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日新月异地发展与新技术和新材料地不断涌现,市政工程质量控制过程中产生新情况、新问题是必然的,这就要求市政工程的参建各方紧紧抓住关键性措施,才能在工作中做到科学有序,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避免不必要的质量事故发生,提升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管理
市政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因此,市政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必须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针对工程自身的特点,实施相应的控制方法以确保工程的质量。
一、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如今的一些市政工程的承包商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没有长远的意识;有些市政工程的施工单位没有一套有效的质量管理的体系和相关的质量控制手段,甚至没有最基本的质量控制程序;施工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违法现象。还有一些单位对分包不进行很好地管理,偷工减料现象很是严重;还有就是施工的设备不按施工的工艺和相关流程的需要来进行投入,而且施工设备的质量和数量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最后是一些施工单位技术力量不强,管理水平不到位等等一些主观的原因都导致了施工组织不合理、现场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
2、市场规范化管理尚显不足。市政工程的业主多为政府或工程建设主管部门,有的建设单位不办理规划许可证、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和施工许可证,时常出现“三边工程”。中标单位对现场实际施工质量的管理形同虚设,有违法分包和转包的现象存在。有的工程先斩后奏,开工多时,甚至直至竣工还没有签定正式施工与监理合同,有的干脆竣工后才来补办规划许可、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和施工许可证等相关手续,为市政工程的质量埋下隐患。
3、市政工程监理不规范。一些监理机构存在人才不足的现象,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市政工程监理人才。受经济利益驱使,有的监理公司没能力监理市政工程,但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一些监理公司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监理工程师来担任市政工程的监理工作,而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与市政工程专业内容相差较大,监理人员难以胜任,这就导致监理严重失职。另外,由于监理机构资金缺乏,未配置必要的检测设备和仪器,仍然采用眼观手量的原始方法,远远落后于目前质量管理的要求。
二、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几点建议
1、健全质量责任体系
市政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因此,无论是业主,还是施工和监理部门,都必须在这个系统中担当自己的角色,承担着自己的质量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这就需要各个参与单位要以质量为核心,建立、健全各自的质量责任体系,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运行机制。第一,坚持打好基础。随着市民权利意识的不断提高,当前人民群众对市政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也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监督的力度,这就需要施工各方要增强责任意识,在参与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明确各方的责任,进一步强化业主质量责任制、监理责任制、勘察设计责任制、施工质量责任制等质量责任制的建立、完善和落实。第二,坚持突出重点。工程参与的各方必须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贯彻落实领导责任制、监督制、奖惩制为一体的内部管理制度,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交底制、“三检制”等现场质俭制度,明确责任,在关键部分实施定岗、定人、定责任。
2、加强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按照施工图、合同规定或施工组织总体设计的要求进行编制。根据设计的特点、施工条件和遵照有关的规范、标准,拟定科学的、先进的、合乎安全要求而又切合实际的施工程序、技术措施及施工方法(包括考虑季节性的情况),估计所需物资除了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外,还包括劳动力、机械设备、计量与检测工具等供应的数量、时间以及相应的质量要求,将可能存在影响工程质量的诸多隐患,尽力消灭在施工之前。施工组织设计经过批准后,即形成单位工程施工指导文件。因此,在施工的全工程中,都要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相关内容有组织、有计划、顺利的进行文明施工和竣工后的交工验收,以保证单位工程移交后能够按设计意图,满足用户使用的工程质量。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非常重要,质量管理部门不仅应当参与,而且还应熟悉与掌握有关的技术措施、施工方法、程序,以便随时加以预防和检查纠正。
3、重视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要进行跟踪监控,监督承包方的各项控制活动,随时密切注意承包方在施工准备阶段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各方面因素所做的安排是否完全到位,是否能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对于主要工序作业和隐蔽工程作业,必须严格工序间的交接检查,由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为了对每一分项工程的每一工序施工质量实施严密、细致和有效的监控,应建立施工质量跟踪档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材料生产跟踪档案与建筑物施工或安装跟踪档案。总监理工程师组织监理人员对承包单位报送的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资料进行审核和检查,符合要求后予以签认。
4、建立监督约束机制
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通常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约束机制包括:外部监督约束机制和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外部监督约束机制是指市政工程质量监督受到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质量监督管理专门机构、社会坏境的共同约束。其中社会环境约束包括:公共媒介监督、用户评价、社会监督、社会检测、社会担保等方面的约束。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是由工作人员、中层管理人员、机构决策人员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良好的监督约束机制能够规范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行为,提高监督机构的监督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监督管理机构应用的作用,确保市政工程质量。
5、实施质量验评管理
首先,检查要细、面要广是正确评定质量的基础。在质量评定中检查要细致,覆盖面要广,这是作出正确评定的基础。“细”就是要逐项对照检查,“面要广”就是检查覆盖面要大。在班组操作时必须全数检查,质量部门检查时抽查面要大,不應低于评定办法的规定,否则评定的结果会缺乏代表性。其次,抓住分项评定是做好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关键。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是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而分部工程质量评定又是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所以分项质量不能认为他是个局部,不碍大局,应该看到他能牵动全局,所以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是做好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关键。
6、提高全体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首先,加强人员资质审查要求,明确必须持证上岗。工程建设一般要求领导者应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一定的文化素质,丰富的实践经验。项目经理应从事工程建设多年有一定的经验,且具备相应工程要求的项目经理证书。各专业技术工种,应具有本专业的资质证书,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监理工程师应具备执业资格,其它各监理人员也应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其次,加强对技术骨干及一线工人的技术培训。尽管在施工招投标等过程中加强了对施工单位资质及人员的审查,但在中标后难免会有承包人将工程的部分以施工班组的形式进行分包。因此加强对分包队伍人员的质量培训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培训要以项目部为主。
总之,市政工程质量问题已成为影响实施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国民经济等重大决策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因而,分析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因素,把握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方法,对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极其重要。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管理
市政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因此,市政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必须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针对工程自身的特点,实施相应的控制方法以确保工程的质量。
一、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如今的一些市政工程的承包商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没有长远的意识;有些市政工程的施工单位没有一套有效的质量管理的体系和相关的质量控制手段,甚至没有最基本的质量控制程序;施工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违法现象。还有一些单位对分包不进行很好地管理,偷工减料现象很是严重;还有就是施工的设备不按施工的工艺和相关流程的需要来进行投入,而且施工设备的质量和数量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最后是一些施工单位技术力量不强,管理水平不到位等等一些主观的原因都导致了施工组织不合理、现场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
2、市场规范化管理尚显不足。市政工程的业主多为政府或工程建设主管部门,有的建设单位不办理规划许可证、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和施工许可证,时常出现“三边工程”。中标单位对现场实际施工质量的管理形同虚设,有违法分包和转包的现象存在。有的工程先斩后奏,开工多时,甚至直至竣工还没有签定正式施工与监理合同,有的干脆竣工后才来补办规划许可、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和施工许可证等相关手续,为市政工程的质量埋下隐患。
3、市政工程监理不规范。一些监理机构存在人才不足的现象,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市政工程监理人才。受经济利益驱使,有的监理公司没能力监理市政工程,但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一些监理公司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监理工程师来担任市政工程的监理工作,而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与市政工程专业内容相差较大,监理人员难以胜任,这就导致监理严重失职。另外,由于监理机构资金缺乏,未配置必要的检测设备和仪器,仍然采用眼观手量的原始方法,远远落后于目前质量管理的要求。
二、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几点建议
1、健全质量责任体系
市政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因此,无论是业主,还是施工和监理部门,都必须在这个系统中担当自己的角色,承担着自己的质量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这就需要各个参与单位要以质量为核心,建立、健全各自的质量责任体系,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运行机制。第一,坚持打好基础。随着市民权利意识的不断提高,当前人民群众对市政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也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监督的力度,这就需要施工各方要增强责任意识,在参与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明确各方的责任,进一步强化业主质量责任制、监理责任制、勘察设计责任制、施工质量责任制等质量责任制的建立、完善和落实。第二,坚持突出重点。工程参与的各方必须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贯彻落实领导责任制、监督制、奖惩制为一体的内部管理制度,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交底制、“三检制”等现场质俭制度,明确责任,在关键部分实施定岗、定人、定责任。
2、加强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按照施工图、合同规定或施工组织总体设计的要求进行编制。根据设计的特点、施工条件和遵照有关的规范、标准,拟定科学的、先进的、合乎安全要求而又切合实际的施工程序、技术措施及施工方法(包括考虑季节性的情况),估计所需物资除了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外,还包括劳动力、机械设备、计量与检测工具等供应的数量、时间以及相应的质量要求,将可能存在影响工程质量的诸多隐患,尽力消灭在施工之前。施工组织设计经过批准后,即形成单位工程施工指导文件。因此,在施工的全工程中,都要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相关内容有组织、有计划、顺利的进行文明施工和竣工后的交工验收,以保证单位工程移交后能够按设计意图,满足用户使用的工程质量。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非常重要,质量管理部门不仅应当参与,而且还应熟悉与掌握有关的技术措施、施工方法、程序,以便随时加以预防和检查纠正。
3、重视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要进行跟踪监控,监督承包方的各项控制活动,随时密切注意承包方在施工准备阶段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各方面因素所做的安排是否完全到位,是否能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对于主要工序作业和隐蔽工程作业,必须严格工序间的交接检查,由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为了对每一分项工程的每一工序施工质量实施严密、细致和有效的监控,应建立施工质量跟踪档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材料生产跟踪档案与建筑物施工或安装跟踪档案。总监理工程师组织监理人员对承包单位报送的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资料进行审核和检查,符合要求后予以签认。
4、建立监督约束机制
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通常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约束机制包括:外部监督约束机制和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外部监督约束机制是指市政工程质量监督受到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质量监督管理专门机构、社会坏境的共同约束。其中社会环境约束包括:公共媒介监督、用户评价、社会监督、社会检测、社会担保等方面的约束。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是由工作人员、中层管理人员、机构决策人员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良好的监督约束机制能够规范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行为,提高监督机构的监督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监督管理机构应用的作用,确保市政工程质量。
5、实施质量验评管理
首先,检查要细、面要广是正确评定质量的基础。在质量评定中检查要细致,覆盖面要广,这是作出正确评定的基础。“细”就是要逐项对照检查,“面要广”就是检查覆盖面要大。在班组操作时必须全数检查,质量部门检查时抽查面要大,不應低于评定办法的规定,否则评定的结果会缺乏代表性。其次,抓住分项评定是做好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关键。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是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而分部工程质量评定又是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所以分项质量不能认为他是个局部,不碍大局,应该看到他能牵动全局,所以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是做好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关键。
6、提高全体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首先,加强人员资质审查要求,明确必须持证上岗。工程建设一般要求领导者应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一定的文化素质,丰富的实践经验。项目经理应从事工程建设多年有一定的经验,且具备相应工程要求的项目经理证书。各专业技术工种,应具有本专业的资质证书,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监理工程师应具备执业资格,其它各监理人员也应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其次,加强对技术骨干及一线工人的技术培训。尽管在施工招投标等过程中加强了对施工单位资质及人员的审查,但在中标后难免会有承包人将工程的部分以施工班组的形式进行分包。因此加强对分包队伍人员的质量培训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培训要以项目部为主。
总之,市政工程质量问题已成为影响实施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国民经济等重大决策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因而,分析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因素,把握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方法,对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极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