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 议:汪稼华画展研讨会
时 间:2007年5月12日上午
地 点:中国美术馆七楼报告厅
主持人:陈履生
宋文京(青岛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青岛画院专职书画家,策展人)
陈履生(主持人):
汪稼华笔墨画展,自5月1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以来,引起了广泛关注。无疑,这个画展名称就已经表明了他有关中国绘画的基本立场;同时,也表明他从艺近50年来的追求。
笔墨是当代中国画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汪稼华先生作为一个中国画家,以他多年来对中国画的认识,在63岁的时候,一改过去的风格,潜心中国传统笔墨的研究,所以,这些作品和之前的“崂山系列”、“大海系列”以及“南极系列”都有不同,反映出他近年来对笔墨的一些想法。笔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更是中国当代文化的课题。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汪稼华画展中的相关问题。
最后说一句,这个展览是由青岛书协副主席宋文京先生和我策划的,并且今天的研讨会也是由我们两人共同主持。
程大利(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
人民美术出版社基于汪稼华先生作品的质量,以及他的贡献,为他编辑、出版了画册。这是我们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而我也为汪稼华先生写了一个序言。
看了他的作品之后,我有更多、更新的感受。在我的人生历程中,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传统,我注意到当代很多优秀画家也在回归传统,这让我震惊。二十世纪以来,我认为有很多优秀的画家,在中国画探讨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感到,我们对他们的认识远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比如说黄宾虹。由此我才渐渐明白,集大成者是什么意思。再说汪稼华先生,他是研究黄宾虹的,而且更多的是在研究黄宾虹如何成为黄宾虹,研究黄宾虹的艺术思想、学术精神,而不是停留在黄宾虹如何用笔上。成一个大师要走很长的路,黄宾虹走了70多年。
汪稼华先生的画不是美在色彩,而是美在心象。他的作品一有生活,二有笔墨。他不同于西洋人看生活,西洋人看图形,看形象,看结构、透视、比例⋯⋯有他们的审美感。中国画家不是这个,中国画家最后提炼出来的是心象,在心象的基础上,最后落实为笔墨。他观察生活的方法不一样,中国有中国的框架,西洋有西洋的框架。假使没有二十世纪的西洋画,中国画就灭亡吗?不会的,中国艺术有其自身的逻辑。这是我对汪稼华的认识,每个画家画的黄山都是不一样的,最打动我的则是汪稼华先生的笔墨,我要向他学习,并不是说他现在到了一个高峰,而是因为他的方向是对的。辣比甜好,重比轻好。这是中国人做人的规矩,谁都不会说浅薄、浮华的人好。所以中国画是人生的修炼和锤炼,也是东方文化的要求,在这一点上我和汪稼华有内在的互通。
创新只是现象,新的有高也有低,旧的也有高有低。那么,中国画的“高”,就是沿着这条路不断地开拓,寻找笔墨创造的至高境界。看了汪稼华先生的画,知道他做功课,搞篆刻,一日不停,终年不辍,这个路子是对的。这就是汪稼华先生画展给我们的启示。
李 松(原《美术》杂志主编):
看汪稼华先生画展有几点感触非常深,一个是张仃先生写的序言,重申了他的观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笔墨问题,在现在中国画界有一个基本共识:笔墨并不等于零。如果再往前走,把书法也否定就更不好了,张仃先生的见解是很重要的;另一个是程大利给画册写的文章非常好,也很深入;还有画册和展览不叫山水而叫笔墨,这也是在实践上拿作品直接参与中国画的论证,是很有说服力的实证,这是中国画的笔墨,我觉得汪稼华先生的作品有着很有力的依托。他遍游名山大川,饱游饫看,甚至到过南极,没有几位画家像他这样,画了几千幅写生,有丰富的生活积累,所以他的笔墨不是一个空洞的追求,而是包含有深刻的思想。我看了以后很受鼓舞。
刘龙庭(中国美术出版社编审):
汪稼华的展览以笔墨为名,这给我们提出一个深刻课题。
作为当代画家不追求时尚,这是非常可贵的,汪稼华的画,我认为在山东是出类拔萃的,有时代感。有两张画我比较喜欢,一张画的是泰山,一张画的是崂山,另外画册里还有很多的写生,我也很欣赏。他有读书万卷的经验,寻源是一个综合性的;中国画是一个系统,中国画分为工笔和写意,还有半工半写,笼统的讲是说不清楚的。汪稼华的画如果再有时代感、新鲜感,就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汪稼华的大海代表上世纪80年代的追求,这次水墨画代表他在新世纪的追求,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我希望汪稼华的画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一些时代感,适当地研究中国画的色彩。如果把笔墨和色彩两者加以融合,在晚年阶段注意山水画的色彩,会另有一番面目的。
陈履生(主持人):
刘龙庭先生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关于时代感。这个问题,我想不仅是汪稼华先生需要研究的,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值得思考的,如何既有一种面貌又有一种时代感,并且能反映中国传统的笔墨精神?这是极需要研究的。
翟 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我认为汪稼华先生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通者乐冰,超者乐极。我觉得他的画经历50年没有虚度光阴,他生活在海边,同时又深入崂山,十年画海,十年画山,又到南极。“通者乐冰”,他把水的大气,山的豪气通在一块,加上冰的凝聚力,到了南极他达到一种探索的极致,实际上是寻找艺术的极致。他的修养很全面,从书法、篆刻,到诗词、歌赋,在部队画各种题材的画,所以我的感受就是以上四句话。
传统不是包袱。经历越多越感觉到这种价值,对于“超者”来说传统就是垫脚石。现在,美术界有这么一种情况,有一种炒作型画家,认为别的搞不好就搞抽象画,不需要读书只标新立异找一个新点子闹一闹就能出名,觉得绘画是最容易的事情,最不需要学问的事情。实际上“画者,文之极也”,也是社会科学的极致,所以现在要挖掘传统中美好的东西。西方人要深入到东方来,他跟东方和东方人的深入是不一样的。这是非常丰富的矿藏。所以现在用最新的观点和方法来挖掘最古老的矿藏是美术界发展的方向;绘画是相当难的,是所有艺术门类当中最难的艺术,必须用终生的人格、修养、学问铸造,才能有所成就,有所创造。艺术需要正路,还有风骨、正道,要让年轻画家知道什么是艺术创造,怎么从积累创造,而不是速成的创造,这需要扭转画坛的风气,矫正画坛的误区。
汪稼华画展从仁者、智者、通者、超者等方向做出了表率。
夏硕琦(原《美术》杂志副主编):
我和汪稼华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从汪稼华艺术的道路来看,20多年以前的画风和今天相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汪稼华先生在艺术上的探索,涉猎方面是比较宽的,从其画海、画南极,到现在重画崂山等等。今天从笔墨的方法可以明显地看出当代画家所关注的一个课题,就是向传统文化回归的问题。五年前在香港召开一个专门的国际会议,花了三天的时间,开了一个题目叫“笔墨论辩”的会议,包括大陆、台湾的理论家,还有许多国外的关心中国画笔墨的人士。香港开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公众参与随时发问,我当时说,各吹各的号,看法还是很不一致的。现在过去五年了,关于笔墨问题探讨得越来越深入,画家在艺术实践上也越来越个性化,比方这一次看汪稼华的作品,可以看出他的笔墨形态、笔墨结构、笔墨境界都是有自己个性的,已经不是皮毛的,是进入到比较深层的阶段。
实际上当时我觉得在笔墨争论上有这么两个方面:一个是笔墨的基本功问题,作为艺术家、画家要有笔墨的基本功,笔墨的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刚才提到的笔墨纲领,笔墨就是一种创作系统,包括精神、灵魂和四肢身体的协同这样一种训练,只有完成了这种训练,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时候才能心手相应。这种训练应该是必不可少的,光有笔墨的基本功,未必成为好的画家、有作为的画家。在太多的情况下,笔墨熟练之极,但是看不到多少艺术境界,那个也算不成什么大的艺术家。所以,笔墨要传达你的灵魂,你的情感,你的精神,只有笔墨和精神高度结合,他才能达到文化的精神层面这样一个笔墨状态。这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在研究笔墨问题的时候,要研究中国传统理论问题,美学问题。
再回到汪稼华创作上,画一个东西,怎么叫语言表达得好呢?那就是说,笔墨要和情感结合,状物抒情。古人说,先要笔笔是笔,毫无草率。又要达到笔笔非笔,不是笔是什么?你这个笔随着气融汇到你创造的境界当中,成为那样一种融入的状态;比方说,我看汪稼华的老松,感觉到他在追求笔墨的老辣、苍劲、浑厚,干裂秋风的感觉时,实际上表达的是老松饱经沧桑的状态,心中对有生命力的松树存一种敬意。笔墨的锻炼不应该是形式美方面的内容,形式只是进门的功夫,更深层的东西是境界的创造。
陈 醉(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前面很多先生谈的面已经很广了,都谈到民族文化的弘扬,以及大的创新的老话题,还有包括汪稼华先生的画本身。
艺术的最根本还是境界,但是需要有很高深的技艺。技艺不能排除,否则就是“皇帝的新装”。
汪稼华先生陪着我看他的作品,崂山特点就是大石头,这一点很重要,相对的地域特色表现很好。现在有的中国画家笔墨非常好,所提炼的语言也很纯粹,到了抽象的符号,画长白山和五指山一样,我说这个东西就没有意义了;我们也有一些进修生来,我甚至带他们写生,甚至画油画,画出另外一种创作,我说你何苦这样,写生变成无用的了。境界至上,形而上,但是还应该有一点形而下的意思。
我觉得汪先生有很深的生活积累,画了那么多的创作、写生,起码从他的作品看到了这种积累,对一个艺术家是很重要的,对于当代的年轻画家进入艺术行列更重要。现在人不会写生,全靠照相机,我不反对照相机;但是能够写生,能够画速写的时候,一定要画速写,因为速写本身是记录以外,对脑子、手的训练,对构图、构思具体的训练,现在很多人已经没有这一步了,但是汪稼华先生能够做到见山见水,真实描摹,这种勤奋精神是值得推崇的。
同时,这种艺术功夫能够很好地转化,也是要一种过程的。一定要有技艺,艺术离开了技艺光是说境界怎么样,光是形而上的如何伟大,还是不行。这就是对某些所谓的抽象绘画进行一种不符合实际的过分夸张。离开了技艺你的艺术就不存在了。
还有一点,汪先生对书法的练习和把握很好,所以笔墨才能精到,现在很多中国画系出来的学生不会写书法,这是一种悲哀。我们中国文化传统的精神,突出表现为诗书画印的合一,我觉得能够这样训练自己,陶冶性灵,变化气质,这样积累吸收,是很重要的。
最后一点,还是要考虑如何有时代气息,笔墨当随时代,只考虑笔墨趣味不考虑艺术新的感受也还是不行的。毕竟还是当代人的画,能够增加这方面的,画面就更生动了,符合审美的需求。
曾傃东(高雄县书画学会理事长):
汪稼华先生和我认识多年了,我是高雄的书画协会的理事长,我们最初接触了两个月,日久情深。
我对他的字很喜欢,画看得很多。我把他在台湾的情况报告一下。他首先展览的是大海,他的海,气势磅礴,因为他在南极住了很久。没有人画过这样的海,所以他的画在台湾很受人欢迎;其次,他画的松,很苍很劲很高雅。
汪稼华走了另外一个路线,过去的路线都是大海,现在由海上变到陆上来。“立锥莫笑无余地,万里江山笔下生”。他的智慧很高,很用心,很苦练。他一定能够成为大家。
陈国贵(青岛画院院长):
我跟汪稼华接触40年了。在“文革”刚开始,我到青岛就拜会一些画人、画友,我们就是那时认识的。之后他画山了,全国各地的山,名山都去写生。后来在建青岛画院时,我把他调到我这里来。当时他大海画了很多,去南极画海。他不断地在研究山,研究海,研究水。退休后,他说要变,就变成今天我们大家所看到的这种风格。黄宾虹他是真正在研究,他鼓励我画山水,我说老了不敢画了,因为谁都希望画好画,可要有胆量,还得负责任,力求把画画得美,画出自己的风貌出来。
李 一(《美术观察》副主编):
我和汪稼华先生都是山东人。您的展览叫笔墨展,看完以后,感觉您还是有笔有墨的,笔有笔气,墨有墨韵,抓住了根本的东西。从您的作品来看,您还写诗,搞书画,还有印章,您是用中国传统画家的全面要素来完善自己的,这一点我感觉是非常可贵的。笔墨这个问题,刚才很多先生都谈了我不再赘述。
笔墨既涉及到中国画的问题,也涉及到中国书法的问题,先说说您的书法。您的书法在画家的书法里面还是写得非常有功力,有自己的风格,也是有笔有墨的,这里面也能看出是从黄宾虹那里借鉴了干笔湿笔的结合,有这方面的追求。但是您的书法也有不足的地方,就是您在笔法上过于简单一些,笔法基本上是中锋的,在您以后的追求当中,是不是在笔法上更丰富一些?
另外,说到您的画,您的画刚才很多先生都谈了很大气,而且,特别对您画的青岛崂山很多先生给予了高的评价。在当前山水画跟风现象下,您能够深入到自己熟悉的山水当中去创造,这一点也是很可贵的。青岛还有一个老先生叫张伏山,生前也不显贵,他画得还很不错的。他把崂山的秀气找到,并且画出来了。您和他还不太一样,他是小幅的东西画得好,一到大的东西就大不如小,在整体上大的气势还不够。下一步您能够在优美的崂山上再下几年功夫,我想那肯定会更上一个台阶。当然学黄宾虹,研究还是有一定深度,您现在60多岁,实际上黄宾虹到晚年,他那种老辣特别是那种润中有苍的东西,特别是他晚年的书法作品可能会对您的中国画和您的书法有一定的帮助。
陈履生(主持人):
画家书法在当代是一个大的问题,现在画家跟书法是不是关系不太多?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中国当代艺术已经不存在“书画同源”。至少有一点坚持书法和绘画之间的关系,当然这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因为我是比较反对书法专业化,我认为中国几千年的书法发展是伴随着中国画发展起来的;现在的专业化对于书法的理解,或者是把书法艺术性过分地强调,当然这是另外的话题。我一直认为书法跟绘画,特别是笔墨的绘画,书法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有重要的意义。后来讲到关于与黄宾虹的书法有一定的关系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提示,我一直认为汪稼华先生的绘画50年的变化过程当中,他的变化同齐白石相比变化还早很多,但是我认为有很大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和书法的一种关系,这样一种关系对后来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曾先国(山东省美协副主席、青岛画院副院长):
汪稼华老师早期的作品是中西合璧的,画大海画崂山,借用西画的一些东西,追求中西合璧,汪稼华老师一生当中不断地追求,第一个到南极,他在艺术上敢于争先,是和大量的实践分不开的,尤其是对黄宾虹、石涛的研究很有心得。正因为不断研究历史,研究传统,才有他今天的大成就。
看到汪稼华老师这么多的画感受很深,他不光是画画,写诗、书法、篆刻都是值得我们青年画家学习的。
尚 辉(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
汪稼华先生的笔墨追求和二十一世纪中国画发展还是有所不同。二十世纪的一百年走到今天,笔墨确实失去了很多,笔墨是传统中国画的命脉,在今天笔墨问题已经不是中国山水画的唯一的价值判断。图式个性,视觉形式的问题,的确是我们今天山水画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视觉形式的个性是我们今天山水画的重要追求。很显然,汪稼华先生今天展览的作品里面,我们还是能够看出二十世纪山水画的影响,他的山水有很强的崂山地域风格特征,不可免地有很多形式构成的意味,对崂山圆形石头的强化,用中锋的线条,对山石形体的勾画,实际上是山水视觉形式的强化;就是说,尽管强调笔墨,也必不可免地带有这个时代山水的特色,我认为这是好的。就像刚才说的,强调时代精神和时代性。所以,笔墨仅仅是一个方面,我们回头再谈到回归的问题,我认为任何回归都带有时代的特色,都不可能完全地复原,汪稼华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二十世纪失去最多的东西就是笔墨,所以我们今天看汪稼华作品的时候,能够有所欣赏,就是笔墨的清透、雄浑,是在只讲究视觉形式的山水画家中看不到的,这是一个特色,或者说你的山水画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意义是,给人耳目一新的印象。
今天没有谈到重要问题,二十世纪山水画回归有好多次,我们谈到黄宾虹,也是二十世纪上半叶对中国画笔墨回归的最有成就的个案,像李可染、傅抱石,一手伸向现代,一手伸向传统。我们印象中最深的还是80年代,在现代诸流派不断冲击的时候,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在中国画需要创新的时候,我们发现了黄秋园和陈子庄。汪稼华出生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在这个年代出生的画家就知识结构来说,他们比不上上辈;由于在解放以后,经历很多的政治运动,知识结构的改变,创作的经历和传统的画家是不一样的;所以你的回归是有限度的回归。我们谈到笔墨的时候,回顾最多的是黄宾虹、石涛,实际上传统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在传统真正的笔墨个性里面还有洒脱、飘逸、静雅。我们谈到回归的时候,我们的对象是不一样的,我们只能就眼前的画家认同他;实际上我个人还是觉得在整个画史上,开拓与回归是一种整个的状态。回归也都有每个时代的特色,所以谈到汪稼华回归的时候应从两个方面分析,特别是我们就今天中国画来说,我们不能完全否认在二十世纪对视觉艺术的追求,对山水画表现现实生活的追求;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特色和特性,更多的是传统的笔墨。我认为你的笔墨规范,如果谈到回归,这种笔墨有规范化的笔墨。我们谈到你的画时,笔墨是一般意义上的判断,更高的境界是你的文化性,和你的笔墨个性。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今天谈到回归传统的时候,要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创造和构建起积极作用,否则这种回归是一种无效的回归。
李永林(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
看了展览之后,首先感觉传统笔墨问题现在越来越受到关注,汪稼华先生的画展有一个强调,即大家围绕的话题都是笔墨,我觉得汪稼华的笔墨下功夫很多,有许多可学习和研究的地方。
整个画展给我的感觉是气势苍茫、浑厚。我看了张仃先生的序,汪稼华先生和现在许多画家一样,是越画越大。是不是您也画一点小画,做得精一些?可能也是一个很理论的问题。从一个比较高的理论角度来看,“精微”,我个人的理解是“地道”的问题,有的人是比较迂腐的,有的人是畅达的;北宋的米芾,他理论上的观点我觉得是非常敬佩的,强调的一些东西非常准,锋芒毕露的准。写草书不从晋人的品格中出来,你说这种话是迂腐、刻板,不思进取?我对他的理解,把他作为一个参照,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针对性。我觉得米芾强调地道的东西,这个东西我觉得是中国书画的传统,如果说用“回归”这个词,艺术家应该做更多的思考。
阮仲华(篆刻家):
看了他的画,发现他的笔墨大变,这使我非常震惊。我当时感觉,当代中国画,画到这种程度不多。他的画代表了一条道路,中国画是中国人思维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我们要花力气去研究传统思维,但是做得很不够,我们怎么走出去,需要综合国力。汪稼华先生走了中国艺术的审美道路,坚持中国艺术的审美规范。
张所家(中央美术学院海南分院院长、教授):
我们小的时候有很多的精神领袖,汪稼华先生就是我们的精神领袖之一,事过30年,还有一种感觉,他的画陆续在变,不断有新的表现。以前画大海和这次画的东西,这次感觉很震惊,画画不是一个理论而是一件畅快事儿,我相信和中国人写字、吃饭一样,不要用大脑吃饭;画画如果不畅快了,光有理论,或者要承担那么多的义务的话,太累。看了汪稼华的画最大的感觉就是畅快。
邹跃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对汪稼华先生展览的感受,我觉得他的小作品比大作品好。尽管有的先生说作品不够小,但是我翻了画册有一些册页,我觉得册页更好,所以这种印象也符合张仃先生的一些想法。我想这里面有一些原因,这个原因在哪些地方,一如我以前所说的“致广大,尽精微”。
展览的主题就叫“汪稼华笔墨”,笔墨的中心位置可见之重。我还想谈一个看法,对于笔墨的争论,在我看来,笔墨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间,终究是末而不是本。“末”是一个后的意思,最后的结果是笔墨。但是它的本是什么?本还是哲学,还是孔孟、老庄的哲学,有的时候当代画坛还是有一点舍本求末的趋向。因为从纵的研究来看,笔墨中国最后走向笔墨,是由于对于老庄哲学的不断猜测的最终结果,本在道家哲学对天地自然的认识中间,也就是我所说的自然本体论和自然的优先性。
(阿宋整理)
延仲阅读·新闻链接
“汪稼华笔墨画展”于5月1日至14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有关该画展之详细资料请参阅本刊第三期72页“美术馆展览”栏目。
汪稼华,1940年12月生于山东烟台。青岛画院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时 间:2007年5月12日上午
地 点:中国美术馆七楼报告厅
主持人:陈履生
宋文京(青岛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青岛画院专职书画家,策展人)
陈履生(主持人):
汪稼华笔墨画展,自5月1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以来,引起了广泛关注。无疑,这个画展名称就已经表明了他有关中国绘画的基本立场;同时,也表明他从艺近50年来的追求。
笔墨是当代中国画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汪稼华先生作为一个中国画家,以他多年来对中国画的认识,在63岁的时候,一改过去的风格,潜心中国传统笔墨的研究,所以,这些作品和之前的“崂山系列”、“大海系列”以及“南极系列”都有不同,反映出他近年来对笔墨的一些想法。笔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更是中国当代文化的课题。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汪稼华画展中的相关问题。
最后说一句,这个展览是由青岛书协副主席宋文京先生和我策划的,并且今天的研讨会也是由我们两人共同主持。
程大利(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
人民美术出版社基于汪稼华先生作品的质量,以及他的贡献,为他编辑、出版了画册。这是我们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而我也为汪稼华先生写了一个序言。
看了他的作品之后,我有更多、更新的感受。在我的人生历程中,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传统,我注意到当代很多优秀画家也在回归传统,这让我震惊。二十世纪以来,我认为有很多优秀的画家,在中国画探讨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感到,我们对他们的认识远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比如说黄宾虹。由此我才渐渐明白,集大成者是什么意思。再说汪稼华先生,他是研究黄宾虹的,而且更多的是在研究黄宾虹如何成为黄宾虹,研究黄宾虹的艺术思想、学术精神,而不是停留在黄宾虹如何用笔上。成一个大师要走很长的路,黄宾虹走了70多年。
汪稼华先生的画不是美在色彩,而是美在心象。他的作品一有生活,二有笔墨。他不同于西洋人看生活,西洋人看图形,看形象,看结构、透视、比例⋯⋯有他们的审美感。中国画家不是这个,中国画家最后提炼出来的是心象,在心象的基础上,最后落实为笔墨。他观察生活的方法不一样,中国有中国的框架,西洋有西洋的框架。假使没有二十世纪的西洋画,中国画就灭亡吗?不会的,中国艺术有其自身的逻辑。这是我对汪稼华的认识,每个画家画的黄山都是不一样的,最打动我的则是汪稼华先生的笔墨,我要向他学习,并不是说他现在到了一个高峰,而是因为他的方向是对的。辣比甜好,重比轻好。这是中国人做人的规矩,谁都不会说浅薄、浮华的人好。所以中国画是人生的修炼和锤炼,也是东方文化的要求,在这一点上我和汪稼华有内在的互通。
创新只是现象,新的有高也有低,旧的也有高有低。那么,中国画的“高”,就是沿着这条路不断地开拓,寻找笔墨创造的至高境界。看了汪稼华先生的画,知道他做功课,搞篆刻,一日不停,终年不辍,这个路子是对的。这就是汪稼华先生画展给我们的启示。
李 松(原《美术》杂志主编):
看汪稼华先生画展有几点感触非常深,一个是张仃先生写的序言,重申了他的观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笔墨问题,在现在中国画界有一个基本共识:笔墨并不等于零。如果再往前走,把书法也否定就更不好了,张仃先生的见解是很重要的;另一个是程大利给画册写的文章非常好,也很深入;还有画册和展览不叫山水而叫笔墨,这也是在实践上拿作品直接参与中国画的论证,是很有说服力的实证,这是中国画的笔墨,我觉得汪稼华先生的作品有着很有力的依托。他遍游名山大川,饱游饫看,甚至到过南极,没有几位画家像他这样,画了几千幅写生,有丰富的生活积累,所以他的笔墨不是一个空洞的追求,而是包含有深刻的思想。我看了以后很受鼓舞。
刘龙庭(中国美术出版社编审):
汪稼华的展览以笔墨为名,这给我们提出一个深刻课题。
作为当代画家不追求时尚,这是非常可贵的,汪稼华的画,我认为在山东是出类拔萃的,有时代感。有两张画我比较喜欢,一张画的是泰山,一张画的是崂山,另外画册里还有很多的写生,我也很欣赏。他有读书万卷的经验,寻源是一个综合性的;中国画是一个系统,中国画分为工笔和写意,还有半工半写,笼统的讲是说不清楚的。汪稼华的画如果再有时代感、新鲜感,就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汪稼华的大海代表上世纪80年代的追求,这次水墨画代表他在新世纪的追求,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我希望汪稼华的画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一些时代感,适当地研究中国画的色彩。如果把笔墨和色彩两者加以融合,在晚年阶段注意山水画的色彩,会另有一番面目的。
陈履生(主持人):
刘龙庭先生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关于时代感。这个问题,我想不仅是汪稼华先生需要研究的,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值得思考的,如何既有一种面貌又有一种时代感,并且能反映中国传统的笔墨精神?这是极需要研究的。
翟 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我认为汪稼华先生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通者乐冰,超者乐极。我觉得他的画经历50年没有虚度光阴,他生活在海边,同时又深入崂山,十年画海,十年画山,又到南极。“通者乐冰”,他把水的大气,山的豪气通在一块,加上冰的凝聚力,到了南极他达到一种探索的极致,实际上是寻找艺术的极致。他的修养很全面,从书法、篆刻,到诗词、歌赋,在部队画各种题材的画,所以我的感受就是以上四句话。
传统不是包袱。经历越多越感觉到这种价值,对于“超者”来说传统就是垫脚石。现在,美术界有这么一种情况,有一种炒作型画家,认为别的搞不好就搞抽象画,不需要读书只标新立异找一个新点子闹一闹就能出名,觉得绘画是最容易的事情,最不需要学问的事情。实际上“画者,文之极也”,也是社会科学的极致,所以现在要挖掘传统中美好的东西。西方人要深入到东方来,他跟东方和东方人的深入是不一样的。这是非常丰富的矿藏。所以现在用最新的观点和方法来挖掘最古老的矿藏是美术界发展的方向;绘画是相当难的,是所有艺术门类当中最难的艺术,必须用终生的人格、修养、学问铸造,才能有所成就,有所创造。艺术需要正路,还有风骨、正道,要让年轻画家知道什么是艺术创造,怎么从积累创造,而不是速成的创造,这需要扭转画坛的风气,矫正画坛的误区。
汪稼华画展从仁者、智者、通者、超者等方向做出了表率。
夏硕琦(原《美术》杂志副主编):
我和汪稼华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从汪稼华艺术的道路来看,20多年以前的画风和今天相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汪稼华先生在艺术上的探索,涉猎方面是比较宽的,从其画海、画南极,到现在重画崂山等等。今天从笔墨的方法可以明显地看出当代画家所关注的一个课题,就是向传统文化回归的问题。五年前在香港召开一个专门的国际会议,花了三天的时间,开了一个题目叫“笔墨论辩”的会议,包括大陆、台湾的理论家,还有许多国外的关心中国画笔墨的人士。香港开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公众参与随时发问,我当时说,各吹各的号,看法还是很不一致的。现在过去五年了,关于笔墨问题探讨得越来越深入,画家在艺术实践上也越来越个性化,比方这一次看汪稼华的作品,可以看出他的笔墨形态、笔墨结构、笔墨境界都是有自己个性的,已经不是皮毛的,是进入到比较深层的阶段。
实际上当时我觉得在笔墨争论上有这么两个方面:一个是笔墨的基本功问题,作为艺术家、画家要有笔墨的基本功,笔墨的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刚才提到的笔墨纲领,笔墨就是一种创作系统,包括精神、灵魂和四肢身体的协同这样一种训练,只有完成了这种训练,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时候才能心手相应。这种训练应该是必不可少的,光有笔墨的基本功,未必成为好的画家、有作为的画家。在太多的情况下,笔墨熟练之极,但是看不到多少艺术境界,那个也算不成什么大的艺术家。所以,笔墨要传达你的灵魂,你的情感,你的精神,只有笔墨和精神高度结合,他才能达到文化的精神层面这样一个笔墨状态。这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在研究笔墨问题的时候,要研究中国传统理论问题,美学问题。
再回到汪稼华创作上,画一个东西,怎么叫语言表达得好呢?那就是说,笔墨要和情感结合,状物抒情。古人说,先要笔笔是笔,毫无草率。又要达到笔笔非笔,不是笔是什么?你这个笔随着气融汇到你创造的境界当中,成为那样一种融入的状态;比方说,我看汪稼华的老松,感觉到他在追求笔墨的老辣、苍劲、浑厚,干裂秋风的感觉时,实际上表达的是老松饱经沧桑的状态,心中对有生命力的松树存一种敬意。笔墨的锻炼不应该是形式美方面的内容,形式只是进门的功夫,更深层的东西是境界的创造。
陈 醉(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前面很多先生谈的面已经很广了,都谈到民族文化的弘扬,以及大的创新的老话题,还有包括汪稼华先生的画本身。
艺术的最根本还是境界,但是需要有很高深的技艺。技艺不能排除,否则就是“皇帝的新装”。
汪稼华先生陪着我看他的作品,崂山特点就是大石头,这一点很重要,相对的地域特色表现很好。现在有的中国画家笔墨非常好,所提炼的语言也很纯粹,到了抽象的符号,画长白山和五指山一样,我说这个东西就没有意义了;我们也有一些进修生来,我甚至带他们写生,甚至画油画,画出另外一种创作,我说你何苦这样,写生变成无用的了。境界至上,形而上,但是还应该有一点形而下的意思。
我觉得汪先生有很深的生活积累,画了那么多的创作、写生,起码从他的作品看到了这种积累,对一个艺术家是很重要的,对于当代的年轻画家进入艺术行列更重要。现在人不会写生,全靠照相机,我不反对照相机;但是能够写生,能够画速写的时候,一定要画速写,因为速写本身是记录以外,对脑子、手的训练,对构图、构思具体的训练,现在很多人已经没有这一步了,但是汪稼华先生能够做到见山见水,真实描摹,这种勤奋精神是值得推崇的。
同时,这种艺术功夫能够很好地转化,也是要一种过程的。一定要有技艺,艺术离开了技艺光是说境界怎么样,光是形而上的如何伟大,还是不行。这就是对某些所谓的抽象绘画进行一种不符合实际的过分夸张。离开了技艺你的艺术就不存在了。
还有一点,汪先生对书法的练习和把握很好,所以笔墨才能精到,现在很多中国画系出来的学生不会写书法,这是一种悲哀。我们中国文化传统的精神,突出表现为诗书画印的合一,我觉得能够这样训练自己,陶冶性灵,变化气质,这样积累吸收,是很重要的。
最后一点,还是要考虑如何有时代气息,笔墨当随时代,只考虑笔墨趣味不考虑艺术新的感受也还是不行的。毕竟还是当代人的画,能够增加这方面的,画面就更生动了,符合审美的需求。
曾傃东(高雄县书画学会理事长):
汪稼华先生和我认识多年了,我是高雄的书画协会的理事长,我们最初接触了两个月,日久情深。
我对他的字很喜欢,画看得很多。我把他在台湾的情况报告一下。他首先展览的是大海,他的海,气势磅礴,因为他在南极住了很久。没有人画过这样的海,所以他的画在台湾很受人欢迎;其次,他画的松,很苍很劲很高雅。
汪稼华走了另外一个路线,过去的路线都是大海,现在由海上变到陆上来。“立锥莫笑无余地,万里江山笔下生”。他的智慧很高,很用心,很苦练。他一定能够成为大家。
陈国贵(青岛画院院长):
我跟汪稼华接触40年了。在“文革”刚开始,我到青岛就拜会一些画人、画友,我们就是那时认识的。之后他画山了,全国各地的山,名山都去写生。后来在建青岛画院时,我把他调到我这里来。当时他大海画了很多,去南极画海。他不断地在研究山,研究海,研究水。退休后,他说要变,就变成今天我们大家所看到的这种风格。黄宾虹他是真正在研究,他鼓励我画山水,我说老了不敢画了,因为谁都希望画好画,可要有胆量,还得负责任,力求把画画得美,画出自己的风貌出来。
李 一(《美术观察》副主编):
我和汪稼华先生都是山东人。您的展览叫笔墨展,看完以后,感觉您还是有笔有墨的,笔有笔气,墨有墨韵,抓住了根本的东西。从您的作品来看,您还写诗,搞书画,还有印章,您是用中国传统画家的全面要素来完善自己的,这一点我感觉是非常可贵的。笔墨这个问题,刚才很多先生都谈了我不再赘述。
笔墨既涉及到中国画的问题,也涉及到中国书法的问题,先说说您的书法。您的书法在画家的书法里面还是写得非常有功力,有自己的风格,也是有笔有墨的,这里面也能看出是从黄宾虹那里借鉴了干笔湿笔的结合,有这方面的追求。但是您的书法也有不足的地方,就是您在笔法上过于简单一些,笔法基本上是中锋的,在您以后的追求当中,是不是在笔法上更丰富一些?
另外,说到您的画,您的画刚才很多先生都谈了很大气,而且,特别对您画的青岛崂山很多先生给予了高的评价。在当前山水画跟风现象下,您能够深入到自己熟悉的山水当中去创造,这一点也是很可贵的。青岛还有一个老先生叫张伏山,生前也不显贵,他画得还很不错的。他把崂山的秀气找到,并且画出来了。您和他还不太一样,他是小幅的东西画得好,一到大的东西就大不如小,在整体上大的气势还不够。下一步您能够在优美的崂山上再下几年功夫,我想那肯定会更上一个台阶。当然学黄宾虹,研究还是有一定深度,您现在60多岁,实际上黄宾虹到晚年,他那种老辣特别是那种润中有苍的东西,特别是他晚年的书法作品可能会对您的中国画和您的书法有一定的帮助。
陈履生(主持人):
画家书法在当代是一个大的问题,现在画家跟书法是不是关系不太多?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中国当代艺术已经不存在“书画同源”。至少有一点坚持书法和绘画之间的关系,当然这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因为我是比较反对书法专业化,我认为中国几千年的书法发展是伴随着中国画发展起来的;现在的专业化对于书法的理解,或者是把书法艺术性过分地强调,当然这是另外的话题。我一直认为书法跟绘画,特别是笔墨的绘画,书法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有重要的意义。后来讲到关于与黄宾虹的书法有一定的关系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提示,我一直认为汪稼华先生的绘画50年的变化过程当中,他的变化同齐白石相比变化还早很多,但是我认为有很大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和书法的一种关系,这样一种关系对后来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曾先国(山东省美协副主席、青岛画院副院长):
汪稼华老师早期的作品是中西合璧的,画大海画崂山,借用西画的一些东西,追求中西合璧,汪稼华老师一生当中不断地追求,第一个到南极,他在艺术上敢于争先,是和大量的实践分不开的,尤其是对黄宾虹、石涛的研究很有心得。正因为不断研究历史,研究传统,才有他今天的大成就。
看到汪稼华老师这么多的画感受很深,他不光是画画,写诗、书法、篆刻都是值得我们青年画家学习的。
尚 辉(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
汪稼华先生的笔墨追求和二十一世纪中国画发展还是有所不同。二十世纪的一百年走到今天,笔墨确实失去了很多,笔墨是传统中国画的命脉,在今天笔墨问题已经不是中国山水画的唯一的价值判断。图式个性,视觉形式的问题,的确是我们今天山水画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视觉形式的个性是我们今天山水画的重要追求。很显然,汪稼华先生今天展览的作品里面,我们还是能够看出二十世纪山水画的影响,他的山水有很强的崂山地域风格特征,不可免地有很多形式构成的意味,对崂山圆形石头的强化,用中锋的线条,对山石形体的勾画,实际上是山水视觉形式的强化;就是说,尽管强调笔墨,也必不可免地带有这个时代山水的特色,我认为这是好的。就像刚才说的,强调时代精神和时代性。所以,笔墨仅仅是一个方面,我们回头再谈到回归的问题,我认为任何回归都带有时代的特色,都不可能完全地复原,汪稼华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二十世纪失去最多的东西就是笔墨,所以我们今天看汪稼华作品的时候,能够有所欣赏,就是笔墨的清透、雄浑,是在只讲究视觉形式的山水画家中看不到的,这是一个特色,或者说你的山水画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意义是,给人耳目一新的印象。
今天没有谈到重要问题,二十世纪山水画回归有好多次,我们谈到黄宾虹,也是二十世纪上半叶对中国画笔墨回归的最有成就的个案,像李可染、傅抱石,一手伸向现代,一手伸向传统。我们印象中最深的还是80年代,在现代诸流派不断冲击的时候,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在中国画需要创新的时候,我们发现了黄秋园和陈子庄。汪稼华出生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在这个年代出生的画家就知识结构来说,他们比不上上辈;由于在解放以后,经历很多的政治运动,知识结构的改变,创作的经历和传统的画家是不一样的;所以你的回归是有限度的回归。我们谈到笔墨的时候,回顾最多的是黄宾虹、石涛,实际上传统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在传统真正的笔墨个性里面还有洒脱、飘逸、静雅。我们谈到回归的时候,我们的对象是不一样的,我们只能就眼前的画家认同他;实际上我个人还是觉得在整个画史上,开拓与回归是一种整个的状态。回归也都有每个时代的特色,所以谈到汪稼华回归的时候应从两个方面分析,特别是我们就今天中国画来说,我们不能完全否认在二十世纪对视觉艺术的追求,对山水画表现现实生活的追求;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特色和特性,更多的是传统的笔墨。我认为你的笔墨规范,如果谈到回归,这种笔墨有规范化的笔墨。我们谈到你的画时,笔墨是一般意义上的判断,更高的境界是你的文化性,和你的笔墨个性。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今天谈到回归传统的时候,要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创造和构建起积极作用,否则这种回归是一种无效的回归。
李永林(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
看了展览之后,首先感觉传统笔墨问题现在越来越受到关注,汪稼华先生的画展有一个强调,即大家围绕的话题都是笔墨,我觉得汪稼华的笔墨下功夫很多,有许多可学习和研究的地方。
整个画展给我的感觉是气势苍茫、浑厚。我看了张仃先生的序,汪稼华先生和现在许多画家一样,是越画越大。是不是您也画一点小画,做得精一些?可能也是一个很理论的问题。从一个比较高的理论角度来看,“精微”,我个人的理解是“地道”的问题,有的人是比较迂腐的,有的人是畅达的;北宋的米芾,他理论上的观点我觉得是非常敬佩的,强调的一些东西非常准,锋芒毕露的准。写草书不从晋人的品格中出来,你说这种话是迂腐、刻板,不思进取?我对他的理解,把他作为一个参照,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针对性。我觉得米芾强调地道的东西,这个东西我觉得是中国书画的传统,如果说用“回归”这个词,艺术家应该做更多的思考。
阮仲华(篆刻家):
看了他的画,发现他的笔墨大变,这使我非常震惊。我当时感觉,当代中国画,画到这种程度不多。他的画代表了一条道路,中国画是中国人思维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我们要花力气去研究传统思维,但是做得很不够,我们怎么走出去,需要综合国力。汪稼华先生走了中国艺术的审美道路,坚持中国艺术的审美规范。
张所家(中央美术学院海南分院院长、教授):
我们小的时候有很多的精神领袖,汪稼华先生就是我们的精神领袖之一,事过30年,还有一种感觉,他的画陆续在变,不断有新的表现。以前画大海和这次画的东西,这次感觉很震惊,画画不是一个理论而是一件畅快事儿,我相信和中国人写字、吃饭一样,不要用大脑吃饭;画画如果不畅快了,光有理论,或者要承担那么多的义务的话,太累。看了汪稼华的画最大的感觉就是畅快。
邹跃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对汪稼华先生展览的感受,我觉得他的小作品比大作品好。尽管有的先生说作品不够小,但是我翻了画册有一些册页,我觉得册页更好,所以这种印象也符合张仃先生的一些想法。我想这里面有一些原因,这个原因在哪些地方,一如我以前所说的“致广大,尽精微”。
展览的主题就叫“汪稼华笔墨”,笔墨的中心位置可见之重。我还想谈一个看法,对于笔墨的争论,在我看来,笔墨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间,终究是末而不是本。“末”是一个后的意思,最后的结果是笔墨。但是它的本是什么?本还是哲学,还是孔孟、老庄的哲学,有的时候当代画坛还是有一点舍本求末的趋向。因为从纵的研究来看,笔墨中国最后走向笔墨,是由于对于老庄哲学的不断猜测的最终结果,本在道家哲学对天地自然的认识中间,也就是我所说的自然本体论和自然的优先性。
(阿宋整理)
延仲阅读·新闻链接
“汪稼华笔墨画展”于5月1日至14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有关该画展之详细资料请参阅本刊第三期72页“美术馆展览”栏目。
汪稼华,1940年12月生于山东烟台。青岛画院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