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的就业形势下,我国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作为高等教育学府,更应该"与时俱进"的做好这方面的引导工作,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消除或减少其负面因素,从而帮助大学生顺利步入社会,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本文将重点介绍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择业中所起到的作用,并提出困难问题的缓解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择业观
近年来高校快速扩招,就业形势逐年严峻,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使学生及家长都非常关心就业。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所谓"真正"做好,就是应该讲实效性,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大学生择业相结合。
1、大学生择业观的思想教育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开始把人才战略上升为国家重点战略。在我国,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而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上发挥作用,才能做到人尽其用。当前,我国每年庞大的毕业生数量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的重要工作之一。当代大学生们拥有开阔的眼界、先进的思想、丰富的创造力以及开放的心态,他们自信、个性鲜明,敢于接受挑战,但是,即将走上社会的他们,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择业竞争,他们又表现出迷茫、压力和困惑。因此,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教育,使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就业问题,顺利地寻求到一份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的工作,是高等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2、 大学生择业中存在的主要思想行为问题
⑴盲目乐观或者过度悲观。当前大学生择业形势并不乐观。然而,在招生宣传册上,一些高校往往会说本校的择业率高达95%,而真实签约率可能远远达不到。虚高的择业率,往往是将所谓灵活择业、隐性择业扩大后得到的。而相当一部分学生,被这些用数字撑起的假象迷惑,盲目乐观。
⑵求职目标功利性强。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越来越受到市场经济引导下功利主义的影响,物质和功利渗透在他们的思想与行为中,在求职与择业的过程中,已经明显打上了商品经济的烙印。面对多重的择业标准,他们越来越将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厚的收入与优越的工作环境作为人生价值的体现,以此进行职业选择。
⑶诚信意识明显缺乏。当前大学生人才竞争市场,人们感到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诚信。如:有的大学生在应聘材料中无原则地抬高自己,有一个班的同学到一个单位应聘,十几名同学说自己是学生会主席;有的把自己应聘材料进行造假,如:修改成绩、编造更多获奖荣誉等等。另一方面就是违约。经调查发现,近几年高校大学生就业违约率达5%-8%。违约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签约后又找到了更好的单位;二是找到工作后又考上了研究生;三是毕业生进入单位后,發现单位与自己理想中的工作差距太大。同时,部分单位在签约时对学生违约没有明确的规定,也助长了一些学生不签白不签的心理。
3、 思想教育在高校毕业生择业观的作用
⑴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毕业生来说,面临就业抉择,他们首先关注的是就业的形势以及与他们就业去向密切相关的具体就业政策。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政策的宣讲和就业形势的教育,是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实现成功就业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方法。为毕业生讲清就业形势,正确为自己的就业定位,使毕业生做好应对就业难的思想准备。此外,要组织毕业生深入学习、领会国家的就业政策,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⑵帮助毕业生客观看待社会、准确看待自己。对毕业生要在就业中保持主动性,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拓宽眼界,客观看待社会和找准自己的位置。社会上曾经有一种不正确的说法:大学毕业生要找到好工作必须依靠关系或者背景。其实,以大学里经常见到的情况看,很多没有"关系"和"背景"以及农村来的大学毕业生,他们中很多人的心理素质都很不错,对待工作也能够做到任劳任怨。对于企业来说,正是因为企业看准了这些大学毕业生心理素质方面的"优势",所以才对他们敞开了大门。
⑶注重对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加强对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很现实、很重要的内容。高校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培养毕业生的诚信意识,使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协作伙伴关系;培养毕业生的法律意识,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自己要依法行事,也要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⑷加强对毕业生适应社会的教育。首先是心态的转变。过去学生时代是个纯粹的消费者,参加工作后,是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劳动者要付出被单位承认的劳动产品,才能被单位领导和同事认可。过去大家比得是学习成绩,现在大家看得是工作业绩。
其次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学只有短短的4年,关系好不好,4年后都会分开;单位可能会使人一辈子终身工作的地方,良好的人际关系很重要,会对事业发展有很大助力。
第三,多向单位老同志们学习。不仅是态度尊重会使自己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而且在工作中,也会获得关键的提点,可以减少工作中可能的失误,尽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初步就这些,其他更多的,在工作中会慢慢会有体会。
参考文献:
[1]林志昆.高校毕业生择业观思想教育问题研究
[2]周从标.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3]孟东方.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
[4]姬海鹏.当前大学生择业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择业观
近年来高校快速扩招,就业形势逐年严峻,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使学生及家长都非常关心就业。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所谓"真正"做好,就是应该讲实效性,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大学生择业相结合。
1、大学生择业观的思想教育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开始把人才战略上升为国家重点战略。在我国,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而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上发挥作用,才能做到人尽其用。当前,我国每年庞大的毕业生数量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的重要工作之一。当代大学生们拥有开阔的眼界、先进的思想、丰富的创造力以及开放的心态,他们自信、个性鲜明,敢于接受挑战,但是,即将走上社会的他们,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择业竞争,他们又表现出迷茫、压力和困惑。因此,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教育,使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就业问题,顺利地寻求到一份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的工作,是高等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2、 大学生择业中存在的主要思想行为问题
⑴盲目乐观或者过度悲观。当前大学生择业形势并不乐观。然而,在招生宣传册上,一些高校往往会说本校的择业率高达95%,而真实签约率可能远远达不到。虚高的择业率,往往是将所谓灵活择业、隐性择业扩大后得到的。而相当一部分学生,被这些用数字撑起的假象迷惑,盲目乐观。
⑵求职目标功利性强。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越来越受到市场经济引导下功利主义的影响,物质和功利渗透在他们的思想与行为中,在求职与择业的过程中,已经明显打上了商品经济的烙印。面对多重的择业标准,他们越来越将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厚的收入与优越的工作环境作为人生价值的体现,以此进行职业选择。
⑶诚信意识明显缺乏。当前大学生人才竞争市场,人们感到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诚信。如:有的大学生在应聘材料中无原则地抬高自己,有一个班的同学到一个单位应聘,十几名同学说自己是学生会主席;有的把自己应聘材料进行造假,如:修改成绩、编造更多获奖荣誉等等。另一方面就是违约。经调查发现,近几年高校大学生就业违约率达5%-8%。违约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签约后又找到了更好的单位;二是找到工作后又考上了研究生;三是毕业生进入单位后,發现单位与自己理想中的工作差距太大。同时,部分单位在签约时对学生违约没有明确的规定,也助长了一些学生不签白不签的心理。
3、 思想教育在高校毕业生择业观的作用
⑴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毕业生来说,面临就业抉择,他们首先关注的是就业的形势以及与他们就业去向密切相关的具体就业政策。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政策的宣讲和就业形势的教育,是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实现成功就业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方法。为毕业生讲清就业形势,正确为自己的就业定位,使毕业生做好应对就业难的思想准备。此外,要组织毕业生深入学习、领会国家的就业政策,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⑵帮助毕业生客观看待社会、准确看待自己。对毕业生要在就业中保持主动性,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拓宽眼界,客观看待社会和找准自己的位置。社会上曾经有一种不正确的说法:大学毕业生要找到好工作必须依靠关系或者背景。其实,以大学里经常见到的情况看,很多没有"关系"和"背景"以及农村来的大学毕业生,他们中很多人的心理素质都很不错,对待工作也能够做到任劳任怨。对于企业来说,正是因为企业看准了这些大学毕业生心理素质方面的"优势",所以才对他们敞开了大门。
⑶注重对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加强对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很现实、很重要的内容。高校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培养毕业生的诚信意识,使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协作伙伴关系;培养毕业生的法律意识,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自己要依法行事,也要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⑷加强对毕业生适应社会的教育。首先是心态的转变。过去学生时代是个纯粹的消费者,参加工作后,是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劳动者要付出被单位承认的劳动产品,才能被单位领导和同事认可。过去大家比得是学习成绩,现在大家看得是工作业绩。
其次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学只有短短的4年,关系好不好,4年后都会分开;单位可能会使人一辈子终身工作的地方,良好的人际关系很重要,会对事业发展有很大助力。
第三,多向单位老同志们学习。不仅是态度尊重会使自己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而且在工作中,也会获得关键的提点,可以减少工作中可能的失误,尽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初步就这些,其他更多的,在工作中会慢慢会有体会。
参考文献:
[1]林志昆.高校毕业生择业观思想教育问题研究
[2]周从标.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3]孟东方.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
[4]姬海鹏.当前大学生择业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