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头,上学去!”尽管已进入寒冷的季节,仍阻挡不了赵惠贞和戚殿萱上老年大学的脚步。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逐年增多,各地开办了不少专门供老年人学习、交流的老年大学,让更多的离退休人员拥有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有意思的是,许多学员在学完一个学期后仍不愿离开这个精神乐园,年复一年地报名学习,学完这科学那科,成为永不毕业的“留学生”。
老年大学学员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求学故事?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如此钟情于上大学?因资源有限和老学员不愿毕业导致的新学员“上学难”问题,又该如何解决?请看记者的采访调查。
现象解密上学是一种精神养老方式
“现在,上老年大學学习逐渐成了老年人最喜欢的一种精神养老方式。”湖南省老龄委有关负责人说,当代老年人大多衣食无忧,物质生活富足了,精神生活就成了他们追求的目标。此外,老年大学学费低廉、课程设置实用以及子女的大力支持,也促使老年人重新走向大学课堂。
解密一:陶冶情操,锻炼身体
“一个星期去老年大学上3天课,平时其他社会活动也比较多。”在长沙市岳麓区咸嘉老年公寓的寓所,何美文老人精神矍铄,声音响亮如洪钟,看得出来,今年76岁的她身体状态很不错。
退休之前,何老是一名机关干部。退休后,生活有了保障,但精神上感到空虚,整天无所事事。左邻右舍住的都是年轻人,白天上班去了,房门紧闭,何老连个串门的地方都没有,每天除了到楼下的花园转一转,就不知道做什么了。后来,她带着好奇心走进了区老年大学,开始学习剪纸、书法、国画,这一学就是12年。
“要剪好一个作品,就要先构思。有时睡在床上,灵感来了,就立马起床。”何老说,剪纸能起到锻炼身体、防止衰老的作用。这些年来,她不但忘记了过去的烦恼,还交了不少朋友,身体也一天比一天好了,各种病痛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去老年大学学知识、结交朋友、陶冶情操,已经成为许多老年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全国老龄委的一项调查表明,96%的老年人认为上老年大学对自己的精神世界及身体健康帮助很大。
解密二:课程时尚,学费低廉
在长沙市老干部大学开福区分校,800多名老年学员可以自由地选择学校开设的瑜伽、中医按摩、电脑、形体舞蹈、模特风采、手工编织、剪纸工艺、书法、绘画、双簧、京剧等十几门课程。老同志把学校当成第二个家,在这里幸福生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我们在老年大学里学的不只是传统的戏剧、书画、中医等‘老一套’,还有烹饪、花卉、养鱼等时尚兴趣班。”一位学员说,像电脑、英语、数码摄影以及瑜伽、西洋乐、芭蕾舞等流行元素,也成为他们学习的课程。作为数码摄影发烧友的张老说:“现在我一拿照相机,就想到处走走,边走边拍心情特别好,几个小时下来不会觉得累,身体也变得结实了。”
专家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速度加大,人口流动、迁移明显加快,老年人与子女、晚辈共同生活的情况逐年减少,“空巢”家庭不断增多。而主要由政府投资创办的老年大学,花费相当低廉,这无疑成了老年人精神养老的最佳去处。
解密三:观念改变,子女支持
学工笔画的蔡奶奶,是女儿出钱资助她上老年大学的。“老伴去世后,我一直精神不振。后来,女儿带我到宁乡县老干部大学国画班上课后,我心情愉快了,还主动和其他同学谈心聊天。”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子女代替报名和资助上老年大学的老人越来越多,子女更愿意让父母到老年大学里感受文化和生活的乐趣。
社会学家认为,儿女送父母上老年大学反映出良好的社会发展态势,这表明年轻人开始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使他们逐渐从沉重的家务劳动和孤独寂寞中走出来,融入到老年人娱乐和学习的圈子里。这是一种传统观念的改变,是时代的发展与进步。
记者观察退休老人遭遇“上学难”
老年大学的学员不愿毕业,是出于精神养老的需要,当然无可厚非。但老学员不愿走,受场所限制,新学员就进不来,造成老年教育公共资源分配不公,从而打消部分老年人求学的积极性。
观察一:资源有限,一桌难求
“许多报不上名的退休老人,说我们厚此薄彼。”采访中,不少老年大学的管理人员向记者反映他们的难处:“老学员长期在学校上学,已经把这里当成他们的家了,我们也没有理由把他们赶出家门。”
湖南老干部大学音乐提高班班主任谢虹告诉记者,每年春秋季开学时,前来学校报名的老人络绎不绝,有些刚刚退休的总是抱怨报不上名。我们也没办法,进来了的都不愿意走,等到那一学期有人不念了,也早被先排队等待的补上了名额,占去了座位。
据长沙市老干部大学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老年大学的现有规模已经供不应求,只能通过错开时间的方式来上课。今年秋季学校报名的第一天,许多老人早早就来到学校门口排队。可是学校的教学资源十分紧张,现有的教室已经超负荷运转。为了缓解老年人上大学难的情况,学校已经想了很多办法,但还是有很多老人上不了学。
观察二:进不了课堂,很无奈
62岁的陈婉莲站在湖南老干部大学门口,带着一脸期待。她家离这里只有半里路,她渴望能够就近上学。
“我想学民族舞和电子琴,但去了几次都没有报上名。工作人员说现在只面向省直单位的离退休人员招生,而我是芙蓉区一名普通的企业退休人员。”陈婉莲对记者说。
陈婉莲和刚刚结婚的儿子媳妇住在一起,暂时还没有孙子孙女让她接送,她一整天不晓得要做什么事好,有时不知不觉就散步到了省老干部大学,但每次走到这里,她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在校园里学习,心里很不是滋味。
观察三:三步棋,破解难题
如何解决老年人“上学难”的问题?有关专家表示,一方面政府要把老年教育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加大资金投入,更多地兴建新的老年大学。另一方面是对现有老年大学进行扩容改造,改善教学条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要加大创办老年大学的财政支持力度,将有关经费开支列入财政预算。要利用全日制高等院校的场地和师资力量等资源优势,开办高校老年大学。在争取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要发动社会力量给予赞助。还可以动员社会福利机构比如敬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等兴办内部老年大学,解决集中供养的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所乐的问题。随着离退休人员逐步走向社会化管理,以及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今后社区居家养老将普及化。因此,在继续办好省、市、县(区)一级老年大学的同时,应把老年大学的发展重点放到街道、乡镇、社区和村,满足社会老人上老年大学的需求。
此外,老年大学的教学模式要多元化,不能再局限于传统模式,应该灵活多样。一是缩短学习周期,比如把三年结业的改为两年结业,两年结业的改为一年结业,一年结业的改为半年结业。甚至还可以开设三个月、两月或一个月的短训班。二是实行错时上课,不同班级和不同专业的学员在学习时间上相互错开,以缓解教学场所和师资力量供不应求的局面。三是广泛重视和发展远程教育。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系统不但进入到我国城市的各个社区和各家各户,还扩展到乡镇。今后,在没有老年大学的乡村以及边远地区,只要建立远程教育室,老年人足不出户也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