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对部分开办体育相关专业的非体育类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发现近年来我国非体育专业类高校体育学科建设呈繁荣的局面,在硬环境建设和观念更新等方面发展迅速,但在人才梯队建设及科研能力方面显得薄弱。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建立导向机制,对开办专业的种类、数量、分布要加以控制;各院校在学科建设上,更应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期这一事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体育学科发展
[作者简介]沈剑辉(1964-),男,江苏海门人,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文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学、残疾人体育学。(江苏南京210038)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0-0187-02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办学自主权的扩大,普通高校通过合并和新学科设置主动地参与到体育学科建设之中,使得我国体育科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近几年又呈加速之势,已经形成有数十门分支学科、边缘学科。
普通高等院校发展体育学科建设,这就出现一个问题,所有院校都要有体育类专业?这真是个两难的问题,一是不需要,有重复建设引发的诸多问题、体育人才市场需求容量等;二是现实需求,因为高校体育教师这个群体背后同样面临一些紧迫感,大致可归结为与职称相关的一些利益,而且要与所在高校其他学科相比拼。
非体育专业类高校体育学科建设是宏观政策和微观建设的问题,如体育人文社会学科领域,在学科建设与发展上最具活力,内容也越来越丰富。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民健身”的提出,出现了对未来中国体育产业的良好预期,学科建设的变化体现在对“全民健身”关注,乃至为体育产业及其关联产业的人才培养,粗略计算全国约有60所高校开设社会体育专业(健身指导、社区体育指导员之类)。面对一部分人对该专业就业的良好预期(很多存在于专业论证中)和另一部分人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就业尴尬,主管部门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调控。由于有某些利益的驱使,目前体育学科的发展出现了重量不重质的趋势,面对这一现象,本研究希望能够给体育科学从业人员及相关管理层面提供一些思考。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研究选取了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31所开办体育相关专业的非体育类普通高等院校中体育系、部等的相关负责人为研究对象。共计31人,向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31份,回收有效问卷28份,回收率90.32%。
(二)研究方法
1.问卷编制过程。在问卷编制的过程中,运用特尔菲法来进行指标确定,这种方法克服了在专家会议法中经常发生的专家们不能充分发表意见、权威人物的意见左右其他人的意见等弊病,各位专家能真正充分地发表自己的预测意见。由此方法编制出来的问卷的效度均值为8.57(10分评定),这说明专家评判认同一致,问卷有较高的效度。
2.专家访谈。通过互联网浏览并了解相关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与8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进行访谈。
3.数据分析。研究使用SPSS13.0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学科建设的现状分析
对于体育学科建设的现状的调查,问卷从学科发展得到主管某部门持续性的支持;硬环境建设取得成效;教学质量需要提高;人才缺乏,结构不合理;科研意识淡薄,相关学科交流少;学科发展社会认可程度较好六个维度进行数据收集。问卷采用5级量表的形式,调查对象可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即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完全同意)之间进行选择。从调查研究的结果来看,我们可以看到管理者的担忧,他们对所开办学科的教学质量、人才结构、科研意识及社会认可度方面总体上没有表现出更为积极的评价。例如,42.9%的人认为所开办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并不理想,这个结果也是符合预期的。就在前不久的一个关于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的研究也曾提到,很多用人单位认为学校的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看来在学校的管理层也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这也部分说明,专业开办的需求反馈较为落后,另外,被调查者还对一个学科稳定发展的至关重要因素——人才问题也予以很大的关注,认为人才结构不合理的被调查者占46.5%。对于现有学术群体科研意识的淡漠,89.2%被调查者也同意这个看法,这也反映了良好学风与科研管理、运行体制上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体育学科发展的主要内部影响因素
在影响因素方面,问卷设计了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观念更新;研究积累;准确把握学科发展动向;人才梯队建设五个维度,同样采用5级量表的形式,调查对象可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进行选择(完全)。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把“人”的因素放在了重要位置,我们在问卷指标形成过程中所进行的专家访谈,也多次印证这个观点。其中,对于学科发展有很大影响的研究积累问题,得到了很高的认同度。另外,创新与科研能力同样得到了高度认同,选择“同意”与“完全同意”的累计达到89.2%,教师的研究积累选择同意或完全同意的累计达到85.6%,也可以看出,就一个学科的良性发展而言,这些指标也应当是从业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要积极引进一些高学历的人才,同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以此引领体育学科建设,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健康发展。
(三)提高体育学科建设水平的应对措施
问卷设计中的应对措施包括:发挥学科特色,加强与相邻学科合作;设立重大课题,给予资金支持;重视学术交流活动;人才梯队建设,优化学术团队;完善人才培养与竞争的管理体制五方面。被调查者可以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的5个等级中进行选择。调查结果显示:89.2%认为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优化学术团队建设是提高体育学科建设的重点,85.7%认为,“发挥特色,加强与相邻学科的交流与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是否重视学术交流这一项上有较大分歧,认为“一般”与“不同意”的选项合计达到49.9%,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相当多的管理者对这类活动的不够重视或持有偏见。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与竞争的管理体制,在这一条上,“不同意”和“完全不同意”的选项合计为零,可见,应该加强营造充满活力的竞争上岗氛围,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与发展空间,让年轻人勇挑重担。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管理部门加强宏观调控,控制申办专业的数量与分布。体育不可能超越社会整体发展,传统体育专业的研究生在高校体育教师中有较高的比例,基础教育及农村地区的比例都还低得很,市场需求要远大于其他体育类专业。我们在忙于开办新专业的同时,往往对原有好的基础专业予以忽略。快速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软件与硬件方面滞后问题,从本研究来看,管理层将注意集中在软环境建设上是可取的,上级教育管理部门对开办这类专业,在量上应该有清醒的意识,所产生的浪费问题是值得重视的,要提高开办此类专业的准入条件,要着力考察申办专业生长点,必须有厚实的学科支撑,看似偏冷的专业,不见得没有生命力。例如有的院校在动作技能领域开始拓展,伴随我国工业化进程,相关的人体工效、产品设计等领域的人才需求,是可以预期的,是有潜力的。这或许成为运动领域对社会发展、工业化进程有特色的贡献,即便短期体现不出来,但是学生所打下的坚实基础同样令其收益很多。建立稳固、灵活的交往与对话机制,使得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优势互补,对已开办专业保持必要的监控,不但要有效率和质量,而且保持与其他相关部门的良好沟通。在质量管理上应建立长效跟踪机制,应当重视反馈渠道的通畅,力求使需求的信号灵敏、迅速、真实地反馈到能够配置资源的部门,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2.充分依托母学科的优势建立体育学科,根据社会需求拓展专业。整合所在院校资源,为即将开办的体育类专业提供有效支持,譬如美国常开设非师范性实用专业运动管理、健康与身体素质管理、运动科学、运动医学和非师范体育等,运动新闻报道是热门专业之一。美国体育学科的发展始终以人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并十分注重女性、老人和残疾人身体活动方面的研究,社会需要是体育专业改革的根本动力。他们在体育院系发展时也进行了重组,如体育、健康和娱乐学院改称为健康和人类行为学院,原来的体育学科变成了运动科学。原有的体育学科开设体育教师和一般体育两个专业,而新的运动科学则设有学校体育、运动科学、运动管理和指导、运动医学、运动训练、残障体育和水上运动教师(教练)等。引述这些,意在表明寻求自己发展空间。某些新颖或想当然的专业即便在大众体育很发达的国家也很难看到,非体育专业普通高校,往往具有深厚的母学科积淀,这是优势所在,如开设运动管理类的学生应当“强其管理”“熏染体育”,并非两者颠倒,目前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等方面有问题,运动技能色彩过浓。尤其在某些体育社会学科类的学科建设上,体育应当以文化形式出现,淡化身体技能训练。目前我们应加强培养目标、课程建设、就业方向等的统筹协调,一方面强化专业实力;另一方面以提高理论课的比重来提升体育专业的竞争实力。美国体育师范专业课程中理论课已占总学分的83%,在技术课方面,也着重强调技能形成和发展的理论知识,而不是运动技术本身。我国与世界经济融合在加快,体育类毕业生就业竞争环境也会愈加开放,所以今后的培养目标、课程建设、就业方向着眼于大趋势,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开放性的体系,打造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培养机制,培养规格不该低于所在院校整体水平,让体育类专业学生,在感觉上融于所在院校的“主流文化”。
3.重视学术队伍建设,优化学术团队结构。在学科建设中,人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在学科建设规划中重视学术队伍的建设,既重视学术队伍的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又重视学术队伍跨学科的知识结构,这样便于形成稳定的前沿研究方向。同时加大对体育学科建设投资的力度,通过引进人才、学术研讨等培养体育学科带头人。
(二)建议
我国非体育专业类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应当引起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宏观上对开办专业的种类、数量、分布当以控制,务求质量建设,切实建立一个需求导向的灵敏的监控、反馈机制。各院校学科具体建设上,同样以宏观、外部环境需求为指引,依托学校特长,强化专业实力的培养体系是必要的,应当对学科建设其重要作用的“人”的建设予以更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陈希,梁竞文,彭庆文.近十年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发展探析[J].体育科学,2005,25(12).
[2]刘成,李秀华,翁家银.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学科建设现状与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20(4).
[3]刑新强,何爱芳,先世友,等.探索体育学科建设的思路与实践[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增刊).
[4]杨波,杨文轩,龚建林.美国体育学科发展历程及现状[J].体育学刊,2007,14(7).
[5]李绍成,聂东风.非体育院校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6).
[关键词]大学体育学科发展
[作者简介]沈剑辉(1964-),男,江苏海门人,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文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学、残疾人体育学。(江苏南京210038)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0-0187-02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办学自主权的扩大,普通高校通过合并和新学科设置主动地参与到体育学科建设之中,使得我国体育科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近几年又呈加速之势,已经形成有数十门分支学科、边缘学科。
普通高等院校发展体育学科建设,这就出现一个问题,所有院校都要有体育类专业?这真是个两难的问题,一是不需要,有重复建设引发的诸多问题、体育人才市场需求容量等;二是现实需求,因为高校体育教师这个群体背后同样面临一些紧迫感,大致可归结为与职称相关的一些利益,而且要与所在高校其他学科相比拼。
非体育专业类高校体育学科建设是宏观政策和微观建设的问题,如体育人文社会学科领域,在学科建设与发展上最具活力,内容也越来越丰富。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民健身”的提出,出现了对未来中国体育产业的良好预期,学科建设的变化体现在对“全民健身”关注,乃至为体育产业及其关联产业的人才培养,粗略计算全国约有60所高校开设社会体育专业(健身指导、社区体育指导员之类)。面对一部分人对该专业就业的良好预期(很多存在于专业论证中)和另一部分人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就业尴尬,主管部门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调控。由于有某些利益的驱使,目前体育学科的发展出现了重量不重质的趋势,面对这一现象,本研究希望能够给体育科学从业人员及相关管理层面提供一些思考。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研究选取了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31所开办体育相关专业的非体育类普通高等院校中体育系、部等的相关负责人为研究对象。共计31人,向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31份,回收有效问卷28份,回收率90.32%。
(二)研究方法
1.问卷编制过程。在问卷编制的过程中,运用特尔菲法来进行指标确定,这种方法克服了在专家会议法中经常发生的专家们不能充分发表意见、权威人物的意见左右其他人的意见等弊病,各位专家能真正充分地发表自己的预测意见。由此方法编制出来的问卷的效度均值为8.57(10分评定),这说明专家评判认同一致,问卷有较高的效度。
2.专家访谈。通过互联网浏览并了解相关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与8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进行访谈。
3.数据分析。研究使用SPSS13.0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学科建设的现状分析
对于体育学科建设的现状的调查,问卷从学科发展得到主管某部门持续性的支持;硬环境建设取得成效;教学质量需要提高;人才缺乏,结构不合理;科研意识淡薄,相关学科交流少;学科发展社会认可程度较好六个维度进行数据收集。问卷采用5级量表的形式,调查对象可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即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完全同意)之间进行选择。从调查研究的结果来看,我们可以看到管理者的担忧,他们对所开办学科的教学质量、人才结构、科研意识及社会认可度方面总体上没有表现出更为积极的评价。例如,42.9%的人认为所开办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并不理想,这个结果也是符合预期的。就在前不久的一个关于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的研究也曾提到,很多用人单位认为学校的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看来在学校的管理层也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这也部分说明,专业开办的需求反馈较为落后,另外,被调查者还对一个学科稳定发展的至关重要因素——人才问题也予以很大的关注,认为人才结构不合理的被调查者占46.5%。对于现有学术群体科研意识的淡漠,89.2%被调查者也同意这个看法,这也反映了良好学风与科研管理、运行体制上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体育学科发展的主要内部影响因素
在影响因素方面,问卷设计了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观念更新;研究积累;准确把握学科发展动向;人才梯队建设五个维度,同样采用5级量表的形式,调查对象可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进行选择(完全)。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把“人”的因素放在了重要位置,我们在问卷指标形成过程中所进行的专家访谈,也多次印证这个观点。其中,对于学科发展有很大影响的研究积累问题,得到了很高的认同度。另外,创新与科研能力同样得到了高度认同,选择“同意”与“完全同意”的累计达到89.2%,教师的研究积累选择同意或完全同意的累计达到85.6%,也可以看出,就一个学科的良性发展而言,这些指标也应当是从业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要积极引进一些高学历的人才,同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以此引领体育学科建设,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健康发展。
(三)提高体育学科建设水平的应对措施
问卷设计中的应对措施包括:发挥学科特色,加强与相邻学科合作;设立重大课题,给予资金支持;重视学术交流活动;人才梯队建设,优化学术团队;完善人才培养与竞争的管理体制五方面。被调查者可以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的5个等级中进行选择。调查结果显示:89.2%认为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优化学术团队建设是提高体育学科建设的重点,85.7%认为,“发挥特色,加强与相邻学科的交流与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是否重视学术交流这一项上有较大分歧,认为“一般”与“不同意”的选项合计达到49.9%,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相当多的管理者对这类活动的不够重视或持有偏见。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与竞争的管理体制,在这一条上,“不同意”和“完全不同意”的选项合计为零,可见,应该加强营造充满活力的竞争上岗氛围,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与发展空间,让年轻人勇挑重担。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管理部门加强宏观调控,控制申办专业的数量与分布。体育不可能超越社会整体发展,传统体育专业的研究生在高校体育教师中有较高的比例,基础教育及农村地区的比例都还低得很,市场需求要远大于其他体育类专业。我们在忙于开办新专业的同时,往往对原有好的基础专业予以忽略。快速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软件与硬件方面滞后问题,从本研究来看,管理层将注意集中在软环境建设上是可取的,上级教育管理部门对开办这类专业,在量上应该有清醒的意识,所产生的浪费问题是值得重视的,要提高开办此类专业的准入条件,要着力考察申办专业生长点,必须有厚实的学科支撑,看似偏冷的专业,不见得没有生命力。例如有的院校在动作技能领域开始拓展,伴随我国工业化进程,相关的人体工效、产品设计等领域的人才需求,是可以预期的,是有潜力的。这或许成为运动领域对社会发展、工业化进程有特色的贡献,即便短期体现不出来,但是学生所打下的坚实基础同样令其收益很多。建立稳固、灵活的交往与对话机制,使得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优势互补,对已开办专业保持必要的监控,不但要有效率和质量,而且保持与其他相关部门的良好沟通。在质量管理上应建立长效跟踪机制,应当重视反馈渠道的通畅,力求使需求的信号灵敏、迅速、真实地反馈到能够配置资源的部门,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2.充分依托母学科的优势建立体育学科,根据社会需求拓展专业。整合所在院校资源,为即将开办的体育类专业提供有效支持,譬如美国常开设非师范性实用专业运动管理、健康与身体素质管理、运动科学、运动医学和非师范体育等,运动新闻报道是热门专业之一。美国体育学科的发展始终以人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并十分注重女性、老人和残疾人身体活动方面的研究,社会需要是体育专业改革的根本动力。他们在体育院系发展时也进行了重组,如体育、健康和娱乐学院改称为健康和人类行为学院,原来的体育学科变成了运动科学。原有的体育学科开设体育教师和一般体育两个专业,而新的运动科学则设有学校体育、运动科学、运动管理和指导、运动医学、运动训练、残障体育和水上运动教师(教练)等。引述这些,意在表明寻求自己发展空间。某些新颖或想当然的专业即便在大众体育很发达的国家也很难看到,非体育专业普通高校,往往具有深厚的母学科积淀,这是优势所在,如开设运动管理类的学生应当“强其管理”“熏染体育”,并非两者颠倒,目前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等方面有问题,运动技能色彩过浓。尤其在某些体育社会学科类的学科建设上,体育应当以文化形式出现,淡化身体技能训练。目前我们应加强培养目标、课程建设、就业方向等的统筹协调,一方面强化专业实力;另一方面以提高理论课的比重来提升体育专业的竞争实力。美国体育师范专业课程中理论课已占总学分的83%,在技术课方面,也着重强调技能形成和发展的理论知识,而不是运动技术本身。我国与世界经济融合在加快,体育类毕业生就业竞争环境也会愈加开放,所以今后的培养目标、课程建设、就业方向着眼于大趋势,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开放性的体系,打造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培养机制,培养规格不该低于所在院校整体水平,让体育类专业学生,在感觉上融于所在院校的“主流文化”。
3.重视学术队伍建设,优化学术团队结构。在学科建设中,人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在学科建设规划中重视学术队伍的建设,既重视学术队伍的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又重视学术队伍跨学科的知识结构,这样便于形成稳定的前沿研究方向。同时加大对体育学科建设投资的力度,通过引进人才、学术研讨等培养体育学科带头人。
(二)建议
我国非体育专业类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应当引起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宏观上对开办专业的种类、数量、分布当以控制,务求质量建设,切实建立一个需求导向的灵敏的监控、反馈机制。各院校学科具体建设上,同样以宏观、外部环境需求为指引,依托学校特长,强化专业实力的培养体系是必要的,应当对学科建设其重要作用的“人”的建设予以更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陈希,梁竞文,彭庆文.近十年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发展探析[J].体育科学,2005,25(12).
[2]刘成,李秀华,翁家银.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学科建设现状与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20(4).
[3]刑新强,何爱芳,先世友,等.探索体育学科建设的思路与实践[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增刊).
[4]杨波,杨文轩,龚建林.美国体育学科发展历程及现状[J].体育学刊,2007,14(7).
[5]李绍成,聂东风.非体育院校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