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混合教学能力评价标准分析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z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催生了新的工具和教学环境。高职院校教师面临传统面对面和在线相结合的混合教学环境。对高职院校混合教学能力评价标准进行分析,在借鉴IBSTPI能力评价标准开发模式基础上,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模型。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混合教学能力;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8-0030-0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活动深度融合,传统教学模式逐渐向混合教学模式转变。高职院校教师在混合教学环境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成为教学能力中重要的一项。
  一、混合教学、混合教学能力
  (一)混合教学
  混合式教学的概念最早由国外的培训机构提出,指的是网络线上与线下的混合,通过引进面对面教学来改进E-Learning的不足。[1]近年来,对混合式教学的定义,国内外一般已收敛在“线下面对面与在线学习的集合”。[2]混合式教学既综合了传统面对面教学模式,又综合了在线教学模式。其中,在线教学包括基于网络和其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内,包括远程教育、数字学习平台、微博、微课、慕课等。
  (二)混合教学能力
  混合教学能力是混合式教学环境逐渐普及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除了掌握必要的课堂教学能力、在线教学能力外,还需要具备混合教学环境中的特殊能力:能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确定何时利用技术,利用何种技术,开展什么样的学习活动。此外,教师还需帮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之间进行调整。[3]
  二、IBSTPI能力评价标准开发模式及对本文借鉴
  (一)能力评价标准
  教师能力标准是形成、发展和评价教师专业能力的依据,也是教师教育、教师教育课程设计以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努力的重要依据。[4]在世界范围内,国际培训、绩效、教学标准委员会(IBSTPI)对能力标准定义得到广泛认可:一整套使个人可以按照专业标准的要求有效完成特定职业或工作职责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能力标准由三个重要部分组成:维度、能力和绩效指标。
  (二)能力评价标准开发的模式
  根据IBSTPI的能力标准开发模式,首先,要确定职业角色。除此之外,第一阶段,分析教师当前实践活动、期望标准、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第二阶段,确定与能力绩效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感情态度,然后确认这些能力。第三阶段,采用细化的绩效指标来对得到确认的能力进行详细描述,并将得到确认的能力,分组归入相关的活动维度级。
  (三)高职院校教师混合教学能力评价标准开发模式
  本研究角色定位在高职院校教师,着重分析高职院校教师混合教学能力,开发模式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根据《高职专业教师标准》,高职专业教师要师德为先,履行职业教师道德规范;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并调动学生主动性;能力为重,突出教书育人能力;终身学习,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5]高职院校教师实践以教学为主要任务,绩效标准的制定着重在教学能力研究。在混合教学方面,首先分析学生的身心特征,因材施教,突出能力培养的主要任务。高职院校教师还应该具备较高的师德、持续学习和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第二阶段以混合教学活动过程为主线,从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开始,进行混合教学设计、混合教学组织和实施、混合教学效果评价,并描述和确定高职院校教师在混合教学活动各阶段应该具有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
  第三阶段对混合教学确认的能力,用细化的绩效指标进行详细描述,并将确认的能力分组归入相关的活动维度。
  三、高职院校教师混合教学能力评价标准构建
  高职院校教师混合教学能力评价标准模型一共包含6个能力维度19项能力以及63条具体绩效指标。
  (一)高职院校教师混合教学能力评价标准的六个维度
  1.混合教学认知能力。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分析,这是混合教学方式的依据。
  2.混合教学设计能力。对混合教学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混合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设计,并落实在书面教学方案撰写。
  3.混合教学实施与调控能力。这是混合教学设计的实施阶段,将要授予知识、能力和态度得到有效表达,教学对象对教学实施充分反馈,以及课堂管理和线下学习。
  4.混合教学效果评价。即对混合教学的实施效果实施学生学业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
  5.运用数字媒介能力。主要体现在现有数字媒介的使用以及开发能力上。
  6.创新与发展能力。表现在对信息技术的自我反思与发展意识上,通过参加高职院校教学能力信息化大赛、自学、进修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开发能力。
  (二)各维度的能力及具体绩效指标
  1.对混合教学认知能力
  能力1:熟悉专业目标和课程。
  (1)理解混合教学中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2)理解混合教学中本门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
  能力2:正确分析教学对象。
  (1)克服对教学对象主观的偏见和固化思维。(2)调查、分析、掌握学生的身心特征。(3)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和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4)综合考虑教学对象的差异。
  能力3:对新教育技术的态度。
  (1)对新的教育技术持接纳态度。(2)有积累和丰富信息化教学资源意识。
  能力4:教学方式多样性认知。
  (1)认识到教无定法。(2)教学方式选择取决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3)明确混合教学具体结合方式。
  2.混合教学设计能力
  能力1:设计教学目标能力。
  (1)混合教学遵循教学目的。(2)准确陈述混合教学目標。(3)掌握混合教学目标设计要求。   能力2: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1)确定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2)激发并持续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3)达到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目的。(4)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5)充分使用新媒体和技术促进学习。
  能力3:编写教学方案。
  (1)合理设计混合教学流程。(2)将混合教学设计完整呈现。(3)确定何时采用何种教学方式。(4)确定何时采用哪种技术。
  3.混合教学实施与调控能力
  能力1:有效表达技巧。
  (1)利用混合教学表达教学内容。(2)学习者充分参与混合教学的过程。(3)注重培养学生素质和团队协作。
  能力2:提供反馈。
  (1)为学生提供反馈的机会。(2)观察学生对混合教学的反应。(3)接受学生各种反馈并给予及时回应。(4)根据反馈灵活调整混合教学的内容和手段。
  能力3:课堂管理。
  (1)营造健康、活泼、好学的混合教学环境。(2)恰当使用教学纪律。(3)建立互动师生关系。(4)处理混合教学中由于技术出现的意外。(5)及时总结混合教学课堂效果便于今后改进。
  能力4:线下学习。
  (1)利用学生碎片化学习时间。(2)利用数字学习平台布置学习任务和作业。(3)利用数字学习平台答疑。(4)学生作业的同传和资源共享。
  (5)对完成作业进行互评和修改。
  4.混合教学效果评价能力
  能力1:学生业绩评价。
  (1)设计客观评价方法。(2)重视学生在混合教学过程中的评价。(3)评价工具借助信息技术手段。(4)学生业绩评价结果分析。
  能力2:教师教学效果评价。
  (1)教师自我评价混合教学效果。(2)学生评价混合教学效果。(3)评价混合教学环境和设备、技术支持。(4)改进混合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5.运用数字媒介能力
  能力1:数字资源收集、整理、共享。
  (1)利用现代科技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工具。(2)了解与教学技术通用的各类软件。(3)使用技术查找、存储和使用资源。
  能力2:信息技术资源自我开发能力
  (1)掌握加工制造信息教学资源的工具和方法。(2)能开发微课、博客等技术资源。
  6.度创新与发展能力
  能力1:主动学习意识。
  (1)认识信息技术对混合教學和教师发展作用。(2)具有自我反思和主动学习意识。
  能力2:自学能力。
  (1)分析课程需要,弥补混合教学不足。(2)向专家和同行请教混合教学的方法。(3)掌握教学资源制作方法。
  能力3:参加进修和培训。
  (1)参与各级有关混合教学研修活动。(2)掌握混合教学发展的前沿和趋势。(3)将研修获得的知识应用于混合教学。
  能力4:参与各级信息化教学大赛。
  (1)参与面向高职院校举办的信息化教学比赛。(2)转化比赛成果,应用于混合教学。
  四、研究不足和今后改进策略
  本研究基于教学经验基础上,对高职院校混合教学能力评价标准进行了描述性说明,存在着很多不足。
  (一)评价标准模型描述的准确性有待改进
  教学能力评价标准模型构建是一个具有开放性,需要不断修正最终趋近科学循环往复的过程,此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论证,使该模型更加精确。
  (二)研究手段和方法需更丰富
  实证研究方法可应用在本研究活动中,包括该模型的创建、完善、确认等。通过对高职院校教育者同行、教育行业中选定样本开展广泛调查,收集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使该研究更加科学。
  (三)评价标准模型有待应用
  该评价标准模型的研究目的是应用于教学和教学管理的实践。可将该模型应用于具体课程的教学过程,从而增强其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张其亮,王爱春.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4):27-32.
  [2]吕静静.开放大学混合式教学新内涵探究:基于SPOC的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5(3):72-81.
  [3]克莱因.教师能力标准:面对面在线及混合情境[M]顾小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宁虹.教师能力标准理论模型[J].教育研究,2010(11):77-82.
其他文献
某研究所由于学科调整和新学科建设的需要,拟对现有闲置的放射性设施进行改造、退役拆除。为了对该研究所放射性实验设施改造工程后土壤中放射性残存物的可接受活度浓度值的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化”“学习化”的时代,在未来社会里,人应该学会如何去生存、去学习、去创造的人。以后人才需要很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本,教师自身需要不断的累积经验,不断的自我学习,更新知识的速度,帮助学生尽快的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必须对语文课堂进行以外的延伸,进行科学自主地选择和实施教学方案,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怎样学习,并且提高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