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多元与发展的时代背景
如果说,“全球化”指的是,随着科技与经济的跨越国界,深层的文化体系始料未及地也冲破了国家与民族的传统界线。原来的千年传统——种种律法、信仰、道德、价值,面对“全球化”,不得不重新寻找定义。“全球化”是一个正在急速发生的现实,在这个现实中,发达国家盘算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在趁势而起的同时暗暗忧虑“自己不见了”的危险。
2.对全球化的基本认识
关于全球化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常见的说法是指人类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各个层面,突破彼此分割的多中心的状态,走向世界范围同步化和一体化的过程;或者是指全球性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思想,打破国际、民族地域的限制,在高科技的支持下,更加深入和快速地传播、交流和融合的过程。这些说法由于强调了全球性趋同的方面,容易给人产生一种印象,即认为全球化就是世界性的趋同,是经济、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的一体化和同质化。由此就产生出两种极不相同的全球化对策:一种认为应当舍弃一切去寻求全球的同一性;另一种则认为应当以自己的传统特色去抵御全球的趋同倾向。实际上,正如俞可平先生所认为的,全球化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概念,“本质上是一个内在地充满矛盾的过程,它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包含有一体化的趋势,同时又包含分裂化的倾向;既有单一化,又有多样化;既是集中化,又是分散化;既是国际化,又是本土化”。如果不能明确全球化的这两个方面,就会对其产生误解。
具体到建筑方面来说,也同样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些建筑师认为既然全球化不可避免,那么努力追随全球化,或者确切说,放弃传统,追随发达国家的建筑思想和形式;另一些建筑师则极力保持自己的传统以对抗全球化趋势。而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通常在全球化的定义中没有显示其所包含的辩证过程。为此,我试通过本论文把建筑全球化中两个辩证的因素加以明确,用趋同与多元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说明全球化的丰富内涵,这样也可以分别对这两个因素及其关系予以分析,以期对建筑全球化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并对我国当前建筑创作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
我们把“趋同”定义为:产生建筑的文化观念及其外在形式都具有相似性的特征或趋势,从总体上给人一种同质同构的相似性印象。比如被称为现代建筑“国际式”的风格,不仅建筑产生的理论依据一致,而且形式上也显得空前统一,是建筑趋同性的表现。
“多元”本是哲学上的名词,指各种学说或主义。建筑中多元的概念是指产生建筑的文化观念或设计理论等方面的不同特点。比如建筑的地方性、民族性和建筑中的各种流派都是不同建筑观念的表现。而追求新奇、怪异的商业性建筑并非多元,因为它们出于广告性目的,并给人一种商业的同质性,是趋同性的表现。
需要说明的是,首先,同一观念下产生的建筑并不意味着建筑的必然趋同,比如在当前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理想下,世界建筑师们所探索的绿色建筑、节能建筑、乡土建筑等,它们虽然是在一致的观念下产生的,但由于不同的地域特点,建筑在形式上就显得多姿多彩,是一种多元的现象。
其次,趋同与多元的问题不仅存在于横向的对比中,即同一时期内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纵向的对比,即在不同的时期内同一地区甚或不同地区建筑的异同。
再次,建筑的趋同与多元不仅是一种客观现象而且是一种主观感受,人口流动性的加强、宣传媒体的夸大等都能强化人们的主观感受,从而使当代建筑的趋同与多元现象备受关注。
最后,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筑发生、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建筑趋同与多元在不同程度上的此消彼长,趋同是人类经验的普及化,多元是人类不满足现状的继续求索,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得出趋同与多元孰是孰非的结论,从而盲目地追随潮流。其实,趋同与多元是建筑发展的不同阶段性表现,不应当是左右建筑师设计的必要因素,其实真正关怀人的建筑并不在意其趋同或多元。
3.建筑趋同的原因分析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建筑的趋同现象并不是当代所特有的,而是随着建筑的产生而产生并发展的。19世纪发展起来的“心理统一体”psychicunity原则认为,人类都具有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既然地球和人类都只有一个,东方和西方就不能把人性分裂成彼此不同的两半;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也认为:“人类学家和人种学家们常常极为惊讶地发现,同样的一些基本思想遍布于全世界,并且在相当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都得到传播”。这些共同性就是人类保持趋同性的基础,只是在不同的时期表现不同而已。在人类的早期,建筑的趋同就是由于人类相似的生存环境和相似的心理需求所产生的共同观念,这些共同的观念反映在建筑中就形成极为相似的建筑,最明显的实例如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着的巨石建筑,从英国、法国、瑞士以及我国浙江、辽宁一带所发现的这类建筑中,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只是由于当时各地区间相对隔绝,没有也不可能引起人们的注意。随着传统文化的形成,各文化体系形成了不同的建筑观念、建造技术以及相应的建筑形式,人类相似的基本需求和基本观念就被淹没在丰富多样的传统形式中为人们所忽视,其实人类基本的共同观念依然存在。比如在法国传统中有“没有巨大的建筑,就没有伟大的政治”,中国传统也讲“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只是这些相似的思想都由于地域环境、建造技术等差异,而使建筑在具体的建造手法和形式上有所不同,从而使人们难以透过建筑表面的形式差异,看到它所表现的古代帝王对建筑的共同追求。当代建筑的趋同性不仅是由于特别强调了人类的共同需求,而且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使当代建筑的趋同现象显得特别突出。
第一,对人类基本需求的明确提出。人类对提高环境质量、对保护自然资源等要求都是最基本的,也是当代人们所关注并特别强调的。1887年,《蒙特利尔协议书》对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制定排放标准;世界环境和开发委员会强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全面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就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既是对全世界提出的要求,也是全人 类共同的需要。每一个民族或国家都不能只凭自己的喜好和需要进行建设,而必须遵循联合国的共同纲领性文件,这就强调了全球性统一的观念和共同依据,使全球建筑获得了某种内在的一致性,从这一点来说,建筑的全球性趋同是必然的和肯定的。
第二,现代科技的作用。首先,科技的进步可以使建筑超越所在环境和地域的限制。传统建筑不得不考虑日照、通风及采光等问题,因此与建筑所处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当代建筑可以在先进的设备支持下忽略这些问题,无论春夏秋冬,建筑内部都可以保持理想的温度和湿度。而且,现代的运输设施使所谓“因地制宜”也在实践中失去其原有的必要性,意大利的花岗石、美国的盥洗设备、法国的装饰材料可以出现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因此,任何地方的建筑都可以搬用另一地方的建筑而在技术上和使用上都不会有什么问题。尽管这样的建筑并不一定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它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就为异地间的模仿提供了可能。其次,先进的信息科技使世界上任何一处的建筑都真正成为世界性的了。当一座房屋建成之时,有关的平、立、剖面及详图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遍全球。如果愿意,另一座同样的建筑可以毫不费力地在异地建成,或者根据建造者的喜好从几座建筑中抽取某些构成元素进行重新排列,组合成一座新的建筑,这也使各地间的相互模仿和组合成为可能。再次,科学技术的发展向人们证明了人之共性的存在。1888年,生物学家提出“染色体”概念,断定一切生物——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的细胞都有共同的、简单的、有限的基本结构;1890年弗雷泽出版《金枝》前两卷,证明人类——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无论是文明人还是野蛮人——都有基本类似的心理结构,从理论上找到了人类基本需求之一致性的内在依据。最后,现代建筑技术的进步,使它本身以一种高度的精确性和严谨的理性而获得魅力,成为设计师青睐的对象。密斯•凡•德•罗就说:“技术远不止是一种手段,它本身就别有天地”,“当技术实现了它的真正使命,它就升华为建筑艺术”。这就把建筑的技术性和艺术性统一起来,并把技术的手段性转化为目的性,为专注于建筑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依据,促成了轰动一时的建筑流派——高技派。高技派以现代工业为基础,以其不受或少受地域限制的特征,使模仿变得容易,为全球性的模仿提供可能。
第三,全球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目前在经济领域里是一个时髦的口号,随着贸易、投资和金融资本国际流动的增加,国民经济正稳步走向一体化,消费者们所购买的外国货日益增多,麦当劳、牛仔裤遍及世界各地,家家都有一台联通全球的电脑,越来越多的公司跨国经营……这一切使人们感到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于是各个领域都对此趋之若鹜,形成一股全球化的潮流,影响到人们冷静而客观的判断。
第四,人口流动的作用。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人口的频繁流动也使异地间建筑的相似性显得更加明显,增加了建筑趋同性的印象。到异地旅游或学习的人们更能亲身感受到建筑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由于近距离的旅行人数远远大于远距离的人数,所以人口流动的结果往往强化了建筑趋同的联想和印象,使人们误以为建筑的全球化已成事实。
第五,传媒的夸大宣传。现代传媒如照片、电视、电影等的出现,使异地间建筑的相似性被孤立地放大、并显得醒目和一目了然;更有发达国家出于某种政治或经济的目的,对全球化的刻意夸大和宣传,制造了一种全球化不可避免的神话,使不少崇拜发达国家的人们对其深信不疑。
4.全球化与民族化并行不悖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第一,建筑趋同现象并不是当代所特有的,所以不应当把建筑的趋同现象绝对化,历史上的建筑并没有因其趋同性而千篇一律;第二,从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基本观念的一致性来说,建筑的趋同现象是必然的,它要求世界建筑朝着有利于全人类的方向共同发展。但是承认建筑的这些趋同性并不等于世界建筑的必然大同。相反,人类共同的需求和目标就是按照自己的特点解决自己的问题。第三,既然建筑的趋同现象受到人们主观感受的影响,建筑师就应当努力摆脱主观的偏见并通过自己的实践向人们证明,建筑的全球化不仅是指世界建筑必须遵循统一的法则,更意味着建筑将反映地方的和民族的特点和需求。
不少亚洲建筑师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独特的解决方法,尤其在解决建筑同传统与环境的关系问题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从民间建筑及其建造技术中吸取精华,“他将艺术性和人性融入了他的建筑中,作品高度体现了当地历史文脉和文化环境。大尺度的几何形体与大量地方材料的结合使公众感到亲切的同时得到鼓励。”(国际建协评语)他的作品不炫耀财富和权力,而是展示对人的关心和对生活的热爱,他从伊朗风斗式住宅中领悟到建筑节能的途径,创造了他的管式住宅;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特别关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并对生态学和生物系统的特性进行研究,强调建筑的节能,尤其是高层建筑的节能问题。他还从生物气候学的角度研究建筑设计的方法论 ,以满足人的舒适和精神需求同时降低建筑能耗;土耳其建筑师特格•冈色瓦致力于地域性建筑创作,他通过空间组织反映地域文脉和环境条件,利用材料及精致的细部体现建筑的地域性格。同时他还努力在建筑中反映伊斯兰文化。在创作中, 他并不强调对传统原样的复制,而是努力发掘建筑原型,按传统的语法创作建筑形式;斯里兰卡建筑师巴瓦•吉欧佛里在创作中体现出注重气候环境、反映传统文化的设计思想。他非常重视地形和植物对设计的影响,并通过提供眺望场所、布置庭院和人行道、处理细部材料等,来反映他对环境的关注。
当代建筑不仅在保护环境方面有着共同的追求,而且也强调对人的尊重和关怀。最明显的表现是无障碍设计规范的制定。实际上,规范本身不一定是完美的,可是它所体现的尊重个体的思想,促使建筑师能够在最平凡的设计中,在规范涉及之外的地方,也能意识到不同个体的存在并在设计中给予最细致入微的关怀。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建筑最重要的设计原则不在于趋同或多元,而是如何在人类共同的理想指导下,针对某一具体的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案,这也许才是真正体现了建筑全球化的内在本质。
如果说,“全球化”指的是,随着科技与经济的跨越国界,深层的文化体系始料未及地也冲破了国家与民族的传统界线。原来的千年传统——种种律法、信仰、道德、价值,面对“全球化”,不得不重新寻找定义。“全球化”是一个正在急速发生的现实,在这个现实中,发达国家盘算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在趁势而起的同时暗暗忧虑“自己不见了”的危险。
2.对全球化的基本认识
关于全球化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常见的说法是指人类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各个层面,突破彼此分割的多中心的状态,走向世界范围同步化和一体化的过程;或者是指全球性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思想,打破国际、民族地域的限制,在高科技的支持下,更加深入和快速地传播、交流和融合的过程。这些说法由于强调了全球性趋同的方面,容易给人产生一种印象,即认为全球化就是世界性的趋同,是经济、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的一体化和同质化。由此就产生出两种极不相同的全球化对策:一种认为应当舍弃一切去寻求全球的同一性;另一种则认为应当以自己的传统特色去抵御全球的趋同倾向。实际上,正如俞可平先生所认为的,全球化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概念,“本质上是一个内在地充满矛盾的过程,它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包含有一体化的趋势,同时又包含分裂化的倾向;既有单一化,又有多样化;既是集中化,又是分散化;既是国际化,又是本土化”。如果不能明确全球化的这两个方面,就会对其产生误解。
具体到建筑方面来说,也同样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些建筑师认为既然全球化不可避免,那么努力追随全球化,或者确切说,放弃传统,追随发达国家的建筑思想和形式;另一些建筑师则极力保持自己的传统以对抗全球化趋势。而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通常在全球化的定义中没有显示其所包含的辩证过程。为此,我试通过本论文把建筑全球化中两个辩证的因素加以明确,用趋同与多元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说明全球化的丰富内涵,这样也可以分别对这两个因素及其关系予以分析,以期对建筑全球化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并对我国当前建筑创作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
我们把“趋同”定义为:产生建筑的文化观念及其外在形式都具有相似性的特征或趋势,从总体上给人一种同质同构的相似性印象。比如被称为现代建筑“国际式”的风格,不仅建筑产生的理论依据一致,而且形式上也显得空前统一,是建筑趋同性的表现。
“多元”本是哲学上的名词,指各种学说或主义。建筑中多元的概念是指产生建筑的文化观念或设计理论等方面的不同特点。比如建筑的地方性、民族性和建筑中的各种流派都是不同建筑观念的表现。而追求新奇、怪异的商业性建筑并非多元,因为它们出于广告性目的,并给人一种商业的同质性,是趋同性的表现。
需要说明的是,首先,同一观念下产生的建筑并不意味着建筑的必然趋同,比如在当前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理想下,世界建筑师们所探索的绿色建筑、节能建筑、乡土建筑等,它们虽然是在一致的观念下产生的,但由于不同的地域特点,建筑在形式上就显得多姿多彩,是一种多元的现象。
其次,趋同与多元的问题不仅存在于横向的对比中,即同一时期内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纵向的对比,即在不同的时期内同一地区甚或不同地区建筑的异同。
再次,建筑的趋同与多元不仅是一种客观现象而且是一种主观感受,人口流动性的加强、宣传媒体的夸大等都能强化人们的主观感受,从而使当代建筑的趋同与多元现象备受关注。
最后,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筑发生、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建筑趋同与多元在不同程度上的此消彼长,趋同是人类经验的普及化,多元是人类不满足现状的继续求索,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得出趋同与多元孰是孰非的结论,从而盲目地追随潮流。其实,趋同与多元是建筑发展的不同阶段性表现,不应当是左右建筑师设计的必要因素,其实真正关怀人的建筑并不在意其趋同或多元。
3.建筑趋同的原因分析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建筑的趋同现象并不是当代所特有的,而是随着建筑的产生而产生并发展的。19世纪发展起来的“心理统一体”psychicunity原则认为,人类都具有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既然地球和人类都只有一个,东方和西方就不能把人性分裂成彼此不同的两半;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也认为:“人类学家和人种学家们常常极为惊讶地发现,同样的一些基本思想遍布于全世界,并且在相当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都得到传播”。这些共同性就是人类保持趋同性的基础,只是在不同的时期表现不同而已。在人类的早期,建筑的趋同就是由于人类相似的生存环境和相似的心理需求所产生的共同观念,这些共同的观念反映在建筑中就形成极为相似的建筑,最明显的实例如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着的巨石建筑,从英国、法国、瑞士以及我国浙江、辽宁一带所发现的这类建筑中,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只是由于当时各地区间相对隔绝,没有也不可能引起人们的注意。随着传统文化的形成,各文化体系形成了不同的建筑观念、建造技术以及相应的建筑形式,人类相似的基本需求和基本观念就被淹没在丰富多样的传统形式中为人们所忽视,其实人类基本的共同观念依然存在。比如在法国传统中有“没有巨大的建筑,就没有伟大的政治”,中国传统也讲“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只是这些相似的思想都由于地域环境、建造技术等差异,而使建筑在具体的建造手法和形式上有所不同,从而使人们难以透过建筑表面的形式差异,看到它所表现的古代帝王对建筑的共同追求。当代建筑的趋同性不仅是由于特别强调了人类的共同需求,而且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使当代建筑的趋同现象显得特别突出。
第一,对人类基本需求的明确提出。人类对提高环境质量、对保护自然资源等要求都是最基本的,也是当代人们所关注并特别强调的。1887年,《蒙特利尔协议书》对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制定排放标准;世界环境和开发委员会强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全面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就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既是对全世界提出的要求,也是全人 类共同的需要。每一个民族或国家都不能只凭自己的喜好和需要进行建设,而必须遵循联合国的共同纲领性文件,这就强调了全球性统一的观念和共同依据,使全球建筑获得了某种内在的一致性,从这一点来说,建筑的全球性趋同是必然的和肯定的。
第二,现代科技的作用。首先,科技的进步可以使建筑超越所在环境和地域的限制。传统建筑不得不考虑日照、通风及采光等问题,因此与建筑所处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当代建筑可以在先进的设备支持下忽略这些问题,无论春夏秋冬,建筑内部都可以保持理想的温度和湿度。而且,现代的运输设施使所谓“因地制宜”也在实践中失去其原有的必要性,意大利的花岗石、美国的盥洗设备、法国的装饰材料可以出现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因此,任何地方的建筑都可以搬用另一地方的建筑而在技术上和使用上都不会有什么问题。尽管这样的建筑并不一定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它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就为异地间的模仿提供了可能。其次,先进的信息科技使世界上任何一处的建筑都真正成为世界性的了。当一座房屋建成之时,有关的平、立、剖面及详图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遍全球。如果愿意,另一座同样的建筑可以毫不费力地在异地建成,或者根据建造者的喜好从几座建筑中抽取某些构成元素进行重新排列,组合成一座新的建筑,这也使各地间的相互模仿和组合成为可能。再次,科学技术的发展向人们证明了人之共性的存在。1888年,生物学家提出“染色体”概念,断定一切生物——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的细胞都有共同的、简单的、有限的基本结构;1890年弗雷泽出版《金枝》前两卷,证明人类——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无论是文明人还是野蛮人——都有基本类似的心理结构,从理论上找到了人类基本需求之一致性的内在依据。最后,现代建筑技术的进步,使它本身以一种高度的精确性和严谨的理性而获得魅力,成为设计师青睐的对象。密斯•凡•德•罗就说:“技术远不止是一种手段,它本身就别有天地”,“当技术实现了它的真正使命,它就升华为建筑艺术”。这就把建筑的技术性和艺术性统一起来,并把技术的手段性转化为目的性,为专注于建筑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依据,促成了轰动一时的建筑流派——高技派。高技派以现代工业为基础,以其不受或少受地域限制的特征,使模仿变得容易,为全球性的模仿提供可能。
第三,全球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目前在经济领域里是一个时髦的口号,随着贸易、投资和金融资本国际流动的增加,国民经济正稳步走向一体化,消费者们所购买的外国货日益增多,麦当劳、牛仔裤遍及世界各地,家家都有一台联通全球的电脑,越来越多的公司跨国经营……这一切使人们感到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于是各个领域都对此趋之若鹜,形成一股全球化的潮流,影响到人们冷静而客观的判断。
第四,人口流动的作用。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人口的频繁流动也使异地间建筑的相似性显得更加明显,增加了建筑趋同性的印象。到异地旅游或学习的人们更能亲身感受到建筑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由于近距离的旅行人数远远大于远距离的人数,所以人口流动的结果往往强化了建筑趋同的联想和印象,使人们误以为建筑的全球化已成事实。
第五,传媒的夸大宣传。现代传媒如照片、电视、电影等的出现,使异地间建筑的相似性被孤立地放大、并显得醒目和一目了然;更有发达国家出于某种政治或经济的目的,对全球化的刻意夸大和宣传,制造了一种全球化不可避免的神话,使不少崇拜发达国家的人们对其深信不疑。
4.全球化与民族化并行不悖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第一,建筑趋同现象并不是当代所特有的,所以不应当把建筑的趋同现象绝对化,历史上的建筑并没有因其趋同性而千篇一律;第二,从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基本观念的一致性来说,建筑的趋同现象是必然的,它要求世界建筑朝着有利于全人类的方向共同发展。但是承认建筑的这些趋同性并不等于世界建筑的必然大同。相反,人类共同的需求和目标就是按照自己的特点解决自己的问题。第三,既然建筑的趋同现象受到人们主观感受的影响,建筑师就应当努力摆脱主观的偏见并通过自己的实践向人们证明,建筑的全球化不仅是指世界建筑必须遵循统一的法则,更意味着建筑将反映地方的和民族的特点和需求。
不少亚洲建筑师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独特的解决方法,尤其在解决建筑同传统与环境的关系问题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从民间建筑及其建造技术中吸取精华,“他将艺术性和人性融入了他的建筑中,作品高度体现了当地历史文脉和文化环境。大尺度的几何形体与大量地方材料的结合使公众感到亲切的同时得到鼓励。”(国际建协评语)他的作品不炫耀财富和权力,而是展示对人的关心和对生活的热爱,他从伊朗风斗式住宅中领悟到建筑节能的途径,创造了他的管式住宅;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特别关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并对生态学和生物系统的特性进行研究,强调建筑的节能,尤其是高层建筑的节能问题。他还从生物气候学的角度研究建筑设计的方法论 ,以满足人的舒适和精神需求同时降低建筑能耗;土耳其建筑师特格•冈色瓦致力于地域性建筑创作,他通过空间组织反映地域文脉和环境条件,利用材料及精致的细部体现建筑的地域性格。同时他还努力在建筑中反映伊斯兰文化。在创作中, 他并不强调对传统原样的复制,而是努力发掘建筑原型,按传统的语法创作建筑形式;斯里兰卡建筑师巴瓦•吉欧佛里在创作中体现出注重气候环境、反映传统文化的设计思想。他非常重视地形和植物对设计的影响,并通过提供眺望场所、布置庭院和人行道、处理细部材料等,来反映他对环境的关注。
当代建筑不仅在保护环境方面有着共同的追求,而且也强调对人的尊重和关怀。最明显的表现是无障碍设计规范的制定。实际上,规范本身不一定是完美的,可是它所体现的尊重个体的思想,促使建筑师能够在最平凡的设计中,在规范涉及之外的地方,也能意识到不同个体的存在并在设计中给予最细致入微的关怀。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建筑最重要的设计原则不在于趋同或多元,而是如何在人类共同的理想指导下,针对某一具体的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案,这也许才是真正体现了建筑全球化的内在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