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时研读中古小说时,每每得益于时贤大作的启发,许多词语训释的疑问冰释于怀。但也有个别词语的解释终觉欠妥,于是进一步做了一点探讨。今选出两条考释结果呈献于下,囿于水平,多有妄说,望同行不吝指教。
澳
《世说新语•汰侈》:“王君夫以糒澳釜,石季伦用蜡烛作炊。”《异苑》卷一:“晋义熙初,晋陵薛愿有虹饮,其釜澳须臾,噏响便竭。愿辇酒灌之,随投随涸,便吐金满釜。于是灾弊日祛,而丰富岁臻。”
《汉语大词典》“澳2(ào)” 的首义是“刷洗”,所举书证就是上面两例。[1]P3441而根据我们的考察,以上两例中的“澳”都不是“刷洗”之义。试分述于下:
先看《世说新语》例。《资治通鉴》卷八一“晋太康三年”:“愷以澳釜,崇以蜡代薪。”胡三省注:“今台、明谓以水沃釜为澳镬。”徐震堮先生据此解释“糒澳釜”说:“糒,干饭。谓以饧糖和饭擦锅子。”[2]P469随后,《世说新语》研究者几乎都用“洗刷、擦洗”来解释“澳”。然而,用饧糖或是干饭来擦洗锅,确实让人费解,所以《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中才会想当然地把这句改为“以酒沃釜”,语意似通,但已非原文。
在古代汉语中,一些地域色彩很浓的口语词,从传世文献中很难找到更多的用例来准确地加以训释,反倒是世代口口相传至今的方言口语,有时能提供给我们满意的答案。本条讨论的两例“澳”,就属于这样的口语词。
许宝华、宫田一郎先生主编的《汉语方言大词典》:“燠:①<动>加热;烧;炒。江淮官话。”并举例说“把饭燠一下”的“燠一下”是“烧一下或热一下”的意思。[3]P7287这说明,“燠(ào)”在现代方言中有“加热”义。古书中“澳”、“燠”两字常常相通,《太平御览》卷四九三引《晋书》记载王恺和石崇斗富事时,“澳”就作“燠”,所以,《世说新语》中的“澳”正当用“加热”来解释。
但是,这样一来,“糒”用在这里又该如何解释?“”是饴糖,“糒”是干饭。饴糖在古代应算是易燃物了,《周礼•秋官•司烜氏》:“凡邦之大事,共坟烛庭燎。”贾公彦疏:“庭燎所作,依慕容所为,以苇为中心,以布缠之,饴密灌之,若今蜡烛。”饴密,即饴蜜,指蜜糖,因为易燃,所以作为庭燎的材料。《搜神记》卷二记天竺胡人表演幻术:“其吐火,先有药在器中,取火一片,与黍糖合之,再三吹呼,已而张口,火满口中。因就爇取为炊,则火也。”黍糖,是用黍米熬成的糖,即“饴糖”。这里的幻术使用黍糖,是利用它易燃来达到“火满口中”的效果。而作为干粮的“糒”,是晒得极干的米饭,至少也算得上可燃物了。正是因为王恺用饴糖和干饭作燃料,石崇才用蜡烛作燃料与他斗富。
现在我们回到“澳釜”上来。“澳釜”就等于今天说的“烧锅”,类似的说法有“炊釜”,如《搜神记》卷十七:“东莱有一家姓陈,家百余口,朝炊釜不沸。举甑看之,忽有一白头公,从釜中出。”有“燃釜”,如《齐民要术•醴酪第八十五》:“(釜)治令不渝法:以绳急束蒿,斩两头令齐。着水釜中,以干牛屎燃釜,汤暖,以蒿三遍净洗。抒却水,干燃使热。”此处用干牛屎燃釜,与用饴糖和干饭澳釜功用一样,只是后者的成本远远高出前者而已。还有“熬锅”,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那滴珠是个好人家儿女,心里尽爱清闲,只因公婆凶悍,不要说日逐做烧火、煮饭、熬锅、打水的事,只是油盐酱醋,他也拌得头疼了。”此处“熬锅”指做菜,或即“澳锅”音变而成。
总之,“王君夫以糒澳釜,石季伦用蜡烛作炊”的意思是:王恺用饴糖和干饭烧锅,石崇用蜡烛做饭。
再看《异苑》例。如果把“澳”解释为“刷洗”,下一句“竭”就没有着落,叙述不明。所以曾良先生另有新解:“‘釜澳’这里是同义并列复举,指一种炊锅。‘澳’这里义同‘釜’,这是浑言之……‘澳’的本字当是‘’。”[4]然而“”是主要用来烙饼的平底锅,与文中虹饮的故事明显不合。
我们仍然可以借助方言来解决这个问题。《广韵》去声“号”韵:“燠,燠釜,以水添釜。”《说文•水部》:“洎,灌釜也。”段玉裁注:“灌者,沃也。沃,今江苏俗云燠。”近人应钟《甬言稽诂•释食》:“甬俗灶上有汤锅,灌水入锅曰燠。”《汉语方言大词典》:“澳:①<动>戽水于锅。吴语。”[3]P7157由此可见,“燠”(澳)确有“以水添釜”之义。
《异苑》中的“澳”,《太平御览》卷十四引作“燠”,两字相通,我们正可用“添水于锅中”来解释。“其釜澳须臾,噏[翕]响便竭”的意思是:薛愿的锅里添加水后一会儿,迅速就被喝完。
综上所述,《汉语大词典》“澳2(ào)”的“刷洗”义下所举两个书证中的“澳”都没有“刷洗”的意思,“澳”的“刷洗”义是很难成立的。
黄头
《世说新语•假谲》刘孝标注引《异苑》:“帝躬往姑孰,敦时昼寝,卓然惊悟,曰:‘营中有黄头鲜卑奴来,何不缚取!’帝所生母荀氏,燕国人,故貌类焉。”
上文中的“黄头鲜卑奴”,《世说新语》正文作“黄须鲜卑奴”,吴金华先生说:“‘黄头’是‘黄须’之误,应据《世说》之文校正。”他认为“黄头”当作“黄须”的主要原因是:“‘黄头’即黄脸皮,与‘鲜卑奴’的特征不合。”[5]P213-214我们认为这一说法值得商榷。
在中古时期,“头”与“发”常常作为同义词来使用。如《太平御览》卷八二四引《魏略》:“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结草以为蓑裳,被头徒跣。每出,见妇人,则隐翳,须去乃出。”被通披,被头,指头发散乱。《拾遗记》卷二:“(成王)六年,然丘之国献比翼鸟,雌雄各一,以玉为樊。其国使者皆拳头尖鼻,衣云霞之衣,如今‘朝霞’也。”拳通卷,拳头指头发卷曲。《晋书•王珣传》:“弱冠与陈郡谢玄为桓温掾,俱为温所敬重。尝谓之曰:‘谢掾年四十,必拥旄杖节,王掾当作黑头公,皆未易才也。’”黑头公,指头发尚黑而居高位。《世说新语•容止》:“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乱头,指头发蓬乱。
因此,“黄头”有时是“黄发”之义。如《太平御览》卷三七三引《广志》:“黄头夷,发黄如苕帚。”又卷七九〇引《异物志》:“黄头人,群相随行,无常居处。其类与禽兽同,或依大树,以草被其枝上,而庇阴其下。发正黄,如扫帚。见汉人,散入草,终不可得近。”这两例“黄头”,不仅表示“黄发”义,而且用来指称外族人。“头黄”也可指“发黄”,如《法苑珠林》卷二七引《杂譬喻经》:“萨薄少时到二国中间,见有罗刹,身长一丈三尺,头黄如蓑,眼如赤丁,举体鳞甲,更互开口,如鱼鼓鳃。”吴先生在证明“黄头”就是指黄脸皮时,只举了下面一例:《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引《襄阳记》:“黄承彦者……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配。’”实际上,这里的“黄头”仍然是“黄发”之义,“黄头黑色”就是说头发枯黄,肤色黝黑。
在唐宋人的诗句中也有“黄头鲜卑”的说法,如唐代张籍《永嘉行》诗:“黄头鲜卑入洛阳,胡儿执戟升明堂。晋家天子作降虏,公卿奔走如牛羊。”诗中叙写西晋灭亡的史事时,称鲜卑为“黄头”。宋代曾季貍《秦女行》诗:“年长以来逢世乱,黄头鲜卑来入汉。妾身亦复堕兵间,往事不堪回首看。”在他们的意识中,头发黄确实是鲜卑人重要的相貌特征。
由于鲜卑族源多元,血统混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部落集团,所以对他们的外貌特征史学界存在较大的争论。而“黄头”词义的确定,应该有助于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对于晋明帝的外貌,我们还不能轻易断定“黄须”为是,“黄头”为非,因为人体的须、发颜色往往相同,而且头、须二字形体易混,上文所引《襄阳记》“黄头黑色”一句,《初学记》卷十九就引作“黄须黑色”。有研究东北古代民族史的学者指出:“黄头指的是金发,黄须指的是黄胡子,晋明帝的相貌特征就是金发黄胡子。”[6]我认可这一说法。
参考文献
[1]《汉语大词典》(缩印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2]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
[3]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
[4]曾良《南北朝笔记小说零札》,《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3期
[5]吴金华《世说新语考释》,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6]杨军《鲜卑人中白种人来源考》,《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通讯地址:610036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澳
《世说新语•汰侈》:“王君夫以糒澳釜,石季伦用蜡烛作炊。”《异苑》卷一:“晋义熙初,晋陵薛愿有虹饮,其釜澳须臾,噏响便竭。愿辇酒灌之,随投随涸,便吐金满釜。于是灾弊日祛,而丰富岁臻。”
《汉语大词典》“澳2(ào)” 的首义是“刷洗”,所举书证就是上面两例。[1]P3441而根据我们的考察,以上两例中的“澳”都不是“刷洗”之义。试分述于下:
先看《世说新语》例。《资治通鉴》卷八一“晋太康三年”:“愷以澳釜,崇以蜡代薪。”胡三省注:“今台、明谓以水沃釜为澳镬。”徐震堮先生据此解释“糒澳釜”说:“糒,干饭。谓以饧糖和饭擦锅子。”[2]P469随后,《世说新语》研究者几乎都用“洗刷、擦洗”来解释“澳”。然而,用饧糖或是干饭来擦洗锅,确实让人费解,所以《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中才会想当然地把这句改为“以酒沃釜”,语意似通,但已非原文。
在古代汉语中,一些地域色彩很浓的口语词,从传世文献中很难找到更多的用例来准确地加以训释,反倒是世代口口相传至今的方言口语,有时能提供给我们满意的答案。本条讨论的两例“澳”,就属于这样的口语词。
许宝华、宫田一郎先生主编的《汉语方言大词典》:“燠:①<动>加热;烧;炒。江淮官话。”并举例说“把饭燠一下”的“燠一下”是“烧一下或热一下”的意思。[3]P7287这说明,“燠(ào)”在现代方言中有“加热”义。古书中“澳”、“燠”两字常常相通,《太平御览》卷四九三引《晋书》记载王恺和石崇斗富事时,“澳”就作“燠”,所以,《世说新语》中的“澳”正当用“加热”来解释。
但是,这样一来,“糒”用在这里又该如何解释?“”是饴糖,“糒”是干饭。饴糖在古代应算是易燃物了,《周礼•秋官•司烜氏》:“凡邦之大事,共坟烛庭燎。”贾公彦疏:“庭燎所作,依慕容所为,以苇为中心,以布缠之,饴密灌之,若今蜡烛。”饴密,即饴蜜,指蜜糖,因为易燃,所以作为庭燎的材料。《搜神记》卷二记天竺胡人表演幻术:“其吐火,先有药在器中,取火一片,与黍糖合之,再三吹呼,已而张口,火满口中。因就爇取为炊,则火也。”黍糖,是用黍米熬成的糖,即“饴糖”。这里的幻术使用黍糖,是利用它易燃来达到“火满口中”的效果。而作为干粮的“糒”,是晒得极干的米饭,至少也算得上可燃物了。正是因为王恺用饴糖和干饭作燃料,石崇才用蜡烛作燃料与他斗富。
现在我们回到“澳釜”上来。“澳釜”就等于今天说的“烧锅”,类似的说法有“炊釜”,如《搜神记》卷十七:“东莱有一家姓陈,家百余口,朝炊釜不沸。举甑看之,忽有一白头公,从釜中出。”有“燃釜”,如《齐民要术•醴酪第八十五》:“(釜)治令不渝法:以绳急束蒿,斩两头令齐。着水釜中,以干牛屎燃釜,汤暖,以蒿三遍净洗。抒却水,干燃使热。”此处用干牛屎燃釜,与用饴糖和干饭澳釜功用一样,只是后者的成本远远高出前者而已。还有“熬锅”,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那滴珠是个好人家儿女,心里尽爱清闲,只因公婆凶悍,不要说日逐做烧火、煮饭、熬锅、打水的事,只是油盐酱醋,他也拌得头疼了。”此处“熬锅”指做菜,或即“澳锅”音变而成。
总之,“王君夫以糒澳釜,石季伦用蜡烛作炊”的意思是:王恺用饴糖和干饭烧锅,石崇用蜡烛做饭。
再看《异苑》例。如果把“澳”解释为“刷洗”,下一句“竭”就没有着落,叙述不明。所以曾良先生另有新解:“‘釜澳’这里是同义并列复举,指一种炊锅。‘澳’这里义同‘釜’,这是浑言之……‘澳’的本字当是‘’。”[4]然而“”是主要用来烙饼的平底锅,与文中虹饮的故事明显不合。
我们仍然可以借助方言来解决这个问题。《广韵》去声“号”韵:“燠,燠釜,以水添釜。”《说文•水部》:“洎,灌釜也。”段玉裁注:“灌者,沃也。沃,今江苏俗云燠。”近人应钟《甬言稽诂•释食》:“甬俗灶上有汤锅,灌水入锅曰燠。”《汉语方言大词典》:“澳:①<动>戽水于锅。吴语。”[3]P7157由此可见,“燠”(澳)确有“以水添釜”之义。
《异苑》中的“澳”,《太平御览》卷十四引作“燠”,两字相通,我们正可用“添水于锅中”来解释。“其釜澳须臾,噏[翕]响便竭”的意思是:薛愿的锅里添加水后一会儿,迅速就被喝完。
综上所述,《汉语大词典》“澳2(ào)”的“刷洗”义下所举两个书证中的“澳”都没有“刷洗”的意思,“澳”的“刷洗”义是很难成立的。
黄头
《世说新语•假谲》刘孝标注引《异苑》:“帝躬往姑孰,敦时昼寝,卓然惊悟,曰:‘营中有黄头鲜卑奴来,何不缚取!’帝所生母荀氏,燕国人,故貌类焉。”
上文中的“黄头鲜卑奴”,《世说新语》正文作“黄须鲜卑奴”,吴金华先生说:“‘黄头’是‘黄须’之误,应据《世说》之文校正。”他认为“黄头”当作“黄须”的主要原因是:“‘黄头’即黄脸皮,与‘鲜卑奴’的特征不合。”[5]P213-214我们认为这一说法值得商榷。
在中古时期,“头”与“发”常常作为同义词来使用。如《太平御览》卷八二四引《魏略》:“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结草以为蓑裳,被头徒跣。每出,见妇人,则隐翳,须去乃出。”被通披,被头,指头发散乱。《拾遗记》卷二:“(成王)六年,然丘之国献比翼鸟,雌雄各一,以玉为樊。其国使者皆拳头尖鼻,衣云霞之衣,如今‘朝霞’也。”拳通卷,拳头指头发卷曲。《晋书•王珣传》:“弱冠与陈郡谢玄为桓温掾,俱为温所敬重。尝谓之曰:‘谢掾年四十,必拥旄杖节,王掾当作黑头公,皆未易才也。’”黑头公,指头发尚黑而居高位。《世说新语•容止》:“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乱头,指头发蓬乱。
因此,“黄头”有时是“黄发”之义。如《太平御览》卷三七三引《广志》:“黄头夷,发黄如苕帚。”又卷七九〇引《异物志》:“黄头人,群相随行,无常居处。其类与禽兽同,或依大树,以草被其枝上,而庇阴其下。发正黄,如扫帚。见汉人,散入草,终不可得近。”这两例“黄头”,不仅表示“黄发”义,而且用来指称外族人。“头黄”也可指“发黄”,如《法苑珠林》卷二七引《杂譬喻经》:“萨薄少时到二国中间,见有罗刹,身长一丈三尺,头黄如蓑,眼如赤丁,举体鳞甲,更互开口,如鱼鼓鳃。”吴先生在证明“黄头”就是指黄脸皮时,只举了下面一例:《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引《襄阳记》:“黄承彦者……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配。’”实际上,这里的“黄头”仍然是“黄发”之义,“黄头黑色”就是说头发枯黄,肤色黝黑。
在唐宋人的诗句中也有“黄头鲜卑”的说法,如唐代张籍《永嘉行》诗:“黄头鲜卑入洛阳,胡儿执戟升明堂。晋家天子作降虏,公卿奔走如牛羊。”诗中叙写西晋灭亡的史事时,称鲜卑为“黄头”。宋代曾季貍《秦女行》诗:“年长以来逢世乱,黄头鲜卑来入汉。妾身亦复堕兵间,往事不堪回首看。”在他们的意识中,头发黄确实是鲜卑人重要的相貌特征。
由于鲜卑族源多元,血统混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部落集团,所以对他们的外貌特征史学界存在较大的争论。而“黄头”词义的确定,应该有助于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对于晋明帝的外貌,我们还不能轻易断定“黄须”为是,“黄头”为非,因为人体的须、发颜色往往相同,而且头、须二字形体易混,上文所引《襄阳记》“黄头黑色”一句,《初学记》卷十九就引作“黄须黑色”。有研究东北古代民族史的学者指出:“黄头指的是金发,黄须指的是黄胡子,晋明帝的相貌特征就是金发黄胡子。”[6]我认可这一说法。
参考文献
[1]《汉语大词典》(缩印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2]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
[3]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
[4]曾良《南北朝笔记小说零札》,《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3期
[5]吴金华《世说新语考释》,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6]杨军《鲜卑人中白种人来源考》,《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通讯地址:610036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