论方面,研究者对《纲要》的哲学、心理学与教育学基础做了分析,一些研究者通过著名教育思想对纲要体现的基本观点做了解读,如《纲要》中的儿童观、知识观、教育理念等。实践方面的解读包括:《纲要》中关于幼儿园五个领域的内容、指导要点等教育精神解析与贯彻实施建议。关于《纲要》中的教师角色与教师专业成长,并对尊重幼儿的人格、权利与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角度进行了讨论。关于《纲要》对幼儿园教材以及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工作的误区及调整策略,关于园本教研解读。
  我国幼教事业在《纲要》基本精神及各研究者解读的指引下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为帮助广大幼教工作者全面深入领会和掌握《纲要》的精神及其对幼教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笔者试从进步主义角度来解读之。
  一、进步主义
  进步主义教育,是受西欧新教育运动的影响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个教育流派。进步主义教育源于对传统学校教育的反叛,反对愚笨的程序、死记硬背的熟记和独裁主义的课堂管理展开了辩论。进步主义教师开发出一套强调学生自身兴趣和需要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强调儿童的需要,教育计划应该以满足成长中儿童的需要为目的,童年期是独立的,并非是成人生活的准备。
  第一个把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和哲学联系在一起的是美国教育家杜威(1859~1952),他是当时传统教育的改造者,提倡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在其代表作《我的教育信条》、《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到:“教育即生活,不是生活的预备”,并由此提出“学校即社会”。关于由教师中心改为学生中心,“这是一种变革,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并提出儿童应“从做中学”,从自身的活动中去学。其主要教育思想包括:
  儿童观
  杜威强调“我们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并且以儿童为自己的出发点。”他认为儿童是具有独特生理和心理结构的人,儿童的能力、兴趣和习惯都建立在他原始本能的基础上,儿童的心理活动就是他的本能发展的过程。如果没有促使儿童本能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儿童就不可能生长和发展。在教育上,他倡导“儿童中心论”,宣扬以“儿童中心”取代“教师中心”和“教材中心”,认为教师应该是儿童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启发者和诱导者,应彻底改变当时压制儿童自由和窒息儿童发展的传统教育。
  知识观
  什么是知识?杜威认为,“所谓知识就是认识一个事物和各方面的联系”“知识乃是通过操作把一个有问题的情境改变成为一个解决了问题的情境的结果”。“知识表示各种运算和学科,……知识这个术语既有主动的意义,又有被动的意义。知识既指运算或行为,即认识的过程,又指结果,即认识的内容”。杜威说:“知识不能是一个漠不关心的旁观者和无用的观点,”“知识作为一种行动,就是考虑我们自己和我们生活的世界之间的联系,调动我们一部分心理倾向,以解决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杜威强调知识与个体活动和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将之作为区分真假知识的标准。他说:“只有已经组织到我们心理倾向中的那种知识,使我们能让环境适应我们的需要,并使我们的目的和愿望适应我们所处的环境,才是真正的知识。”而那些“脱离深思熟虑的行动的知识是死的知识,是毁坏心智的沉重的负担”。
  二、进步主义教育思想解读《纲要》
  (一)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第一部分第五条:“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
  第三部分第十条第四点:“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杜威重视儿童本能以及儿童具有自我生长的能力,并认为儿童与成人在心理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纲要》以儿童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其先进的儿童观是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贯穿《纲要》的各个部分,最值得幼教工作者研究和重视。纵观《纲要》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它自始至终把幼儿看成一定环境中积极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主体,与此相适应《纲要》特别强调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发展和保护幼儿个性,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
  (二)知识的获得是幼儿参与活动构建的过程
  纲要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
  健康领域: “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语言领域:“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社会领域:“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科学领域:“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
  艺术领域:“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以上这些内容,是《纲要》对过去将幼儿视为被动接受客体,知识技能贯注容器观念的一种超越,为幼儿提供了参与知识建构的过程,体现了对幼儿个性生命的关怀与尊重。在杜威的知识视野里,知识、经验与活动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知识就是求知,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个人的兴趣、情感、态度和已有的经验等都不可避免地要对知识和经验的形成产生影响,知识本质上就是一个个体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不同个人的经验和目的不同,所体验到的知识的意义也就不同。
  (三)提倡整合的综合课程以及活动教学
  第三部分第六条:“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杜威认为,对于知识,我们不能把它看作孤立地、和其他事物不相联系的事件,我们要在它和其他事物的联系中来理解它。“知识就是认识一个事物和各方面的联系”。“一种合乎理想的完备的知识就代表这样一个相互联系的网络”。杜威非常强调知识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认为教学必须根据知识的内在发展顺序加以组织,“尽可能把所传授的内容同个人直接的行为及情感反应的内容融为一体”。
  综合课程以及活动教学体现了《纲要》的实施原则,意在推进综合的、统整的学习,力图营造一个与幼儿生活本身一致的高度综合的课程形态,这一意图不仅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步调一致,也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教育内容正在由单一知识向跨学科知识、由学问知识向体验性知识、由内容知识向方法性知识转化。
  三、进步主义中国化——陈鹤琴教育思想对《纲要》的解读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幼稚园课程改革的杰出代表、中国学前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奠基人,其思想是进步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对当前的幼儿园纲要解读,有着积极的意义。
  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他的“活教育”理论。他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人”,认为应该“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陈鹤琴强调“活教材”的作用,主张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出发点,让儿童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提倡“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陈鹤琴认为课程结构以“五指活动”为基本成分,课程结构应该具有整体性,应促进学前儿童整体的有机发展。为此,陈鹤琴以人的五个连为一体的手指作比喻,创造性地提出了课程结构的“五指活动”理论。
  (一)课程内容生活化
  第一部分第四条“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第三部分第五条第三点:“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在《纲要》中幼儿的生活被重重地凸现出来,选择幼儿的生活作为学习的内容,利用幼儿的生活进行学习,为了幼儿的生活而学习(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只有适应生活才能发展),这是《纲要》的一个基本理念,也体现了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特点——教育内容要生活化。这种“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是对陈鹤琴先生幼儿园应选择“大自然、大社会”作为教材的课程思想的发展,幼儿园课程只有源自幼儿的生活才可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五指活动”课程结构
  第二部分明确提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陈鹤琴认为,五指活动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 健康活动:饮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动、散步等。
  2. 社会活动:朝夕会、周会、纪念日、集会、每天的谈话、政治常识等。
  3. 科学活动:栽培植物、饲养动物、研究自然、认识环境等。
  4. 艺术活动:音乐(唱歌、节奏、欣赏)、图画、手工等。
  5. 语文活动:故事、儿歌、谜语、读法等。
  这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就像人的五个手指,共同构成了具有整体功能的手掌。
  实际上,《纲要》中的划分只是一种相对的划分,不论哪种划分对年幼儿童来说都是不得已而为之,都是应该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加以弥补、还原的。当年的陈鹤琴先生正是通过“ 单元教学”的课程形式,实现他的“ 整个教学法”思想。当今的幼儿园课程的综合化,不再是一种组织形式上的综合,也不是一种局部的综合,而是一种实质的综合,是一种从观念到目标,从目标到内容,以至资源、手段、形式的全方位综合。
  四、结语
  《纲要》实施九年以来,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存在的问题也让人担忧。从进步主义视角来看,学前教育如何在纲要的指引下突出重围,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大力宣传《纲要》的先进理念
  《纲要》顺利的实施离不开学前教育从业者对纲要先进理念的理解,而且也离不开家长、上级教育管理者等相关人员对《纲要》先进理念的正确认识。应大力宣传纲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二)加强教师课程实施的能力
  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和教参为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此,教师要具备一定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
  (三)重视幼儿的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能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能够自我建构和理解、能够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和发展的教学方式,《纲要》明确提出保证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在幼儿园我们就要有与幼儿这种探究式学习相适应的探究式教学,尤其是在科学领域,它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 2001
  [2] 李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哲学、心理学与教育学基础(上) [J].幼儿教育,2002,2
  [3] 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 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 李季湄. 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几个基本观点的认识[J].学前教育研究,2001, 6
  [5]宋生涛. 陈鹤琴的课程思想对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J]. 甘肃高师学报,2004,4
其他文献
摘 要 幼儿道德行为的养成,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儿童社会化是幼儿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皮亚杰指出,儿童道德的形成是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儿童在六岁以前,多是他律,慢慢才形成自律。本文从实践经验出发,小结几种教育行为是如何对幼儿进行他律慢慢让其形成自律,成为一个有道德的、能遵守幼儿园规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小朋友的。  关键词 儿童社会化 幼儿道德行为 教师 爱 教育    儿童社会化的核
期刊
案例:我在美工区里放置了彩色橡皮泥、竹筷子、吸管等材料,区角活动时,明明小朋友注意到了这些材料,他开始摆弄起来,他把彩色橡皮泥分别团成了许多大小差不多的小球,然后把它们一个个穿在了一支竹筷子上,接着举起自己的作品对旁边的孩子说:“瞧,我做的羊肉串像不像?”宣宣和萧萧几个人大加赞赏“真像,真像羊肉串”“昨天我爸爸还领我吃烤羊肉串了呢!”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投入到了加工羊肉串的活动中。还是明明最会玩,只见
期刊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家园互动里隐含着一定的教育资源,在多元智能活动中,笔者感受到:关注孩子的发展应该关注这三个互动。    一、关注生生互动,使幼儿在集体中得到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的八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水平与组合方式存在,促使幼儿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以不同的方式学习和成就自己。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可根据幼儿在不同智能领域的优势进行调整、安排,使幼儿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如一个幼儿可
期刊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特别喜欢搞一些恶作剧来招惹别人,好像还挺享受这个过程似的。为此,家长和同班小朋友没少跟你告他的状。    一、好奇取乐    孩子天生好奇,喜欢做一些大人不允许做的事情,想看看当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意愿相违悖的时候,会出现什么结果。  怎么办?  冷处理。有些恶作剧影响不大,你可以当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让孩子自觉没趣而停止自己的行为。  及时制止。如果宝宝的恶作剧行为比较过分,
期刊
我的教育观就像一棵生机勃勃的小树苗,随着我日复一日的教育教学实践,它一天天地生长着,变化着……  出生于六十年代末的我可以说是在“应试”中成长起来的,在刚走出校门成为一名幼儿教师时,备课本中目标一栏里的高频词是“学习……的概念”,而在与家长交流时,常常将孩子上课时积极举手发言回答出了某句话当作喜讯告诉家长。那时可以说还没有什么教育观,只在潜意识里有一种对知识的模糊的、狭隘的理解,也就是今天常说的“
期刊
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将达到GDP的4%     日前,新华网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明确,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  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   征求意见稿指出,各级政府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项收入,把教育作为财政支
期刊
摘要  课程目标应为宣扬儿童文化的首要载体。但在现实中,儿童文化在幼儿园课程目标中却被忽略了,这主要表现在:儿童游戏文化的缺失、儿童个体文化的缺失、儿童共同体文化的缺失三个方面。通过透视这三个方面在幼儿园课程目标中的缺失,我们呼唤儿童文化回归课程,希望唤醒幼儿园课程自身的文化意识,让儿童文化选择是幼儿园课程目标文化重建的首要环节。  关键词  儿童文化幼儿园课程目标    儿童文化是指“在某一特定
期刊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变革,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不仅要有良好的智能素质,更追求完美人格的健康发展,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而道德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幼儿园工作的核心。幼儿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道德品质的发育期、行为习惯的养成期、道德人格的形成期。因此,道德教育应从小进行。如何实施道德教育,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呢?近年来,我们对幼儿德育工作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试图利用多种资源,
期刊
实践教学,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有效方式,已成为幼儿园教研活动中的一个传统项目,然而如何让这种司空见惯的教研活动开展得更有意义,如何让这样的活动更有效地推动本园教师的专业成长,则是我们这些教研活动引领者所必须思考和不断探求的。为此,我们尝试在常规性教学研讨的基础上,进一步搜寻具有研讨价值的典型案例,引导教师在所选案例的深层、渐进式研讨中,继续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行为;帮助教师群体在有目的的合
期刊
保护幼儿生命、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重要目标。为了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学习生活中,必须安排幼儿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其中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而每天幼儿到园后的晨间体育活动更是保障幼儿1小时体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因此晨间体育活动时组织的形式、方法等将直接影响着幼儿身体各方面素质的发展以及健康体魄的形成。  一、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