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HS iSuppli研究显示,欧美市场经济低迷以及中国制造业增速放缓,直接影响了今年第二季度芯片销量,芯片市场需求将在第三季度持续下降。IDC预计,今年全球PC市场增长率将从去年的1.7%下降到只有0.9%。甚至有分析称,今年第三季度可能是PC史上最差的季度。各种不乐观的消息都体现了一个信号——PC这一页可以翻过去了。PC产业链正在寻找新的救世主。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AMD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邓元鋆看来,PC早已不是AMD的全部,消费导向、云计算和融合才是未来要把握的制胜点——以APU为核心,把握消费者的主流需求,让“超轻薄”成为对抗超极本的利器;洞察行业趋势,以高密度、低功耗为优势,把握云计算的行业需求;聚焦新兴市场,坚定大中华区的核心地位,与合作伙伴共进退。
在这样的布局下,AMD对未来的市场有何预期?作为PC融合发展的重要布局,AMD将如何推动APU下一步的发展,实现战略与行动的配合?计世传媒集团副总编孙定与邓元鋆进行了深入交流。
打造产业链实现共赢
孙定:在你加入AMD的近两年中,对大中华区做了哪些改变?AMD对下一阶段开疆拓土有怎样的规划?
邓元:在我加入AMD时,我们正要推出APU这个对于行业有着革命性意义的产品。那时,如何把CPU(中央处理器)和GPU(图形处理器)融合,提高计算效率,是整个行业的趋势。现在,越来越多的内容都是多媒体的信息,只有加快处理的速度和图形能力才可以顺应市场的发展方向。在我看来,IT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是融合,AMD是全球惟一同时拥有CPU和GPU精深技术的厂商,APU的出现,实现了两者的“真融合”。而我的重要任务,就是让行业、合作伙伴和消费者了解AMD的技术,推出更多创新的产品。
作为一家科技公司,AMD有很多创新。尤其在AMD并购了ATI后,在图形方面的技术有了很多突破,可以说AMD最新的GPU产品是全球功能最强大的。我们相信,要把领先的技术转变为消费者能用的产品,芯片始终是产品的驱动力所在。
孙定:目前,大中华区在AMD全球处于怎样的战略地位?
邓元:大中华区是AMD全球最重要、最大的地区。除此之外,大中华区也是PC产业链最重要的基地,全球很多OEM、ODM厂商都在这里。所以AMD大中华区的重点之一,就是跟这些合作厂商建立更好的合作,让更多的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甚至其他产品都用AMD的芯片。
此外,大中华区除了是销售、合作伙伴和产业链的重要基地,也是AMD重要的研发基地之一,我们在上海、北京都有研发中心。这些研发中心担负了AMD全球重要的研发工作,包括产品设计、客户定制化需求等。去年,AMD也把全球客户支持中心搬到了大中华区,以便从技术和设计层面给OEM提供更快速响应的支持。同时,大中华区还是AMD全球测试、封装、生产方面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可见,大中华区在AMD全球处于一个多么重要的地位,因为它的每个角色都是举足轻重的。
孙定:在你上任后的这段时间里,是如何推进OEM、ODM厂商接受AMD技术和产品的?未来还将有哪些进展?
邓元:我们与合作伙伴的进展非常不错。AMD第一代APU推出以来,在全球市场,APU产品发货量已超过5000万颗。在全球我们有超过100款基于APU设计的产品,包括主流笔记本电脑、超轻薄笔记本、一体机、台式机、平板电脑等产品。宏碁、华硕、戴尔、富士通、惠普、联想、微星、三星、索尼、东芝等在内的主要OEM厂商,均已推出了基于APU的多款 PC产品。
今年6月,第二代APU产品发布以后,APU技术迄今已经有320多款定型设计,充分得到了OEM厂商的支持。尤其是基于APU的笔记本电脑产品,在全球和大中华区都取得了非常大的市场份额,这充分证明了我们的技术是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是受到合作伙伴和消费者、用户支持的。
特别是在大中华区,AMD的市场份额在一年多时间内增长了超过6个百分点,这在目前的大环境中是非常不错的。
未来的主流是超轻薄
孙定:你曾经表示,“有了APU,AMD将变得更全能。”那么采用第二代APU设计的产品,将给消费者带来什么好处?
邓元:第一个好处是电池的续航时间非常长。超过12小时的续航时间,在笔记本电脑电池续航能力方面居于行业领先;第二个好处是产品本身的图形性能提升56%,双显卡交火技术更可使图形性能提高75%,达到高清效果;第三个好处是用户体验的提升。相比上一代APU上网速度提升了3倍,办公速度提升2倍,查杀病毒的扫描速度可提升大约3倍。
对于一般的用户来说,除了工作需求,上网、看视频、玩游戏基本上是笔记本电脑的最主要用途。一直以来,游戏体验是AMD的强项,而有了APU之后,用笔记本玩游戏的体验更好了。最重要的是,AMD一贯秉承高性价比的优势,APU的出现更加强了这一点。
孙定:今年业界对于轻薄笔记本的热情达到了高潮,你认为,这种趋势是否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引领PC产业的导向?AMD提出的“超轻薄”在与英特尔“超极本”的正面交锋中,最大的差异化是什么?
邓元:目前笔记本电脑的主要发展方向是用户越来越喜欢轻、薄的设计,对材料和外观设计的要求也在提高。AMD认为,这是消费者的主流要求,而不仅仅是高端的用户才需要。所以我们在第二代APU出来之前,就与OEM、ODM厂商针对“超轻薄”的市场来做设计。而且越来越多的人觉得价格很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将这类产品提供在主流价位,不会定在比较高的价格,否则就不是主流产品了。现在用第二代APU的超轻薄产品已经上市,4000多元就可以买到,未来主流厂商陆续都会推出自己的产品。
孙定:AMD有没有在超轻薄方面给予OEM和ODM一些配置的要求和建议?
邓元:这个就是AMD不一样的地方。在轻薄型笔记本电脑市场,我们坚持开放合作的策略,对厂商的规范和硬件限制很少,我们的目的是让合作伙伴更灵活地设计出差异化的产品,来满足市场和用户的多样化需求,而不是增加OEM和ODM的负担。 我们希望超轻薄产品的厚度在20毫米左右、重量较轻、低功耗、续航时间长,拥有主流笔记本电脑的所有功能和特性,比同类超轻薄产品的图形性能和视觉体验更好,此外还采用AMD快启(Start Now)技术,能够实现2秒钟从睡眠模式快捷唤醒和10秒钟快速启动功能。但最重要的还是面对市场主流价位,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孙定:今年PC市场的一件大事就是Windows 8的发布,在配合Win8方面,AMD做了哪些准备?
邓元:Windows 8是行业的一大重要发展,它的出现将使操作系统更人性化,并在平板电脑以及主流PC等移动设备上实现很大突破,AMD肯定全力支持。去年AMD就已经为Windows 8 开发了驱动程序,支持基于AMD的平板、超轻薄本、PC机以及服务器运行Windows 8。对于APU来说,Windows 8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优势,APU可以把Windows 8带入到更理想的平台。
产业走向融合
孙定:现在业内都在谈论摩尔定律的问题,有人说摩尔定律走到尽头。那么关于CPU在未来的走向,AMD的路线图是什么样的?AMD在未来的产品和技术方面持什么观点?
邓元:我认为,未来的趋势肯定是更融合。CPU的发展已经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CPU所扮演的角色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重要,对于整体的应用并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相反,GPU的角色却越来越重要,因为它是处理多媒体数据最适合的处理器。如何将整体的效率做到更好,只有融合。将CPU和GPU天衣无缝地融合,才能将用户体验做得更完美。
正是因为看到了融合的趋势,今年6月,AMD和ARM、Imagination Technologies、联发科和德州仪器共同倡导成立了“异构系统架构基金会”(HSA Foundation),最近,高通也宣布加入基金会。这是一个非盈利性组织,我们希望能够定义和推广开放的、基于标准的异构计算发展之道,通过提供通用硬件规格和广泛的生态系统支持,使软件开发人员更大程度地发挥最新处理器的优势,完成各种创新应用的开发。这种异构系统架构可以在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超轻薄笔记本电脑、HPC和云服务的应用上发挥优势。我们的异构计算的平台是开放的,让CPU和GPU各自发挥所长,更融合、更有效率。未来还会有更多厂商参与进来,因为这是未来的潮流,也是AMD大力发展的方向之一。
孙定:目前,云计算也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AMD的云愿景是怎样的?如何开拓区域云计算市场?
邓元:云计算是行业未来发展的重点,在云计算方面,AMD有着强劲的实力。去年11月,AMD推出了皓龙服务器产品,最高支持16核,前所未有的核芯密度可以实现更高的扩展性、更好的应对峰值工作负载和复杂运算的能力,并保持极低的低功耗。
越来越多的应用会走向云端,全球几乎所有大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云。所以未来无论是消费、商用还是政府都会朝着这个方向走。在我看来,云计算需要大量的处理器,因为它可能面临着数以亿计的用户。规模大了,它所需要的能源就越多,因此服务器的功耗很重要。而AMD是朝着低功耗以及提升核与核之间的优化在努力,致力于环保和能源的改善。
几个月前,AMD并购了一家全球领先的高密度服务器厂商SeaMirco,这表示了我们对高密度、低功耗设计的重视。不久的将来,可以看到AMD针对云设计的努力,产品的整体能效会有突破。
孙定:AMD在与中国云计算产业链的合作上,取得了哪些进展?
邓元:其实在中国,AMD还处于一个初步阶段。我们跟北京市政府合作,全力配合支持北京市政府的“祥云计划”。去年5月,AMD与北京云基地签署合作备忘录,成立云计算联合实验室,在云计算技术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等领域开展合作。不仅是北京,AMD也积极参与到全国各地云计算的发展中。在上海,AMD助力曙光建立了上海超算中心;在2009年12月开通的国内首个企业投资并商业运营的云计算中心成都云计算中心里,40%都是AMD的产品;在无锡云计算中心里,一期建设5000个CPU,AMD处理器的比例高达50%。未来,AMD对云端的发展抱有很大的机会。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AMD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邓元鋆看来,PC早已不是AMD的全部,消费导向、云计算和融合才是未来要把握的制胜点——以APU为核心,把握消费者的主流需求,让“超轻薄”成为对抗超极本的利器;洞察行业趋势,以高密度、低功耗为优势,把握云计算的行业需求;聚焦新兴市场,坚定大中华区的核心地位,与合作伙伴共进退。
在这样的布局下,AMD对未来的市场有何预期?作为PC融合发展的重要布局,AMD将如何推动APU下一步的发展,实现战略与行动的配合?计世传媒集团副总编孙定与邓元鋆进行了深入交流。
打造产业链实现共赢
孙定:在你加入AMD的近两年中,对大中华区做了哪些改变?AMD对下一阶段开疆拓土有怎样的规划?
邓元:在我加入AMD时,我们正要推出APU这个对于行业有着革命性意义的产品。那时,如何把CPU(中央处理器)和GPU(图形处理器)融合,提高计算效率,是整个行业的趋势。现在,越来越多的内容都是多媒体的信息,只有加快处理的速度和图形能力才可以顺应市场的发展方向。在我看来,IT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是融合,AMD是全球惟一同时拥有CPU和GPU精深技术的厂商,APU的出现,实现了两者的“真融合”。而我的重要任务,就是让行业、合作伙伴和消费者了解AMD的技术,推出更多创新的产品。
作为一家科技公司,AMD有很多创新。尤其在AMD并购了ATI后,在图形方面的技术有了很多突破,可以说AMD最新的GPU产品是全球功能最强大的。我们相信,要把领先的技术转变为消费者能用的产品,芯片始终是产品的驱动力所在。
孙定:目前,大中华区在AMD全球处于怎样的战略地位?
邓元:大中华区是AMD全球最重要、最大的地区。除此之外,大中华区也是PC产业链最重要的基地,全球很多OEM、ODM厂商都在这里。所以AMD大中华区的重点之一,就是跟这些合作厂商建立更好的合作,让更多的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甚至其他产品都用AMD的芯片。
此外,大中华区除了是销售、合作伙伴和产业链的重要基地,也是AMD重要的研发基地之一,我们在上海、北京都有研发中心。这些研发中心担负了AMD全球重要的研发工作,包括产品设计、客户定制化需求等。去年,AMD也把全球客户支持中心搬到了大中华区,以便从技术和设计层面给OEM提供更快速响应的支持。同时,大中华区还是AMD全球测试、封装、生产方面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可见,大中华区在AMD全球处于一个多么重要的地位,因为它的每个角色都是举足轻重的。
孙定:在你上任后的这段时间里,是如何推进OEM、ODM厂商接受AMD技术和产品的?未来还将有哪些进展?
邓元:我们与合作伙伴的进展非常不错。AMD第一代APU推出以来,在全球市场,APU产品发货量已超过5000万颗。在全球我们有超过100款基于APU设计的产品,包括主流笔记本电脑、超轻薄笔记本、一体机、台式机、平板电脑等产品。宏碁、华硕、戴尔、富士通、惠普、联想、微星、三星、索尼、东芝等在内的主要OEM厂商,均已推出了基于APU的多款 PC产品。
今年6月,第二代APU产品发布以后,APU技术迄今已经有320多款定型设计,充分得到了OEM厂商的支持。尤其是基于APU的笔记本电脑产品,在全球和大中华区都取得了非常大的市场份额,这充分证明了我们的技术是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是受到合作伙伴和消费者、用户支持的。
特别是在大中华区,AMD的市场份额在一年多时间内增长了超过6个百分点,这在目前的大环境中是非常不错的。
未来的主流是超轻薄
孙定:你曾经表示,“有了APU,AMD将变得更全能。”那么采用第二代APU设计的产品,将给消费者带来什么好处?
邓元:第一个好处是电池的续航时间非常长。超过12小时的续航时间,在笔记本电脑电池续航能力方面居于行业领先;第二个好处是产品本身的图形性能提升56%,双显卡交火技术更可使图形性能提高75%,达到高清效果;第三个好处是用户体验的提升。相比上一代APU上网速度提升了3倍,办公速度提升2倍,查杀病毒的扫描速度可提升大约3倍。
对于一般的用户来说,除了工作需求,上网、看视频、玩游戏基本上是笔记本电脑的最主要用途。一直以来,游戏体验是AMD的强项,而有了APU之后,用笔记本玩游戏的体验更好了。最重要的是,AMD一贯秉承高性价比的优势,APU的出现更加强了这一点。
孙定:今年业界对于轻薄笔记本的热情达到了高潮,你认为,这种趋势是否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引领PC产业的导向?AMD提出的“超轻薄”在与英特尔“超极本”的正面交锋中,最大的差异化是什么?
邓元:目前笔记本电脑的主要发展方向是用户越来越喜欢轻、薄的设计,对材料和外观设计的要求也在提高。AMD认为,这是消费者的主流要求,而不仅仅是高端的用户才需要。所以我们在第二代APU出来之前,就与OEM、ODM厂商针对“超轻薄”的市场来做设计。而且越来越多的人觉得价格很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将这类产品提供在主流价位,不会定在比较高的价格,否则就不是主流产品了。现在用第二代APU的超轻薄产品已经上市,4000多元就可以买到,未来主流厂商陆续都会推出自己的产品。
孙定:AMD有没有在超轻薄方面给予OEM和ODM一些配置的要求和建议?
邓元:这个就是AMD不一样的地方。在轻薄型笔记本电脑市场,我们坚持开放合作的策略,对厂商的规范和硬件限制很少,我们的目的是让合作伙伴更灵活地设计出差异化的产品,来满足市场和用户的多样化需求,而不是增加OEM和ODM的负担。 我们希望超轻薄产品的厚度在20毫米左右、重量较轻、低功耗、续航时间长,拥有主流笔记本电脑的所有功能和特性,比同类超轻薄产品的图形性能和视觉体验更好,此外还采用AMD快启(Start Now)技术,能够实现2秒钟从睡眠模式快捷唤醒和10秒钟快速启动功能。但最重要的还是面对市场主流价位,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孙定:今年PC市场的一件大事就是Windows 8的发布,在配合Win8方面,AMD做了哪些准备?
邓元:Windows 8是行业的一大重要发展,它的出现将使操作系统更人性化,并在平板电脑以及主流PC等移动设备上实现很大突破,AMD肯定全力支持。去年AMD就已经为Windows 8 开发了驱动程序,支持基于AMD的平板、超轻薄本、PC机以及服务器运行Windows 8。对于APU来说,Windows 8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优势,APU可以把Windows 8带入到更理想的平台。
产业走向融合
孙定:现在业内都在谈论摩尔定律的问题,有人说摩尔定律走到尽头。那么关于CPU在未来的走向,AMD的路线图是什么样的?AMD在未来的产品和技术方面持什么观点?
邓元:我认为,未来的趋势肯定是更融合。CPU的发展已经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CPU所扮演的角色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重要,对于整体的应用并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相反,GPU的角色却越来越重要,因为它是处理多媒体数据最适合的处理器。如何将整体的效率做到更好,只有融合。将CPU和GPU天衣无缝地融合,才能将用户体验做得更完美。
正是因为看到了融合的趋势,今年6月,AMD和ARM、Imagination Technologies、联发科和德州仪器共同倡导成立了“异构系统架构基金会”(HSA Foundation),最近,高通也宣布加入基金会。这是一个非盈利性组织,我们希望能够定义和推广开放的、基于标准的异构计算发展之道,通过提供通用硬件规格和广泛的生态系统支持,使软件开发人员更大程度地发挥最新处理器的优势,完成各种创新应用的开发。这种异构系统架构可以在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超轻薄笔记本电脑、HPC和云服务的应用上发挥优势。我们的异构计算的平台是开放的,让CPU和GPU各自发挥所长,更融合、更有效率。未来还会有更多厂商参与进来,因为这是未来的潮流,也是AMD大力发展的方向之一。
孙定:目前,云计算也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AMD的云愿景是怎样的?如何开拓区域云计算市场?
邓元:云计算是行业未来发展的重点,在云计算方面,AMD有着强劲的实力。去年11月,AMD推出了皓龙服务器产品,最高支持16核,前所未有的核芯密度可以实现更高的扩展性、更好的应对峰值工作负载和复杂运算的能力,并保持极低的低功耗。
越来越多的应用会走向云端,全球几乎所有大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云。所以未来无论是消费、商用还是政府都会朝着这个方向走。在我看来,云计算需要大量的处理器,因为它可能面临着数以亿计的用户。规模大了,它所需要的能源就越多,因此服务器的功耗很重要。而AMD是朝着低功耗以及提升核与核之间的优化在努力,致力于环保和能源的改善。
几个月前,AMD并购了一家全球领先的高密度服务器厂商SeaMirco,这表示了我们对高密度、低功耗设计的重视。不久的将来,可以看到AMD针对云设计的努力,产品的整体能效会有突破。
孙定:AMD在与中国云计算产业链的合作上,取得了哪些进展?
邓元:其实在中国,AMD还处于一个初步阶段。我们跟北京市政府合作,全力配合支持北京市政府的“祥云计划”。去年5月,AMD与北京云基地签署合作备忘录,成立云计算联合实验室,在云计算技术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等领域开展合作。不仅是北京,AMD也积极参与到全国各地云计算的发展中。在上海,AMD助力曙光建立了上海超算中心;在2009年12月开通的国内首个企业投资并商业运营的云计算中心成都云计算中心里,40%都是AMD的产品;在无锡云计算中心里,一期建设5000个CPU,AMD处理器的比例高达50%。未来,AMD对云端的发展抱有很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