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瓷TOP10:乾隆朝集大成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zhi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花、粉彩一直是瓷器拍卖市场上的两大主流品种,上半年北京市场更是在清乾隆粉彩开光八仙过海图盘口瓶天价成交的推波助澜下,热度持续不升。6月3日下午,该瓶以350万元中国嘉德春拍瓷器专场上起拍,第一声应价就到了1180万元,随后价格迅急飙升,最终以5280万元的价格成为内地拍卖市场到目前为止成交最高的一件瓷器,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国内瓷器拍卖开始向国际先进行列迈进的一个标志”。
  粉彩是一种低温釉上彩,“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了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制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相对于其他众多的釉彩品种,粉彩的历史可谓比较短的。但是由于其具备卓越的表现能力(色阶变化丰富,淡雅、柔润、光洁),与五彩瓷相比,后来者居上,这两种釉彩又有“硬彩”(五彩)和“软彩”之称。严格来说,粉彩瓷器在景德镇开始烧制应该是康熙晚期,康熙时大部分是民窑烧制,少见官窑制品,目前各博物馆收藏的数量更少,主要原因是在创烧初期,对于温度、效果的掌握还不是特别好,上半年进入粉彩瓷成交前10名中就没有康熙器。但是到了雍正时,粉彩瓷的烧制无论造型、彩绘技法、纹饰等方面都达到了空间的水平,此后更成为了清代瓷业生产的主要品种之一,釉上彩的主流品种,官民窑皆有大量烧制,其特点是“在彩绘画面的某些部分采用了以玻璃白粉打底,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没骨画法渲染,突出了阴阳、浓淡的立体感,同时粉彩烧成火度较低,所有彩色比五彩更多,因而比五彩更为娇艳,以淡雅和柔丽名重一时”。(《中国陶瓷史》)上半年粉瓷成交前10名中,雍正器占3件,少于乾隆的5件,TOP 2牡丹玉兰蜂蝶图天球瓶和TOP 8过墙枝蝠桃福寿图盘可谓是两件代表品。雍正朝粉彩主要是白地粉彩器,图案纹饰多为人物和花卉,胎轻体薄,线条纤细者多,清末民初的仿品最多,但与真品相比都相差甚远。
  


  


  


  乾隆一朝粉彩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虽然总体风格的秀丽淡雅之处比不上雍正,但是烧制的数量巨大,一改康雍时的清雅风格而转向工细一路,彩绘工艺更趋复杂华丽(如TOP 1开光八仙过海图盘口瓶),造型多样且雕镂镌刻并用(如TOP 4御制金地粉彩花卉龙柄多穆壶、TOP 6胭脂红地轧道粉彩番莲纹水丞、TOP 9锦书本式盖盒),色地装饰、轧道工艺、开光的使用更是表现独特(如TOP 6的胭脂红地轧道、TOP 3珊瑚红地粉彩牡丹纹双耳瓶),达到了粉彩烧制的集大成期。在上半年的成交品中,中国嘉德的开光八仙过海图盘口瓶可谓代表品,该瓶体呈八方形,腹部八面开光分绘八仙人物,“整体装饰图案为48个部分,瓶身装饰图案富丽华贵,构图繁密,层次清晰”,无论是瓶体的造型还是图案纹饰,都达到了乾隆朝的最高水平。
  乾隆以后,惟嘉庆前期的粉彩器水平较高,这一时期粉彩仍是主要的品种,基本保持了乾隆时期的风格,惟此时多见色地粉彩器,比如TOP 7黄地粉彩缠枝花卉象耳罐即是典型器,而白地粉彩器的数量相对较少,如TOP10花卉龙凤盖罐,嘉庆后期以后,粉彩器随着整个瓷器生产的衰落,烧制技术及产量皆无法与嘉庆相比,市场上的价格也相对较低。
  但是总体而言,清代的官窑粉彩瓷器普遍的成交价格都要远高于同时代的传统彩瓷,比职五彩、斗彩器。
  
  图片说明:
  TOP 1清乾隆粉彩开光八仙过海图盘口瓶5280万元中国嘉德2006年春拍
  TOP 2清雍正粉彩牡丹玉兰蜂蝶图天球瓶1199.92万元香港苏富比20066年春拍
  TOP 3清雍正珊瑚红地粉彩牡丹纹双耳瓶792万元中国嘉德2006年春拍
  TOP 4清乾隆御制金地粉彩花卉龙柄多穆壶784.4万元香港佳士得2006年春拍
  TOP 5清乾隆粉彩开光喜鹊花鸟纹夔龙耳扁瓶582.58香港佳士得2006年春拍
  TOP 6清乾隆胭脂红地轧道粉彩番莲纹水丞428.24万元香港佳士得2006年春拍
  TOP 7清嘉庆黄地粉彩缠枝花卉象耳罐(二件)330万元北京翰海2006年春拍
  TOP 8清雍正粉彩过墙枝蝠桃福寿图盘309.52万元香港苏富比2006年春拍
  TOP 9清乾隆粉彩锦书本式盖盒238.29万元香港佳士得2006年春拍
  TOP 10清嘉庆粉彩花卉龙凤盖罐203.5万元北京翰海2006年春拍
其他文献
敦煌写经的时间跨度非常长,从4世纪一直延续到11世纪,长达7个世纪之久。据我们最近对国家图书馆所藏敦煌遗书的初步调查,大约三分之一的遗书在古代进行了不同程度修复。  敦煌古代写经的修复比较复杂,有的写经是层层裱补,而且每层裱补纸的纸质、颜色不同——有7、8世纪的中原纸,有吐蕃占领时期的敦煌生产的纸张,也有归义军时期敦煌自己生产的纸张。从补纸的数量来分析,应以吐蕃占领时期、归义军时期敦煌本地生产的纸
期刊
柴窑一直是陶瓷考古界的一大悬案。一则,从明代以来文人笔记中就对其多有描述,虽或详或略,不一而足,但这些记述都承认柴窑是古瓷之冠,质精色异,且传世稀少,加深了柴窑的神秘色彩;二来,考古界至今未能找到所谓柴窑窑址,也不能对任何一件传世器物冠以柴窑之名,没有与文献对应的出土资料,更使柴窑探索如陷迷雾。当然,这种不确定性也为研究者留下了极大的探索空间,仅关于柴窑的产地就有众多意见。笔者从梳理明清文献入手,
期刊
编者按:本刊2006年第十期《神秘奢华的国君夫人墓》介绍了陕西韩城梁带村两周墓地以及26号墓的发掘过程和取得的收获,本文将着重介绍著名的27号大墓。    2005年5月-2006年9月,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渭南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和韩城市文物旅游局联合组成的韩城考古队,开始对27号墓进行抢救性发掘,除编钟、编磬未完全清出外,截止8月底,27号墓的发掘工作已近尾声。    打破27号墓的灰坑和“地
期刊
国家图书馆收藏少数民族古籍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初,清政府将内阁大库的40多箱满文图书拨交学部开始,国图的民族古籍收藏种类不断丰富。此后接收了殖边学校的四五箱满蒙文图书,在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下,重金购得了一批极为珍贵的西夏文献、240叶新疆出土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抗战期间,马学良教授、万斯年先生历尽千辛万苦,用当时的9万元购回500多册彝文古籍,同期在云南丽江一带收集了一批东巴文资料近4
期刊
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形式历经简策、帛书卷子装、卷轴装、经折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的演变,这既与书籍的制作材料、生产技术的发展变化有关,又与古人书籍保护的理念不断强化紧密相关。本文仅就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的演变与书籍保护的关系,略加剖析。    简策    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始自简策。在纸发明之前,甚至在纸发明以后数百年间,也就是从商周到东晋的数千年中,中国古代书籍主要载体是竹木。简策意即编
期刊
“天地有覆载之德,故谓天为盖,谓地为舆。”舆图为古代地图的通称,也叫舆地图,大多指疆域图。在2006.5.26-6.26中国国家图书馆举办的“文明的守望-中华古籍珍品暨保护成果展”展览中共展出了18幅地图。这18幅地图囊括了我国绘制地图的几种传统方法:计里画方、山水画法、经纬测量。此次展出舆图规模之宏大,是各种形式的舆图展览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有80%的地图是第一次与国内观众见面,可谓“千年一面”。
期刊
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收藏宏富,《积古图》就是藏品中的一件珍品。  《积古图》为手卷装,通长2640厘米,高38厘米,引首卷端翁方纲隶书题“积古图”三大字,右钤“长毋相忘”印,落款“嘉庆癸亥夏六月朔为云台中丞题并记于后北平翁方纲”,下钤“潭溪”、“翁方纲”印。其后是工笔彩绘绢本“积古图”。图长67.5厘米,高34厘米。钤“积古斋”、“文选楼”、“仪征阮伯元”印。再后为阮元手书《积古斋记》。此记文收入《
期刊
在各类中国古代艺术品中,佛像是一个特殊的品类。作为宗教艺术品,除去造型之美外,佛像传达的智慧与慈悲,带给人的精神愉悦是多方面的,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投资收藏的热点。顺应这一潮流,现在书店里关于佛像收藏鉴定的书籍出版了很多,五花八门,良莠不齐。一些书虽包装精美,但内容七拼八凑,错误百出。许多爱好佛像收藏的朋友问我看什么书好,我往往答不上来——个人爱好不同,鉴赏水平各异,众口难调。但衡量一本
期刊
永乐佛像改写中国佛像成交纪录    不出所料,中国工艺品的拍卖纪录终于在中国诞生并由中国人创造——10月7日下午,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佛华普照—重要明初鎏金铜佛收藏专拍”中,一尊72.5厘米高的“大明永乐年施”铭款鎏金释迦牟尼佛像以1.166亿港元(落槌价1.04亿港币)成为最贵的中国佛像。此前成交纪录为一尊明代大威德明王鎏金铜佛像保持,系香港佳士得2004年秋拍以1906.28万元创造。  这场在
期刊
金秋时节,香港苏富比携15尊明代宫廷制作的佛像,在北京国际俱乐部举办预展。佛像数量之多、品级之高、价值之大,为近年来海内外艺术品市场罕见。预展期间,参观者络绎不绝。笔者曾两临现场,零距离观摩。应《文物天地》月刊之邀,笔者就15尊佛像的艺术特点与文物价值谈谈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这15尊佛像有三个特别突出的特点:一是品相一流。15尊佛像每尊都堪称精品,表面金水亮丽,形象完好无损,造型完美大方,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