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ig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算法课程是生物信息专业的基础课程,是生物信息学研究分析生物医学问题最为常用的方法技术。然而,优化算法是一门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的课程,对缺乏相关知识背景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如何调整优化算法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激励学生克服困难并热爱学习优化算法,是本文要阐述的问题。
  关键词:课程重要性,有用性,生动性,模块化,科学性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5(c)-0000-00
  优化算法分为传统优化算法和智能优化算法。传统优化算法主要针对于结构化的问题,有着较为明确的问题模式和约束条件描述。它对于有唯一明确的全局最优解问题来说具有很好的性能。传统优化算法主要有三个步骤:随机初始化一个有效解;向改进方向移动判断停止准则是否满足,若满足则停止,否则跳转下一步;向改进方向移动,得到新解,转回上一步。算法流程整体简单利于理解,但面对现实复杂的问题,传统优化算法的局限性就显而易见。单点运算方式限制了计算效率的提高,只向改进方向移动对于多峰优化问题来说很难跳出局部最优解,同时对于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要求限制了传统优化算法的推广应用。对于复杂实践问题尤其是NP难问题或NP完全问题,传统算法将面临着计算复杂性高,计算时间很长等问题。而智能优化算法是科学家们通过平衡求解时间与求解精度设计出的形形色色的具有启发式特征的计算方法,包括遗传算法,蚁群优化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模拟退火和禁忌搜索算法等。这些算法模拟大自然和人类的智慧实现了在可接受的时间内获得问题的最优解。如遗传算法是模仿了自然界的进化过程,蚁群优化模仿了蚂蚁群体觅食过程,模拟退火算法模仿了物理退货过程,积极搜多算法模仿了人类的记忆功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一代测序的发展带领着我们走进了生物医学的大数据时代,使得生物医学研究中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而智能优化算法在这些问题中有着出色的表现。然而,智能优化算法是一门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的课程,对缺乏相关知识背景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这会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减弱和对课程学习的厌倦情绪。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文作者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出发对智能优化算法及其应用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索,改善了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效果,激励学生克服困难并热爱学习优化算法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提高学生对算法重要性的认识
  很多时候,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降低不是因为内容太难听不懂,而是学生认为所学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没有用,于是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他们所认为的有意义或有意思的事情上。当自己意识到这方面知识重要性的时候,他们的学习动力也会自然增强。那么,如何让学生意识到多学课程的重要性呢?对于生物信息学的学生来说,我们首先应该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未来生物信息学研究所要面临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一代测序的飞速发展带领着我们走进了生物医学的大数据时代。癌症基因组图谱和国际癌症基因组协会检测了体多种癌症(包括胶质母细胞瘤、肺腺癌、乳腺癌、卵巢癌、结肠癌、直肠癌、膀胱癌、头颈癌、前列腺癌、肺鳞癌、慢性白细胞淋巴白血病等、子宫内膜癌和肾透明细胞癌等)成千上万个病例-对照样本的多维组学数据(包括基因组上的拷贝数图谱,突变图谱,转录层面上的基因表达谱,lncRNA表达谱和miRNA表达谱,蛋白质谱,表观层面上的DNA甲基化谱等),每一维组数据都包含了成千上万个基因。面对着如此庞大的生物数据,试问学生有什么样的想法?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筛选与癌症相关的生物学标记?给予学生充分思考时间,并与学生交流,告诉他们优化算法在他们未来生物信息学研究中的应用,增强他们对优化算法重要性的认识,来激发学生对优化算法的兴趣,让他们带着问题来学习优化算法。
  2准确刻画优化对象
  优化算法应用的对象是最优化问题。对于不同的最优化问题,我们可以设计不同的优化算法。最优化问题的一般形式包括三个要素:目标函数、决策变量与约束条件。目标函数用来衡量所得到解的质量优劣;决策变量决定了一个有效解的具体形式;约束条件则规定了有效解的范围。无论是对于传统优化算法还是智能优化算法,在应用它们的时候,我们应该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即具体目标函数是什么,解的形式是什么以及约束条件是什么?因为只有准确刻画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才能够在正确的目标指导下在有效的解空间中向最优解迭代靠近。错误的目标函数、错误的解的形式或是错误的约束条件都会导致我们找不到问题的最优解或是可接受解。例如,n个城市的旅行商问题:对于设有n个城市,任意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为dij(i,j=1,2,….,n).旅行商问题就是需要寻找这样的周游方案:周游路线从某个城市,经过每一个城市一次且仅一次,最终回到出发城市,使得周游路线总长度最短。旅行商问题的决策变量有n个,它们组成的有效解的形式为1-n个城市的一个排列,长度为n;约束条件为排列中不允许出现重复的城市;它的目标函数是min∑dπ(i)π(i+1),其中dπ(i)π(i+1)表示有效解中第i个城市π(i)与第i+1个城市π(i+1)之间的距离。∑dπ(i)π(i+1)得到的数值越小表明所选的旅游方案越接近最优解。
  3生动形象地描述算法
  我们知道数学课程和算法课程是最为枯燥的课程,如果我们循规蹈矩地传授课本上仅有的知识,只能使得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学生也会听的昏昏欲睡。对于算法课程,课本上只是一些基本的概念、算法流程图和伪代码,是特定算法的骨架。需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一些常识现象,把这个骨架丰满起来,栩栩如生地讲给学生听。例如,遗传算法涉及到染色体编码、群体初始化、适应值评价、选择算子、交叉算子和突变算子。在遗传算法运算过程中,是一组初始解不断地经过选择算子、交叉算子和突变算子循环迭代过程逐步向最优解解集合进化。如果我们单纯地讲这个算法骨架会出现以下现象:由于学生现有知识与新知识的断层,教师没有办法找到突破口,没有办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同时学生会有疑问,例如为什么进行染色体编码。能够引起教师和学生共鸣的是达尔文的进化轮和孟德尔的遗传学,遗传算法的思想来源于生物进化过程。即它模拟基于生物进化过程中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大智慧。生物进化过程是对群体的一个进化过程,根据群体中个体的适应值进行淘汰个体,产生一个种群,种群中的个体间进行交配以及个体染色体上发生的遗传变异,产生成一个新的群体,如此循环,周而复始,使得群体向着更适应自然环境的方向进化和发展,提高群体整体的适应能力。生物学中,个体的适应值是由自身携带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生物进化过程也是优化染色体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将最优化问题的解空间和生物进化过程的遗传空间进行一一对应,那么遗传算法就很容易理解了。比如,在问题空间的所有有效解对应于生物进化过程中遗传空间的一个群体,那么任何一个有效解就对应于生物进化过成群体中的一个个体,也就是一个染色体,也就完成了染色体的编码。从解空间中选择一个初始子集映射到进化空间中的形成一个群体,根据每个个体的适应值,可以利用进化过程中的遗传操作,形成新的群体,周而复始,使得解的质量向最优发展。   4实现算法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常言道:知之非难,行之不易。对于一个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只要我们有记忆功能就可以倒背如流。然而,算法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进行实战的。能够激起学生学期兴趣的直接方式是让一个理论的算法运转起来,也就是说学生自己动手编程实现算法。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每个算法整体函数程序相对庞大,直接将变成任务派给学生,无疑是派出了一座山。在编程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错误,无论怎么检查总是找不到源头,这样会挫伤学生的锐气和学习的积极性。带领学生实现算法,可以实行“总-分-总”的形式。首先,我们应该让学生对算法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熟悉基本思想、基本原理、基本流程是整体认识的第一步;在基本流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整个算法的流程框架,再进行讲解算法的正确流程图,让学生进行两者对比找出自己思考的误区在哪里,强化学生对算法的整体把握;其次,需要根据算法的整体框架,把算法进行划分成模块,即把算法编程的总任务有机地分成子模块。每一个子模块都能完成算法流程中的一个小任务。通过对每一个子模块编程进行测验验证其正确性,即便时出错也可以很快锁定到较小的区域进行检查。每一个小模块的程序编程规模较小,比较容易完成,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最后,回顾整体的流程框架,将实现的每一个小模块根据整体框架进行有机有逻辑的组装,实现整个算法的编程。通过简单例子对编好的算法程序进行验证,检查程序出现的错误。在这里,我们不需要对每一条程序进行检查,只检查每一个子模块运行结果是否是预期结果。如果不是,那么就可以锁定该模块出现了问题,便可对子模块检查修正。
  5科研实例进课堂,强化算法有用性
  早期诊断和治疗癌症是人类面对的重大医学问题。优化算法能够识别复杂疾病相关的风险标志物,有助于我们了解癌症的发病机制,提供有用的靶点,对癌症进行靶向治疗。在每一个算法讲解的起始,我们应该以一个科研问题作设问,以讲故事的形式贯穿算法讲解的始终。现有一个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基因表达谱,检测了B细胞淋巴瘤基因表达谱的两个亚型:42个DLBCL样本和21个正常样本,表达谱中共检测4026基因的表达,如何应用遗传算法识别特征基因集将DLBCL样本从正常样本中区分出来?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特定算法的具体流程。在遗传算法中讲解每一个知识点后,可以以互动的形式向学生进行提问所学知识点对该生物医学问题的应用。比如,该生物医学问题是哪一类优化问题,目标函数是什么,决策变量是什么,如何设置决策变量,该问题解如何表示,,如何进行染色体编码等等。当我们对算法基本知识讲解完毕时,也就将算法应用到了该医学问题上,最后给出遗传算法识别出来的特征基因集合以及该集合对癌症样本和正常样本的分类正确率,直观地证明算法在识别癌症风险标志物的有用性。同时,还可以将算法所应用到生物医学领域的前沿文献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行结成小组进行科研文献阅读与研讨,共同讨论和分析算法所应用到的生物医学问题是什么以及如何应用的,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总之,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形式进行不断改革,针对不同学生群体进行因材施教、多样化的课程考核方式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勇,蔡自兴.“智能优化算法及其应用”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课程与教]学.1672-5913(2009)11-0127-02
  [2]丁丽,段红成.优化教学过程构建高效课堂.2013, 31(3), 1671—1246 (2013)03-0051-03
  [3]拓守恒,雍龙泉,邓方安.“教与学”优化算法研究综述.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31(7),1001—3695(2013)07—1933-06
其他文献
摘 要:开展双语教学是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语言与内容融合学习(Content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简称CLIL)模式是一种良好的双语教学理念。为了提高理工科专业双语教学效果,该研究以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为例,以中南民族大学该专业2011级、2012级四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将2011级学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
期刊
摘 要:中华民族向来有“逐水而居”的传统,河流是一个民族的命脉和保障,河流的生态环境直接决定人类的生存环境。该文以汜水河为例,2016年暑假期间,在几乎同一时间段在河流不同区域取水,测试水样基本生化指标,通过指标对比,分析工农业生产对河流生态的影响,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河流 生化指标 生态  中图分类号:X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b)-0059
期刊
摘 要:该文运用胜任力模型,重构高技能人才综合职业素质要素,提出了高技能人才综合职业素质模型,包括认知能力、行动能力和个性能力3个维度以及阅读表达、分析思考等15个因子,并对综合职业素质的训练模式、评价方式、评价标准进行分析。  关键词:胜任力模型 高技能人才 综合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a)-0123-02  综合职业素质是
期刊
摘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本文针对目前本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指导环节监控不够,毕业设计部分题目陈旧,单一,毕业设计投入时间不足,毕业实习实践环节效果不佳等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尤其使用了新引进的JHBY仿真系统,该系统最大限度地模拟了钢铁企业现场的实际操作流程,这有利于提高我校材料成型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和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从而达到
期刊
摘 要:针对传统《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强调课程形态的系统性、完整性和深刻性,与当代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之间的矛盾,有必要优化重构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项目化,突出其工程性、职业性和应用性,以达到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 优化重构 项目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5(c)-0000-00  引言  《
期刊
摘要:本报告介绍了“民机驾驶舱人机工效综合仿真理论与方法研究”在2013年度的研究进展。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1. 建立了进近滑行阶段飞行员仿真模型;提出分层次的飞行员仿真模型的验证方法,即宏观和微观结合的方法。利用飞行员操纵序列等实验数据做宏观验证,利用眼动等数据做微观验证。 2. 基于前期开展的13项驾驶舱视觉工效学研究,总结了不同环境因素对被试主观评价、视觉作业绩效和反应时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
期刊
摘要:围绕研究思路2013年主要研究工作有驾驶舱空间色彩综合工效实验、基于数字仿真置信度的驾驶舱人机工效评价研究、驾驶舱内饰参数化实体造型和视觉工效评价实验等几个方面。 形成的标志性成果主要有,飞机驾驶舱内饰造型特征线分析和基于数字仿真的飞机驾驶舱虚拟评价方法。  关键词:工业设计;飞机驾驶舱;视觉工效;模拟实验方法;方差分析;动态模糊神经网络  Abstract:Around the resea
期刊
申请公布号:CN105709506A  申请公布日:2016.06.29  申请人:刘南林  地址:421800湖南省耒阳市湘南监狱十四监区  发明人:刘南林  Int.Cl.:B01D45/02(2006.01)I;B01D51/02(2006.01)I;F24J2/00(2014.01)I  摘要:一种太阳能雾霾沉降装置,是利用聚光方法,提高局部区域太阳光照强度,形成显著空间温差和空气对流,产
期刊
摘要:本报告主要是对民机驾驶舱人为差错的诱因进行了分类分析研究,从民机人为差错数据库中选取了271个有详细描述的驾驶舱人为差错相关案例,其中事故征候55起,事故216起,应用驾驶舱人为差错模型框架以及HFACS (Human Factor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进行差错分类和分析,,结果发现技能差错161个,占43.3%,注意力分配和驾驶技术不精最多
期刊
申请公布号:CN105711899A  申请公布日:2016.06.29  申请人:华中科技大学  地址:430074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发明人:李小平;李亦景;贺鑫;范树超  Int.Cl.:B65B43/18(2006.01)I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防止取多张非覆膜编织袋的取袋设备,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机架上的取袋翻袋机构、分袋机构、翻转压袋机构、袋口托板和吹气喷嘴,所述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