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例医源性肠梗阻手术治疗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bu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比较医源性肠梗阻的两种手术方法,并分析医源性肠梗阻的病因、手术时机及预防等.方法 选取我院36例因腹部手术引起的医源性肠梗阻(均为粘连性肠梗阻),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单纯肠粘连松解术,另一组采用小肠部分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术后营养状况以及2年后复发情况.结果 小肠部分切除术组患者围术期肠功能恢复及术后6个月营养状况比单纯肠粘连松解术患者好,2年复发率亦低于单纯肠粘连松解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肠部分切除术较单纯肠粘连松解术有利于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再次手术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 160例CHF患者在应用洋地黄、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A组(n=80):口服缬沙坦80mg/d,卡托普利50~150mg/d;B组(n=80):口服卡托普利50~150 mg/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功能(NYHA分级)评估,行血常规、血生化、肝、肾功能、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左房内径(
目的 探讨临床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点及其基因分型,以期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77株,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14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及产ESBLs耐药菌株的初步筛选,再通过双纸片协同试验(DDST)法确认产酶菌株,并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ESBLs基因进行初步分型.结果 77株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萘啶酸、环丙沙星、
最近,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公布了最新的预防和治疗性传播疾病的指南.新指南是在2002年指南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现有的临床证据,同时咨询专家的意见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