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单元主题 开发写作资源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ij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教材中,写作是与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捆绑在一起以活动方案形式呈现的,活动主题是对应于单元主题的。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为“自然景物”,阅读部分选文为《春》《济南的冬天》《夏感》《秋》《古代诗歌四首》(均为写景古诗),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题为“感受自然”,设计了三项活动让学生三选一,三项活动分别是:“我有一个朋友”,秋游后班里组织一次活动,同学间互相介绍自然界朋友;“走过四季”,交流四季感受,描述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心中的美景”,描述自己心中追求的美景。活动过程都突出口语交际,最后布置一作文题:
   以上活动,都为你提供了一次接近自然、感受自然的机会。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描摹现实世界或想象世界中的一种景致,希望你能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字里行间。
   这样的写作设计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将写作建立在学生活动基础上,旨在让写作成为学生内心情感、思想的真实表达。但教材没有任何的写作指导,这让本来就无措的作文教学更陷入一种茫然:写作能力无疑是语文素养中极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写作能力在自由写作活动中就自然生成和提高了吗?作文教学究竟有没有意义?如果有意义的话是什么教学内容对写作有积极的促进?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教材显然在写作教学方面存在相当的空白,这也就对广大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上提出了要求和契机。
   市面上有不少“写作技法大全”之类的书,以前也有人试图以写作知识为体系编撰写作教材,还有人将大学“写作学”教学体系用于中学课堂,而以往中学最流行的作文教学程式为按文体分类教学,即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类别进行写作训练。这样的写作教学,都是以写作技巧、写作理论为统领的思路,最为人所诟病的就是这种思路下的写作教学缺乏对孩子们的精神世界的关注,直接造成了学生作文的“假”、“大”、“空”现象。且写作知识与技能的教学采取灌输的方式,学生即使掌握了写作理论,写作能力也并没有明显提高。
   而基于“主题组元”的教材编撰形式或许也为我们的写作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新课改后多家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都一改以往以语文知识或能力组织单元的做法而以“主题”组织单元,即以人文话题为统领,打破时代、国别和文体的界限,将反映同一人文内涵的几篇文章共同组成一个板块,编排在一个专题中,并配以相应的导语、练习与活动。以使用最为广泛的人教版为例,即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母题中,选取“人生”、“自然”、“亲情”、“爱国”、“探险”等一些命题来组织单元。这种组织单元的形式体现了课程改革的一些新理念,强调了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实践。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写作教学应由生活到技巧,因此我们写作课也可以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为核心分设主题,同时让学生通过读写实践学习一些写作知识技能。黄玉峰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语文写作》一套三册书就是采取这种思路,“整套书是以学生精神成长、心理发展、日常生活为经,而以写作理论、写作技巧为纬,编织一个个单元、设计一道道作文题的”。全套书共二十四个主题单元,每个单元又分几课,课内分“写作跳板”、“习作参照”、“请你评点”、“佳作借鉴”、“请你尝试”等板块,在情境体验、读写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发现、感悟与表达,达成写作教学目标。但在我们学校语文教学中,一个班一周只有5—6节语文课,语文教学涉及听说读写多个方面,写作教学如果独立成课程体系显然不现实。所以,写作教学课程的开发最好还是与所用语文教材相配合。
   以下为笔者所主持的“悦读乐写”主题读写课题组为前面提到过的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主题为“自然景物”的单元相配合所编写的一个作文教学课例简案:
  走过四季都是情
   【教学目标】
   唤起学生对四季自然美景的体验,结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抓住特征生动形象写景的方法,以及写景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抒写记忆中的美好自然景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配乐配古诗视频“四季美景”,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季节。
   二.回品课文:品读单元课文一些写景句段,体会写景技巧
   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写景
   运用修辞的手法来描绘景物(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
   调动不同的感觉器官感受景物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表现景物
   三.边读边悟
   1.读刘成章散文《老黄风记》片段,思考:这段文字写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风?这样的风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来写的?
   2.结合课文《济南的冬天》进一步体会抓住地域特征、季节特征写景的方法。
   3.赏读郁达夫《故都的秋》,体会景中“情味”与“文化”。
   4.小结:写一地某一季节自然景物务必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景物本身的特征、季节特征、地域特征),并融入自己的情思。
   四.作文
   题目:_____的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要求:在横线上填上一个地名,再选择一个季节,写出你熟悉的某个地方心目中的某个季节,写出情味。
   作文课前我们印发给学生一张“悦读乐写”材料,教学中需用的刘成章散文《老黄风记》片段和郁达夫《故都的秋》等阅读材料都在其中,另有导语和写作点拨、片段练习以及同龄人习作。
   我们所进行的“悦读乐写”主题读写课题实验是关于写作的校本教材开发实验,基于“言为心声”的理念,提倡写作应该是写作者传情达意的一种方式,是一种精神体验与生命活动,是与自我、自然、社会的对话,所以教学设计重视学生体验的唤醒,情感的调动。我们配合教材主题单元设计每一次写作教学活动,也是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相同主题下的选文学习,学生的情绪情感有了一段时间的酝酿、激荡,再通过写作课进行整理,释放,有水到渠成之感。另外,学生学习写作,还需积累借鉴,传统的范文引路的方式是有效的,因此我们突出了对课文写法品鉴,并补充提供名家名作和学生习作为赏析材料去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灵感。我们所编选的阅读材料力求文质兼美,贴近学生生活,课堂教学设计着力于营造主题氛围,采取轻松活泼教学方式,以达到“悦”读“乐”写目的。在写作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面,我们不刻意强调,但在每一次写作活动中都会提点,更重要的是在评改环节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我们不以写作知识序列出发来组织写作活动,但我们也会在不同主题下注意写作教学内容的点与面的把握,同时在相似主题或类型文写作教学时注意合理的梯度安排。以下是配合人教版初中语文新课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为“自然诗情”)用的写作教学设计:
  自然因我而美丽
   一.调动情感体验,感悟自然的美丽。
   1.投影一些自然景物图片,配一段小诗:感动
   在大自然面前
   我常常被感动
   在那只美丽的母斑羚为帮助小斑羚飞渡越向山谷的时候
   在那颗柔弱的小树苗艰难的从石头缝里挺立而出的时候
   ……
   2.面对自然,你感动过吗?学生谈自己的体验,并用“在……的时候”表述,丰富上面的小诗。
   3.心与自然碰撞,我们差点成了诗人。其实,面对自然,我们不仅有着感动,还有着喜悦,有着悲伤,有着慨叹,有着人生的顿悟。回品单元课文《沁园春·雪》《雨说》《星星变奏曲》《外国诗两首》。
   二.展开联想翅膀,品读自然的美丽。
   1.老师、同学代表朗读贾平凹《落叶》,学生品读旁批。
   2.作品对我们写作有哪些启示?
   精用词,妙比拟,生动摹写
   勤思考,抒真情,透视哲理
   3.下面有这么一些描述,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你能猜出这是关于什么事物的描述吗?那么你从这些描述又得到一些什么样的人生感悟呢?
   投影:猜一猜,我是谁?
   (1)只要根还埋在土里,只要有一丝生命的气息,我就会紧紧贴着墙壁,向上延伸生命。
   (2)深山是我的母亲,纯洁是我的心灵,冲向石头是我的游戏,奔流不息是我的本性,大海是我的目的地。
   (3)在微明中诞生,是如此晶莹欲滴,静静的等待,发出像太阳一样的光,然后死去。
   (4)与地球相约,从宇宙的掌心逃出,在与大气的搏斗下燃烧,身后留下一个长长的叹号!
   三.挥动个性之笔,再造自然的美丽。
   写作:少年的眼中,一叶一鸟就会有一个动人的故事。选择你熟悉的景物,广袤的原野,神秘的星空,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或者是花开花落、鸟语虫鸣……写一篇文章或一首小诗,写出你美的体验和感悟。
   《自然因我而美丽》教学与前面《走过四季都是情》教学相隔两个年级,两者主题相近,我们在设计这两次主题读写活动时注意了内容和知识技能指导的层进性。七年级《走过四季都是情》我们侧重训练景物描写,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写出景物季节特征和地域特征。九年级《自然因我而美丽》侧重启发学生融情于景,借写景表达自己的生活哲思,在对学生能力要求上显然更进一层。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教材在每个“主题单元”下安排的选文虽然内容体裁各异,仿佛并没有突出的共同的写作特点,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其中的经典文章中挖掘出可供学生学习借鉴的写作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一段时间的同一主题的文章的学习便于情感的唤起和沉淀。以此为契机找准着力点来开发写作教程,并统观六册教材单元主题做整体考虑,是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螺旋式发展的。
  
   陈理,语文教师,现居广东深圳。责任编校:老 猛
其他文献
在瑰丽天河之滨,在福地天宝山之麓,有一群追梦人谱下了自己的辉煌。在那里他们曾因鸡立鹤群而苦闷彷徨;在那里,他们为冲出阴霾而奔跑不止;在那里,他们创造了三中语文人的传奇。  十年前,十堰市郧西县第三中学可谓“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到高考放榜时,其它学科捷报频传,唯独语文寂然无声,似乎“鸡立鹤群”, 黯然失色,其他学科老师不解,满怀期待的领导不快,我们语文组饮泣吞声……  怎么办?  痛定思痛后,我们语
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新课改中表达交流部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要上比较理想的分数,作文也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如何写好作文呢?笔者觉得从“三气”入手,或许对我们能有一些启发和帮助。  首先,好作文可以讲究小气。  这里的“小气”,一指注重细节。文章,尤其是记叙文,要打动人,在有真情实感之外,必须依靠细节取胜。  好的文章,都是靠细节打动人的。2009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站在老家的门口
鲁迅先生的两大经典叙事文本《祝福》和《阿Q正传》写的是旧中国“奴隶”的悲剧,分别叙述了劳动妇女祥林嫂和农民阿Q的悲剧命运,祥林嫂与阿Q性别不同,但身份和遭遇却极为相似,两个人同属于社会的最弱势群体,几乎面临着人生一切的不幸和痛苦。  无姓的“玩偶”。姓氏是对一个人身份的确认,但我注意到小说里的祥林嫂与阿Q都似乎没有属于自己的确切的姓氏,祥林嫂“大家都叫她祥林嫂……大概也就姓卫”;而阿Q“有一回,他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智慧提问,能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和自主学习意识,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是会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始终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感觉到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  一.课堂提问要深浅互转,正误相
晓苏:我们连续长途飞行,于当地时间15日11时抵达纽约的纽瓦克机场,女儿女婿开车半个多小时,就到纽瓦克家里。这里是一个小区,一律是两层楼,另有地下一层,一个小院子。看到周边许许多多房子,极少看到人。大多是上班族,多数是美国人,还有印度人,多半是早出晚归。门户敞开也还安全,快递就丢在门口,主人晚上下班取回屋里。到附近散步,大门也不一定锁。  到此种静阒地方,心也静下来,倒时差没有睡著的时候,万里之外
学习文言文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依然是畏途。因为学生发现文言文既跟现代汉语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而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却是最使他们困惑的地方。这就使学生对文言文只能是看得半懂不懂。文章看不懂,翻译就必然成为考生头痛的题目。教师要把精力放在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区别上,这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同理,文言文翻译设题的关键也是着眼于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区别,而不是相同。因此,要准确高效地做好
“天人合一”,这一著名的哲学观念,深深地影响着古往今来中国人的方方面面,教育当然也包括其中。在教育领地,“天人合一”就是和谐,历代教育者都主张教育应该是和谐的。因为,自然是有秩序的,呈现为整体的和谐;人的生命也是有秩序的,也就必须使生命各部分得到和谐发展。这样,诉诸于人身体、感官及思维的教育活动必须是和谐的。但是到了现在,在这物化严重的年代,教育中的和谐因素渐少,学生的天地受限于学校的围墙,学习的
古语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考场作文在文体构思方面,也可以借“他山之石”来“攻玉”,即借用某些特殊的文体来构思行文,以给阅卷老师新巧之感。例如运用日记式,便于倾吐深藏于心中的情感,可以给阅卷老师亲切自然的感觉;拟写讲稿式,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能以新取胜,以情感人;妙用寓言式,巧借它物表心曲,比直接诉说、斥责更有效果,会让读者感到含蓄而有趣味;巧用访谈式,通过电视采访的形式推动情节发展,给
鄂东明珠黄石,风光旖旎,江畔涵秀,一脉小山惬卧江边,宁静幽雅,正是校园栖息之所,湖北省黄石十五中就坐落在这大自然馈赠的宝地——海观山麓。历经三十多年的奋进与拼搏,黄石十五中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文化意蕴深厚、智慧与活力并存的校园。这样成绩的取得,当然也少不了一支队伍——业务精良、思维活跃、精诚团结、热情洋溢的语文组的努力。黄石十五中语文组是一个实力强大的集体,在职教师22名。其中高级教师10人,省级优秀
在目前考分至上的教育现实中,中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着强化技术因素而缺乏人本意识的弊病,致使多数学生怕写作文,多数作文难如人意。种种背离人本的作文教学现象,不能不引起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与深刻忧思。    一.重分轻人:“为文造情”蔚然成风    当前,不少教师惯于向学生传授各种应试作文“套路”,对学生的情感世界、生命自由关注较少。因此,以迎合阅卷人喜好为宗旨的不良文风在课堂与考场大肆蔓延,大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