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诊断式教学初探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_pacif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教为学”的理念倡导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思考。这种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自主建构。但是,如何让学生实现自主建构?笔者认为,首先教师要采取一定方法及时了解学情,然后对学生学习效果作出诊断,并采取相应措施改进教学。正如浙江省教研员斯苗儿老师所倡导的“诊断—处方”式教学,即教师要像医生诊视病人判断其病症的方式进行教学。本文笔者就以“面积单位”一课的教学为例,分析典型课例,并从课堂中常见的困惑引出,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进行跟进诊断,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准教学着力点,谈谈教学中如何实施跟进策略,促进学生实现自我建构。
  【困惑一】学生的差异关注了吗?
  关于“面积单位”的教学,常见的方法都是先教学其中一个面积单位,再逐个认识其他面积单位。那么到底选择哪个面积单位先认识比较合理呢?笔者访谈了20位一线数学老师,大致想法有两类:(1)选择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的“平方厘米”;(2)选择学生身边实例比较多的“平方分米”。但是,学生的想法真的如教师所预计的那样吗?
  【跟进诊断】
  笔者对三年级学生进行了课前的问卷和访谈,先让学生自学相关内容,在知道了常见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且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是如何规定的之后,再通过问卷,“你想先认识哪个面积单位?为什么?”统计数据见图1。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中,有22% 的学生想先认识“平方厘米”,理由是长度单位也是从厘米开始学习的;有27%的学生想先认识“平方米”,理由是生活中经常听到这个单位名称,用处比较大;只有9%的学生想先认识“平方分米”,认为处于中间的面积单位和前后两个单位都会有联系;而有近37%的学生想三个单位一起认识,理由是一起学习方便比较;5%的学生无所谓,都可以。
  【诊断结果】 教师以经验代替学情,忽视学生的差异性。
  【跟进策略】 关注差异 精准发力
  在诊断出问题所在后,笔者首先在该课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你能选择你最想认识的一个或几个,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它们的大小吗?这样的设计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也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不同学习者有着不同的知识和过程图式,对大多数学生显而易见的东西对另一个学生可能百思不得其解;应意识到唯有基于学习者个体差异的教学设计才是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在班级授课制的大环境下,要做到关注差异,实现自主建构,笔者认为,让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素材是一种比较好的做法。
  接着,笔者改变了原来教学中“让学生找身边的实例来帮助记忆”的环节,而是创设了一个大问题“你是怎么记住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的?”同样,也体现了让学生自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建立对1个标准单位面积的表象。课堂中学生思维活跃,纷纷举手想要向同学介绍自己的经验。如此,既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又促进了学生多途径建立表象。
  【困惑二】学生的思维障碍点发现了吗?
  “面积单位”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比较常用的教学模式是教师通过由扶到放的过程,让学生逐个认识面积单位。如首先由教师带领学生来认识平方厘米,接下来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也都是让学生按照认识平方厘米的方法来认识。这样的教学,学生从模仿再到应用,看似是符合儿童建立概念的一般认知规律,但这样按照教师给定的步骤进行的学习真的是基于学生内心需求的自主学习吗?学生的思维障碍点能暴露出来吗?
  【跟进诊断】
  笔者先让学生自学,了解课本上是怎么规定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的,然后提问: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你能把它们的大小表示出来吗?其中有不少学生选择徒手在练习纸上画出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结果笔者发现78%的学生画1平方厘米画得比较接近实际,但是81%的学生画出的1平方分米和实际差距比较大。
  【诊断结果】学生记住了概念的文字描述,却没有真正建立表象。
  【跟进策略】多向求联 完善建构
  (一)在不断纠错中完善表象
  在课堂的跟进教学中,笔者的做法是首先让学生想象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分别有多大,然后画下来。接着用标准的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与之比一比。在对比中暴露学生原有认知中的真实情况,这时,大部分学生会发现,他们画的1平方厘米和标准正方形面积比较接近,而1平方分米却和标准正方形面积相差较大。接着,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相互交流经验,将好的方法进行分享。最后,让学生运用方法再次来画一画刚才相差比较大的面积单位。通过不断纠错,实现文字描述与空间表象的联结,促进正确表象的形成。
  (二)在灵活运用中深化概念
  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大小的正确表象后,笔者让学生估计物体表面的面积。如在估计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时,学生中出现2平方分米和3平方分米两个答案,此时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当遇到不能整个度量的面积时,如何灵活运用适当的方法(见图2)。进而引出在估计教室的一面墙的面积时,除了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去估计,还可以用已知的教室的门的面积大小来估计会更快更准确;要估计体育场的面积时,则可以借助教室地面面积来帮助估计。这样做不但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关联,还提高了学生对度量单位的认识,深化了面积单位的内涵。
  【困惑三】学生的易错点深究了吗?
  在笔者查找关于“面积单位”的大量教学设计过程中,发现了几个共性问题。几乎所有的教师都会在学生初步认识某个面积单位后,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实例来建立表象,并要求学生动手实践量一量。学生看似获得了充分的体验,但在课后有关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的练习中还是屡屡犯错。另外,很多教师因为怕长度单位会给学生认识面积单位带来干扰,于是在面积单位概念建立的过程中都避免出现长度单位,只在后续的练习中会出现对比选择。但是,教师的用心良苦似乎也没有获得回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面对这类问题时还是会出错。   【跟进诊断】
  笔者通过对照班(按照常见的典型设计上课的班级)学生的后测问卷测试统计,发现学生的错误主要有三类:(1)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选择出错;(2)对于指定的物品的面积,不知道选择哪个面积单位更合适;(3)面对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估算时,容易出错。笔者为此与一些一线教师进行了交流,教师们一致认为,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混淆是个老大难的问题;还有教师提出困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面积大小相差这么大,学生选合适的单位时,怎么就经常会选错?
  【诊断结果】表象建立不深刻,缺乏整体认知。
  【跟进策略】利用对比 深化建构
  (一)巧用联系,化“负”为“正”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混淆的最大原因是:长度是一维的量,却总是存在于二维图形中。它们有区别,又有联系。在以往教学中教师往往都很重视两者之间的区别,却很少关注两者的联系。其实巧妙地利用好两者之间的联系,能起到深化两个概念的本质区别的作用。
  对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了以下四步策略。
  第一步,关注名称,初步感知区别。“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文字上最大的区别是什么?”让学生直接从字面上感知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步,借助一维长度,构建二维面积大小。上课伊始,笔者先带领学生复习长度单位有哪些。让学生用手比画一下1厘米、1分米、1米分别有多长。而在学生认识了面积单位后,再让学生用手比画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这时,学生就能利用已有的长度比画的经验,来构建二维的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第三步,利用“负迁移”,凸显“二维量”的本质。学生确实容易受长度“负迁移”,较难理解面积单位是二维空间的量。但是这样的“负迁移”如果利用得当,一样可以成为教学的助力,从而深化学生对面积单位本质的理解。如课中笔者提出了“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见图3)这样一个问题。
  问题乍一抛出,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是2平方厘米。这正反映出了学生对面积单位是二维量没有深刻理解。笔者通过让学生想象: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出来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很快想到了不可能摆成这样一个正方形。接着引导学生去摆一摆,深化理解,除了考虑一边可以摆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外,还要考虑可以摆几行。由此,逐步深刻理解面积单位是二维量的本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四步,关注联系,深化区别。如何从联系中认识到概念本质的区别?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请你选择合适的工具来量一量:长度为4厘米的线段和面积是4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的活动。并为学生准备了尺子和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在学生动手量一量后,教师引导:量线段长度你们选择什么工具来量?有没有用别的工具的?这时除了用直尺来量线段外,还有学生想到了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也可以量线段的长度(见图4)。教师小结:同学们拿的是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实际上用的是它的边长1厘米去量。多样化的量法,打破了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势。此时,也有学生想到了用尺子可以去量面积,尺子量出长方形长是4厘米,宽是1厘米,可以想象出这里可以摆4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4平方厘米(见图5)。教师适时总结:你用的是长度单位去量,看到的是4厘米,想的是可以摆4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通过换位度量,凸显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本质区别,而且也促进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最后再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人们量长度的时候,用工具尺子来度量,量面积的时候,怎么没有直接度量面积的工具呢?学生通过思辨后,认为有了测量长度的工具,量出长度后,就可以计算出能摆多少个面积单位,因此不需要直接度量面积的工具了。学生的精彩发言,说明他们是真正理解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本质,同时,也为后续学习长方形面积计算作了渗透。
  (二)对比区别, 化“零”为“整”
  为什么学生在选择合适单位度量物体表面面积时会不知所措?笔者以为,原有的“面积单位”教学,学生对三个单位之间的认识是独立的、零星的、散状的,缺乏知识间的联系、对比,没有一个整体感知。而在实际运用中,往往要经历一个从多个面积单位中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比较、区别的过程。要解决这一矛盾,笔者尝试了整体认知、对比教学、灵活运用的策略。
  首先,三个面积单位的概念教学,从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入手,迁移到1平方分米、1平方米是怎么规定的,整体感知三者的联系。然后,引导学生把文字表达的内容通过想象初步建立表象,脑中呈现边长分别是1厘米、1分米、1米的三个大小不一的正方形。然后教师逐步出示三个实物图,有意地叠放在一起。让学生直观感知三者之间的大小差异。再向学生提问,如何记住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这三个正方形的大小?这时有学生会联想到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一行可以摆1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摆10排,10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平铺在一起就是1平方分米。整体认知中感受到相邻面积单位间较大的差距,为学生选择合适面积单位提供了表象的支撑。同时,为后续“单位进率”的学习积累活动经验。
  诊断式教学模式还需要逐步的推进和不断的研究。但是首先需要的是教师能在头脑中建立起一种诊断的思想,并让其有意识地渗透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最终促使教师实现个性化的教学,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实验小学 325014)
其他文献
笔者最近上了一节公开课,内容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在试教过程中对教材例2情境导入环节进行了多次的尝试和思考。通过一次次的实践与学习,一遍遍的否定与调整,对情境创设的设计从模糊走向了清晰,对教学的认识经历了从困惑到明朗的过程。  第一次教学设计  第一次试教之前,笔者认真研读了教材,教材中的例2是“量一量课桌有多长”。(如下图)  教学参考书上对此是这样分析的: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长度单位,
2017年1月7日晚7时,一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时刻。自那一天起,《教学月刊》开设了导读栏目,为我们找到了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从纸质阅读延伸到网络听读,从一个人读书到一群人分享,从一种视角到多元品读。刊物中的观点、思想、设计不再是纸面上黑与白的孤独对话;刊物中的理念、想法、案例,有了在现实课堂被展读、重现、改编、建构的鲜活生命力。  在首期的三方会客室中,三位非常有代表性的嘉宾做客会客室。有教学经验
【课前思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教材以雅典奥运会女子双人十米跳台比赛的得分为素材,通过观看节目的父子对话和配套的竖式计算把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直接呈现出来,然后通过设问“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和学生的回答“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把数位对齐,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把小数加、减法的关键要素表达出来。“做一做”配了一些基础性的计算练习
【摘 要】“圆的认识”一节课的教学特色鲜明,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知识的建构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发现”的过程结合“有意义学习”的要求,情感的体验体现“教育性教学”的思想,三维目标的巧妙融合体现了“整体学习”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整体学习 知识建构 发现学习 有意义学习 情感体验  一、问题提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1]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课堂提问是主要面向认知领域目标的学习,它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最基本的手段,好的课堂提问是优质教与学的核心。很多教育家认为:提出少量的、经过精心组织和陈述的好问题,比提一大堆问题更能促进学生思考。结合以上观点,笔者尝试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分为四类:陈述性问题、技能性问题、策略性问题和管理性问题。  陈述性问题是最基本、最常见的,学习过程大部分都要经历陈述性阶段,有指向符号表征、事实性知识、知识体系的陈述
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石,是发展数学思维的必要条件。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数学概念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存在着矛盾,使概念教学成了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那么,教师如何寻找“撬”起概念的支点,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概念,灵活运用概念呢?笔者有幸听了北京刘延革老师执教的“认识周长”一课,深深地感悟到了“突出概念本质,落实有效教学”的浓
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时,很多教师会把圆的概念、半径、直径及其关系作为教学的重点,会选择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的方式进行数学活动,用告诉、发现的方式让学生认识这些概念;在教学用圆规画圆时会总结详细的画圆步骤,让每位学生掌握画圆的方法;在渗透数学文化时,会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人文背景,向学生充分展示圆的文化内涵,但在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方面,学生没有达到数学的理性与概括。综观这样的获得知识,除了
【摘 要】计算教学是“数与代数”领域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因此在计算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活动体验,加深学生对于计算模型的意义理解,促进知识概念的整体建构和运算能力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以“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尝试以数学活动操作为抓手,强化“有余数除法”计算模型整体建构,以求有所突破。  【关键词】操作 对比 理解建构 有余数的除法  人教版数学教材二
去年6月,有个喜欢赖账的人通过朋友向我借了5万元钱,说好了一年内还的,但是一年到期后,他连提都没提。我怕他万一不还了,怎么办呢?之前让他打过一张借条,但是却找不到了。向他要吧,空口无凭,所以很发愁。我想了一下,还是运用了我擅长的逆向思维办法,给那个朋友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尊敬的某某先生,一年前你向我借了10万元,现在我手头有点紧,急需钱用,您能尽快把钱还给我吗?   第二天,就收到了他的回信:很感
【摘 要】学生在走进课堂之前,已经拥有自然概念,具备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以及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自我监控和调解能力都会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学生基于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经验习得,学生的元认知需要经历从“错误”的原初构想到“正确”的最终认知调正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分析学生平行四边形面积相异认知的形成原因,从各种调正路径借鉴调正经验,寻求最利于学生认知建构的调正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