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礼仪文化是社会认同的主要依托,教育是传承礼仪文化的重要路径。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寻求和谐社会认同之际,礼仪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它可以缓解社会转型给人们带来的不安全感,帮助人们树立社会认同;另一方面,它能够帮助人们正确看待文化民族化与全球化的关系,并在开放中最终实现和谐社会认同。借助涵盖社会生活各层面的礼仪文化教育模式,即家庭、学校及社会相互配合、共同用力,将礼仪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与动态发展有机结合,是实现和谐社会认同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礼仪文化教育 和谐社会 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与礼仪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认同是指对民族语言、民族血统、宗教信仰、价值观、伦理道德体系、历史地理、经济环境等所具有的共同倾向性。它是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是民族凝聚力之所以能够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不过,社会认同是一种内在的价值观及道德体系,只有借助于各种仪式和规范才能表现出来。因而,一定的社会认同便会产生一定的礼仪规范。礼仪文化也是民族国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层累、积淀而成的,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典章规范和精神支撑。从这一层面来看,礼仪文化乃是社会认同的主要依托,社会认同的核心便是文化认同。不过,礼仪文化和社会认同都不会自动产生,都需要经过世世代代的传承和累积。而实现传承和累积的主要手段便是教育,因而,无论在哪一时代,礼仪文化教育都是实现社会认同的主要手段。
一、礼仪文化教育对促进和谐社会认同的重要意义
礼仪文化教育是养成文化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基本途径,当前,我国正加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和谐社会认同,加强礼仪文化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1.礼仪文化教育可以缓解社会的流变性给人们带来的危机感,帮助人们确立和谐社会认同感
尽管人们都相信人是大写的,具有无限开拓性和创造力的,但同时人又是渺小和无力的,离开了群体,人将一无是处。确实,人天然就必须是社会人,他害怕孤独,需要朋友,对自己隶属于其中的社会组织具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视其为自己安全与发展的基本保障。在我国,现阶段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建设一个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状态协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稳定的社会。然而,当前我国社会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流变特性,“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已成为过去时,人与乡土之间的纽带逐渐削弱,人们的家庭血缘因社会的流动性日益稀释;规则和习俗的继承性随之减弱,原来那种以血缘和乡土为依凭的礼仪文化和认同模式发生蜕变,迫使人们重新思考自己的文化归宿和价值观选择。然而面对现代化的发展所产生的文化多样性、流变性和断裂性,人们不自觉地表现为文化上的焦虑和困惑:我们应该选择和创造什么样的文化,方能使之与我们自身的生活需求相得益彰?这是个深刻影响人们价值追求的问题。基于惯性,人们往往根据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体验来选择自己所认同的文化和礼仪。尽管我们提倡和鼓励文化的多样性,但如果不能确定一种文化为主流文化的话,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将受到很大影响。同时,那些自主选择文化和礼仪的人中,将有不少人因为选择与他人选择的不同甚至是相矛盾而仍处于困惑中。可见,无论是从国家的层面还是从个人的层面上说,梳理出真正代表民族心理的礼仪文化和价值观念,就显得极为迫切。也就是说,理清文化多元化的主次,宏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构建和谐社会,形成和谐社会认同,就成为迫切的取向。解决这一困境的最好方法就是加强礼仪文化教育。
礼仪文化教育不仅通过弘扬具有我国文化传统的礼仪文化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及明确界定人们之间的关系,而且促使人们产生强烈的民族身份认同感。正因为如此,礼仪文化教育早在我国古代社会就被视作典章制度和文化认同手段来使用了。以“礼”治国成为古代中国社会的最大特质。由于持续地教化与推行,“礼”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成为潜伏在每一个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革命先驱者们接受了西方社会的民族国家概念,提出重振礼仪文化与社会认同问题,在当时这意示着中华民族的自我觉醒。当前,在文化的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多样性和选择的无约束性使得人们对民族身份的需要异常迫切,民族身份认同问题再一次突现出来。强化礼仪文化教育有利于维护本民族在身份上或精神上的认同。通过参与其中,在讨论与有意识的努力中,不仅可以维护,而且可以进一步建构本民族的礼仪文化。所以,采取参与式的建构性认同方式,大力加强礼仪文化教育,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兼容一些外来文化,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消除因为流变性造成的恐惧感、不安定感和无归属感,消除因为文化矛盾与冲突造成的人际矛盾与冲突,培养国人自觉地维护民族身份,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创造和谐社会认同的主要路径。
2.礼仪文化教育能够促使人们正确看待文化民族化与全球化的关系,在开放中实现和谐社会认同
文化认同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养料的过程。一个民族如果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其他民族进行文化交流传播,不与其他民族分享各自的礼仪文化成果,可能很快就会陷入亡种的境地。在当今这样全球化的时代,孤芳自赏将误国误民。应该看到,社会认同是以异质社会为自身的镜子的,礼仪文化首先要有民族特质,但是也不可避免地染上普世化的些许特征。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无一不是在与异质文化和民族的交往中感悟出来的。也就是说,只有当一种社会和文化接触到异质社会时,它才开始意识到社会认同问题,才开始关注社会认同,并以社会认同为基础来实现民族精神或国家凝聚力的目标。也就是说,只有当接触到异质社会及其文化时,民众的文化感情——指人们对自身文化的感情取向才会迸发。
其实,这种对自身文化的感情取向和对自身社会的认同,不可能突然长成,它是长期礼仪文化教育的结果,是长期受自身文化的熏陶,对于自己所处的文化逐步而深刻的认同。人们的文化氛围与人们的感情是相协调的,人们的感情、激情亦是其文化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的反映。在开放的世界里,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人的认同也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人们的文化感情同样也在起着变化,而且具有了新的意义与价值。人们的感情取向是以自己的文化为基础的,但是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可能发生冲突,孕育着新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必然要反映在人们的感情上,引起感情上的波动。如果两种相交融的文化在价值取向上没有较大的对立,那么这种交融过程中人们的文化感情波动不大,反之则波动大。这是文化对于人们的感情而言。另一方面,人们的文化感情也会影响到文化交融的进程,人们在感情上基于各种因素对异文化的好恶,往往左右人的行为,对文化交融起着阻碍或推动的作用,影响人们对异文化的认同。 在当前,礼仪文化教育可以使人们明了礼仪文化的普世性意义必须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把西方礼仪视作一种具有普世性意义的礼仪,中华礼仪文化的发展意味着尽可能多地吸取这种普世性的西方礼仪,使自己更具普世性意义。另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中华礼仪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民族礼仪来看待,越是独特的东西,就越具有世界性,它必将在全球化的大浪中显现出其独特的魅力来,显出其普世性的意义来。所以,礼仪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民族礼仪的文化认同要固守传统,或一味西化,而是意味着要在礼仪的民族性与普世性之间保持一种适当的张力,使和谐社会的发展既承继礼仪文化的传统,又带有世界的宽广眼光。因此,通过礼仪文化教育,可以引导人们以我国传统文化为主旋律,吸纳一些国外的优秀文化因素作为补充,以作为和谐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这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人们的渴求。
二、礼仪文化教育推进和谐社会认同的主要路径
既然礼仪文化教育对实现和谐社会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功效,那么,礼仪文化教育应如何开展呢?在笔者看来,至少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从礼仪文化教育的内容上看,礼仪文化教育要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礼仪文化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包罗万象。从类型上看,有言谈礼仪、举止礼仪、信函礼仪、公务礼仪、涉外礼仪等方面的教育。从对象上看,有形象塑造礼仪、待客礼仪、馈赠礼仪、交谈礼仪等方面的教育。从表现形式上看,有礼节、礼貌、仪表、仪式、服饰等方面的教育。从范围上看,有中国礼仪和外国礼仪的教育。从时间跨度上看,有传统礼仪、现代礼仪的教育。在礼仪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所有这些内容都必须纳入教育体系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对礼仪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社会产生真正的认同。可是,面对如此之巨内容,如果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围绕礼仪教育的深层内核——文化展开,文化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经济、政治的发展紧密相连、互相促进的。代表先进生产力和生活方式的文化,包含着科学的、合理的思维方式及有效价值原则的文化,才能吸引人,才能获得人们的高度认同。文化体系内部的有序性、一致性才能保证文化的权威,给人们提供凝聚、依附的中心,满足人们精神安全的需要、情感归属的需要,并最终获得高度的认同。总之,在礼仪文化教育中要牢牢把握一点,即文化认同是人们的主观行为,礼仪文化教育要契合人们的价值标准、适应人的思维模式、反映人们的利益、迎合人们的情感喜好,并促使人们自觉奉行文化的价值原则、遵守其道德规范。只有这样,通过礼仪文化教育,才能提高和谐社会认同度,增强文化的权威性,并使这种权威性通过社会舆论等形式表现为一种强制力,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自觉地服从文化体系的规范。
2.从礼仪文化教育的渠道上看,礼仪文化教育要坚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多管齐下
礼仪文化教育是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然而,目前我国的礼仪文化教育存在明显不足:各级院校苦口婆心,尝试利用各种途径进行礼仪文化教育,然而社会礼仪文化教育却相对滞后,社会中泛起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物质至上主义尘渣,慢慢便将学校的各种努力化为灰烬。因而,要真正实现和谐社会认同,创造出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就必须做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协调一致。因为家庭教育是个体掌握礼仪文化的起点,它好比在一张白纸上描绘美丽的图画,只要家庭礼仪文化教育坚持不懈地进行,便能为构建和谐社会认同先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各级院校教育是个体各种礼仪知识的主要养成所,是礼仪文化教育的中坚场所。当然,学校毕竟只是一个实验场所或中转站,最终,所有个体都要进入社会这个大熔炉,各种礼仪文化教育最终都得接受社会大熔炉的熏陶。可见,社会实质上是礼仪文化教育的最核心、最有实效的基地。所以,我们必须以我国的传统礼仪文化为基点,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开展全民性的礼仪文化教育。以和谐社会认同为目标,动员全体公民积极参与礼仪文化建设,及时概括和提升群众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各新礼仪、新文化,树立适于当前形势下的优秀典型和真实榜样。同时,在加强礼仪文化教育之时,尤其要分析礼仪背后的深刻文化根源,使人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只有缝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的裂痕,使之协调一致、多管齐下,才能在长期的努力中净化社会风气,养成自觉的“八荣八耻”意识,实现和谐社会认同。
3.从礼仪文化教育的进程上看,礼仪文化教育要因时而异、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这是中国教育的基本理念。一方面,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犹如一个活的有机体,从古代历经近代而进入当代,其礼仪文化也在历史流变中革故鼎新,既不失其固有的民族性,又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烙上时代性。在古代,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和诚实守信等传统。在近代,随着儒家传统的衰微和西方科学文化的侵入,进步、爱国、科学、民主等价值观念构成了宝贵的近代文化传统。在当代,改革开放的实践孕育出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等新的文化脉络。另一方面,每个个体都有一个成长的历程,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他所掌握的礼仪文化知识应是不同的。在儿童时代,礼仪主要模仿他人行为规范或遵守制度规定;在少年时代,主要是了解修身养性和人际交往的礼仪文化;在成年时期,要运用乃至创造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礼仪文化。另外,更为重要的是,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不同阶段对礼仪文化会有不同要求,因而,礼仪文化教育的内涵应该是动态的,与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大体协同的。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礼仪文化教育这三个部分是相互依存、有机组合的。内容是通过渠道实现的,内容是逐步教授的;渠道是内容的渠道,进程也是内容与渠道的进程。
总之,礼仪文化教育是我国当前最可靠的精神依托与文化家园之一,它在深层次上促进和谐社会的文化认同。对于缓解现代性所造成的文化危机有重要作用。如果说,现代性文化危机就是人与文化关系的危机,是文化认同的危机,那么,礼仪文化教育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将有效地实现人与文化的和谐发展,既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又创造出新的礼仪文化,真正推动社会关系的不断融合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秀英,傅琼.公关与礼仪[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2]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认同研究[D].上海大学,2012.
[3]滕新贤,傅琼.现代礼仪教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4]易银珍.礼仪文化与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2009-02-20.
[5]荆秀芳.试论加强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成人教育,2008(8).
[6]赵剑英.文化认同危机与建构社会基本价值观的紧迫性[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1).
[7]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8]http://www.jxcnt.com/news/files/0605/060517_112428.php.
责任编辑 马永义
[关键词] 礼仪文化教育 和谐社会 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与礼仪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认同是指对民族语言、民族血统、宗教信仰、价值观、伦理道德体系、历史地理、经济环境等所具有的共同倾向性。它是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是民族凝聚力之所以能够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不过,社会认同是一种内在的价值观及道德体系,只有借助于各种仪式和规范才能表现出来。因而,一定的社会认同便会产生一定的礼仪规范。礼仪文化也是民族国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层累、积淀而成的,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典章规范和精神支撑。从这一层面来看,礼仪文化乃是社会认同的主要依托,社会认同的核心便是文化认同。不过,礼仪文化和社会认同都不会自动产生,都需要经过世世代代的传承和累积。而实现传承和累积的主要手段便是教育,因而,无论在哪一时代,礼仪文化教育都是实现社会认同的主要手段。
一、礼仪文化教育对促进和谐社会认同的重要意义
礼仪文化教育是养成文化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基本途径,当前,我国正加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和谐社会认同,加强礼仪文化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1.礼仪文化教育可以缓解社会的流变性给人们带来的危机感,帮助人们确立和谐社会认同感
尽管人们都相信人是大写的,具有无限开拓性和创造力的,但同时人又是渺小和无力的,离开了群体,人将一无是处。确实,人天然就必须是社会人,他害怕孤独,需要朋友,对自己隶属于其中的社会组织具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视其为自己安全与发展的基本保障。在我国,现阶段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建设一个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状态协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稳定的社会。然而,当前我国社会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流变特性,“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已成为过去时,人与乡土之间的纽带逐渐削弱,人们的家庭血缘因社会的流动性日益稀释;规则和习俗的继承性随之减弱,原来那种以血缘和乡土为依凭的礼仪文化和认同模式发生蜕变,迫使人们重新思考自己的文化归宿和价值观选择。然而面对现代化的发展所产生的文化多样性、流变性和断裂性,人们不自觉地表现为文化上的焦虑和困惑:我们应该选择和创造什么样的文化,方能使之与我们自身的生活需求相得益彰?这是个深刻影响人们价值追求的问题。基于惯性,人们往往根据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体验来选择自己所认同的文化和礼仪。尽管我们提倡和鼓励文化的多样性,但如果不能确定一种文化为主流文化的话,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将受到很大影响。同时,那些自主选择文化和礼仪的人中,将有不少人因为选择与他人选择的不同甚至是相矛盾而仍处于困惑中。可见,无论是从国家的层面还是从个人的层面上说,梳理出真正代表民族心理的礼仪文化和价值观念,就显得极为迫切。也就是说,理清文化多元化的主次,宏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构建和谐社会,形成和谐社会认同,就成为迫切的取向。解决这一困境的最好方法就是加强礼仪文化教育。
礼仪文化教育不仅通过弘扬具有我国文化传统的礼仪文化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及明确界定人们之间的关系,而且促使人们产生强烈的民族身份认同感。正因为如此,礼仪文化教育早在我国古代社会就被视作典章制度和文化认同手段来使用了。以“礼”治国成为古代中国社会的最大特质。由于持续地教化与推行,“礼”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成为潜伏在每一个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革命先驱者们接受了西方社会的民族国家概念,提出重振礼仪文化与社会认同问题,在当时这意示着中华民族的自我觉醒。当前,在文化的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多样性和选择的无约束性使得人们对民族身份的需要异常迫切,民族身份认同问题再一次突现出来。强化礼仪文化教育有利于维护本民族在身份上或精神上的认同。通过参与其中,在讨论与有意识的努力中,不仅可以维护,而且可以进一步建构本民族的礼仪文化。所以,采取参与式的建构性认同方式,大力加强礼仪文化教育,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兼容一些外来文化,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消除因为流变性造成的恐惧感、不安定感和无归属感,消除因为文化矛盾与冲突造成的人际矛盾与冲突,培养国人自觉地维护民族身份,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创造和谐社会认同的主要路径。
2.礼仪文化教育能够促使人们正确看待文化民族化与全球化的关系,在开放中实现和谐社会认同
文化认同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养料的过程。一个民族如果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其他民族进行文化交流传播,不与其他民族分享各自的礼仪文化成果,可能很快就会陷入亡种的境地。在当今这样全球化的时代,孤芳自赏将误国误民。应该看到,社会认同是以异质社会为自身的镜子的,礼仪文化首先要有民族特质,但是也不可避免地染上普世化的些许特征。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无一不是在与异质文化和民族的交往中感悟出来的。也就是说,只有当一种社会和文化接触到异质社会时,它才开始意识到社会认同问题,才开始关注社会认同,并以社会认同为基础来实现民族精神或国家凝聚力的目标。也就是说,只有当接触到异质社会及其文化时,民众的文化感情——指人们对自身文化的感情取向才会迸发。
其实,这种对自身文化的感情取向和对自身社会的认同,不可能突然长成,它是长期礼仪文化教育的结果,是长期受自身文化的熏陶,对于自己所处的文化逐步而深刻的认同。人们的文化氛围与人们的感情是相协调的,人们的感情、激情亦是其文化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的反映。在开放的世界里,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人的认同也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人们的文化感情同样也在起着变化,而且具有了新的意义与价值。人们的感情取向是以自己的文化为基础的,但是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可能发生冲突,孕育着新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必然要反映在人们的感情上,引起感情上的波动。如果两种相交融的文化在价值取向上没有较大的对立,那么这种交融过程中人们的文化感情波动不大,反之则波动大。这是文化对于人们的感情而言。另一方面,人们的文化感情也会影响到文化交融的进程,人们在感情上基于各种因素对异文化的好恶,往往左右人的行为,对文化交融起着阻碍或推动的作用,影响人们对异文化的认同。 在当前,礼仪文化教育可以使人们明了礼仪文化的普世性意义必须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把西方礼仪视作一种具有普世性意义的礼仪,中华礼仪文化的发展意味着尽可能多地吸取这种普世性的西方礼仪,使自己更具普世性意义。另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中华礼仪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民族礼仪来看待,越是独特的东西,就越具有世界性,它必将在全球化的大浪中显现出其独特的魅力来,显出其普世性的意义来。所以,礼仪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民族礼仪的文化认同要固守传统,或一味西化,而是意味着要在礼仪的民族性与普世性之间保持一种适当的张力,使和谐社会的发展既承继礼仪文化的传统,又带有世界的宽广眼光。因此,通过礼仪文化教育,可以引导人们以我国传统文化为主旋律,吸纳一些国外的优秀文化因素作为补充,以作为和谐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这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人们的渴求。
二、礼仪文化教育推进和谐社会认同的主要路径
既然礼仪文化教育对实现和谐社会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功效,那么,礼仪文化教育应如何开展呢?在笔者看来,至少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从礼仪文化教育的内容上看,礼仪文化教育要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礼仪文化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包罗万象。从类型上看,有言谈礼仪、举止礼仪、信函礼仪、公务礼仪、涉外礼仪等方面的教育。从对象上看,有形象塑造礼仪、待客礼仪、馈赠礼仪、交谈礼仪等方面的教育。从表现形式上看,有礼节、礼貌、仪表、仪式、服饰等方面的教育。从范围上看,有中国礼仪和外国礼仪的教育。从时间跨度上看,有传统礼仪、现代礼仪的教育。在礼仪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所有这些内容都必须纳入教育体系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对礼仪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社会产生真正的认同。可是,面对如此之巨内容,如果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围绕礼仪教育的深层内核——文化展开,文化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经济、政治的发展紧密相连、互相促进的。代表先进生产力和生活方式的文化,包含着科学的、合理的思维方式及有效价值原则的文化,才能吸引人,才能获得人们的高度认同。文化体系内部的有序性、一致性才能保证文化的权威,给人们提供凝聚、依附的中心,满足人们精神安全的需要、情感归属的需要,并最终获得高度的认同。总之,在礼仪文化教育中要牢牢把握一点,即文化认同是人们的主观行为,礼仪文化教育要契合人们的价值标准、适应人的思维模式、反映人们的利益、迎合人们的情感喜好,并促使人们自觉奉行文化的价值原则、遵守其道德规范。只有这样,通过礼仪文化教育,才能提高和谐社会认同度,增强文化的权威性,并使这种权威性通过社会舆论等形式表现为一种强制力,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自觉地服从文化体系的规范。
2.从礼仪文化教育的渠道上看,礼仪文化教育要坚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多管齐下
礼仪文化教育是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然而,目前我国的礼仪文化教育存在明显不足:各级院校苦口婆心,尝试利用各种途径进行礼仪文化教育,然而社会礼仪文化教育却相对滞后,社会中泛起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物质至上主义尘渣,慢慢便将学校的各种努力化为灰烬。因而,要真正实现和谐社会认同,创造出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就必须做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协调一致。因为家庭教育是个体掌握礼仪文化的起点,它好比在一张白纸上描绘美丽的图画,只要家庭礼仪文化教育坚持不懈地进行,便能为构建和谐社会认同先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各级院校教育是个体各种礼仪知识的主要养成所,是礼仪文化教育的中坚场所。当然,学校毕竟只是一个实验场所或中转站,最终,所有个体都要进入社会这个大熔炉,各种礼仪文化教育最终都得接受社会大熔炉的熏陶。可见,社会实质上是礼仪文化教育的最核心、最有实效的基地。所以,我们必须以我国的传统礼仪文化为基点,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开展全民性的礼仪文化教育。以和谐社会认同为目标,动员全体公民积极参与礼仪文化建设,及时概括和提升群众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各新礼仪、新文化,树立适于当前形势下的优秀典型和真实榜样。同时,在加强礼仪文化教育之时,尤其要分析礼仪背后的深刻文化根源,使人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只有缝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的裂痕,使之协调一致、多管齐下,才能在长期的努力中净化社会风气,养成自觉的“八荣八耻”意识,实现和谐社会认同。
3.从礼仪文化教育的进程上看,礼仪文化教育要因时而异、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这是中国教育的基本理念。一方面,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犹如一个活的有机体,从古代历经近代而进入当代,其礼仪文化也在历史流变中革故鼎新,既不失其固有的民族性,又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烙上时代性。在古代,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和诚实守信等传统。在近代,随着儒家传统的衰微和西方科学文化的侵入,进步、爱国、科学、民主等价值观念构成了宝贵的近代文化传统。在当代,改革开放的实践孕育出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等新的文化脉络。另一方面,每个个体都有一个成长的历程,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他所掌握的礼仪文化知识应是不同的。在儿童时代,礼仪主要模仿他人行为规范或遵守制度规定;在少年时代,主要是了解修身养性和人际交往的礼仪文化;在成年时期,要运用乃至创造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礼仪文化。另外,更为重要的是,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不同阶段对礼仪文化会有不同要求,因而,礼仪文化教育的内涵应该是动态的,与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大体协同的。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礼仪文化教育这三个部分是相互依存、有机组合的。内容是通过渠道实现的,内容是逐步教授的;渠道是内容的渠道,进程也是内容与渠道的进程。
总之,礼仪文化教育是我国当前最可靠的精神依托与文化家园之一,它在深层次上促进和谐社会的文化认同。对于缓解现代性所造成的文化危机有重要作用。如果说,现代性文化危机就是人与文化关系的危机,是文化认同的危机,那么,礼仪文化教育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将有效地实现人与文化的和谐发展,既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又创造出新的礼仪文化,真正推动社会关系的不断融合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秀英,傅琼.公关与礼仪[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2]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认同研究[D].上海大学,2012.
[3]滕新贤,傅琼.现代礼仪教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4]易银珍.礼仪文化与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2009-02-20.
[5]荆秀芳.试论加强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成人教育,2008(8).
[6]赵剑英.文化认同危机与建构社会基本价值观的紧迫性[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1).
[7]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8]http://www.jxcnt.com/news/files/0605/060517_112428.php.
责任编辑 马永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