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沙乡年鉴》的环境伦理观及其教育意义

来源 :开心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uxuan0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利奥波德生态文学作品《沙乡年鉴》的环境伦理观是“大地伦理”,具有两大进步特性:反对人类中心论,提倡生态整体观。《沙乡年鉴》的大地伦理思想属于生态中心论,并不完全符合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伦理观。在学校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生态文学作品的伦理价值限度,从正反两方面看待其教育意义。
  【关键词】利奥波德 《沙乡年鉴》 大地伦理 生态中心论 教育意义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调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在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英语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英语文学水平和生态文明理解力,指导学生正确阅读美国生态文学作品。试以奥尔多·利奥波德的生态学名著《沙乡年鉴》为例,对其蕴含的环境伦理观和生态文明教育意义做出导读式的分析。
  二、《沙乡年鉴》作品简介
  美国生态文学是20世纪新出现的一种关注自然生态环境、以生态批评为己任的文学流派,展现了美国在现代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伦理思想变迁。
  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1887-1948年)出生于美国衣阿华州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喜爱打猎等户外活动,并以此作为文学创作的素材。利奥波德是一位生态文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死后被誉为“现代环境伦理学之父”。而1949年正式面世、体现利奥波德大地伦理思想精华的生态文学著作《沙乡年鉴》(A Sand County Almanac),则被称为“现代环境主义运动的一本新圣经”。
  《沙乡年鉴》一书的最后一部分共有25页专门论述大地伦理思想(the land ethic),具体是从美学、文学、文化传统、生态学、进化论及道德哲学的角度,阐述人与生态自然、人与大地环境之间的伦理关系,将以往人与人的道德关系扩展到了人与大地环境之间的伦理考量,表达出了一种生态中心论的伦理观。
  三、《沙乡年鉴》的环境伦理观
  《沙乡年鉴》的环境伦理观就是“大地伦理”,具有两大鲜明的进步特性:反对人类中心论,提倡生态整体观。
  (一)反人类中心论。人类中心论将人的利益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主张以人类为中心和排他性的人类优先性。人类中心论的发展模式已经导致了自然生态环境正急剧恶化。非人类中心论强调自然界非人类生命也有核心利益,有自由生存生活的天赋权力。《沙乡年鉴》主张只有大地伦理学才能“将人类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转变成她的普通成员和公民。”因而人类必须尊重他的伙伴成员和大地共同体。
  (二)生态整体主义。《沙乡年鉴》蕴含着这样的大地伦理思想:“当一个事物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当它走向反面时,就是错误的。”大地伦理思想为人类的行为提供了两条准则:“1.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时,必须尽可能地保护生态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完整性、稳定性和自然美感。2.人类应尊重为人类所用的动植物,以仁慈之心对待动物,以减少动物的痛苦,并且在改造自然环境中,要避免过度浪费,遵循自然生态平衡。”总之,大地伦理思想的合理性体现在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大地共同体内部关系的相互依存性,以及自然生态价值的丰富多样性三个方面。
  四、《沙乡年鉴》的生态文明教育意义
  由于大地伦理思想仍然属于生态中心论范畴,强调人只是生物共同体中的一员,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高于系统中包括人类在内任何物种的利益,因此《沙乡年鉴》的环境伦理观并不完全符合当前我国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伦理观。“以人为本”是指在承认生态系统论的前提下,重视人的独特性和民有民享的价值观,做到“依靠民智、坚持民主、服务民生”。
  只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伦理观才做到了同时超越人类中心论和非人类中心论两种狭隘的环境伦理观,走向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沙乡年鉴》具有反对人类中心论和提倡生态整体观的积极意义,但也有忽视人的独特价值的生态中心论局限。
  在学校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生态文学作品的伦理价值限度,从正反两方面看待其教育意义,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要防止学生对个别的生态文学作品偏听偏信。
  
  参考文献:
  [1]程炼编著.伦理学关键词[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26.
  [2](美)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侯文蕙译.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213.
  [3]陈爱梅.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思想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32.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老师要创新阅读活动教学方法,发展学生个性,积累阅读方法,从阅读活动中接受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 提高阅读水平 课外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的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
期刊
【摘 要】经过一个星期的紧张准备,终于圆满地完成了市级公开课《探究滑动摩擦力》的教学任务。在这一个星期的准备过程中,我不断地克服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把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突破难点,借助本专业同事的集体力量,想尽一切办法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教学环节如何过渡串接、演示实验如何设计、学生实验如何完成、课堂时间如何分配等等。经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触很多。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所遇、所做、所思。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老师们开始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历史课也不例外。如何让旧模式下枯燥的历史课生动起来,成为众多历史老师探索的重点。本文试从两个方面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进行探究,力求让初中历史课堂生动起来。  【关键字】历史课堂 探究 方法  历史是一门精妙的学科,它全方位地为人们展现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变化,对于学生来说,历史是一门开阔眼界的学科,他们能从历史课中学习到许多知识,而
期刊
【摘 要】针对如何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的写作能力,整合优化课内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本文提出仿写,将写作技法运用到写作实践中,注重课文中好的词语、句式以及对课文进行评论、改写等方法。  【关键词】教学 阅读 写作  如何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她们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呢?我在教学过程中是这样操作的:  阅读教学要体现读写结合,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阅读是由外到
期刊
【摘 要】作文当中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三性”相辅相成,不可分割,锤炼作文语言十分必要。  【关键词】准确性 鲜明性 生动性 锤炼语言 必要  一篇好作文,虽不能说字字珠玑,但至少要做到选词准确,炼句精当,富有感情和表现力,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必须在作文时,每用一词,每造一句,都要认真推敲,下一番锤炼的功夫。  一、 要善于选用最恰当的词语  福楼拜曾说过
期刊
【摘 要】“亲其师,信其道”。要更成功地进行教学,达成我们的教学目标,首先要求老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谊。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谊,还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多注意我们交流方式,言教不如身教,要充分发挥我们体育教学中的直接情感优势,既要有言语上的交流,也要增加肢体上的交流。  【关键词】尊重 交流方式 教育  常有体育教师说现在的学生难教,上体育与健康课学生都不愿意动,只是在被动参与或是选择当观众,甚至上
期刊
【摘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待于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更新理念,创新教法、学法。本人作为一名农村初级中学教师,对素质教育也有较深的学习与体验,主张尊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位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将对自主学习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进行一些粗浅探究。  【关键词】素质教育 自学能力  一、构建自主学习高效课堂  自主学习模式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教师的每一堂课达到最
期刊
【摘 要】爱的执着能使师生永远有使不完的劲,永远有用不完的法,永远有不会枯竭的灵感,永远有饱含温暖的激情,而我的德育工作正是在灵感中寻找创新,在激情中追求高效。正所谓:爱心点燃激情,高效铸就辉煌。  【关键词】关爱 激情 人生 辉煌  从教十三载,我始终坚信人的潜能是巨大且可以挖掘的,真挚的关爱就是开启它的金钥匙。我的带班理念是:以塑造学生人格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以洞察学生心灵为渠道,以
期刊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些概念容易引起误解,在教学时应采用清晰鲜明的图景情境,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为概念的分析打下理论基础,这样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学 静电感应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教版选修3—1),在“电荷及其守恒定律”一节中,讲到静电感应时有这样一段话“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
期刊
【摘 要】教育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不要再越俎代庖,做这样劳心劳力的无效之功。  【关键词】教育 学习权利 方法  南通市樵山中学有一位老师生病,请了一个学期的假,学校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老师来教。于是班主任只好安排学生自学。出人意料的是,在该学期期末考试中,该班该科成绩竟远远高出其他班。  《读写月报》上的这个故事让我心潮起伏,久久难以平静。  这使我想起最近读的《论语》以及著名教育家林格先生的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