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水仗

来源 :房地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19890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逢楼市走到十字路口时,舆论预期又开始混乱一片了。最近,冲上话题榜的房地产业内“舆论领袖”们可真不少,这些观点的急先锋们,或无心为之,或有心插柳,搅动得这个地产江湖波澜难平。而他们之间的关系、故事也都鲜活生动:有针锋相对的、兜底打圆场的、打口水仗的、以退为进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约赌搅局的……颇为好看、耐看。
  毫无疑问,万科集团副总裁、北京万科总经理毛大庆是无意之间“蹿红”的。前不久,一篇名为《毛大庆:全国房地产将下行 搞不懂北京楼市》的文章在网络上风传,微博、微信转发评论无数。据说这篇是毛大庆在某非公开的内部交流会上的发言稿,其中大量引用数据、信息量大、观点也颇为尖锐辛辣,直指腐败对于高端市场的影响、部分城市的供应过剩的问题等,直言“北京市场我也看不懂”。
  此文一出,业界哗然,万科老总“看空”楼市的言论,就像扔出了重磅炸弹。另一方面,万科的危机公关也迅速启动,几个小时之后,万科人士已经在动用各种工作或私人关系,请求业内人士“删帖”、“不转发”,毛大庆也间接否认流传版本的真实性,称是“被误读”了。
  然而,最终也没能包住这把火,事件持续发酵。几天之后,万科不得不请出总裁郁亮来“兜底”,为毛大庆再辩护。
  如今这事风波已过,大部分业内人士也都站出来打圆场:不论是不是毛大庆说的,说得很实在,郁亮的回应也很规范。这一次同集团阵线内的“兜底”行动,不失败,也不算什么成功,它最终被一个更大的舆论风潮掩盖——潘石屹的“撞冰山论”。
  不久之后,另一篇《潘石屹:中国房地产是泰坦尼克号马上要撞冰山了》的发言稿流传,被指出自于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一个观点如果被包装上大众所熟悉的比喻,它将获得成倍的传播效能。相较于毛大庆的大量引用数据和论据,非业内人士觉得难以理解,但潘石屹“撞上冰山、船毁人亡”的比喻,直接而浅白,得以在网络上被迅速放大、病毒式快速传播开来。
  此文一出,业内纷纷指责,任志强甚至不给小潘留一丝情面,在媒体面前直言:“他(潘)什么也不懂。”在网络平台上,更多业内观点已经炸锅了,业内人士杨红旭也认为“论证严重不足,思考的逻辑混乱不堪,这个观点有点扯。”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名誉副会长朱中一也称:“是否撞冰山,要从长周期和短周期来看。从短周期、局部状况来看,有些地方要调整一下;从长周期来看,短期内一些地方的楼市波动是正常的。”
  这个事件最终以潘石屹“认怂”告终。潘石屹在微博上表态:“ 你是专家,听你的。别跟我一个不懂房地产的人(@任志强语)一般见识。”其中的无奈自嘲、以退为进的意味不言自明。
  十字路口的关键期,政策、市场、舆论向左还是向右,不确定导致的焦灼情绪蔓延。不论是私下密语,还是大放豪言,作为房地产圈内的房企大佬,一言一行都牵动无数人。
其他文献
作为全国较早在110kV及以上架空输电线路应用线路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的单位之一,自1997年初开始与清华大学合作进行理论研究,并在110kV珠西线作试验挂网运行到现在已整10年
伦佐·皮亚诺出生在意大利热那亚的一个建筑家庭,其父是一名建筑工人。皮亚诺从小便深受父亲的影响,对打造建筑物充满了热情。伦佐·皮亚诺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建筑师之
2004年底,摩根士丹利的亚太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发出“中国房地产泡沫论”,其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乜表示“中国目前并没有出现全国性的房地产泡沫。但从我个人掌握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有效需求不足将是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而有效需求不足则主要归因于消费需求的不足.在这种状况下,只有把重点放在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消费信贷机制上,才
本文对债转股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解决供需失衡,除了加大供应量外,业内一直呼吁要采用市场化长效机制替代短期行政干预。
晚上十点,我仍坐在桃园书馆码字。  两层的书馆里,楼下有一拨人在聊创业计划,楼上我的旁边坐着两个人在商量修改创业计划书。在这个小小的书馆里,不是我这个星期在这里码字以来,第一次看见聊创业的人。因为这次要采访了解孵化器选题的缘故,走过了中关村创业大街,实地去了两个孵化器现场,深深地感觉,这一股创业热潮实在是太强了。  在这拨创业者中,毛大庆算是动静最大的。47岁算高龄创业,身份一变成为了一个“创客”
公文写作内容庞杂,文种繁多.运用比较法实施教学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比较:与文学写作比较,公文具体文种之间比较,同一文种内部比较,实例正误比较.通过比
频繁融资在带来高负债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司短期流动性压力,有利于来来进一步补充京内土地储备。
“两年一个建筑,五年一个建筑群。”在这样一个快餐时代,“快建筑”成为了时代的必然。不是排斥或贬低“快”,只是很多时候,建筑更需要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