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桫椤(学名:A l s o p h i l a spinulosa (Wall. ex Hook.) R. M. Tryon),又名树蕨,是一种起源古老的冰川前孑遗植物。桫椤植株高大,一般株高3-5米,最高近10米。一般主干不分枝,叶项生,形如巨伞,状若华盖,树形优美,四季常青,享有“蕨类植物之王”的美誉,蜚声海内外。
早在距今约1亿8千万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时期就十分繁茂。它和恐龙同生共荣,成为生物界在远古时代地球上的重要标志。经过第四纪冰川的侵袭,桫椤仅在一些低纬度的适宜生态环境里残存并繁衍至今,被国家确定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有“活化石”之称。
桫椤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省主要分布在赤水丹霞一带,且在东南亚和日本南部均有分布。该种喜生長在山沟的潮湿坡地和溪边的阳光充足的地方,常数十株或成百株构成优势群落,亦有散生在林缘灌丛之中。桫椤在我国分布很广,从北纬18.5°-30.5°。最北的记录为四川邻水县,该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地形影响,气候较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偏高约2-4℃,具有冬暖、春旱、夏热、秋雨、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干湿季节明显等特点。
由于桫椤科植物的古老性和孑遗性,它对研究物种的形成和植物地理区系具有重要价值,它与恐龙化石并存,在重现恐龙生活时期的古生态环境,研究恐龙兴衰,地质变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样,桫椤树形美观,树冠犹如巨伞,虽历经沧桑却万劫余生,依然茎苍叶秀,高大挺拔,称得上是一件艺术品,园艺观赏价值也是极高。
因为地质变迁和气候变化,特别是第四纪冰期的影响,种类濒临灭绝,分布区也大幅度收缩,仅残存于热带、亚热带。经历过无数沧桑的桫椤,由于人为砍伐或自然枯死,现存世数量已十分稀少,加之大量森林被破坏,致使桫椤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自然繁殖越来越困难,桫椤的数量更是越来越少,已处于濒危状态。
桫椤濒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桫椤成年株每年产生孢子数量多,但死亡量也高。在自然界,有幸存活的孢子,从萌发至形成幼孢子体这一过程,费时达1年以上,湿度、温度等生态因子的变化,都可能影响萌发孢子的生死存亡或延迟以后的发育进程。桫椤孢子萌发,形成配子体胚胎等过程对环境要求严格,生长发育对环境有严重的依赖性,这限制了它只能在一定孤立的区域内生栖繁衍,且成年株周围5米范围内桫椤幼株的生长也受到限制,因此适宜其生长的区域更小了。尽管桫椤偶尔也能侵入新的森林区域并幸存于此,但它竞争不过当地迅速生长的植物,生长繁殖也受限。桫椤是木本生植物,生殖周期很长,生殖过程在离体情况下进行,发育进程完全受变化的环境控制,不利于生存发展。桫椤无完善的根系,很难适应现存变化较大的生态环境。由于原始森林逐年破坏,桫椤赖以生存的温暖、潮湿、荫蔽、水分充足、土层肥厚和排水良好的环境受到毁坏或消失,桫椤本身也就受到威胁或毁灭。
桫椤作为濒危物种,随时有灭绝的危险,由于桫椤对研究蕨类植物的进化和地壳演变有着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所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桫椤科的全部种类,列入国际濒危物种保护名录(红皮书)中,成为受国际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且桫椤是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加上它有着“植物界活化石”的重要历史价值,极其珍贵,中国早期公布的保护植物名录,也将桫椤与银杉、水杉、秃杉、望天树、珙桐、人参、金花茶等一道,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的珍贵植物,受到人们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