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关系”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影响试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ard0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美在关系论,阐述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创造和谐的教学效果的四个方面,即涉及和谐热烈、和谐融洽、和谐协调、和谐互动四个方面教学氛围的形成。
  【关键词】教学活动 和谐美 美在关系
  学校的教学活动处在一定的关系中,重视和研究教与学活动中师生间的关系,是搞好教学活动的关键,教学组织形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如果教与学的组织形式合理就能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展,促进教学任务的最佳完成。我们认为,凡是一种活动,它的展开就必须有活动者的参与,所以我们在研究教与学活动的关系是,必须研究教师与学生两者之间的关系。“和谐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审美教育原则,即把握教学活动中的和谐美,是教与学组织形式中必须重视的原则。
  美在关系。教学活动从审美的角度看重在和谐,即有一种严肃认真而又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美。这要求师生之间在教与学中,双方能够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在双方的心中构架一条沟通的桥梁,做到师生心心相印,配合得适当匀称,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就是如此,师生在认识、情感和意志方面能处理得和谐,这样就消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容易产生的“心里对抗”,改变了以往教育活动中信息传递的单向性。只有处在以往一种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每当你在东海大街散步,看到“长河落日圆”的景象时,心中肯定会涌动和谐的舒畅吧!教学活动就是把这种和谐的氛围绊倒课堂教学中,使教育教学活动在民主、平等、严格而宽容的和谐氛围中进行。
  如何才能创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呢?
  一
  根据“美在关系”论,重视双边活动,多向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
  比如我在讲《济南的冬天》时概括段落大意,我故意把“济南的冬天的天气特征”写成“冬天的济南的天体特征”,一位学生立即站起来指出顺序的错误,我给予积极肯定,热情鼓励。由于这样,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经常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中,遇到有分歧的问题也敢于展开争论了,像学习《济南的冬天》,对于“温晴”的作用就热烈争论起来——有的同学只看到表面现象,A同学认为“温晴说明天气特征”,这种理解是肤浅的,B同学主动站起说“温晴在说明济南总的天气特征时,更重要在于强调济南天气好——温和而晴朗,从而推出‘济南真的算个宝地’,在这里,温晴在结构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平日不太发言的C同学也参加了讨论,她说“温晴顾名思义就是温情,作者在说明济南天气特征时,目的是为了赞扬济南是一个充满人间温情的地方。”
  二
  根据“美在关系”论,注意形象感染,创设意境,形成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著名美学家狄德罗说:“美总是随着关系而产生,而增长,而变化,而衰退,而消失。”所以,关系决定美。同样,教学活动中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决定美。狄德罗所指的关系引到教学活动中就是指师生关系,和谐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形象感染,创设意境,形成和谐融洽教学氛围。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特点设计出能为多数人乐于接受的教学的样式。一般说来,学生们喜欢形象生动的教学,反对抽象呆板;喜欢引志追索导入意境的教学,反对浅陋无遗……在这方面,关键是看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美学论之和谐:
  (一)注意形象感染
  在“美在关系”理论中,强调美的产生根植于和谐关系的土壤。这样,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从审美的角度出发,把握和谐的内蕴,进行教学活动的再创造,力求把平面的东西变成立体的形象,把“死”的语言文字讲得可以捉摸感受,赋予“活”的生命力。在讲习《背影》是,注意扣心弦的场景,渲染生发,努力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我运用课文中描绘的“蹒跚”的走路姿态,“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袄”,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脑中构成父亲背影的意象,又以一系列动词“攀”、“缩”、“微倾”进行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再辅以感人的侧面描写“这是我看见他的背影”,感受分明,印象深刻,突出表现父亲关心儿子至真至切的父子之情。所以,授课中注意形象感染,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注意创设意境
  “美在关系”美学理论十分重视关系,意境实际上是一种高级的关系。意境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讲授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富有形式本体意味的境界中。教学和谐美的产生,需要教师注意创设意境,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意境中,增强教学效果。我讲授散文《春》就创设了春的意境,让学生很好的体会。我说:一提到春,人们眼前就会展现阳光明媚,万象更新,生机勃勃的景象。关于春天的描绘,文人笔下很多。如杜甫在《绝句》中是怎样描绘的?接着引导学生背诵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体会春的意境。此时,我就势导入课文。这样一来,学生在春的意境中开始了学习,和谐的教学氛围随着意境的深入而融洽起来,同学们情趣盎然,兴趣倍增,形成了一种美的享受。
  三
  根据“美在关系”论实施启发式教学法原则,创造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
  从审美角度看,美处在关系中,关系是由于处在其中的人或事物互动而产生的,教学活动和谐美的产生需要教师和学生在主动、平等的关系下互动、相互影响。所以,教学互动要贯彻启发式教学,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师生的认知心理和情感心理相互沟通,引起共鸣,达到和谐互动的教学气氛美。启发式教学能够产生和谐的教学气氛,不仅仅在于它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在于它能在学生心中消除教师的权威、恐惧和强迫性,使师生处于平等状态,处于同一审美情境,双方共同赏析、共同感受、共同接受教育。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教学活动的和谐美不仅是一种和谐热烈的美,而且是一种和谐融洽的美;不仅是一种和谐协调的美,而且是一种和谐互动的美。所以,教学活动的和谐美是一种全方位的立体美。贯彻教学活动的和谐美,有利于师生间的相互学习、交流,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互相取长补短,捕捉各种信息,适应教学活动教学量大、知识面宽的特点。总之,美在关系,关系是变化的,教学活动的和谐美也是变化的,要适应这种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新学期教育活动中,创造和谐美的教学活动氛围,不仅体现学校教学活动的一种管理风格,而且也是学校生存竞争之本。
  参考文献
  [1] 《美学原理》,主编,蒋孔阳,朱立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教师教学用法》 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人民教育出版社.
  [3] 《狄德罗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教学应首先确定教学目标,再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过程,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避免教学的盲目性。要正确确定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三个注重,即注重内容、注重重点、注重难点。  【关键词】语文 教学目标 确定  在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教学目标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在引领着教学活动的同时,还肩负着学生能力培养的重任。此外,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是广大语文教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教学用语。从这个角度说,可算是专业术语、行话。的确,我们人学说话总是先在大人的反复的有声语言的诱导下,从先听,后慢慢学说开始的。它提示了学习语言的最好方法,从听说入手。我们学习文章也是要从听说入手,只不过对于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言为“诵读”。这些都说明一点: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诵读非常重要。既然如此,那是不是“只要对课文反复的读,其义
期刊
【摘 要】心理教育是实行小学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就在语文教学设计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心理教育谈了自己的看法。本人认为在教学设计中要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营造轻松和谐的心理氛围,即构建和谐课堂。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心理教育 和谐课堂  一、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设计体现心理教育  小学语文学科本身具
【摘 要】选入中学教材的文章,一般都是经典的文学作品,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因而,我们应根据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挖掘其文学因素,还文学作品以本来面目,改变以往“教之无文(文学性)”的现象。  【关键词】文学作品 文学性 反复诵读 模仿表演 品味揣摩  近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语文教学越来越格式化了:一节课四十分钟,几乎全用来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一篇声情并茂的文学作品,往往按字词
目的:在结合目前已有的老化(衰老)测量方法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流行病学角度提出从生理、心理、社会三维度测量老化程度,并对社区人群衰老情况进行测评,同时检测该人群血液中与衰老相关的Zn、Mn、Fe、Cu、Ca、Se化学元素和某些常见生化物的含量与分布特征,阐明这些物质含量或活性改变在衰老或抗衰老上的流行病学表现,从而为探索和构建衰老评价指标或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南昌洪都、东湖、九江沙河的部分社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最重要的一环。而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写作文,这一直是语文教师所努力的方向。教师引导与学生自觉应统一起来,把写作行为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这样才能让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写好作文。  【关键词】写作主动性 修改 实践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实践性,主动性的培养。因此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写作中溶入社会生活,主动地发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