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隐结合:将生命教育融入语文教学

来源 :语文建设·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200513137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教育学家怀特海指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这番意味深长的话,道出了两个教育至理:第一,学生无论处在哪个年级、年纪多大,都是活生生的人,有自身的种种特点,教育者一定要从生命的角度来思考教育问题;第二,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日本1989年出台的“新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道德教育要以尊重人的精神和敬畏生命为目标;我国台湾地区自1998年开始重视生命教育,组织了一系列“生命教育课程规划研讨会”,并设计了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2005年,上海市正式发布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意在引导和帮助学生认识和感悟生命价值,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尊重、关怀、欣赏他人生命,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在学科发展层面,各个学科都以二期课改为重要契机,在教材编写、模块设计、单元归类等方面落实生命教育。在教学实施中,教师也应努力践行,在课堂实教、内容呈现、引导思索等多個维度彰显生命教育的理念。
  一、语文教学的生命意趣
  要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首先要培育其健康积极的心智和乐观向上的态度。《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生物、社会、体育、生理卫生等课程定为生命教育“显性课程”,将语文定为生命教育“隐性课程”,指出:“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也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同时充分运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例作为教学资源,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展生命教育活动。”“语文课要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调适,感悟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陶冶学生心灵。”
  笔者认为,语文作为一门以人文性为立足基石的重要学科,完全可以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生命教育。语文课其实不仅仅是生命教育“隐性课程”,也是“显性课程”。首先,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使其在生命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材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使学生领悟到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可贵;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的自身形象、措辞用语、讲解方法、时机选择、环境营造、互动交流等也可以贯穿积极向上、富含哲理的生命意识。只有将“显性”与“隐性”结合起来,才能最终达到生命教育的效果。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诗人和哲学家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语文作为学生接触最多的重要学科,理应成为落实生命教育最重要的窗口之一。让高中生关注生命、理解生命、珍惜生命,不单单是对个人生命的负责,更是对人类社会共存生命的担当。语文学科借助对大量文学作品的研读、阐释,可以灌注生命意识,引导学生探索生命的意义,使其树立起积极向上的生命价值观。
  生命教育是一种以人的生命本体为基础,以尊重生命的尊严和价值为前提,高度关注生命的整体性、独特性、生成性和开放性,以促成完整的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我们要变“人为”的教育为“为人”的教育,将其落实在所有课程的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之中。生命教育就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它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存在形态。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正是生命教育的主旨。生命教育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有着明确的价值追求,涵盖多个教育实践领域。“生命教育”不只是一种观念,它可以很自然地融入课程、活动中,让学生对生命产生自发的反省,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体验生命神圣、民主、平等、自由、理性、个人独特性和文化多元化等价值观,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有所帮助。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价值追求,无论对于学生个体的发展(特别是精神成长),还是对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努力创设条件,去激活、展示生命的灵动与意趣,让每个生命创造性地、有个性地发展,这是语文教育的根本所在。
  二、隐性形式:文本阐发的生命意识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一教育理念已成为共识。但长期以来,为了体现工具性,语文教学偏重于对知识、能力的培养,过度追求训练的“科学化”,过度进行语言文字技能练习,甚至异化成纯技术的训练课。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大量的练习中被碎片化、淡化了,最终导致语文课只见文字不见人文,只见筋骨不见血肉,枯燥乏味,成了学生的负担。
  其实,语文学习应当既是一个素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丰富人文精神、完善个体生命的过程。语文教学应该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使学生在学习中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人生价值观的整体和谐发展。
  以沪教版语文教材高一上册为例,除了落实既有的教学要求,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创造性的解读,将“生命意识”教育贯穿其中。结合具体篇目列举如下:
  永恒亲情与生死之念。史铁生的《合欢树》,于微微的伤感之中写出了母亲看似微不足道的短暂人生的伟大;里柯克的《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将母亲的辛劳与家庭的和睦之间的联系展现得淋漓尽致,于细微之处写出了母爱的伟大与生命的欢愉。
  尊重他人与珍爱生命。葛剑雄的《邂逅霍金》,以一个独特的视角,阐释了作者的生命观,即任何人都没有权利随便打扰一个人的平静生活;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讲述了老画家为了鼓励青年画家活下去,于风雨交加之夜在墙上画了一片永不凋谢的常春藤叶,用生命换来了青年画家生存勇气的故事。
  生命的相互依存与永续。舒婷的诗歌《双桅船》,以极为动人的诗性语言,表现了友人之间互相爱慕、关怀的情谊。
  青春美好。沈从文的《边城》,于极美的湘西风光背景下,描摹出了少女翠翠与外公深厚的亲情,以及少女淳朴善良的青春之美。
  周国平的《生命本来没有名字》的主题是“生命平等”。此文是作者中年创作的作品,十几岁的高一学生,经历较为简单,情感相对单纯,虽能读懂文章的表面意思,但未必能深入理解一位阅历丰厚、感受敏锐的中年人对人生的体悟。笔者预想了如下教学过程:   (教师板书:生命本来没有名字、精神遇合、生命本色)
  师:生命的可贵在于人生旅程的不可逆,在于个体生命体验的独特、精妙。今天,正走向成熟的你们,也到了该深思生命内涵的时刻。今天,让我们共同赏读周国平先生的《生命本来没有名字》,体悟生命的本色。
  在教学过程中要带领学生朗读文中的关键语句,感悟作者简单平淡的语言下蕴含的精神内涵。深入理解作者对生命本然状态的体悟,启发学生懂得个体生命体验的独特与精妙。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思考:是什么启发了作者写这篇文章?(一封读者来信)这封信有什么独特之处?(没有落款、没有地址)为什么一封信会引发作者诸多感悟?(读者与作者产生了精神遇合。读者来信是寻常的,读者与作者之间的精神遇合是不寻常的。读者传递的价值观与作者产生了共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作者)
  该文教学难点是对生命本色的理解。文章通过复述,写出了一个小女孩(读者)对作者文学随笔的感悟,以及她略带稚气的对生命平等的理解。一句“生命本来没有名字”,让作家发出了“想一想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每一個生命诞生的偶然,怎能不感到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相遇是一种奇迹”的浩叹。“令我感动的是她对我的文章的读法,不是从中寻找思想,也不是作为散文欣赏,而是一个生命静静地倾听另一个生命”,这是“作者”“读者”这些外化于生命的标签被去掉后,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平等倾听,所带来的是温暖、深入人性的感动。
  师:读了这封信,作者在感动之余产生了哪些联想?(为什么“原本无名无姓,却到底可歌可泣”)如何理解“此生此世,当不当思想家或散文家,写不写得出漂亮文章,真是不重要。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请同学们在课后阅读黄荣华的同名散文《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文中写道:“我已为名字所伤。”结合今天所学课文,思考附加的名字为何会伤害一个人?我们又如何才能保持“生命的本色”?
  如果把课文视为可以阐发生命意识的“定量客体”,那么作为接受者的学生,本身就是富含生命意识的“变量主体”。每个学生作为个体都独一无二;但是作为“人”,他们又有共通的人性。个性与共性结合的主体一旦与课文这一客体发生共鸣,生命的体验便诞生了。
  以往有些语文教学的实践,由于某种功利因素的诱导与影响,远离或忽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使语文学习变成了单一的知识学习,课文变成了与学生生活、情感互不相关的世界。学生生活中蕴藏着的、原可诱导而出的生命意识被遮蔽了,语文学习的视野变得狭隘,语文实践的时空变得有限,这样一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惜也就无从谈起了。实际上,文学是人学,语文即生活。语文教学要引领学生将自己的生活感悟、人生体验与课文学习结合起来,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真正感悟生命的意义。
  语文学习主要是个体行为,他人无法替代。学生在知识经验、情感世界、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有差异,都有其独特的学习方式,即使是对同一篇文章也有个性化的体验与理解。最不可取的,就是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课文阐释中以教师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扼杀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语文教学也会因此失去激情、创造、灵性、生命活力。
  三、显性形式:教学过程的生命意识
  美国学者苏珊·朗格在文学艺术本体性问题上,从文学艺术与生命体最外在、表面的形式特征去研究“生命形式”的命题,她不但提出了“在社会科学中没有正确的答案,只有不同的答案”的看法,而且富有创造性地指出,人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艺术本体的节律会与人的内在生理、心理节律发生同形同构的共鸣或共振。
  苏珊·朗格的理论启发我们作延伸性思考: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程中存在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主人公情感和生命体验的内容。既然倡导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那么,如何使这种人文内涵鲜活起来?我们能否把语文课文(可视为“艺术本体”节律)的“隐性”内涵,与教学活动(可视为“人”的节律)的“显性”表现有机、和谐地结合起来?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只有做到了这种结合,才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更为生动丰富的生命与情感体验,使语文素养真正成为具有生命根基的东西。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必须树立这样一种观念:由于语文课自身的人文性质,其教学过程也必然是一个渗透着生命意识的过程。为了使这个过程更有成效,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显性”问题。
  一是语文教师的生命力表征。这主要指健康的体魄,严正温和的容颜,课堂上得体大方的衣着、修饰,以及由此体现出的工作的快乐、情趣的高雅、生命的美好。即使是讲授悲剧的内容,也给人一种“向死而生”“逝者如斯夫”的通透与大度,从而把这种蓬勃健康的生命力传递给课堂上的学生。
  二是语文教师的言语行态。这主要指在举手投足间传神达意、恰到好处,话语得体准确、富有文采。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在阐释课文时,不简单粗疏,而是深入人物内心之隙。要创设丰富的、高品质的语言环境,需要教师和学生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一方面,教师的语言要有逻辑性和概括力,富有概括力的表述会大大减少芜杂的语言,使其从过多、过细的分析讲解中走出来;另一方面,教师的语言要优美而准确,这样才会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想象空间。
  三是语文教师的书法神韵。会意、象形等造字法,使汉字富有一种生命的气脉和魅力。语文教师在板书和批改作业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感受到书法神韵与课文内容、生命气脉的联系,从而更喜欢语文、汉字,更热爱生命。当然,这对语文教师的写字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过在笔者看来,这恰恰是教师应有的能力。
  四是语文教师营造教学环境的能力。语文教学要挖掘和阐发课文中蕴涵的“生命意识”,就应适当注重课堂环境的营造。这不是戏剧舞台似的隆重布置,而是对场景的有意设计,比如一幅画、一封信、一本书、一段音乐,抑或一件小道具,都可以营造出温馨动人、富有生命意识的感人场景。当然,这种能力还必须体现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热情等方面。只有当师生互融的教学活动展现出和谐、理解、包容、深刻的气息,我们才能说,这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价值与情感体验,这种观念体现在教师的语言中,尤其是提问方式与表达方式中。不要武断地否定学生对人物或文章的理解,而要在尊重学生个性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和发展其认知;不要提答案单一的问题,要多给学生一些选择的机会,使其逐渐感悟生活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多一些看似脱离主题,实则有用的创意讨论,倾听学生的评判,发现学生的思想;多给学生一些表达观点的自由,而不只是简单地提问与回答。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智慧地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创设多样表达生命意识的空间,让他们在生动有趣的环境和充满真情与智慧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其实是一种教育观的提升。它将知识传授上升到了育人的高度,它的使命,就是使人格更健全,让生命更美丽,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介绍了襄垣县的水资源概况,从供水工程建设现状、年取用水量及工农业和城镇生活用水水平三方面分析了目前全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指出存在水利工程运行效益差、煤炭开采导致
介绍了泽城西安水电站概况,分析了工程地质情况,指出坝顶回车场采用光面深孔控制爆破技术进行开挖,阐述了爆破方案、爆破参数的选择及施工方法,保证了边坡岩体的稳定性和平整
随着部编版教材在全国的统一使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更加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在教学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语文教师应将阅读教学作为重点教学内容,积极培养小学生良
1、《山西水利》是由山西省水利厅主管、山西水利出版传媒中心主办的综合指导类学术期刊,主要宣传党和国家及我省的各项水利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以及水利理论研讨、水利科技
物理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初中阶段,学生刚系统接触物理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许多问题.物理,归根到底来源于生活,生活化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助于学生
介绍了智能IC卡水表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功能,并通过在汾阳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指出了该系统的科学性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为下
介绍了阳泉市基本情况,阐述了全市城市河道防洪标准和管理现状,指出河道管理存在涉河建设项目涉及行业多、城市发展与河道行洪矛盾日益突出、中小河流管理工作滞后等问题,并
语言文字事业是国家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工作要“增强国家语言实力,提高国民语言能力,构建和谐语言生活”,从而“推进语言文字事业全面发展”。为贯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代表性散文,作者通过回忆的形式将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异国老师的热爱之情呈现在读者面前。但从教学来说,每个教师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不可能是一样
安泽县省级森林公园,境内山峦起伏、峰回水绕、丛林叠嶂、景观奇异,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构成了一幅绝妙的天然山水画卷。在森林公园内观物候景,不同季节、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