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解密和全球外交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sh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1月28日维基解密关于美国政府电报的泄露(简称“电报门”),被一些美国政客和外交人士称作“美国外交9·11”,而意大利外长弗朗科·弗拉蒂尼升级称其为“世界外交的9·11”。25万份美国驻各国使领馆和美国国务院的通讯电报被每天源源不断地在维基解密网站以及上千镜像站点泄露给网民,世界各大媒体现在以专门篇幅来报道维基解密内容和创始人阿桑奇的八卦,但却忽视了这一“外交9·11”的指控,甚至有些评论质问,从已经泄露出来的近2000份报文内容看,真的什么重大阴谋也没揭露,反而表现了一个尚且循规蹈矩的美国外交官僚系统,那么阿桑奇此举的危险何来?
  
  后维基解密时代来临
  
  光从秘密程度来看,这25万份电报是各地美国外交官向国务院的工作简报,10万份是秘密(Confidential),15万份是机密(Secret),并没有最高机密(Top Secret)。很多文件注明了不能让非美国人阅读。这不是美国的间谍电报,而是外交电报。“9·11”之后,美国为了让更多恐怖主义隐患被发现在萌芽之中,开始全球共享信息情报给外交官、军人和研究人员。国务院和国防部用两个网络共享信息情报,其中机密和机密以下的信息用SIPRNet(秘密互联网协议路由网),而真正情报——最高机密级则通过JWICS(联合全球情报通讯系统)分享传输。
  全球原则上有超过300万的美国外交官、军人和研究人员可以申请阅读SIPRNet权限,这次泄露的可能源头——23岁的美国驻伊拉克陆军一等兵曼宁(Bradley Manning),就是拥有资格的人之一。事情发生之后,国务院中止了外交官电报在SIPRNet的共享,但25万份外交官电报泄露,还是造成了历史上最大的外交文件泄露事件。
  互联网时代,如果没有曼宁和阿桑奇,那么一定会造出另外的曼宁和阿桑奇,今天“电报门”的确是历史戏剧化的偶然,但这一天几乎注定会到来。这次“电报门”泄露的是美国,下次还会有另外的泄露针对欧洲、俄罗斯等其他国家。11月28日,已经为世界外交甚至政治定下了一个时间标志:之后,我们进入了后维基解密时代。
  假设此事发生在其他国家,对当事国造成的震动一定比这次对美国的大,因为美国也是在外交公开性方面走得最远的国家。“电报门”本质上是首先对各国政府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在未来,任何外交的广泛内部讨论,都会被全世界的网民看到,那么外交到底该怎么做?更进一步问,如果以后一国内部任何广泛讨论都会被全世界网民看到,那么国家的战略该如何实施?
  第二个问题,如果未来任何外国的政客、外交官、记者、民间人士和美国外交官交谈,过段日子名字就会在网络上维基解密出来,那么还有任何人愿意对美国外交官说任何话吗?如果失去这样的外交非正式渠道,那么美国外交到底该怎么做?更进一步问,维基解密之后的全球各国的外交到底该如何做?
  这些问题,连美国政府都没有做出回答。根据《华盛顿邮报》,美国中央情报局越俎代庖对“电报门”泄露影响进行评估,其内部工作组竟然简称WTF(英文操蛋的意思,也是“维基解密工作组”缩写)。
  非常有意思的巧合是,11月28日当“电报门”在维基解密网站爆发的时候,在成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签售他的小说《三体》的第三部。如果看过《三体》第二部的读者,一定会吃惊维基解密“电报门”和这本小说描写的情节竟然如此相似。在小说中,刘慈欣假设外星人在控制地球,并且拥有了能知晓一切通讯内容的能力,只要是地球人说出来、写出来的东西,都会被外星敌人掌握,那么地球人该如何制定保护自己、打赢针对外星侵略者的战争的策略?小说的解决方案是设置了一个集权“面壁者”,完全拒绝和他人讨论,而是集中全球资源,给侵略者以最后一击。
  不过很可惜,在民主已经走到信息时代的今天,任何形式的集权都不再是一个现实选择,因此维基解密对密室外交的致命一击,让全球所有先进国家认识到,只能适应信息民主时代,让可以开放的更加开放,而让必须秘密的更加秘密。
  
  “电报门”盘点和新外交对策
  
  作为可能是前维基解密时代美国外交文件的最大样本,“电报门”已经泄露的文件可以帮助读者了解目前西方外交体系的通常做法,也可以由此思考以后的外交會如何发展。
  首先被媒体广泛八卦的就是外交官对各国领导人的个人评价,这大概就是最不能被非美国人阅读但又的确不是机密的部分。根据泄露出来的外交文件,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被认为患有“多疑症”,是“极度虚弱的一个人,不听事实,但容易因那些古怪的攻击他的所谓阴谋故事而改变想法”。德国总理默克尔是政治“不沾锅”,“被逼到墙角的时候会很坚定,但害怕风险并且从不具备创造性”。沙特的国王阿卜杜拉私下指责伊拉克总理马利基是骗子,而(阿联酋)阿布扎比的王储扎耶德指责伊朗总统内贾德是“希特勒”。这位王储还指责巴基斯坦现任总统扎尔达里“腐败但不危险”,而前任总理谢里夫是“危险但不腐败”。以色列领导人内塔尼亚胡虽然“优雅迷人”,但“从来不遵守承诺”。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作为现代欧洲领导人来说,无能、虚荣、低效”,而且这是因为他“一直沉溺于永不停歇的派对”的缘故。朝鲜领导人金正日是一个“软弱的老小孩”。俄罗斯总理普京并没有在媒体上展现的“大狗”那样的势力,而总统小梅总是力图做好蝙蝠侠普京的助手角色。
  这些直率的外交官对外国政治人物的评价,其实用处不大,纯粹是在封闭系统里外交同事之间的戏谑之语,应当是首先被摒弃的。美国国务院已经声明,在未来的外交官通讯中,会用更加客观专业的语言去记述,毕竟外交电报不是八卦杂志。
  第二个在第一天媒体报道就被强调出来的是针对联合国的情报监控。2009年7月,美国国务院要求美国外交官去监控潘基文和其他联合国高官,需要收集的官员个人情报包括个人生物信息(DNA)、通讯密码和信用卡账号。虽说各国之间的间谍事件是公开的秘密,联合国早就在应付无时无刻不在的间谍行为,但这样通过外交官的间谍举动,还是第一次被公开。虽然美国国务院已经否定是希拉里亲自下令,但此事的揭露,必然会在未来缩小真正外交官继续从事类似越轨行动的可能性,在某些方面,也是真正外交人员的解脱。
  在“电报门”泄露的世界各地美国外交官汇报中,其实至今的确没什么特别的爆料,一切都没超过、甚至还没达到媒体已经有的猜测。这些电报证明,美国外交官在运用一切外交、经济、政治手段和个人关系,来实现美国外交任务。
  1)例如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中,美国政府通过间谍手段、口头威胁和援助诱惑,让哥本哈根协议通过,而美国减排承诺在所有发达国家中最低。
  2)关于中东地区针对伊朗的电报,让读者看到了中东政府在反美宣传背后私下对伊朗的敌视。这部分的电报,不但没有像阿桑奇说的那样揭露不可告人的秘密,反而在为美国外交做背书,以至于内贾德总统直接说他认为维基解密是美国可耻的宣传,不可信。
  3)关于朝鲜问题,电报也几乎重复了国际常识:朝鲜依赖中国支援,但中国并没有很强的对朝影响力。
  这样的泄露,其实本是国际政治记者的日常工作,因为一般的外派优秀记者,应当和美国外交官有着类似的消息渠道,而且这种渠道得来的消息并不代表准确。
  但因此遭到威胁的并不是被泄消息的内容,而是这些消息渠道本身。媒体报道这些事情,也会对消息渠道加以保密,而这次维基解密报道出来的这些故事,虽然以×××覆盖了一些名字,但依然泄露出不少的人名。更重要的是,这25万份文件的原文,必然会最终再次泄露,也就是彻底摧毁了美国外交系统常年建立的所在国外交官、专家、记者、NGO人士的信任圈子——所谓“最后三英尺”外交圈。
  后维基解密时代对信任圈的补救方法,只能是让这样的“公共外交”更加透明。不过,这在西方社会可以慢慢做到,但在非西方社会,要做到还有一定的距离:言论自由是更加透明外交的基础环境。即便这样对应,还是无法抵消信任圈逐步消失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真正内容敏感的泄密是美国全球战略地址名单的泄露。美国在全世界指定了一些外国场所,判定一旦这些地方受到恐怖主义袭击,就会伤害美国利益。这个名单虽然受到维基解密网站的编辑,没有指明具体地址,但这个名单本身,也足以证明“电报门”的危险性,也引起一些美国议员要以“恐怖主义同谋”罪名起诉阿桑奇的想法。这个名单本应该有更高的秘级,避免让300万人之众读到。
  本质上,在阿桑奇的维基解密打击下,原来拥有信息主权的民族国家政府和大企业,被迫重新考虑如何在信息民主时代调整秘密和公开之间的关系。这个时代,刚刚开始,整个政府和大企业行事风格都会慢慢改变。
其他文献
在阿拉伯国家里,叙利亚的历史、政府、政治态度和宗教构成比较独特。这个“世界小国中的最大国家”,曾长期充当古代世界的心脏,是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桥梁。如今,这个2400万人的国家不是特别富裕,但民众热衷政治,其现代化过程一直与军事战争密不可分。埃及与以色列媾和后,阿以和平协议还缺叙利亚,问题是巴勒斯坦难民和重要的巴勒斯坦领导人都居住在叙利亚,1967年阿以战争中以色列攫取的戈兰高地也还没有归还叙利
2012年上半年有一种身份和一部电视剧异常火爆,这种带有自我调侃、嘲讽的命名方式是“屌丝”,电视剧则是正在热映中的《后宫·甄嬛传》。如果说屌丝是一种区别于“高富帅”的“穷矮矬”,那么在屌丝眼里,《甄嬛传》就是女屌丝逆袭白富美的好戏。暂且不讨论出身名门、选秀入宫的甄嬛们是否还属于屌丝一族,或者准确地说,她们是白富美中的屌丝。  这部“宫斗文”(指以宫斗为题材的网络小说)比前几年流行的白领职场教科书《
不可能靠微博打天下  笑蜀    围脖(微博)问政渐成风气,当然是好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种情况下,有围脖这么个通道,让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能够从社会中呼吸呼吸,知道世道冷暖,及所谓社情民意,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趋势。  但是,的确,也不要过高估计围脖问政的能量。这一方面如报道所说,所谓围脖问政,可能就是个秀场,“两会”来了,万众关注了,就赶紧上围脖听听大家伙儿的议论,找点儿灵感,让自己能
两岸之间,今天最缺乏的就是基层民众的互信。  4月25日下午,台湾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双英辩论会”,执政的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和在野的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在台湾公共电视台就两岸签署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进行辩论。马英九强调签的急迫性及重要性,“签了会打通经贸任督二脉,台湾会变成一尾活龙!”蔡英文则警告ECFA将在政治和经济上对台湾造成伤害,“不要签,慢慢来”。  此前,在4月11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
如若中法元首在北京“共同”主持“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高层研讨会”,可能会轰动全球。不过,中国想出了更为稳妥的处理方式,既显示中国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意愿,又没有表现得像一个“革命者”。  “中国和美国不一样,中国不能单独领导世界,必须联合其他国家分享全球领导权。”法国女财长克里斯蒂娜?拉嘉德这段阐述亦适用于法国。作为今年G20轮值主席国,法国要想11月戛纳峰会出成果,必须合纵连横。法国人希望建立一个全新
领导职数过多问题已经引起中央重视,并采取了许多措施,有的已经解决,有的还没有完全解决。“纵观千古存亡局,尽在朝中任佞贤。”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在党的建设全部工作中,必须把干部队伍建设摆在首位。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先治吏。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中国干部人事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进入21世纪后,从《深化干部人事
灾后极端事件的原动力是一股被收入分配不公长期极度压抑的社会逆反力量,这种力量借灾后局面混乱伺机释放,撕开了一道长期以来被社会政策止痛结痂但从未治愈的伤口,淌血的伤口向新一届政府发出了比灾后重建更为严峻的挑战。    21年前,智利人民用投票的方式驱逐了军事独裁者皮诺切特,将一度出轨的民主政治列车推回正轨。20年间智利的经济规模和人均GDP扩大了近两倍,全球竞争力名列拉美国家前茅,超过了西班牙、意大
突破“桃花源”式闭塞  (2008年第12期《天灾叩问县级化生存》)    自秦以来,在中国的政治架构中,无论是历史上的郡县制、道州县制、省府县制、省市县制,县制作为最底一层拥有完整国家权力机器的治理单位的景况就没变过。县级治理单位一方面上承并体现各级国家机器的意志,另一方面又要直接面对民众。因此,县级化的生存境遇的好坏决定了国家治理基石是否稳定与健康。  不仅是县级的治理离现代化的宪政治理、公民
一旦保守党在这次大选中胜出,英国政治研究者可以从布兰德的思想中观察英国未来诸多政策的走向。到目前为止,布兰德对“福利国家”发起的冲锋,已经被卡梅隆吸纳入社会福利改革的逻辑中。但是,布兰德从“前辈”狄士累利那里所继承的贸易保护主义,却让今天的英国政经高层人士感到担忧。    2009年11月26日,公共政策智库ResPubliea在英国议会大厦宣布成立,创建者菲利普-布兰德(Philip Blond
日本菜少油,讲究包装修饰,低卡路里,近年成为伦敦、巴黎上流社会知识分子的时尚。当代欧美的饮食市场,日本菜、泰国菜和印度菜,把中国菜边缘化。    日本海啸,新闻画面,几乎亡国。日本一旦垮亡,文化沉沦,幸好日本的卡拉OK早在港台地区发扬光大,香港人最舍不得的是日本菜,因为日本菜洁净而专业,外面的人模仿不来。  联合国统计,全世界有36个国家陷于饥荒。然而在北半球、欧美、日本、还有日渐崛起的中国和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