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教育在幼儿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受地区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乡村幼儿园美术教育在教学环境、师资建设等方面仍较为落后。本文意在通过对铜仁地区乡村在园幼儿对美术事物观察的个体感受引发的表现差异性,以期探讨出适合乡村幼儿学习、成长的美术教育模式。
关键词:乡村;幼儿;美术观察;表现;差异
幼儿园,由于所在地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所处环境的优劣。现今状况下乡村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这也导致了乡村幼儿园特殊的存在和发展状况。乡村幼儿园的学生主体是乡村的孩子,而且孩子的父母均是常年在外务工人员,他们一直以来缺少良好、系统的教育,地理位置相对比较闭塞,对新鲜事物接触较少,入园前的幼儿时期也基本没有接受过例如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然而,他们对乡村的事物,如田野、庄稼、农具、昆虫、民俗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熟悉感和认识度和较强的敏感性和接受性。本文通过对乡村在园幼儿对美术事物观察的个体感受所引发的表现差异性进行研究、分析,并根据在园幼儿的自身特点进行探讨、总结,尝试探索出一种适合乡村在园幼儿学习、成长的美术教育模式。
一、幼儿美术事物观察个体表现差异性的影响因素
1、幼儿性别的影响
原国务委员戴秉国曾在贫困地区农村学前教育专题研讨会上指出:奋斗2020,实现一村一园。可见对乡村幼儿园的重视程度。因此,乡村幼儿园的发展迫在眉睫,而对广大的乡村在园幼儿的关心、重视以及研究正是发展好乡村幼儿园的关键。通过研究发现,他们在对待美术活动上存在着较大的个体表现的差异性。对待同一幅美术作品,有的幼儿会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并跃跃欲试,拿起画笔便在纸上或墙上开始他的“伟大工程”,将自己的想法彩绘出来,或是作品的临摹、创作,说明该小朋友对在这幅作品具有较大的敏感性,受到了这幅作品所发出的强有力的刺激,并产生了相应的共鸣。然而,有的小朋友则表现出比较淡漠的情绪,没有表现出较为积极的反应。说明这幅作品对小朋友没有产生诱发性。更为具体的说,一幅作品主题为汽车、玩具枪、机器人等对男孩具有较大的新引力,而女孩则更倾向于玩具娃娃、手工制作玩具等。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乡村在园幼儿对美术事物观察以及引发的表现差异性比较大。
2、生活环境的影响
在看待齐白石先生作品《虾趣图》的时候,孩子们表现出的个体差异性特别大。一部分认为画面当中画的虾非常的生动,活灵活现,和现实中的虾是一样的。另一部分则认为,画的并不好,因为他们所见的虾不是长这样的。还有一部分则对画中的虾没什么感觉,也没什么深刻印象。通过对《虾趣图》的观察可以发现,日常生活中对事物观察的差异性与敏感度存在差别,有的小朋友喜欢观察与想象,在日常生活中会对水中的虾或其他动植物有细致的观察,从而当看到这类作品时会有较强的代入感。有的小朋友则没有观察过,或者说是在看到“虾”时,仅仅停留在看到而非观察到,这些因素会使幼儿对相同美术作品的观察产生差异性,可见乡村在园幼儿对美术事物观察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
3、想象力发挥程度的影响
在诗句品评欣赏活动中,列出“踏花归来马蹄香”“深山藏古寺”等诗句,根据当时句子创作的环境与特点,幼儿对诗句中景物意象的观察体会,也会引发相对的差异性。有的幼儿的创作思路是以马为主体,侧重的是对奔腾骏马的描绘,对“花”“香”则忽视、省略,有的则是倾向于描绘花卉,整幅画面当中,将花作为绝对主体,而留给其余物象的描绘空间则相对较少。有的会把侧重点放在“深山”的凝重,有的则着重表现“古寺”的历史感。儿童绘画没有优劣,只有他们自己对想象力的发挥,然而通过绘画体验等不同的美术活动,他们对美术事物的观察仍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二、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美术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观察力
幼儿园美术教育是培养幼儿想象力的重要途径,想象力的培养是创造力的基础。儿童画画时倾向于“主观”地表现事物。儿童的想象力是丰富的,看待事物的眼光也是独特的。【1】所以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当中应该以拓展幼儿的想象力为重要的基点,通过对美术活动的参与,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把想象力拓展到美术活动以外的活动当中。“在幼儿美术教育中,通过对幼儿学生美术兴趣培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将美术教学与声乐教学,文学舞蹈融会贯通,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2】
在这一阶段幼儿对美术事物观察所表现出的差异性,也间接的反映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侧重点,幼儿时期是想象力奠定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对幼儿想象力的培养将直接对其今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园幼儿因对美术事物所产生的表现差异性也是对幼儿自身的一种反射。这种反射体现在幼儿对待不同美术事物或美术活动的表现,例如不同种类美术活动中的画玩具,折纸,布娃娃等等。所以对幼儿时期美术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激发幼儿想象力的课程活动,通过玩耍来促进学习活动的开展,做到寓学于乐,以游戏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通过对乡村在园幼儿在不同活动当中的不同表现进行反复研究分析,共性中发现特性,直观呈现出乡村在园幼儿对美术事物观察的个体表现的差异性,通过分析研究,探讨一条适合乡村幼儿美术教育的培养模式。
图为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郎溪镇中心幼儿园幼儿绘画作业
三、重点挖掘本地特色资源,打造优质乡村幼儿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确定了幼儿美术教育目标: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美术活动,能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乡村幼儿园与其他幼儿园不同,在于其地理位置的封闭性、经济水平的滞后性,但教育理念可以克服地理位置与经济水平的桎梏,除却各方面的劣势,乡村幼儿园更能凸显出其与众不同之处,即地域民族特色幼儿活动丰富。铜仁市是黔东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相互渗透、交融,应依靠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展能够与民族民间生活相结合的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着力搜集能够突出民族特色的幼儿园民族民间美术素材等。乡村幼儿与非乡村幼儿在审美、想象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本土资源作为地域特色的优势资源,具有独特的特点及价值,是乡村幼儿园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3】给本课题提供了重要的研究价值。
图为黔东地区苗族服饰主题幼儿绘画作业
四、结语
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艺术教育。幼儿对于色彩天生有着敏感性,对图画有着浓厚的兴趣,美术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作用毋庸置疑。美术活动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对美术事物所表现出的个体差异性能够直接的反映幼儿的思想活动或是情绪状态。在我国当前的儿童美术教育中,往往以成人的意志和标准要求并规范儿童创作。教师与家长在评价儿童的作品时常以画面干净、比例适当、涂色均匀、所用颜色与实物一致为标准,而忽视了儿童画的想象力、创造性、独特性、表现力等指标。【4】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必须根据幼儿自身特点出发,注重感性认识,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进行自由的美术创作。通过幼儿教育的改革创新、积极引导,确保幼儿朝着健康发展的方向进步和成长。
参考文献
[1] 边霞.儿童的艺术与艺术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93.
[2] 金静.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对幼儿想象力的培养方法[J].赤子(中旬),2013.09;
[3] 赵凤艳.农村地域资源与幼儿园美术教育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28. [4] 边霞.儿童的艺术与艺术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76.
作者简介
李宗奎(1987—),男,山东潍坊人,毕业于沈阳大学,中国画专业硕士,铜仁幼兒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与体育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画、学前美术教育研究;侯西旺,(1989—),男,山东邹城人,毕业于西南大学,美术学(书法)专业硕士,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与体育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书法教育、美术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4年校级青年课题“乡村在园幼儿美术观察与表现的调查研究——以铜仁市为例”(tryz2014C0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艺术与体育教育学院)
关键词:乡村;幼儿;美术观察;表现;差异
幼儿园,由于所在地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所处环境的优劣。现今状况下乡村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这也导致了乡村幼儿园特殊的存在和发展状况。乡村幼儿园的学生主体是乡村的孩子,而且孩子的父母均是常年在外务工人员,他们一直以来缺少良好、系统的教育,地理位置相对比较闭塞,对新鲜事物接触较少,入园前的幼儿时期也基本没有接受过例如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然而,他们对乡村的事物,如田野、庄稼、农具、昆虫、民俗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熟悉感和认识度和较强的敏感性和接受性。本文通过对乡村在园幼儿对美术事物观察的个体感受所引发的表现差异性进行研究、分析,并根据在园幼儿的自身特点进行探讨、总结,尝试探索出一种适合乡村在园幼儿学习、成长的美术教育模式。
一、幼儿美术事物观察个体表现差异性的影响因素
1、幼儿性别的影响
原国务委员戴秉国曾在贫困地区农村学前教育专题研讨会上指出:奋斗2020,实现一村一园。可见对乡村幼儿园的重视程度。因此,乡村幼儿园的发展迫在眉睫,而对广大的乡村在园幼儿的关心、重视以及研究正是发展好乡村幼儿园的关键。通过研究发现,他们在对待美术活动上存在着较大的个体表现的差异性。对待同一幅美术作品,有的幼儿会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并跃跃欲试,拿起画笔便在纸上或墙上开始他的“伟大工程”,将自己的想法彩绘出来,或是作品的临摹、创作,说明该小朋友对在这幅作品具有较大的敏感性,受到了这幅作品所发出的强有力的刺激,并产生了相应的共鸣。然而,有的小朋友则表现出比较淡漠的情绪,没有表现出较为积极的反应。说明这幅作品对小朋友没有产生诱发性。更为具体的说,一幅作品主题为汽车、玩具枪、机器人等对男孩具有较大的新引力,而女孩则更倾向于玩具娃娃、手工制作玩具等。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乡村在园幼儿对美术事物观察以及引发的表现差异性比较大。
2、生活环境的影响
在看待齐白石先生作品《虾趣图》的时候,孩子们表现出的个体差异性特别大。一部分认为画面当中画的虾非常的生动,活灵活现,和现实中的虾是一样的。另一部分则认为,画的并不好,因为他们所见的虾不是长这样的。还有一部分则对画中的虾没什么感觉,也没什么深刻印象。通过对《虾趣图》的观察可以发现,日常生活中对事物观察的差异性与敏感度存在差别,有的小朋友喜欢观察与想象,在日常生活中会对水中的虾或其他动植物有细致的观察,从而当看到这类作品时会有较强的代入感。有的小朋友则没有观察过,或者说是在看到“虾”时,仅仅停留在看到而非观察到,这些因素会使幼儿对相同美术作品的观察产生差异性,可见乡村在园幼儿对美术事物观察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
3、想象力发挥程度的影响
在诗句品评欣赏活动中,列出“踏花归来马蹄香”“深山藏古寺”等诗句,根据当时句子创作的环境与特点,幼儿对诗句中景物意象的观察体会,也会引发相对的差异性。有的幼儿的创作思路是以马为主体,侧重的是对奔腾骏马的描绘,对“花”“香”则忽视、省略,有的则是倾向于描绘花卉,整幅画面当中,将花作为绝对主体,而留给其余物象的描绘空间则相对较少。有的会把侧重点放在“深山”的凝重,有的则着重表现“古寺”的历史感。儿童绘画没有优劣,只有他们自己对想象力的发挥,然而通过绘画体验等不同的美术活动,他们对美术事物的观察仍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二、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美术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观察力
幼儿园美术教育是培养幼儿想象力的重要途径,想象力的培养是创造力的基础。儿童画画时倾向于“主观”地表现事物。儿童的想象力是丰富的,看待事物的眼光也是独特的。【1】所以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当中应该以拓展幼儿的想象力为重要的基点,通过对美术活动的参与,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把想象力拓展到美术活动以外的活动当中。“在幼儿美术教育中,通过对幼儿学生美术兴趣培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将美术教学与声乐教学,文学舞蹈融会贯通,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2】
在这一阶段幼儿对美术事物观察所表现出的差异性,也间接的反映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侧重点,幼儿时期是想象力奠定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对幼儿想象力的培养将直接对其今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园幼儿因对美术事物所产生的表现差异性也是对幼儿自身的一种反射。这种反射体现在幼儿对待不同美术事物或美术活动的表现,例如不同种类美术活动中的画玩具,折纸,布娃娃等等。所以对幼儿时期美术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激发幼儿想象力的课程活动,通过玩耍来促进学习活动的开展,做到寓学于乐,以游戏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通过对乡村在园幼儿在不同活动当中的不同表现进行反复研究分析,共性中发现特性,直观呈现出乡村在园幼儿对美术事物观察的个体表现的差异性,通过分析研究,探讨一条适合乡村幼儿美术教育的培养模式。
图为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郎溪镇中心幼儿园幼儿绘画作业
三、重点挖掘本地特色资源,打造优质乡村幼儿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确定了幼儿美术教育目标: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美术活动,能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乡村幼儿园与其他幼儿园不同,在于其地理位置的封闭性、经济水平的滞后性,但教育理念可以克服地理位置与经济水平的桎梏,除却各方面的劣势,乡村幼儿园更能凸显出其与众不同之处,即地域民族特色幼儿活动丰富。铜仁市是黔东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相互渗透、交融,应依靠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展能够与民族民间生活相结合的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着力搜集能够突出民族特色的幼儿园民族民间美术素材等。乡村幼儿与非乡村幼儿在审美、想象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本土资源作为地域特色的优势资源,具有独特的特点及价值,是乡村幼儿园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3】给本课题提供了重要的研究价值。
图为黔东地区苗族服饰主题幼儿绘画作业
四、结语
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艺术教育。幼儿对于色彩天生有着敏感性,对图画有着浓厚的兴趣,美术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作用毋庸置疑。美术活动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对美术事物所表现出的个体差异性能够直接的反映幼儿的思想活动或是情绪状态。在我国当前的儿童美术教育中,往往以成人的意志和标准要求并规范儿童创作。教师与家长在评价儿童的作品时常以画面干净、比例适当、涂色均匀、所用颜色与实物一致为标准,而忽视了儿童画的想象力、创造性、独特性、表现力等指标。【4】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必须根据幼儿自身特点出发,注重感性认识,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进行自由的美术创作。通过幼儿教育的改革创新、积极引导,确保幼儿朝着健康发展的方向进步和成长。
参考文献
[1] 边霞.儿童的艺术与艺术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93.
[2] 金静.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对幼儿想象力的培养方法[J].赤子(中旬),2013.09;
[3] 赵凤艳.农村地域资源与幼儿园美术教育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28. [4] 边霞.儿童的艺术与艺术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76.
作者简介
李宗奎(1987—),男,山东潍坊人,毕业于沈阳大学,中国画专业硕士,铜仁幼兒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与体育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画、学前美术教育研究;侯西旺,(1989—),男,山东邹城人,毕业于西南大学,美术学(书法)专业硕士,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与体育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书法教育、美术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4年校级青年课题“乡村在园幼儿美术观察与表现的调查研究——以铜仁市为例”(tryz2014C0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艺术与体育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