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档案的政治解读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ew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我国社会矛盾不断凸显的时期,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民生问题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民生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政治层面的问题,因为民生问题所涉及的层面是与社会资源、社会制度的安排紧密相连的。本文从民生档案的概念为切入点,进而简要论述民生档案建设的原则及政治意义。
  一、民生档案概念
  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4月发表的 《论十大关系》 中鲜明指出大力发展轻工业和农业以“保障人民生活”,体现了中共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民生问题的密切关注。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深刻指出使全体人民 “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住有所居”这进一步说明了党在新时期提出执政理念的提升。
  何为民生档案?笔者基于前人研究的资料显示,在2007年12月国家档案局印发 《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 之前, 我国档案学界较少提 “民生档案” ,自从2008年以来,民生档案这一概念频率出现全国不同级别的档案期刊和报纸上,学者们纷纷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视角论“民生档案”。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它的出现是执政党和政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加强社会民生问题建设的重要举措,充分展现了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致性,顺应了党和政府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需要。
  从民生档案的性质及查阅利用对象而言,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的民生档案,是指国家机关、 社会组织在从事社会管理活动所中涉及民生范围的且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数据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广义的民生档案,是指凡与老百姓生计及其安全有关系的档案都可以称为民生档案。笔者认为, 民生档案应该是与普通民众的生计有直接关系的, 受到老百姓关注度高的, 人民群众需要查阅利用的档案。如教育档案、医疗档案、住房档案、就业档案、失业保险档案、知情档案、法律公正档案、房屋拆迁档案等。通常人们最为普通查阅利用的档案应该说是教育档案、医疗档案、住房档案、就业档案这四大类。
  二、民生档案建设的原则
  要充分认识到解决民生问题不仅是党和国家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 还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 关系到亿万人民的长久幸福。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必须从政治的高度认清这一形势,主动融入解决民生问题的工作行列,增强解决民生问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形成为解决民生问题出点子、找路子、解难题的良好局面。
  1.从传统的档案观向现代档案观的转变。由于档案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资源,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带有带有浓厚的 “官本位”的政治色彩,导致了档案资源处于一个比较封闭的状态。加拿大著名档案学者T·库克的观点值得我们借鉴 , 他从未来和后现代的视角, 对传统的、 以国家为中心的、 实证主义的档案观进行诘问和反思。认为 “传统的档案观必与档案馆和档案工作者业已形成的顽固偏见相呼应, 那就是为主流文化和当权者服务。这种做法让官方叙述占有特权, 却忽视了社会中的个人和群体的记录, 忽视了他们与国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对国家的影响”。T·库克的话是档案学家对档案工作观念的有力启发。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动和社会形态的变迁,使得档案资源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官本位”到“以人為本”,档案资源逐渐面向了大众,“以人为本”的档案观成为引领档案事业健康和谐发展的新潮流。
  2.从偏重管理转变为管理与服务的转变。档案工作既是一项管理工作,又是一项服务性工作, 档案工作是国家治理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为社会各领域提供档案信息推进社会实践活动进步和发展。笔者认为, 民生档案概念的兴起, 民生档案建设步伐的推进, 正是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科学发展观在档案工作领域的贯彻和回应, 也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当代档案工作领域的真切体现。
  3.树立以人为本的民生档案思想。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民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档案工作的出发点,是把人民群众在生产实践、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大量信息集中到各级各类档案馆保管,说到底,社会信息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形成的,而其落脚点也是把经过整理加工的有序排列的政府部门保管的信息再还原给人民群众,其中相当数量的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信息正是我们所称之的“民生档案”。因此说,建立民生档案则是以人为本思想在馆藏建设方面的具体体现。
  我国民生档案建设的兴起, 是与我国档案工作实践中出现的上述新趋势是吻合的,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执政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档案工作新趋势的总结和提炼。国家档案局行文要求加强民生档案工作, 将会科学引导档案工作坚持 “以人为本”的价值指向, 使我国档案工作自觉地面向普通民众。长期以来, 我们在档案管理中, 重党政机关文书档案、 重事轻人、 重物轻人、 重典型人物轻普通人物。对于档案资源体系来说, 则把许多重要的、涉及民生的档案排斥在国家永久性档案资源体系之外。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和利用体系建设的兴起, 正是档案工作体系价值指向的一次变革, 将在今后引导中国档案工作更多地面向普通人, 以服务民生为己任, 这大概也是中国档案事业今后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加]T·库克.铭记未来———档案在构建社会记忆中的作用[J].档案学通讯,2002(2).
  [2]曹航,宗培岭.民生档案的概念解析与价值指向[J].档案管理,2009(2).
  
  (作者单位:广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其他文献
基层工会是电力企业中的群众组织,为了保证职工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增强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基层工会在民主管理上需要不断的创新,做出一
劳动创造人学说由来已久,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常识之一,但这种常识其实是错误的,是脱离的科技进步的百年前的老命题。学说的科学根据是拉马克学说,而拉马克学说早已被达尔文进化论和基因学说推翻了,而劳动创造人学说却仍然被广泛宣传,这很容易对人们的思想产生误导。  劳动创造人的说法是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这本著作中出现的,恩格斯十分欣赏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名言:“人是能制造工具的动物”,并断言没有一只猿能制造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权理念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在刑事诉讼中,人们渐渐关心在打击犯罪的过程中非法证据
微波食品毫无营养?微波食品有害健康?微波食品可以致癌……一系列耸人听闻的说法最近正在中华大地上悄悄的蔓延开来。更多的人对此将信将疑:微波食品真的有那么恐怖吗?  2003年9月17日,国内某知名大报登载了一篇名为《微波食品弊大于利 对健康极具危害》的编译文章。文章提出了微波食品有害健康甚至会致癌等较为极端的观点。此文见报后,随即被诸多媒体转载。与此同时,本刊编辑部也收到了数以百计的读者来信,纷纷询
2001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睡眠和健康计划活动,并将每年春分的第二天,即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旨在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
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有这么一位奇人,他可以触摸220伏的电压,可以把灯泡点亮,甚至还可以控制电流.难道他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霹雳贝贝”吗?这一切到底又是怎么回事呢?
并不是所有的战争都必然促成个人现代化,但是战争是有成为促成个人现代化的一个契机的,中国的抗日战争便是如此。抗日战争重建了乡村秩序、变更了社会结构、还提高了人们的政治参与度,促使个人现代性的形成。  英克尔斯在《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中的个人变化》一书中提到了与个人现代性有关的九个因素,它们是工厂、教育、大众传媒、工厂现代性、农业合作社、城市经历、城市非工业工人、家庭与学校背景、农村出身
圆锥动脉干畸形(CTDs)是胚胎期心室流出道发育异常引起的一类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畸形,是先天性心脏病中较常见且出生后预后不良的一类疾病,严重危害儿童健康.近年来,国内外开展
当前,关于“普世价值”的争论非常激烈,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已经对此问题有过相关论述。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不存在普世价值。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正确地认识普世价值和客观地看待争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全球推广是“普世价值”及其争论的真实面目。然而,“普世价值”一到中国,就发生了变异,其内涵由属于西方价值观的“民主、自由、人权、平等、博爱”等扩大到道德领域和生态环境领域,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自阶级形成和国家产生以来,这项实践活动就是一种客观存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对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自我党成立以来,在各个历史阶段都一直十分重视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为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红军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人民群众正确认识红军队伍,帮助党和军队迅速扩大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