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敦刻尔克声音画面的感受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k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敦刻尔克这部影片的给人的感受是憋着一口气,情感抒发不同于其他战争片的热血,观众的情绪得不到淋漓尽致的释放,但也许就是因为难受,才会引发人们的思考,生命和战争的意义所在,影片中的惊悚是对于生死未知的惊悚,是看到了死亡却无能为力,是对于将要来临的死亡的惧怕。
  关键词:战争片;音乐;音响;影视鉴赏
  首先,我想描述一下我对这部电影的观影感受。电影是一部战争片,改编自二战史实敦刻尔克大撤退,开头以一位士兵的角度去讲述,英法联军面对德军进行残酷战斗,1940年英法联军在德军的猛烈攻势下节节败退,英军在法国小镇敦刻尔克,进行了代号发电机计划的撤退行动,英军本来想撤退3万军人,结果在军民的努力下运用各种船只,另33万8千人成功撤退。人们把这次行动称作为伟大的逃跑。電影尤诺兰执导,我想,因为诺兰导演的口碑和以往佳片而进入电影院观影的人不在少数。之前《黑暗骑士》《记忆碎片》《盗梦空间》《星际穿越》都取得了很好的票房及各种奖项。
  敦刻尔克从上映之前就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看过的人有人觉得神乎其神,有些人却觉得不过如此,我认为这些感受都很正常,毕竟电影对于每个人的感受和看法包括审美等都是不同的。我的看法是,我认为的这部电影非常优秀且高级!我第一遍在电影院刷完敦刻尔克的时候确实没有我脑海中构想的那样精彩,热血沸腾,感情泛滥!
  海滩上的一周,海上的一天,空中的一小时。是这部电影的关键信息点,将空间与时间结合,不同的空间不同的时间并行发生,多个角度和层面去讲述,导演把它碎片化剪辑,并互相穿插交错存在着很多的联系,这对于导演的功底是非常考量的,多线叙事一直是诺兰的拿手好戏,但这种剪辑方式手法,对观影者可能会造成一些混乱,至此很多观影人会表示看的有些懵懂。
  首先是陆地部分,汤米在袭击中侥幸逃生,然后来到沙滩上与大部队集合一起撤退,遇到了另一名法国兵,两人佯装成医护兵将伤员送上船,但两人还是被赶下去,德军届时将医疗船打穿击沉,士兵们纷纷跳下水,随后乘坐轮船离开,但途中又受到了德军的袭击,被迫回到岸边藏在渔船中,但德军用渔船练枪法,也被迫离开,最终汤米被英国的一艘民用船解救,乘坐火车返回家乡。第二部分是海上,月光号作为英国民用小船帮助军人撤退起了很大作用,救援过程中先救了一名困在大海上的军人,他乞求船长离开这里,船长坚持救人,争执的过程中不小心把青年乔治推下台阶,乔治身亡。第三个部分是空中,三名飞行员在与敌军不断周旋,首先是队长失去联络,随后法雷尔飞机遭到袭击,燃表破裂只能与另一名战友时刻联系才能确保自己还剩下多少燃料,可队友的飞机中弹被迫将到海上,快被淹死的时候,月光号民用船将他救上来,最后,法雷尔与德军交战,最终降落在沙滩,战斗机起火被敌军逮捕。
  这部电影的票房可能不如星际穿越盗梦空间这类片子,但电影的制作手段也是导演非常考究花了重金斥资拍摄,小的部分有枪支弹药,在到大的部分有飞机轮船,还特意购买了相似的战斗机,很大一部分采用了IMAX全画幅来呈现。这种摄像机非常沉重,且拍摄非常困难,再加上非常多的戏码都是在海上,空中进行,也找了真是的战斗机,飞机来实景拍摄。将摄像机放置在战斗机中,演员演戏,给观众呈现出身临其境,很真实的画面观感。这最终使摄像机完全倒进水中,但剧组让胶片保持湿润状态,从法国运回洛杉矶,采用老式的技术印出来应用在电影当中,这种态度,才能拍出质量和艺术兼备的电影,让观者体会到了细节的战场场面,特别写实。
  有一部分观众表示这部电影没有诺兰以前的电影热血燃爆,其实一部好的战争片,有时恰相反,不会以这些来宣扬美化战争,冷静的叙事才更会还原战争的真实,表面上可能不会带来刺激的观感,但内在给人很深的启发,他所想表达的艺术涵养和造诣也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而我想说的是,这部电影里没有个人英雄主义,没有开挂,狗血的爱情。三名飞行员的遭遇都不是很好很幸运,诺兰导演对于他们的刻画非常的冷静。还有乔治死亡的部分,也有很多观众不理解,我认为在战争中,壮烈牺牲的概率其实很少,真实的战争就是这样的,不小心的行动就可能带来了死亡,不是悲壮的,有时还透着点小卑微,在战争面前,人类也不过是蚂蚁般渺小。勉勉强强的活下来,也许就是非常幸运非常知足的事情。
  在电影的语言对白上,只占到电影的很少一部分,甚至对于士兵的刻画选人,都有些脸盲,我们唯一能看清楚的是士兵的身份职位,他代表着一大类人,这个可能是导演的刻意所。我第一开始认为这部片子的男主角是那个逃生了的士兵,但后来再想,可能这部电影没有男主角,更多的是表现整体,表现那三十三万军人,那些救援了的民用船,和为了盟军的飞行员。
  在音乐上,此片的音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部电影的灵感听说是导演来源于默片。这个时候,全程都有音乐烘托气氛,那在音乐戛然而止的时刻,是不是来的更加深刻呢。
  音响部分呢,最主要的就是一个秒表,贯穿电影,往往秒表的象征是时间,时间在电影中的表现往往伴随着紧张。在你以为你要获得安全的时候,这个秒表就又回来了,继续着它的紧张。这部电影的节奏把控,在音乐和音响的交织做了很大的功夫,每一次每一场安全和危机,时间节奏都把握的很准确。让人呼吸跟着急促,安静的休息。我们知道,战争片的音响其实非常不好做,他要做得到很细节,让观者觉得不俗套,才会是赢家。下面,我简单的分析一下影片中的音响片段。
  首先,影片开头,逃生去沙滩的片段,给我的感觉是声音非常干净,在对于二战时应该有的道具,军装,管道,和大面积的枪弹对峙,都和画面非常贴合,人物的动作音响非常真实,而枪弹的声音打在木门上,或远或近的枪声都很有空间感。其次,汤米走到沙滩上,音乐使用了弦乐。弦乐非常接近人声,在描写感情和烘托气氛都有非常好的效果,随着大小不一的秒表声和脚步声结合,风声,背景危机的嗡嗡声都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小二度的音程不禁让我们皱起了眉头。
  还有一段很长的音乐也给我很深的印象,就是两人伪装医护兵去用担架抬去船上的画面,音乐一直行进着小提琴的声音,简单但是争分夺秒,有种挠别人心的感觉。这时,三个空间同个时间的画面进行穿插。飞机上的战斗的声音,他添加了很多机身本噪声,飞行员戴着耳机讲话和周围战斗的画面声,都很有层次感,空战中加了很多小提琴高频的颤音随着发动桨的转动,惊心动魄。
  电影中的一个小高潮是被袭击落水,水中的各种声音,士兵的溺水声,水中听到的叫喊声,隔着铁在外面听到的闷闷的声音,忽上忽下露出水面的各种声音,真实到感觉自己就身处水中。还有一个声音的高潮是士兵们逃到渔船里遭到袭击,渔船里的瓶瓶管管,钢铁之类的东西碰撞,枪弹打到船只,满满的浸水,和掉落飞机,马上要被淹死的飞行员画面呼应。士兵在船里嚎叫的小空间感,在水里的动作和拍打,鱼类进入到水中,着火后的水面,枪弹进入水中的声音,都非常细致仿佛耳朵也跟着发闷,耳鸣。
  很多画面都在描述着逃生,仿佛把观众置身于此,在有危险的时候,人的本能反应。这部电影相比于其他战争电影,可能带给人们的思考更加深更加大。在其他的战争电影中,可能导演的原则是艺术高于生活,加了很多传奇色彩。而诺兰导演对于敦刻尔克这部电影的独特之处是,真实,给人以害怕,纠结,郁闷的情感。影片的感情也很类似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大家心目中的英雄是那个在战场上参与战争的英雄,也许生活中就是个普通人,这种反差其实也是很可悲的。
其他文献
摘 要:泰戈尔和许地山分别是印度和中国同时代的偏向温情的作家,他们笔下的人物充满着人道主义关怀,但又呈现出不同的形式。泰戈尔承继古印度吠陀哲学中的思想认为世界因爱而生,思想中呈现出泛爱主义思想,作品在主色调的呈现上也偏向明媚光亮。许地山更多地从宗教中获得慰藉,思想中呈现出宗教救赎的思想,他的作品中流露出更多的悲观色彩。本文从泰戈尔和许地山的所处的时代背景,各自的成长经历和性格特点去深入分析出造成二
期刊
我想  春天是明亮的  因为我与你  我想  夏天是热情的  因为我与你  我想  秋天是金黄的  因为我与你  但  我想,这个冬天应该依旧是刺骨的  因为你决然随四季漂泊  青春  管文颖(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  春风吹过海面平静的波浪  伫立在落叶缤纷的梧桐树下  人事珍藏  一卷牛皮书青春是  还未待细细浏览  只剩灰烬点点星光  黑夜  唐敏(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  黑夜被灯  烫了一个
期刊
摘 要:安塞姆·基弗和安东尼·葛姆雷是二十世纪末出生的并且在当下国际具有巨大影响的艺术家,在他们的艺术生涯当中,有着相似的历史背景,在其艺术作品中都反映了一些精神。本文主要讲述的是两位艺术家作品当中的“自我”精神。  关键词:基弗;葛姆雷;自我精神  一、安塞姆·基弗和安东尼·葛姆雷  1安塞姆·基弗的艺术  1970-1979年,主要是以森林、阁楼、土地为题材表现出跟德国战争有关的场景。1980
期刊
荒漠,高原,密密的橄榄丛林,长长的山路蜿蜒,这是当代伊朗电影中时常采用的生存背景。一个孩子还“之”型的山坡上拼命地奔跑(《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姑娘在深情的凝望中抚起了面纱,渐行渐远(《巴伦》);地震中全家唯一幸存的老人感叹:“如果经过重生,人们一定会好好珍惜生命”(《生活在继续》)。生活的意义,在当代伊朗导演反复的探寻中,是永远无法停滞在一种轻松自足的纯粹状态里的,它需要不断改变的冲力,需要在憧
期刊
摘 要:泰戈尔的《戈拉》是一部关注印度转型与复兴的知识分子小说,在这部小说中泰戈尔通过主人公的“爱”这一线索引出对种姓制度、不可接触制度和妇女歧视问题,提出如何用宗教思想与爱解决印度转型时期的种种问题,认识真实的印度,实现印度的复兴。  关键词:《戈拉》;爱的宗教;印度复兴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的长篇小说《戈拉》是20世纪上半叶描写印
期刊
摘 要:泰戈尔的作品中总是充满着和谐之美,《眼中沙》作为泰戈尔所创作的长篇小说之一,也具备这一特色。本文试从故事情节安排和人物设置两方面入手,分析小说中的和谐之美,并力图从印度传统文化中寻找到这种和谐之美的根源。  关键词:泰戈尔;眼中沙;和谐;印度传统文化  泰戈尔一生一共创作了13部中长篇小说,包括一部未完成稿,其中长篇小说9部,中篇小说4部。其长篇小说创作按时间大致可以划分三个时期:1878
期刊
摘 要:舒伯特的人生带着心酸、苦闷与渴望,创作给他提供了一个宣泄与满足。文章以舒伯特艺术歌曲为着眼点,关注作品如何在创作中获得的安慰。  关键词:《冬之旅》;创作;安慰  与贝多芬相同的是,当时,舒伯特也生活在反对复辟的中心——维也纳。但,年轻的舒伯特未曾像贝多芬那样经历过革命年代的洗礼。当1794—1797年的“雅各宾事件”使奥地利所有进步力量倍受摧残时,他才刚刚出世,当反对拿破仑的爱国主义战争
期刊
摘 要:女性电影它向人们展示的不再是女人世俗意义上与男人的对抗,而是一个内心独立、能够在精神上自足的女性在经过挣扎之后,与现实达成和解的过程。《钢琴课》一部以女性觉醒为主题的电影,通过钢琴作为载体,用优美的音符为男女主角搭起情感沟通的桥梁,影片对女主情感的的描写极为细致饱满,对其内心的刻画委婉含蓄,使影片的艺术效果达到了极致。  关键词:女权主义;钢琴课;觉醒  一、“女权主义电影理论”的产生  
期刊
摘 要:公益性是公益广告最本质的特征,公益广告之所以叫公益广告,是因为公益性是它的本质特征,它关注的是整个社会的共同利益。非营利性是公益广告的一个重要特征,他和商业广告有着重要的区别,重要原因正在于此。无论是哪个团体、组织或部门发布的公益广告,其目的都是非营利的。公益广告是花钱做广告,为大众传递信息,只为引发大众对某些社会热点、公益事件的关注,服务于社会,它是一种对社会奉献精神的体现。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这是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创新。本文就文化自信的内涵、文化自信对提高出版物质量的意义以文化自信提高出版物质量的途径等内容进行分析,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必要思路。  关键词:文化自信;出版物;出版;质量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内涵  文化是民族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