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hua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不仅是经济发展引擎,更是改革转型的创新动力。以上海为中心,长三角地区拥有我国最发达的金融服务体系和最具活力、开放与创新的中小企业,但目前缺乏两者之间的合作。文章从供给侧角度重点分析了目前我国金融服务实体企业存在的问题,并对长三角地区企业金融服务体系构建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长三角;金融;企业;供给侧改革
   一、 引言
   长三角城市群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布局中处于重要地位。长久以来,该地区经济发展处于国内前列,区域一体化在发展中更加趋于完善和深化,但与之相融合的金融服务却无法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如何在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尤其是对中小民营企业和科创企业的支持,在金融政策、要素市场、数据信息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金融一体化,是未来该地区乃至于全国战略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
   长三角区域发展需要围绕上海这个中心城市展开。目前,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服务和资源配置中心正在向五个中心发展,分别是经济、贸易、金融、航运、科技中心,正在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世界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长三角核心城市。因此,依托于上海这个金融最发达的城市,发展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具有天然优势和重要意义。
   作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长三角地区拥有国家经济最具代表性的民营企业,他们是集活力、开放与创新于一体的企业标杆。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陷入瓶颈期,目前经济推动力处于国有大型企业向中小型科创企业过渡阶段,要素结构不完善、金融资源无法有效服务实体企业的现象越发突出,严重制约了长三角以至于全国经济快速发展。例如,长三角区域中小企业为该区域提供了近7成的就业岗位,但仅仅获得不到2成的金融资源支持。
   长三角地区有全国最好的以上海为中心的金融资源优势和大量的需要资金支持的中小民营企业,如果能将两者有效结合,必将最大限度激发长三角地区内在潜力,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二、 长三角地区企业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目前,长三角区域拥有中国最发达的金融市场,同时该区域内中小企业无法获得有效的资金支持,造成这种矛盾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资本市场结构不完善,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场内市场格局不完整。目前,深交所拥有主板、中小板、创业板。近几年,中国经济发展引擎从国有大型企业向中小型科创企业过渡,深交所较为完整的资本市场格局优势明显,相应的,上交所对于中小型企业特别是科创型企业支持的短板暴露无遗。
   场外市场规模不足。例如上海股权交易中心重点为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需求,为长三角地区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和其他相关需求。但交易清淡,挂牌总量仅占该地区有资金需求的中小企业数量的萬分之一。
   行政分割现象明显。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区的股权市场之间缺乏互联互通,此外,产权市场行政分割更为严重,不同省市之间的市场相互割裂,呈现出各自为政的独立交易局面。
   金融结构不完善。上海地区持有相关金融牌照的机构大多是证券投资基金等资管类投资机构,而私募股权、风投和天使投资相对较少。金融体系内大量资金无法有效流入真正有融资需求的实体企业。
   金融服务对象有待调整。上海的金融机构大多服务于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主的实体企业,与深交所相比,在中小型科创企业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2010年后,中小民营企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越来越关键的作用,但这些企业却很难获得金融领域的资金支持,对此深交所成立中小板和创业板,针对性的服务中小型民营企业。相比较来说,上海金融机构的服务模式仍然停留在为大企业服务,如不调整,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将陷入发展的瓶颈。
   监管体系存在很多问题。监管理念、方式和政策的改革,是市场有效运行的需要,也是对外开放的需要。未来引入外资控股的金融机构是必然的趋势。国内金融体系还不够完善,金融监管也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市场参与者很难把握,很多时候金融从业者面临的最大风险是政策风险。如果未来要对外开放,那么配套的成熟完善的监管规则是必备的。目前来看,外资对国内监管政策的不适应主要体现在监管目标不明确、运动式监管难以把握、监管变化过快。
   总体而言,建立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应当以上海自贸区为契机,加快国际之间的贸易往来,相互之间提供自由化和便利化的贸易交流。此外,金融机构应当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打造以上海为中心的科技金融生态中心,为企业设计全生命周期的定制化产品,提供国际化金融服务。
   三、 金融供给侧改革是关键
   发展长三角区域金融一体化是历史发展所赋予的使命,最终落脚点是高质量的金融供给。传统意义上的供给侧改革主要指:减少产能过剩,优化供给结构,实现市场均衡。具体而言,它是为了减少供应的低效率,实现供需平衡。相应的,金融供给侧改革则是在金融行业实现减少低效供给,达到供求平衡,具体来说就是高风险机构退出,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实体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
   2018年由于资管新规的出台、金融业监管趋严、金融去杠杆等原因,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债务违约严重。同时,2018年全年,国内股市经历了历史罕见的熊市,在上述背景下,大量上市公司出现股权质押爆仓。针对这些现象,深挖背后原因发现,长期以来国内金融资金在内部空转,无法有效流入中小企业是导致一系列风险的源头。
   这个问题指向我国金融服务供求失衡问题。由于存在供求失衡,传统的金融服务通道无法打通,于是实体企业和金融服务机构的各自需求需要通过其他渠道来满足。从此前的数据来看,国内商业银行信贷投向集中于大型国企和政府项目,其中房地产占了很大比例,这种供给结构性失衡导致了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因为这些企业面临短期投资大、效益低、风险高,但却代表了未来发展方向,是经济转型必然依赖的行业。从市场化角度考虑,商业银行没有动力去支持这些企业,因此这些最需融资的企业只能以高利率获取商业银行贷款,这反过来又增加了这些企业运营成本,这种局面的根源就在于国内金融机构供给侧结构性失衡。    此外,国内金融机构同质化严重。人们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越发个性化和多元化,而我国大型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大多是国有企业,体制机制不健全,缺乏创新动力,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这就导致了金融系统资金闲置,缺乏有效利用。与此同时,中国的金融量不断增加,金融业占GDP的份额在增加,金融泡沫很高,但资本贡献却急剧下降。这就导致了我国金融业风险在逐步扩大,如果继续让金融资本在体系内空转而无法流入实体经济,最终很可能导致泡沫破裂而引发金融危机。
   上述金融供给结构和总量存在的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不但发挥不了金融服务应有的作用,反而会阻碍我国经济转型,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瓶颈期,前些年以房地产为支柱的发展模式无法延续,实体兴邦、科技兴国是未来必然的趋势,金融业如何有效地为实体经济服务,特别是私营和小微企业,减少低效率和无效率的金融供应,增加有效和高效的金融供给,提高整个供应系统质量和提高供应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是金融服务机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 构建长三角地区企业金融服务体系政策建议
   1. 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加大金融改革开放力度。长三角地区是国内金融前沿阵地,深化区域金融合作,能够更有力地发挥长三角在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方面的引领作用。对此应当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
   (1)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提供稳定的货币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至关重要。此外,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有重要影响,完善货币传导机制,有利于提升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效果。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虽然目前货币政策整体略有宽松,但资金并未流入实体经济,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还没有真正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金融供给侧改革至关重要。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多阶段性成果,但真正的市场化利率仍未健全。下一步是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提高央行调控利率的能力,让资金从金融机构到实体企业的传导更加顺畅,改变目前大型国有企业能够凭借信用优势获取更多资金进而对中小企业形成挤出效应。
   (2)坚定不移地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股权融资渠道,提高资本市场发展质量。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尚不成熟,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基础制度不完善,例如注册制和退市制;二是资本市场缺少长期资本;三是国内证券公司缺少资本中介功能;四是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有待完善;五是国内机构投资者投资结构不完善;六是以间接融资为主,大量融资需求旺盛的小微企业、高科技企业无法通过股权融资。以上问题制约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致使资金无法流入真正有需求的地方,资源无法得到合理配置,导致无效率的资金空转,甚至形成泡沫。针对此问题,应当坚定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拓宽股权融资的渠道,提高资本市场的发展质量。
   具体而言,一是发展股权交易市场。股权交易市场在资本市场中起到关键作用,是资本市场创新的源泉。一个发达的股权交易市场有助于推出注册制、收益凭证、各类金融衍生品等制度和产品创新,有助于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划归不同的市场层次,更有助于打通不同类型企业和不同规模企业融资通道。对此,上海股权交易所可以从场外向场内过渡,通过电子交易系统过渡成为一个多层次资本市场,最终通过场外衍生品市场,提供更加多样性的风险控制措施和产品,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和交易制度的创新,最终为企业各个发展阶段提供多样性的资金需求和风控措施。
   (3)优化金融结构和布局。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布局不完善,服务大型企业的倾向性较为严重,调整金融结构势在必行。為了服务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应当重点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重点服务于区域内中小企业,提高自身专业性和多样性。同时要实施对高风险金融机构的市场化退出,切实提高供给侧效率,增强金融服务各类实体企业的能力。
   (4)加强金融补短板力度,完善金融体系。首先是推广可以带来现金流量的REITs所代表的长期、标准化的基本金融资产。REITs为住宅部门提供中长期金融投资工具,为企业和政府寻找股权融资工具,并减少企业和政府杠杆。降低金融中介风险是同时解决居民,企业和政府金融服务供需失衡的有效金融工具;第二是发展促进税收优惠的个人养老金账户。金融市场应为基本金融资产提供更多选择和更长期结构,并促进长期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建立专业的养老金管理机构,满足不同人群的生命周期需求;第三是增加地方政府债务上限,增加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在政府债务总额中的比重,拓宽和规范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
   (5)完善金融监管制度,提高风险意识,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放在重要位置,从制度上填补监管空白,防止钻监管空子,打监管擦边球,改变金融资产空转现象,切实从监管角度促进资金流入实体企业。
   (6)推动金融科技发展,加快数字普惠创新。随着时代发展,现代化科技手段和技术将会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目前金融机构已经在众多领域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实现了自动化运营,这不但提高效率还能降低成本。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数字化运行,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和成本,扩大金融机构服务群体,更好地支持三农、小微等传统“弱势群体”,更好地提升金融服务质量,真正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
   (7)扩大对外开放。一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积极扩大我国金融开放力度,提升我国金融行业的全球竞争力,将国内金融体系融入到全球化金融体系之中;二是提升开放形势下的金融体系管控能力。在未来经济和金融不断开放,在与成熟市场交锋过程中,必然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此时金融体系的管理控制能力是维持金融稳定的关键因素;三是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随着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交流更加紧密,全球化的世界格局逐步形成,中国要发挥大国优势,积极参加国际金融治理,维护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切身利益。    2. 推动长三角地区金融资源共享。长三角地区既有优异的金融要素市场和顶尖的金融机构,又有一大批有资金需求的中小型民营企业,这些企业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对此应当发挥以上海为中心的金融资源优势,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改变原有的服务大型国有企业为主的传统观念,对中小型科创企业加大支持力度,打破行政分割,共享金融资源,有针对性的满足该地区内不同的企业需求,对接区域内一体化发展实际需求,支持发行专项建设债券、自贸区债券、资产证券化等产品。重点设立相关的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共同承担风险,分享收益,为区域内企业提供长期的资金支持。
   3. 借助科创板提升金融市场对中小型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是2019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科创板的设立和注册制的试点是我国资本市场走向成熟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标志。这将极大的提升长三角地区以至于全国范围内中小型科创企业的积极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优化资本市场结构,促进金融资金更有效率色流入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着力带动全国经济转型发展。
   科创板与注册制结合,这是一个历史赋予的重大机遇,建立了一个新的金融市场,是一场历史性的增量改革。对此,长三角地区应当抓住机遇,借助科创板成立这一契机,实现区域经济金融一体化,加大与国际金融资本的交流合作,让长三角地区成为促进全国经济金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经济转型阶段,开辟新的改革路径,为全国经济金融改革铺平道路,发挥引擎作用。
   4. 加强国际交流。长三角地区企业与金融机构需要借助以上海为中心构建金融一体化的机会,加强与发达国家及地区的信息交流,沟通访问,增强相互之间的信任,进而在金融资本和企业资本之间进行合作,在市场化进程中,促进金融要素在国家和城市以及企业之间的最优化配置,实现互利共赢,各取所需。
   5.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完善金融监管体系首先要进行监管方式的改革。改变目前存在的运动式监管方式重点在于监管部门对宏观经济运行规律和市场运行规律的深入认识和研究,透过现象看本质,防止消除一种风险却引发了另外一种风险。此外要对监管政策进行调整与整改。目前在这方面我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面对风险时直接叫停某项业务,同时调整监管政策。这对被监管单位是严重的打击,因为很多存量业务起初是合法合规的,一旦叫停,合同雙方都将面临很大的风险。从根本上说,造成这种原因既有从业者的责任也有监管者的责任,但这样的处理方式完全把责任和所要承担的后果推到了从业者身上,这是目前监管存在的很严重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 郑威,陆远权.中国金融供给的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地方金融发展与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视角的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9,(2):13-22.
  [2] 陈明华,刘玉鑫,刘文斐,王山.金融发展是否增强了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J].宏观经济研究,2019,(1):65-76.
  [3] 陆岷峰,徐博欢.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发展微型金融机构研究[J].西南金融,2019,(4): 29-38.
  [4] 张晓波.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8,(15):158-161.
  [5] 吴佩,姚亚伟,赵海鹏.长三角区域资本市场一体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8,(10):73-79.
  作者简介:王炳楠(1989-),男,汉族,山东省淄博市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研究方向:金融学。
  收稿日期:2019-07-14。
其他文献
摘要:金融发展对于收入差距有着重要影响,但是传统研究通常只分析金融某一个或两个维度的发展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事实上金融发展存在多个维度,只考虑金融某一个维度的发展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得到的结果可能存在片面性。文章以东亚国家为例,从金融准入、金融深化、金融稳定和金融自由化四个维度考察金融发展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对东亚地区而言,金融准入、金融深化和金融稳定的提高均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与其发展阶段相适应金融自由
摘要: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时期,特别是制造产业急需转型升级,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会,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工业互联网平台起着创新引领的作用,选取海尔的COSMOPlat为研究对象,剖析海尔的智能制造模式及转型升级服务。研究显示:企业应该以用户为中心,进行两化融合,满足用户最佳体验,使其全流程、全周期参与,实现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的转型,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构建共创共
摘要: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文章创新性地将“一带一路”与物流业对制造业的促进效应相结合,分别在细分制造业以及按照要素密集度分组两个层面上,计算了物流业对制造业的前向和后向影响,并构建了面板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与欧盟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运输仓储化水平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2)虽然中国物流业对制造业的前向影响小于大部分的欧盟国家,但后向影响却处于较高水平;(3)无论是从整体,还是分行业来
摘要:城市竞争力影响城市未来发展,也对其在区域竞争中的地位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较高的城市竞争力有利于城市和区域的发展。目前,合肥市与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以及南京、杭州等新一线城市,存在城市经济水平不高、吸引外资能力较弱、综合竞争力不足等问题。为此,文章建立城市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全国二十四个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测评,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合肥市在城市发展道路上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以推进合
摘要:近些年,民营企业暴露出来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基于货币政策传导视角研究如何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是文章研究的重点。民营企业的融资来源包括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并从民营企业自身角度和金融机构角度讨论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通过梳理中国人民银行常用货币政策工具,提出疏通利率传导通道、释放不同期限流动性、将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作为主要的资金投向、继续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鼓励票据业务合规发展和继续推进人民币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下,创新已成为驱动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国家综合国力的关键要素。与探索性创新强调创新过程和模式不同,突破性创新更关注创新结果,更能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是实现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 文章通过分析探索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间的关系,揭示探索性创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产生重大的技术发展,促使整个产业重新洗牌,进而创造全新的市场和产业的突破性创新,从其他视角弥补突破性创新实现
摘要:企业创新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而企业透明度作为一个可控的因素会对企业的创新产生影响。文章以沪深两市主板的354家企业2001年~2015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透明度与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的透明度越高,不仅会增加其在创新方面的投入,也使企业在创新方面获得更多的产出,即与企业创新有着正相关的关系。文章拓展了现有文献对企业创新的研究。关键词:企业透明度;企业创新一、 引言创新
摘要:文章基于自我增强理论,通过218名青年人才的问卷调查数据,构建职业成长、职业承诺、核心自我评价与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模型,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及连续中介模型检验方法对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职业成长正向影响核心自我评价与职业承诺;职业成长负向影响离职倾向;核心自我评价部分中介职业成长对离职倾向的影响;职业承诺部分中介职业成长对离职倾向的影响;职业成长通过核心自我评价、职业承诺的串联中介对离职
摘要:文章基于中韩企业比较的视点,通过对企业管理者和员工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中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内部一致性对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以及两国企业间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韩资企业员工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认同感普遍高于中资企业员工;韩资企业无论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承诺整体相关性还是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均高于中资企业;在韩资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三项措施之间的交互作用更加显著,对员工组织承诺感产生
摘要:从涉及会计信息披露的三方博弈主体:证监部门、外部审计师和上市公司出发,构建包括各参与方的四阶段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局中人在各阶段的行动顺序和策略为:上市公司是否合规披露会计信息→外部审计师选用何种审计策略→外部审计师是否参与合谋舞弊→证监部门的监管策略。文章通过逆向归纳法求均衡解,进而分析各方策略选择。研究表明:(1)证监部门设置高额罚金可以促使上市公司真实披露会计信息并降低审计师参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