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東营三角洲的研究开始于70年代(邱桂强,2001),而后多位研究人员对东营三角洲进行了详实的研究(董冬,1999;范代读,2000)。东营三角洲发育于东营凹陷东部,是沙三段沉积时期重要的沉积体系,也是油气赋存的重要场所,已经发现了东辛、牛庄、现河庄、郝家及史南等油田,储量达数亿吨。近年的油气勘探表明,与东营三角洲共生的浊积岩同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成为东营凹陷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关键词]构造复杂;相帯展布;沉积背景;砂体成因;成藏规律;
中图分类号:TE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236-01
东营构造处于济阳拗陷东营凹陷中央背斜带中段,其周围有“五油三洼”,即北、西、南分别为民丰洼陷、利津洼陷、牛庄—六户洼陷,西北、东北、东南、西南分别为胜坨油田、永安镇油田、广利油田、现河庄油田和郝家油田。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工区内相继发现了营2、营6、营11、营93、营543、辛161、辛50等油藏,主力产层为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沙三中亚段),共计上报地质储量4595万吨。在2010年、2011年相继在多口新钻井中见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同时发现了许多具有“小而肥”特征的浊积岩油藏,预示该区沙三中亚段浊积岩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东辛地区地处中央隆起带,不同于洼陷带沙三段浊积岩的发育,有其特殊性:一是构造复杂导致的沉积差异性大,三角洲相带展布认识相对困难;二是断裂系统发育,断层对砂体沉积和成藏的控制作用认识不清。突出地表现在几个方面:(1)钻遇砂体的规模、储层质量相差很大,而砂体的发育的控制因素尚不清楚;(2)常规地质-地震在砂体预测上精度较低,沉积规律性认识程度低;(3)砂体含油差异大,成藏规律认识较差,进而勘探突破后滚动评价难度加大。
为此,2016年,通过对研究区沙三中亚段综合地质研究,开展地层精细划分和对比,针对东营三角洲北侧重力流沉积,建立重力流沉积识别模板,明确重力流沉积模式,总结发育规律,结合物性分析提出有利的勘探区带。同时,明确中央隆起带的油气来源以及运移通道,建立油气成藏的模式,为该区圈闭评价以及下一步滚动勘探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研究思路
立足于东营三角洲北侧沙三中段隐蔽型油气藏的滚动勘探现状,利用已有地层格架,对不同沉积时期的古地貌进行恢复,进而在古地貌以及古构造控制的基础上结合岩心、测录井以及地震资料对工区的砂体成因、沉积特征以及砂体展布进行研究,并对主力砂体进行精细对比与刻画,对工区进行浊积岩的油气成藏研究。研究遵从以下步骤:
1.整理不同时代测井数据,解决因岩性、沉积环境差异引起的速度差异,实现分区井-震标定和重要界面地震高分辨率层序解释;地震层序解释约束下,以钻井、测井上四级层序类型及界面识别标志,开展钻井分层调整和修正;东营地区与辛镇地区统一研究,地震地层、钻-测井地层划分与对比,实现全区统层;
2.根据钻井、录井、取心等资料,明确本区重力流沉积砂体成因类型;对研究区进行地震相分析,总结该区砂体地震反射特征;在沉积体系研究基础上确定有利物源方向,建立砂体沉积模式;开展主力砂层组沉积相和沉积微相研究;
3.按砂体成因进行分类,统计不同时期砂体的分布,总结其沉积特征;基于微观储集特征及物性测试数据,进行储层特征和控制因素分析;對不同成因砂体物性进行初步评价,落实有利储层类型;完成研究区砂岩储层分类评价。
4.在层序格架内,开展地震反射结构特征及地震相分析;开展相位转换、频谱分析和地层切片研究;完成地震多属性提取和融合处理;结合钻井资料和地震沉积学研究结果,完成重点层系储层分布预测。
5.通过岩芯、录井、测井、地震以及分析化验等地质资料和地球物理储层预测结果,综合开展工区储层综合预测;综合砂体类型、分布以及储层质量、成藏分析,确定有利勘探目标区。
研究中,应用到的关键技术包括:(1)多岩性古地貌恢复技术(含古水深恢复技术);(2)基于岩心、测井信息的重力流成因砂体识别技术;(3)非扇重力流沉积模式下沉积相划分、描述技术;(4)地震沉积学研究技术。
二、主要成果与认识
1.系统建立了工区内层序地层格架,完善了该区沙三中亚段地层划分方案。将沙河街组中亚段三段划分为了10个砂组,提出原沙三上亚段下部(2个砂组)属于沙三中亚段1、2砂组,原沙三中亚段6个砂组分别对应于现在的3-8砂组,原沙三下亚段1、2砂组并入沙三中亚段,作为其中的第9、10砂组;
2.对研究区318口井进行了井-震精细标定和层位的局部修订,并对三维地震进行了加密解释和闭合工作,加密程度从8*8精细到4*4;对研究区地层厚度和各地层构造进行成图工作,并针对重点层位8砂组(大致:原6砂组)进行小层划分对比,即砂体分布研究;
3.通过地震沉积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相位转换,对9砂组、10砂组盆地重力流沉积过程进行恢复;对发育于8砂组(中6)的低位域斜坡扇进行研究;对三砂组上部发育的三角洲前缘斜坡扇的沉积过程进行恢复;
4. 建立了三角洲前缘重力流砂体的成因发育模式。基于岩心观察提出了7种由不同成因形成的岩石相类型划分,并建立了基于成因解释的三角洲前缘重力流砂体的成因模型;
5. 基于层序地层格架,重新厘定了不同时期物源体系和沉积充填过程。并进一步细化了沉积相类型,识别出11种沉积微相,明确了不同沉积时期沉积相分布以及演化特征,最终建立了重力流沉积模式,为岩性圈闭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预测依据;
6. 地质与地球物理结合开展了有利储层预测评价。充分利用铸体薄片观察、以及常规的物性测试结合对应的岩心成因相的分析,建立了不同成因岩石类型的储层储集能力的对应关系。明确了砂质碎屑流以及滑塌这两类重力流砂体储集物性最好;
7. 建立研究区油气成藏模式,开展了有利目标区带预测。明确了工区不同部位的油气来源。
参考文献
[1] 邱桂强,王居峰,张昕等.东营三角洲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地层格架初步研究及油气勘探意义[J].沉积学报,2001,19(4):567~574.
[2] 王居峰. 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相[J].古地理学报,2005,7(1):45~58.
[3] 侯明才,田景春,陈洪德等.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三中段浊积扇特征研究[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2,29(5):506~510.
[4] Shanmugam G. 50 years of the turbidite paradigm (1950s~1990s): deep-water processes and facies models——a critical perspective[J].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000,17:285~342.
[5] Kuenen Ph H, Turbidity currents of high density[C]. In Proceedings of 18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1948), London:44~52.
[6] Bouma A H, In sedimentology of some flysch deposits: a graphic approach to facies interpretation[N]. Amsterdam Elsevier,1962 , 168.
[关键词]构造复杂;相帯展布;沉积背景;砂体成因;成藏规律;
中图分类号:TE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236-01
东营构造处于济阳拗陷东营凹陷中央背斜带中段,其周围有“五油三洼”,即北、西、南分别为民丰洼陷、利津洼陷、牛庄—六户洼陷,西北、东北、东南、西南分别为胜坨油田、永安镇油田、广利油田、现河庄油田和郝家油田。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工区内相继发现了营2、营6、营11、营93、营543、辛161、辛50等油藏,主力产层为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沙三中亚段),共计上报地质储量4595万吨。在2010年、2011年相继在多口新钻井中见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同时发现了许多具有“小而肥”特征的浊积岩油藏,预示该区沙三中亚段浊积岩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东辛地区地处中央隆起带,不同于洼陷带沙三段浊积岩的发育,有其特殊性:一是构造复杂导致的沉积差异性大,三角洲相带展布认识相对困难;二是断裂系统发育,断层对砂体沉积和成藏的控制作用认识不清。突出地表现在几个方面:(1)钻遇砂体的规模、储层质量相差很大,而砂体的发育的控制因素尚不清楚;(2)常规地质-地震在砂体预测上精度较低,沉积规律性认识程度低;(3)砂体含油差异大,成藏规律认识较差,进而勘探突破后滚动评价难度加大。
为此,2016年,通过对研究区沙三中亚段综合地质研究,开展地层精细划分和对比,针对东营三角洲北侧重力流沉积,建立重力流沉积识别模板,明确重力流沉积模式,总结发育规律,结合物性分析提出有利的勘探区带。同时,明确中央隆起带的油气来源以及运移通道,建立油气成藏的模式,为该区圈闭评价以及下一步滚动勘探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研究思路
立足于东营三角洲北侧沙三中段隐蔽型油气藏的滚动勘探现状,利用已有地层格架,对不同沉积时期的古地貌进行恢复,进而在古地貌以及古构造控制的基础上结合岩心、测录井以及地震资料对工区的砂体成因、沉积特征以及砂体展布进行研究,并对主力砂体进行精细对比与刻画,对工区进行浊积岩的油气成藏研究。研究遵从以下步骤:
1.整理不同时代测井数据,解决因岩性、沉积环境差异引起的速度差异,实现分区井-震标定和重要界面地震高分辨率层序解释;地震层序解释约束下,以钻井、测井上四级层序类型及界面识别标志,开展钻井分层调整和修正;东营地区与辛镇地区统一研究,地震地层、钻-测井地层划分与对比,实现全区统层;
2.根据钻井、录井、取心等资料,明确本区重力流沉积砂体成因类型;对研究区进行地震相分析,总结该区砂体地震反射特征;在沉积体系研究基础上确定有利物源方向,建立砂体沉积模式;开展主力砂层组沉积相和沉积微相研究;
3.按砂体成因进行分类,统计不同时期砂体的分布,总结其沉积特征;基于微观储集特征及物性测试数据,进行储层特征和控制因素分析;對不同成因砂体物性进行初步评价,落实有利储层类型;完成研究区砂岩储层分类评价。
4.在层序格架内,开展地震反射结构特征及地震相分析;开展相位转换、频谱分析和地层切片研究;完成地震多属性提取和融合处理;结合钻井资料和地震沉积学研究结果,完成重点层系储层分布预测。
5.通过岩芯、录井、测井、地震以及分析化验等地质资料和地球物理储层预测结果,综合开展工区储层综合预测;综合砂体类型、分布以及储层质量、成藏分析,确定有利勘探目标区。
研究中,应用到的关键技术包括:(1)多岩性古地貌恢复技术(含古水深恢复技术);(2)基于岩心、测井信息的重力流成因砂体识别技术;(3)非扇重力流沉积模式下沉积相划分、描述技术;(4)地震沉积学研究技术。
二、主要成果与认识
1.系统建立了工区内层序地层格架,完善了该区沙三中亚段地层划分方案。将沙河街组中亚段三段划分为了10个砂组,提出原沙三上亚段下部(2个砂组)属于沙三中亚段1、2砂组,原沙三中亚段6个砂组分别对应于现在的3-8砂组,原沙三下亚段1、2砂组并入沙三中亚段,作为其中的第9、10砂组;
2.对研究区318口井进行了井-震精细标定和层位的局部修订,并对三维地震进行了加密解释和闭合工作,加密程度从8*8精细到4*4;对研究区地层厚度和各地层构造进行成图工作,并针对重点层位8砂组(大致:原6砂组)进行小层划分对比,即砂体分布研究;
3.通过地震沉积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相位转换,对9砂组、10砂组盆地重力流沉积过程进行恢复;对发育于8砂组(中6)的低位域斜坡扇进行研究;对三砂组上部发育的三角洲前缘斜坡扇的沉积过程进行恢复;
4. 建立了三角洲前缘重力流砂体的成因发育模式。基于岩心观察提出了7种由不同成因形成的岩石相类型划分,并建立了基于成因解释的三角洲前缘重力流砂体的成因模型;
5. 基于层序地层格架,重新厘定了不同时期物源体系和沉积充填过程。并进一步细化了沉积相类型,识别出11种沉积微相,明确了不同沉积时期沉积相分布以及演化特征,最终建立了重力流沉积模式,为岩性圈闭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预测依据;
6. 地质与地球物理结合开展了有利储层预测评价。充分利用铸体薄片观察、以及常规的物性测试结合对应的岩心成因相的分析,建立了不同成因岩石类型的储层储集能力的对应关系。明确了砂质碎屑流以及滑塌这两类重力流砂体储集物性最好;
7. 建立研究区油气成藏模式,开展了有利目标区带预测。明确了工区不同部位的油气来源。
参考文献
[1] 邱桂强,王居峰,张昕等.东营三角洲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地层格架初步研究及油气勘探意义[J].沉积学报,2001,19(4):567~574.
[2] 王居峰. 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相[J].古地理学报,2005,7(1):45~58.
[3] 侯明才,田景春,陈洪德等.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三中段浊积扇特征研究[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2,29(5):506~510.
[4] Shanmugam G. 50 years of the turbidite paradigm (1950s~1990s): deep-water processes and facies models——a critical perspective[J].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000,17:285~342.
[5] Kuenen Ph H, Turbidity currents of high density[C]. In Proceedings of 18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1948), London:44~52.
[6] Bouma A H, In sedimentology of some flysch deposits: a graphic approach to facies interpretation[N]. Amsterdam Elsevier,1962 ,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