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已经85岁的刘铭庭依然忙碌。记者日前见到这位老人时,他刚参加完一项柽柳保护实地考察活动,从青海同德县回到乌鲁木齐。作为植物学家、知名治沙专家,刘铭庭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退休后,仍在关心红柳研究、肉苁蓉培育和推广工作。
“我研究红柳60年,就做了两件事:发现了红柳新品种;发明红柳肉苁蓉人工种植技术,创下小面积亩产2000公斤以上的高产纪录。”刘铭庭说:“研究了一辈子红柳和肉苁蓉,我放不下它们。”
“以苦为乐,以苦为荣”
1956年在兰州大学生物系学习的刘铭庭去新疆实习,来到孔雀河下游尉犁县考察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里热得很,生态条件差,一定要改善那里的环境。”那次经历,让刘铭庭终生难忘,也让他暗下决心:“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的治沙事业。”
第二年,刘铭庭从兰州大学生物系毕业。毕业前,他满腔热情地给当时的高教部写信,主动请缨到边疆,投身治沙事业。“我到新疆工作,就是要改善生态环境,这是一份事业。”刘铭庭说。
要胜任工作,先磨炼意志。到新疆两个月后,自治区团委号召广大青年参加义务修渠,从山上修建一条30多公里的引水渠,刘铭庭主动报名参加。整个工程分五期,别人都是一个月轮一期,刘铭庭则是从开始修建到通水,参与了建设全过程。
研究红柳,就要与沙漠打交道,必须常往沙漠里钻。一天早晨,因为前一天夜里下了雨,非常凉爽,刘铭庭和同事就光着脚向沙漠腹地行进。10点钟太阳出来了,沙子的水分很快被晒干,滚烫难耐。“我们走两步就跪下来,把脚翘起来凉一下。因为沙子表面太热,几乎没法走。”刘铭庭笑着回忆,“幸亏我们带着采集土壤用的布袋子,把它套在脚上,赶快跑回去”。
“刚参加工作时,脑海中就两个想法:一是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积极参与国家建设;二是在艰苦的劳动中锻炼自己。”刘铭庭说:“在沙漠里工作,确实很苦,但保持好的心态,反而以苦为樂、以苦为荣,因为我有明确的目标,就是要研究出成果。”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1959年,刘铭庭参加中国科学院塔克拉玛干沙漠科学考察队,走进荒漠,寻找优良的固沙植物品种。“考察中他发现一个很高的沙丘上长满了红柳,针形的叶子与众不同。”红柳又名柽柳,刘铭庭当时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种新型柽柳,会在防风治沙中发挥很大作用。“这种红柳生命力顽强,如果流沙将它掩埋,它还会继续向上生长,而且它的枝条柔性好,抗风沙能力极强。”
刘铭庭对这一品种柽柳作了深入研究,后被学术界命名为“塔克拉玛干柽柳”。此后,刘铭庭又相继发现了莎车柽柳、塔里木柽柳、金塔柽柳等新品种,成为柽柳属植物研究领域公认的权威。“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刘铭庭说,“在深入接触自然界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可学的东西很多”。
从“六五”到“十三五”期间,刘铭庭承担了多项国家和自治区荒漠化治理重点科研项目,成为我国该研究领域学术带头人。在流沙地、重盐碱地通过引洪成功,大面积恢复和发展了红柳灌木林,十余年间推广400万亩,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刘铭庭获得过联合国、国家、省部级奖28项,在防治荒漠化领域是获得国际奖项最多的科学家。
“科研成果要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接受检验。”这是刘铭庭坚持的原则。历史上三次被迫迁移的和田地区策勒县,于20世纪80年代初又面临“流沙围城”困境。在自治区一次现场会上,刘铭庭和同事提出用5年时间治理流沙6万亩,植被覆盖率恢复到30%至40%的目标。随后他将自己多年的科研成果应用在策勒县流沙治理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仅用3年就完成了任务,红柳等植被覆盖在15万亩流沙上,流沙前锋后退了逾4公里。
“治沙致富一盘棋”
“科研只是第一步,关键是要将红柳的研究成果大面积应用于固沙造林。”刘铭庭认为,治沙致富一盘棋,治沙不能只靠投入,还要有产出,发展沙产业,让沙区群众在治沙中致富。
1985年,刘铭庭在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策勒沙漠研究站开始试种红柳肉苁蓉。红柳肉苁蓉是寄生在红柳上的肉苁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试种成功。
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和田地区长年饱受风沙之害,该地区于田县政府部门负责人慕名找到已退休的刘铭庭,寻求治沙之策。于是,刘铭庭从治沙站拿出自己培育的红柳肉苁蓉苗木,赴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试种。
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刘铭庭在沙漠里自建的土坯房中住,没有水,也没有电,生活物资要从外面运来,生活、交通条件极为不便。周边几公里,除了他和老伴,再没有人居住。刘铭庭为此买了一辆毛驴车、一只大水桶,从外面拉回漂满虫子的涝坝水饮用。起风沙时,昏天黑地,沙漠中的几间小屋被尘沙包裹,有时门都难以推开。
在沙漠中生活,刘铭庭的老伴储慧芳养成每天记日记的习惯,因为怕忘了每周二的集市,一周所需的生活用品都要去集市采购。儿子、女儿来探望,看到艰苦的生活条件,禁不住泪如泉涌,恳请父母回乌鲁木齐生活,被父母回绝:“有淳朴乡亲们的等待,在这里研究、培育肉苁蓉,不觉得苦。”
“当试验地里种出肉苁蓉,让乡亲们看到了增收的希望时,这比做多少场报告效果都好,找我学技术的人也越来越多。”刘铭庭高兴地说。
“将技术交给老百姓”
为了“给群众吃定心丸”,刘铭庭手把手教农民种植肉苁蓉,告诉乡亲们“不仅要种得好,还要卖得好”,带领更多人在治沙中致富。年过80岁,刘铭庭还经常骑着电动车去指导农户生产。
如今,和田地区推广红柳、肉苁蓉种植成效明显。在刘铭庭的示范带动下,肉苁蓉种植面积近50万亩,和田已成为我国肉苁蓉药材重要的产地、集散地及交易市场,并开拓出国际市场。于田县沙区红柳肉苁蓉种植面积达到16万亩,总产量达1.6万吨以上;肉苁蓉亩产最高达200公斤以上,一亩收入4000元至8000元。
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种植专业户达吾提·阿布都拉说:“以前家里穷得很,在刘教授的指导下,种上了肉苁蓉,日子越过越好,家里不仅盖了新房,还买了小汽车。”
由于刘铭庭多年来为肉苁蓉人工种植研究和大面积推广应用作出了突出贡献,群众称他为“红柳老人”“人工肉苁蓉之父”。1995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第一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将首次设立的“全球土地退化和荒漠化控制成功业绩奖”授予了刘铭庭主持研究的“盐碱地、沙地引洪灌溉大面积恢复红柳造林技术”项目。刘铭庭作为“策勒流沙治理研究”成果的主要完成者,也同时获得了这一奖项。
对于各种荣誉,刘铭庭看得很淡。刘铭庭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如今仍继续走在研究推广红柳、肉苁蓉种植的道路上。“科技工作者不能图名利,而是要将技术真正交给老百姓。”现在,许多沙漠边缘地带都被农民种上了红柳和肉苁蓉,既绿化了沙漠,也让农民得到了收获,改善了生活。刘铭庭说:“沙漠边缘绿起来的同时,乡亲们也富起来了,这才是我最高兴的事。”
“我研究红柳60年,就做了两件事:发现了红柳新品种;发明红柳肉苁蓉人工种植技术,创下小面积亩产2000公斤以上的高产纪录。”刘铭庭说:“研究了一辈子红柳和肉苁蓉,我放不下它们。”
“以苦为乐,以苦为荣”
1956年在兰州大学生物系学习的刘铭庭去新疆实习,来到孔雀河下游尉犁县考察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里热得很,生态条件差,一定要改善那里的环境。”那次经历,让刘铭庭终生难忘,也让他暗下决心:“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的治沙事业。”
第二年,刘铭庭从兰州大学生物系毕业。毕业前,他满腔热情地给当时的高教部写信,主动请缨到边疆,投身治沙事业。“我到新疆工作,就是要改善生态环境,这是一份事业。”刘铭庭说。
要胜任工作,先磨炼意志。到新疆两个月后,自治区团委号召广大青年参加义务修渠,从山上修建一条30多公里的引水渠,刘铭庭主动报名参加。整个工程分五期,别人都是一个月轮一期,刘铭庭则是从开始修建到通水,参与了建设全过程。
研究红柳,就要与沙漠打交道,必须常往沙漠里钻。一天早晨,因为前一天夜里下了雨,非常凉爽,刘铭庭和同事就光着脚向沙漠腹地行进。10点钟太阳出来了,沙子的水分很快被晒干,滚烫难耐。“我们走两步就跪下来,把脚翘起来凉一下。因为沙子表面太热,几乎没法走。”刘铭庭笑着回忆,“幸亏我们带着采集土壤用的布袋子,把它套在脚上,赶快跑回去”。
“刚参加工作时,脑海中就两个想法:一是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积极参与国家建设;二是在艰苦的劳动中锻炼自己。”刘铭庭说:“在沙漠里工作,确实很苦,但保持好的心态,反而以苦为樂、以苦为荣,因为我有明确的目标,就是要研究出成果。”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1959年,刘铭庭参加中国科学院塔克拉玛干沙漠科学考察队,走进荒漠,寻找优良的固沙植物品种。“考察中他发现一个很高的沙丘上长满了红柳,针形的叶子与众不同。”红柳又名柽柳,刘铭庭当时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种新型柽柳,会在防风治沙中发挥很大作用。“这种红柳生命力顽强,如果流沙将它掩埋,它还会继续向上生长,而且它的枝条柔性好,抗风沙能力极强。”
刘铭庭对这一品种柽柳作了深入研究,后被学术界命名为“塔克拉玛干柽柳”。此后,刘铭庭又相继发现了莎车柽柳、塔里木柽柳、金塔柽柳等新品种,成为柽柳属植物研究领域公认的权威。“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刘铭庭说,“在深入接触自然界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可学的东西很多”。
从“六五”到“十三五”期间,刘铭庭承担了多项国家和自治区荒漠化治理重点科研项目,成为我国该研究领域学术带头人。在流沙地、重盐碱地通过引洪成功,大面积恢复和发展了红柳灌木林,十余年间推广400万亩,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刘铭庭获得过联合国、国家、省部级奖28项,在防治荒漠化领域是获得国际奖项最多的科学家。
“科研成果要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接受检验。”这是刘铭庭坚持的原则。历史上三次被迫迁移的和田地区策勒县,于20世纪80年代初又面临“流沙围城”困境。在自治区一次现场会上,刘铭庭和同事提出用5年时间治理流沙6万亩,植被覆盖率恢复到30%至40%的目标。随后他将自己多年的科研成果应用在策勒县流沙治理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仅用3年就完成了任务,红柳等植被覆盖在15万亩流沙上,流沙前锋后退了逾4公里。
“治沙致富一盘棋”
“科研只是第一步,关键是要将红柳的研究成果大面积应用于固沙造林。”刘铭庭认为,治沙致富一盘棋,治沙不能只靠投入,还要有产出,发展沙产业,让沙区群众在治沙中致富。
1985年,刘铭庭在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策勒沙漠研究站开始试种红柳肉苁蓉。红柳肉苁蓉是寄生在红柳上的肉苁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试种成功。
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和田地区长年饱受风沙之害,该地区于田县政府部门负责人慕名找到已退休的刘铭庭,寻求治沙之策。于是,刘铭庭从治沙站拿出自己培育的红柳肉苁蓉苗木,赴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试种。
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刘铭庭在沙漠里自建的土坯房中住,没有水,也没有电,生活物资要从外面运来,生活、交通条件极为不便。周边几公里,除了他和老伴,再没有人居住。刘铭庭为此买了一辆毛驴车、一只大水桶,从外面拉回漂满虫子的涝坝水饮用。起风沙时,昏天黑地,沙漠中的几间小屋被尘沙包裹,有时门都难以推开。
在沙漠中生活,刘铭庭的老伴储慧芳养成每天记日记的习惯,因为怕忘了每周二的集市,一周所需的生活用品都要去集市采购。儿子、女儿来探望,看到艰苦的生活条件,禁不住泪如泉涌,恳请父母回乌鲁木齐生活,被父母回绝:“有淳朴乡亲们的等待,在这里研究、培育肉苁蓉,不觉得苦。”
“当试验地里种出肉苁蓉,让乡亲们看到了增收的希望时,这比做多少场报告效果都好,找我学技术的人也越来越多。”刘铭庭高兴地说。
“将技术交给老百姓”
为了“给群众吃定心丸”,刘铭庭手把手教农民种植肉苁蓉,告诉乡亲们“不仅要种得好,还要卖得好”,带领更多人在治沙中致富。年过80岁,刘铭庭还经常骑着电动车去指导农户生产。
如今,和田地区推广红柳、肉苁蓉种植成效明显。在刘铭庭的示范带动下,肉苁蓉种植面积近50万亩,和田已成为我国肉苁蓉药材重要的产地、集散地及交易市场,并开拓出国际市场。于田县沙区红柳肉苁蓉种植面积达到16万亩,总产量达1.6万吨以上;肉苁蓉亩产最高达200公斤以上,一亩收入4000元至8000元。
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种植专业户达吾提·阿布都拉说:“以前家里穷得很,在刘教授的指导下,种上了肉苁蓉,日子越过越好,家里不仅盖了新房,还买了小汽车。”
由于刘铭庭多年来为肉苁蓉人工种植研究和大面积推广应用作出了突出贡献,群众称他为“红柳老人”“人工肉苁蓉之父”。1995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第一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将首次设立的“全球土地退化和荒漠化控制成功业绩奖”授予了刘铭庭主持研究的“盐碱地、沙地引洪灌溉大面积恢复红柳造林技术”项目。刘铭庭作为“策勒流沙治理研究”成果的主要完成者,也同时获得了这一奖项。
对于各种荣誉,刘铭庭看得很淡。刘铭庭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如今仍继续走在研究推广红柳、肉苁蓉种植的道路上。“科技工作者不能图名利,而是要将技术真正交给老百姓。”现在,许多沙漠边缘地带都被农民种上了红柳和肉苁蓉,既绿化了沙漠,也让农民得到了收获,改善了生活。刘铭庭说:“沙漠边缘绿起来的同时,乡亲们也富起来了,这才是我最高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