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在社区治疗中对于发热患儿行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将对72例发热患儿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文72例临床发热患儿经过临床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后,均治愈出院。通过对社区患儿家长进行随访,患儿及家长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达到83.33%(60/72)。结论:在发热患儿治疗期间,对其行合理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可提升临床治疗的有效性以及临床满意度,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发热;治疗;护理
在小儿时期,发热属于是较为常见的临床急症。由于诱发发热的病因有很多,进而使得发热出现不同类型和程度。另外,由于小儿时期患儿的免疫能力较弱,因而还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因而需要对其采取及时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干预,进而及时、有效的缓解发热症状。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笔者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72例发热患儿行护理干预,均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均选自于笔者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72例临床发热患儿,其中男性41例,女性31例,年齡为30d~12岁(平均为4.5岁);其中高热惊厥患儿为8例,烫、烧伤患儿为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 47例,肺炎患儿14例。
1.2 治疗方法
药物降温。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退热药物:美林、泰诺林以及肛门退热栓剂等。我们建议:患儿为1~3岁,则可使用泰诺林退热剂,患儿年龄≥2岁,可使用美林退热剂;物理降温。采取温盐水(28℃~32℃)灌肠,给患儿灌入100~300ml的0.9%生理盐水,在灌肠后30min后便可排便,进而可促进排除毒素及缓解发热;温水擦拭,可采用33℃的温水擦拭患儿的全身,以此来刺激其血管而促进其扩张,这样可起到散热的作用[1]。
2 护理及体会
2.1 环境与饮食护理
对于小儿发热病症,临床环境与饮食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发热患儿需要静卧休息,保证其充足的睡眠,以此来弥补耗损及消除疲劳;病房室温最好控制在19℃~23℃为宜,而湿度则控制在50℃~65℃为宜,病房内需保持空气的流通性。
小儿在发热时期,需给予饮用白开水,以此来稀释病菌所产生的毒素并将之排除;由于患儿发热时可能会减少消化道分泌液,导致食欲下降,因而需要给予患儿一些清淡、易于消化的流质性食物,同时可适量添加一些蔬菜(如:西红柿、豆芽、芹菜、南瓜等等),以此来补充维生素[2]。
2.3观察患儿病情
护理人员在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定时测量患儿的体温(一般每间隔4h测量一次,若为高热或高热惊厥需每间隔2h测量一次)。若患儿出汗,则需立即更换衣服,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避免因捂汗而引发虚脱,而在更换衣服时需注意保暖;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及生命指征情况,若出现异常则需立即进行处理。
2.4药物发热反应护理
患儿在输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发冷、寒战以及肢端冰冷等现象;在确认属于是输液而引发的不良反应时,则需立即停止输原液,同时更换原液体和输液器再次进行输液,另外需时刻保持输液管道的通畅性[3]。对于在输液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护理人员需做好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要求并做到“三查七对”(三查:摆药前查、摆药中查、摆药后查;七对:时间、姓名、药名、床号、规格、剂量、用法),另外在药物配伍在时需注意药物禁忌及药物的浓度与剂量,配制药物需遵循“现配现用”原则。
2.5心理护理
若孩子出现发热症状,部分家长一日内去医院三四次, 迫切要求医生给孩子多次肌注退热针,甚至不合理的应用激素类药物进行解热,这些过度治疗都可造成严重后果,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发热恐惧症”,因而需要我们医护人员对家长及患儿讲解关于发热的基本知识以及常规护理方法,以此来有效缓解发热恐惧症,进而使得患儿能够获得合理的临床治疗。
3结果
本文72例临床发热患儿经过临床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后,均治愈出院。通过对社区患儿家长进行随访,患儿及家长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达到83.33%(60/72)。
4讨论
对于发热患儿,由于其长时间发热可能会增加糖蛋白的分解代谢,这样将影响大脑的功能,另外还可导致患儿体内的蛋白质出现不足,这对患儿抗体形成、损伤组织修复、激素合成以及酶活性等等都会产生一定影响。除此之外,发热还可能增高患儿中枢神经的兴奋程度,进而导致患儿出现不安情绪、幻觉、睡眠质量差以及头痛等并发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惊厥现象。
为了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发热症状,避免发生上述并发症状,我们需要对该病引起高度重视,积极的开展合理治疗与护理干预措施,尤其是需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体温、血压、呼吸、脉搏)变化情况,以防止因体温聚降而引起患儿虚脱,甚至是急性循环障碍症状[4]。在本文的临床研究中,通过对72例临床发热患儿经过临床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后,其临床治愈达到100%,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状,均治愈出院。而通过对社区患儿家长进行随访,患儿及家长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达到83.33%(60/72)。由此可知,采取合理的社区治疗与护理干预对发热患儿的恢复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刘艳萍,郝丽娜.患儿发热不同时期的护理[J].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382.
[2] 刘爱玲. 发热患儿的护理体会[J]. 健康必读(下半月),2010,10:68.
[3] 白雁荣,范国义.发热患儿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3):368-369.
[4] 赵小芳.51例发热患儿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1,25:2541.
【关键词】小儿;发热;治疗;护理
在小儿时期,发热属于是较为常见的临床急症。由于诱发发热的病因有很多,进而使得发热出现不同类型和程度。另外,由于小儿时期患儿的免疫能力较弱,因而还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因而需要对其采取及时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干预,进而及时、有效的缓解发热症状。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笔者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72例发热患儿行护理干预,均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均选自于笔者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72例临床发热患儿,其中男性41例,女性31例,年齡为30d~12岁(平均为4.5岁);其中高热惊厥患儿为8例,烫、烧伤患儿为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 47例,肺炎患儿14例。
1.2 治疗方法
药物降温。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退热药物:美林、泰诺林以及肛门退热栓剂等。我们建议:患儿为1~3岁,则可使用泰诺林退热剂,患儿年龄≥2岁,可使用美林退热剂;物理降温。采取温盐水(28℃~32℃)灌肠,给患儿灌入100~300ml的0.9%生理盐水,在灌肠后30min后便可排便,进而可促进排除毒素及缓解发热;温水擦拭,可采用33℃的温水擦拭患儿的全身,以此来刺激其血管而促进其扩张,这样可起到散热的作用[1]。
2 护理及体会
2.1 环境与饮食护理
对于小儿发热病症,临床环境与饮食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发热患儿需要静卧休息,保证其充足的睡眠,以此来弥补耗损及消除疲劳;病房室温最好控制在19℃~23℃为宜,而湿度则控制在50℃~65℃为宜,病房内需保持空气的流通性。
小儿在发热时期,需给予饮用白开水,以此来稀释病菌所产生的毒素并将之排除;由于患儿发热时可能会减少消化道分泌液,导致食欲下降,因而需要给予患儿一些清淡、易于消化的流质性食物,同时可适量添加一些蔬菜(如:西红柿、豆芽、芹菜、南瓜等等),以此来补充维生素[2]。
2.3观察患儿病情
护理人员在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定时测量患儿的体温(一般每间隔4h测量一次,若为高热或高热惊厥需每间隔2h测量一次)。若患儿出汗,则需立即更换衣服,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避免因捂汗而引发虚脱,而在更换衣服时需注意保暖;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及生命指征情况,若出现异常则需立即进行处理。
2.4药物发热反应护理
患儿在输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发冷、寒战以及肢端冰冷等现象;在确认属于是输液而引发的不良反应时,则需立即停止输原液,同时更换原液体和输液器再次进行输液,另外需时刻保持输液管道的通畅性[3]。对于在输液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护理人员需做好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要求并做到“三查七对”(三查:摆药前查、摆药中查、摆药后查;七对:时间、姓名、药名、床号、规格、剂量、用法),另外在药物配伍在时需注意药物禁忌及药物的浓度与剂量,配制药物需遵循“现配现用”原则。
2.5心理护理
若孩子出现发热症状,部分家长一日内去医院三四次, 迫切要求医生给孩子多次肌注退热针,甚至不合理的应用激素类药物进行解热,这些过度治疗都可造成严重后果,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发热恐惧症”,因而需要我们医护人员对家长及患儿讲解关于发热的基本知识以及常规护理方法,以此来有效缓解发热恐惧症,进而使得患儿能够获得合理的临床治疗。
3结果
本文72例临床发热患儿经过临床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后,均治愈出院。通过对社区患儿家长进行随访,患儿及家长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达到83.33%(60/72)。
4讨论
对于发热患儿,由于其长时间发热可能会增加糖蛋白的分解代谢,这样将影响大脑的功能,另外还可导致患儿体内的蛋白质出现不足,这对患儿抗体形成、损伤组织修复、激素合成以及酶活性等等都会产生一定影响。除此之外,发热还可能增高患儿中枢神经的兴奋程度,进而导致患儿出现不安情绪、幻觉、睡眠质量差以及头痛等并发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惊厥现象。
为了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发热症状,避免发生上述并发症状,我们需要对该病引起高度重视,积极的开展合理治疗与护理干预措施,尤其是需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体温、血压、呼吸、脉搏)变化情况,以防止因体温聚降而引起患儿虚脱,甚至是急性循环障碍症状[4]。在本文的临床研究中,通过对72例临床发热患儿经过临床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后,其临床治愈达到100%,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状,均治愈出院。而通过对社区患儿家长进行随访,患儿及家长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达到83.33%(60/72)。由此可知,采取合理的社区治疗与护理干预对发热患儿的恢复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刘艳萍,郝丽娜.患儿发热不同时期的护理[J].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382.
[2] 刘爱玲. 发热患儿的护理体会[J]. 健康必读(下半月),2010,10:68.
[3] 白雁荣,范国义.发热患儿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3):368-369.
[4] 赵小芳.51例发热患儿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1,25: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