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商学教育目前的发展已经面临一个很大的瓶颈,突破瓶颈的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就是不断地促进商学教育国际化发展。而国际化,不仅仅是指在教学和研究层面的国际化,更是在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上的国际化。
关键词:商科教育;教学;学生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商科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档次,这不仅表现为具有商科学位授予权学校的不断增加,更表现为培养层次的逐步丰富和培养质量的提高。从培养方向看来,目前我国广义的商科涵盖了经济学和管理学两个主要领域的若干专业。从培养层次看来,我们拥有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不同培养层次。从培养模式来看,商科教育正在逐步走向多元化——既有比较系统的学历教育,也有偏重实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在最为重要的商科硕士培养方面,既有以面向研究为主的教育模式(比如各大学统招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也有以面向实务为主的教育模式(比如目前比较流行的MBA、会计硕士等)。教育模式的丰富拓宽了学生的选择空间,也为商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商科教育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目前我国商科教育也正面临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部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学校学科调整步伐较慢,难以满足市场变化的需要。考察西方主要国家的商科教育,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西方国家的大学在商科教育方面都有非常明确的市场导向,学科、专业甚至课程的设置都与市场需求紧密相关。学校有权力根据市场状况随时调整自己的专业设置与讲授课程,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商科教育是市场导向的。反观国内商科教育,不管是哪个办学层次,都要通过政府教育部门统一论证和审批,专业调整步伐比较慢,甚至经常出现与市场需求脱节的情况,不利于商业人才的培养。
2.过于将商科教育局限在课堂教育,商科教育出现过于理论化的倾向。商业人才需要的是综合素质,仅仅依靠课堂上学习的理论是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商务人才的,需要大量的案例和实践。但目前很多学校的学习内容过多地局限于书本知识,对于实践性的内容强调不够。比如,很多学校设置过多的数学课程和纯理论课程,这对于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这样的课程设置比较适合于研究性较强的学校,对于大部分人才培养面向应用的学校是不合适的。
3.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过于传统,培养的学生无法适应现代商业的需要。商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能够适合现代商业竞争的现代商业人才,因此其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的创新就变得非常重要。很多学校的商科是从传统的财经学科发展而来,重宏观、轻微观;重国家政策,轻企业决策;重价值判断,轻实证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院校的理论体系更新较慢,给学生灌输大量过时的知识,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毕业后适应现代社会竞争。这样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更是无法吸引国外师资和学生,离国际化的要求相去甚远。
4.教学设备陈旧,相关配套设施不足,缺少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我国众多高校目前仍然面临着比较严重的资金短缺,学校没有足够的资金更新教学设备,改善教学手段。尤其是本科教学和国家计划内研究生教学部分,学校的办学成本更是难以弥补。除了少数拿到国家特别补助的重点院校,普通高校的教學手段和设施往往非常落后。学生在学校接触的硬件环境和毕业后到工作单位接触的硬件环境条件差别较大,影响学生自信心和用人单位对学校的评价。以这样的硬件条件进行全面的国际化教学更是不可能实现的。
5.办学国际化程度不足,与经济国际化高度发展很不适应。随着我国商业领域的国际化,学校商科教育的国际化也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目前我国商科教育的国际合作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
国际化战略是很多发达国家高校的一贯做法,也是后起国家高校正在加紧推进的一项重要战略。作为一个目标和实施过程,国际化对于高等学校的作用如何,同高等学校本身的办学目标有关。然而,事实上,相比盈利组织或者政府组织,高等学校的办学目标并不是一个具有高度共识的概念。希拉·斯劳特(Sheila Slaughter)和拉里·莱斯利(Larry L. Leslie)观察了自1970~1995年间学术劳动性质的不断变化,发现20世纪末以来的政治经济全球化正在打破过去一百年发展起来的大学专业工作模式。“全球化正在为学术职业的某些方面创造新的结构、激励和奖励,同时对这一职业的其他方面造成限制和抑制。”[1]高等教育的办学目标从来不是一个确定或者固定的概念,而是随着社会发展在不停地变化。
(一)教育国际化的定义
瑞尔森理工大学(Ryerson Polytechnic University)的简·耐特(Jane Knight)在1998年的一次关于全球化的会议上对高等教育国际化作出了最简练、全面、深入的定义:“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将一个国际的或跨文化的尺度纳入到一个教育机构的教学、研究及服务职能中的过程。一个国际尺度指能将一种国际的、文化间的、全球的视野及观点引进并结合到一所从事高等教育的机构的一个观点、一项活动或服务。”耐特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将对国际化的理解充分地扩展为一个复杂的、综合的发展过程,避免了将国际化与国际教育(International education)混为一谈的臆断。格林(Green)和奥森(Olson)也在他们的研究中指出了不能将国际化和国际教育的概念互换,因为这将“把国际教育归为一个单独的过程,通过一系列断续的活动实现,成为一种片断式的过程”,且“极易使其被误解为它众多组成部分中的一项,导致对国际化概念外延和内涵的过分简单的理解。”
爱伦堡(Ellingboe)在她的一项研究(1998)中说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将国际性的观点整合到一所高校的体系中去的过程”,“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面向未来的、多元化的、学科间的任务,需要众多的参与者协作来改变一个高等教育机构的内部机制使其适应一个日益多样化、全球聚焦的、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她的研究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将国际性相关材料、知识及活动包含到一所大学的教学、研究和服务中去,从而将任何国际性的见解都能在学生、教师及行政人员中发展。而这些国际性相关材料、知识及活动将会用来衡量一个机构的国际化程度。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先驱哈拉里(Harari)在1972年提出,一个国际化的校园是要求众多条件的一个综合。他认为在这样的校园里“教师承担着将其所授课程国际化的义务;是整个机构都采取积极的态度去更好地了解其他的文化和社会,对同其他的文化和社会进行交流互动抱有真正的兴趣,且热切渴望了解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及地球的生态生存问题”。
在所有的定义中,简·耐特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包含了高等教育机构教学、研究和服务的使命,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现象提供了最简要全面的描述。对该领域的其他定义仅涉及了这个复杂过程的一些方面,因此避免将国际化理解为其包含的众多组件的一部分是很重要的。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观察指标
1.师资国际化。商科的教师应该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国家的人组成的,师资的国际化是办学国际化的一个基本元素。但是,由于人事管理的落后,外籍教师不能拥有与中国教师相同的劳动合同权利,在政策上的歧视导致其没有办法真正融入学校的大环境,从而难以吸引高水平的海外师资。
2.生源的国际化。在欧美的大学商学院中,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学生不分种族在一间教室上课的情景在国内院校很少能够做到,原因之一是我国商科教育中传承了相当程度的计划教育特色,没有办法解决外国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在收费、住宿、招生指标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差异。即便在招收留学生比较多的学校,中外学生的教育模式依然是割裂的。
3.教学语言的国际化。欧美各国的商学院,其教学语言普遍使用英语,因为英语是在全球商务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甚至在亚洲的发达国家或地区,英语作为教学主要语言,也已经在很多商科教学机构普及。而在国内,英语和商科作为两个不同的学科目前依然存在着一系列人为的、很难逾越的鸿沟。
三、我国商科教育国际化瓶颈的原因分析
商科教育在很多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都是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领域。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是大学体系中离市场目标最近,离行政目标最远的一个领域。从学科所研究和讲授的内容看,其研究的核心是如何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或者如何提高整个经济的效率,它的内容决定了所有的商科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深入理解商业和经济的运转过程,时刻保持着对商业和经济变化的敏感度,否则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研究者或学习者。从办学形式来看,商科往往具有很强的实战性,很多美国大学的商科都是从职业培训和商业职业教育发展起来的,而这些项目经常都是通过市场原则收取高额学费。这也决定了典型的商科教育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并把市场导向渗透到教学和服务的每个细节中。
上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市场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商业活动频繁,商科教育在这个背景下逐步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从这些属性上看,商科和传统的历史、哲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在教育和教学上有着非常大的差别。市场导向的办学,要求大学的商学院拥有足够的资源才能够在竞争中逐步胜出。包括更加灵活的制度安排,更加市场化的教育和服务模式,更高的英语要求以及不落后于商业甚至领先于商业机构的理念和模式。
中国的商科教育模式是一个不同于西方的模式,一方面政府拥有对教育的比较大的决定权,另一方面政府给学校的拨款和政策内收费相对有限。一方面,大学没有真正的办学权力,从招生规模,到专业设置都必须按照上级机构的要求进行,每个教育项目都需要由上级机构审批。仔细考虑起来,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我们仍然没有能够用商业化的眼光看待商科教育。商科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商业人才或对商业领域进行研究的科研人才。不管是怎样的培养模式,这个学科本身首先是面向市场、面向竞争、面向实践的。在西方国家,商科教育尤其是商科硕士学位教育基本上是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的。有关教育是否可以产业化的争论在我国已经持续很久,有关部门也就此多次做出表态。但事实上,无论怎么解释,缺少市场评价和市场运做的商科教育必定是难以持续发展的。
所谓用商业化的眼光去看商科教育,并非某些教育学家所渲染的把教育当成一个利润中心的行为,而是我们要学会用商业上的标准要求商科教育,用商业上的手段运做商科教育,用商业上的效率评价标准评价商科教育。在这个基础上,真正提高商科教育的质量和层次。
同样,用计划经济的评价标准去评价商科教育的好坏会严重的混淆视听,对市场形成误导,对商科教育的发展有长远危害。比如,国内有的大学排行中罗列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排名,其评价标准严重缺乏商业常识和最基本的学科知识。
2.商科教育资源的垄断严重,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缺少足够的竞争。我国商科教育管理体制中的一个致命弱点是学位授予权的审批体制。按照这种审批体制,所有的商科学位发放都需要经过相关行政部门的审批,这不仅严重限制了商科教育的发展速度,更是危害了商科教育多元化步伐,限制商科教育特色。同时,严格的审批制度使得跨国界的校际合作受到人为限制,无端地钳制了商科教育国际化的步伐。
在学位和国际合作审批制度下,早进入市场的大学拥有先天的垄断优势,不仅如此,他们还可以有效地把持各个审批委员会,提高市场准入条件,维持自己的垄断利益。这样商科教育市场一直缺少足够的竞争,学校改革动力不足,限制了商科教育的创新步伐,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不正常现象。
同样地,通过对国际合作审批制度,大量创新形式的国际合作办学没有办法得到合法地位和正式的招生渠道,而监管部门又缺少足够的智慧规范市场秩序,这样导致了一方面教育部門不顾市场需求和供给的现状,利用不透明的审批机制束缚这一办学形式的发展。另一方面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供给在事实上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这种审批制度和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加剧了合作办学的办学风险,损害学生和学校的利益,破坏了市场竞争规则。
四、对进一步推进我国商科教育国际化的几点建议
我国商科教育国际化的道路任重而道远。要真正使得中国主要的商科教学机构都达到国际化水平,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进一步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逐步取消学位和国际合作的审批制度,推进院校之间的良性竞争,同时辅以几个具体的办学方针和战略予以配合。
(一)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促进商科学校竞争
高校办学自主权,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商科教育发展和商科教育国际化进程。一是通过落实自主权,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定位和特色选择更加适合本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有利于形成多元竞争的良好局面。二是通过落实自主权,学校可以根据市场评价调整商科教育的收费标准,让整个教学和培养接受市场的检验。三是通过落实自主权可以促进学校更多地引进国外的课程体系、师资力量以及创新合作办学模式,有助于国内外院校的自由交流与合作。
(二)进一步提高商科教育的英语背景,促进商学院英语化教学
目前,我国商科教育的英语背景普遍较弱,这与国际上的普遍做法是不一致的。各个商科教学机构应当进一步发展国际化的师资或重点培养能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的师资队伍,提高英语讲授课程在商科教学中的比重。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逐步打破生源的国别界限,真正使教学国际化。
(三)发展以短期学生交流和学分互认为主要形式的、多种多样的国际合作模式
短期学生交流和学分互认是欧美国家,尤其是欧盟国家院校之间一种非常普遍的国际合作交流模式,以后也必将成为我国商科教学机构与国外合作的主要模式。目前这种形式在我国遇到的主要问题一是语言问题,二是学位发放的问题。第一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讲授课程和讲授语言的现代化作为前提,第二个问题的解决则需要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利。
(四)加强商科教育的实践性,促进商科教育与商业实践的结合
商科教育必须与商业实践相结合。但在目前很多院校课程体系设置下,商科教育与商业实践是严重脱节的。在课程设置的调整上,应当逐渐减少国家统一要求设置的课程,增加学校教学特色有关的课程;商科教学机构应当建立雄厚的社会联系网络,为学生实习,毕业生择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希拉·斯劳特,拉里·莱斯利.学术资本主义——政治、政策和创业型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
作者简介:赵新洁,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国际商务系讲师,英语(国际经济方向)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公司治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等。
关键词:商科教育;教学;学生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商科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档次,这不仅表现为具有商科学位授予权学校的不断增加,更表现为培养层次的逐步丰富和培养质量的提高。从培养方向看来,目前我国广义的商科涵盖了经济学和管理学两个主要领域的若干专业。从培养层次看来,我们拥有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不同培养层次。从培养模式来看,商科教育正在逐步走向多元化——既有比较系统的学历教育,也有偏重实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在最为重要的商科硕士培养方面,既有以面向研究为主的教育模式(比如各大学统招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也有以面向实务为主的教育模式(比如目前比较流行的MBA、会计硕士等)。教育模式的丰富拓宽了学生的选择空间,也为商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商科教育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目前我国商科教育也正面临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部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学校学科调整步伐较慢,难以满足市场变化的需要。考察西方主要国家的商科教育,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西方国家的大学在商科教育方面都有非常明确的市场导向,学科、专业甚至课程的设置都与市场需求紧密相关。学校有权力根据市场状况随时调整自己的专业设置与讲授课程,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商科教育是市场导向的。反观国内商科教育,不管是哪个办学层次,都要通过政府教育部门统一论证和审批,专业调整步伐比较慢,甚至经常出现与市场需求脱节的情况,不利于商业人才的培养。
2.过于将商科教育局限在课堂教育,商科教育出现过于理论化的倾向。商业人才需要的是综合素质,仅仅依靠课堂上学习的理论是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商务人才的,需要大量的案例和实践。但目前很多学校的学习内容过多地局限于书本知识,对于实践性的内容强调不够。比如,很多学校设置过多的数学课程和纯理论课程,这对于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这样的课程设置比较适合于研究性较强的学校,对于大部分人才培养面向应用的学校是不合适的。
3.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过于传统,培养的学生无法适应现代商业的需要。商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能够适合现代商业竞争的现代商业人才,因此其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的创新就变得非常重要。很多学校的商科是从传统的财经学科发展而来,重宏观、轻微观;重国家政策,轻企业决策;重价值判断,轻实证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院校的理论体系更新较慢,给学生灌输大量过时的知识,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毕业后适应现代社会竞争。这样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更是无法吸引国外师资和学生,离国际化的要求相去甚远。
4.教学设备陈旧,相关配套设施不足,缺少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我国众多高校目前仍然面临着比较严重的资金短缺,学校没有足够的资金更新教学设备,改善教学手段。尤其是本科教学和国家计划内研究生教学部分,学校的办学成本更是难以弥补。除了少数拿到国家特别补助的重点院校,普通高校的教學手段和设施往往非常落后。学生在学校接触的硬件环境和毕业后到工作单位接触的硬件环境条件差别较大,影响学生自信心和用人单位对学校的评价。以这样的硬件条件进行全面的国际化教学更是不可能实现的。
5.办学国际化程度不足,与经济国际化高度发展很不适应。随着我国商业领域的国际化,学校商科教育的国际化也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目前我国商科教育的国际合作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
国际化战略是很多发达国家高校的一贯做法,也是后起国家高校正在加紧推进的一项重要战略。作为一个目标和实施过程,国际化对于高等学校的作用如何,同高等学校本身的办学目标有关。然而,事实上,相比盈利组织或者政府组织,高等学校的办学目标并不是一个具有高度共识的概念。希拉·斯劳特(Sheila Slaughter)和拉里·莱斯利(Larry L. Leslie)观察了自1970~1995年间学术劳动性质的不断变化,发现20世纪末以来的政治经济全球化正在打破过去一百年发展起来的大学专业工作模式。“全球化正在为学术职业的某些方面创造新的结构、激励和奖励,同时对这一职业的其他方面造成限制和抑制。”[1]高等教育的办学目标从来不是一个确定或者固定的概念,而是随着社会发展在不停地变化。
(一)教育国际化的定义
瑞尔森理工大学(Ryerson Polytechnic University)的简·耐特(Jane Knight)在1998年的一次关于全球化的会议上对高等教育国际化作出了最简练、全面、深入的定义:“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将一个国际的或跨文化的尺度纳入到一个教育机构的教学、研究及服务职能中的过程。一个国际尺度指能将一种国际的、文化间的、全球的视野及观点引进并结合到一所从事高等教育的机构的一个观点、一项活动或服务。”耐特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将对国际化的理解充分地扩展为一个复杂的、综合的发展过程,避免了将国际化与国际教育(International education)混为一谈的臆断。格林(Green)和奥森(Olson)也在他们的研究中指出了不能将国际化和国际教育的概念互换,因为这将“把国际教育归为一个单独的过程,通过一系列断续的活动实现,成为一种片断式的过程”,且“极易使其被误解为它众多组成部分中的一项,导致对国际化概念外延和内涵的过分简单的理解。”
爱伦堡(Ellingboe)在她的一项研究(1998)中说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将国际性的观点整合到一所高校的体系中去的过程”,“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面向未来的、多元化的、学科间的任务,需要众多的参与者协作来改变一个高等教育机构的内部机制使其适应一个日益多样化、全球聚焦的、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她的研究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将国际性相关材料、知识及活动包含到一所大学的教学、研究和服务中去,从而将任何国际性的见解都能在学生、教师及行政人员中发展。而这些国际性相关材料、知识及活动将会用来衡量一个机构的国际化程度。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先驱哈拉里(Harari)在1972年提出,一个国际化的校园是要求众多条件的一个综合。他认为在这样的校园里“教师承担着将其所授课程国际化的义务;是整个机构都采取积极的态度去更好地了解其他的文化和社会,对同其他的文化和社会进行交流互动抱有真正的兴趣,且热切渴望了解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及地球的生态生存问题”。
在所有的定义中,简·耐特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包含了高等教育机构教学、研究和服务的使命,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现象提供了最简要全面的描述。对该领域的其他定义仅涉及了这个复杂过程的一些方面,因此避免将国际化理解为其包含的众多组件的一部分是很重要的。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观察指标
1.师资国际化。商科的教师应该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国家的人组成的,师资的国际化是办学国际化的一个基本元素。但是,由于人事管理的落后,外籍教师不能拥有与中国教师相同的劳动合同权利,在政策上的歧视导致其没有办法真正融入学校的大环境,从而难以吸引高水平的海外师资。
2.生源的国际化。在欧美的大学商学院中,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学生不分种族在一间教室上课的情景在国内院校很少能够做到,原因之一是我国商科教育中传承了相当程度的计划教育特色,没有办法解决外国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在收费、住宿、招生指标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差异。即便在招收留学生比较多的学校,中外学生的教育模式依然是割裂的。
3.教学语言的国际化。欧美各国的商学院,其教学语言普遍使用英语,因为英语是在全球商务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甚至在亚洲的发达国家或地区,英语作为教学主要语言,也已经在很多商科教学机构普及。而在国内,英语和商科作为两个不同的学科目前依然存在着一系列人为的、很难逾越的鸿沟。
三、我国商科教育国际化瓶颈的原因分析
商科教育在很多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都是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领域。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是大学体系中离市场目标最近,离行政目标最远的一个领域。从学科所研究和讲授的内容看,其研究的核心是如何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或者如何提高整个经济的效率,它的内容决定了所有的商科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深入理解商业和经济的运转过程,时刻保持着对商业和经济变化的敏感度,否则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研究者或学习者。从办学形式来看,商科往往具有很强的实战性,很多美国大学的商科都是从职业培训和商业职业教育发展起来的,而这些项目经常都是通过市场原则收取高额学费。这也决定了典型的商科教育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并把市场导向渗透到教学和服务的每个细节中。
上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市场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商业活动频繁,商科教育在这个背景下逐步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从这些属性上看,商科和传统的历史、哲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在教育和教学上有着非常大的差别。市场导向的办学,要求大学的商学院拥有足够的资源才能够在竞争中逐步胜出。包括更加灵活的制度安排,更加市场化的教育和服务模式,更高的英语要求以及不落后于商业甚至领先于商业机构的理念和模式。
中国的商科教育模式是一个不同于西方的模式,一方面政府拥有对教育的比较大的决定权,另一方面政府给学校的拨款和政策内收费相对有限。一方面,大学没有真正的办学权力,从招生规模,到专业设置都必须按照上级机构的要求进行,每个教育项目都需要由上级机构审批。仔细考虑起来,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我们仍然没有能够用商业化的眼光看待商科教育。商科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商业人才或对商业领域进行研究的科研人才。不管是怎样的培养模式,这个学科本身首先是面向市场、面向竞争、面向实践的。在西方国家,商科教育尤其是商科硕士学位教育基本上是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的。有关教育是否可以产业化的争论在我国已经持续很久,有关部门也就此多次做出表态。但事实上,无论怎么解释,缺少市场评价和市场运做的商科教育必定是难以持续发展的。
所谓用商业化的眼光去看商科教育,并非某些教育学家所渲染的把教育当成一个利润中心的行为,而是我们要学会用商业上的标准要求商科教育,用商业上的手段运做商科教育,用商业上的效率评价标准评价商科教育。在这个基础上,真正提高商科教育的质量和层次。
同样,用计划经济的评价标准去评价商科教育的好坏会严重的混淆视听,对市场形成误导,对商科教育的发展有长远危害。比如,国内有的大学排行中罗列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排名,其评价标准严重缺乏商业常识和最基本的学科知识。
2.商科教育资源的垄断严重,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缺少足够的竞争。我国商科教育管理体制中的一个致命弱点是学位授予权的审批体制。按照这种审批体制,所有的商科学位发放都需要经过相关行政部门的审批,这不仅严重限制了商科教育的发展速度,更是危害了商科教育多元化步伐,限制商科教育特色。同时,严格的审批制度使得跨国界的校际合作受到人为限制,无端地钳制了商科教育国际化的步伐。
在学位和国际合作审批制度下,早进入市场的大学拥有先天的垄断优势,不仅如此,他们还可以有效地把持各个审批委员会,提高市场准入条件,维持自己的垄断利益。这样商科教育市场一直缺少足够的竞争,学校改革动力不足,限制了商科教育的创新步伐,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不正常现象。
同样地,通过对国际合作审批制度,大量创新形式的国际合作办学没有办法得到合法地位和正式的招生渠道,而监管部门又缺少足够的智慧规范市场秩序,这样导致了一方面教育部門不顾市场需求和供给的现状,利用不透明的审批机制束缚这一办学形式的发展。另一方面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供给在事实上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这种审批制度和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加剧了合作办学的办学风险,损害学生和学校的利益,破坏了市场竞争规则。
四、对进一步推进我国商科教育国际化的几点建议
我国商科教育国际化的道路任重而道远。要真正使得中国主要的商科教学机构都达到国际化水平,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进一步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逐步取消学位和国际合作的审批制度,推进院校之间的良性竞争,同时辅以几个具体的办学方针和战略予以配合。
(一)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促进商科学校竞争
高校办学自主权,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商科教育发展和商科教育国际化进程。一是通过落实自主权,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定位和特色选择更加适合本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有利于形成多元竞争的良好局面。二是通过落实自主权,学校可以根据市场评价调整商科教育的收费标准,让整个教学和培养接受市场的检验。三是通过落实自主权可以促进学校更多地引进国外的课程体系、师资力量以及创新合作办学模式,有助于国内外院校的自由交流与合作。
(二)进一步提高商科教育的英语背景,促进商学院英语化教学
目前,我国商科教育的英语背景普遍较弱,这与国际上的普遍做法是不一致的。各个商科教学机构应当进一步发展国际化的师资或重点培养能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的师资队伍,提高英语讲授课程在商科教学中的比重。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逐步打破生源的国别界限,真正使教学国际化。
(三)发展以短期学生交流和学分互认为主要形式的、多种多样的国际合作模式
短期学生交流和学分互认是欧美国家,尤其是欧盟国家院校之间一种非常普遍的国际合作交流模式,以后也必将成为我国商科教学机构与国外合作的主要模式。目前这种形式在我国遇到的主要问题一是语言问题,二是学位发放的问题。第一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讲授课程和讲授语言的现代化作为前提,第二个问题的解决则需要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利。
(四)加强商科教育的实践性,促进商科教育与商业实践的结合
商科教育必须与商业实践相结合。但在目前很多院校课程体系设置下,商科教育与商业实践是严重脱节的。在课程设置的调整上,应当逐渐减少国家统一要求设置的课程,增加学校教学特色有关的课程;商科教学机构应当建立雄厚的社会联系网络,为学生实习,毕业生择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希拉·斯劳特,拉里·莱斯利.学术资本主义——政治、政策和创业型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
作者简介:赵新洁,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国际商务系讲师,英语(国际经济方向)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公司治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