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要问上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得最舒适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那毫无疑问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北平。纵观中国上世纪30年代的散文作品,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北平”二字,常在众大家的文中若隐时现。关于北平的住与行,关于北平的回想和怀念,都绎化为文字,在他们的文章中倾情上演,对他们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生命的寄托,成为他们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
1923年10月初,郁达夫离开上海赴北京大学任教,到1926年10月离开北京返广州,整整三年的时间,他和北平结下了不解之缘,1936年5月27日他写下《北平的四季》。
作者写道“我曾于这一种大雪时晴的傍晚,和几位朋友,跨上跛驴,出西直门上骆驼庄去过过一夜。”作者还写道:“秋高气爽,风日晴和的早晨,你且骑着一匹驴子,上西山八大处或玉泉山碧云寺去走走看;山上的红柿子,远处的烟树人家,郊野里的芦苇黍稷,以及在驴背上驮着生果进城来卖的农户佃家,包管你看个月也不会看厌。”此描述,可以看到租驴出城,回来再把驴交还。这样的出行生活方式,尤其是文化人那种闲适自由、安贫乐道的心怀,是当时北平文化精神富有魅力的地方。
同样,张恨水上个世纪20年代写作《春明外史》的时期,也是《春明外史》故事的背景时期。小说有一处写报人杨杏园,于清明时节参加同乡扫墓祭奠亡灵活动。他是皖中人,皖中义地在永定門外。他和同乡兼同邻黄别山同行,“二人出了会馆,向永定门而来。到了城门口,两人各雇了一头驴子出城。”扫墓的时候,又遇上同乡吴碧波,他也是骑驴来的。活动结束之后,3人结伴骑驴而归。
当时的北京四周的城门外都有“驴口儿”,然而最有名的是西边阜成门外和西直门外的“驴口儿”。阜成门外是内城前往道观白云观的必经之路,而骑驴上白云观,是北京的一个风俗。这个风俗可能跟道家八仙之一,倒骑驴的张果有点关系。西直门是通往西山的必经之路。郁达夫所说骑驴“上西山八大处或玉泉山碧云寺去走走看”,一般都以西直门作为骑驴的出发点。
还有季羡林著的《另一咱回忆录》写道“他(郑振铎)兼职很多,常常奔走于城内城外。当时交通还不像现在这样方便。清华、燕京,宛如一个村镇,进城要长途跋涉。校车是有的,但非常少,有时候要骑驴,有时候坐人力车。”
可见在上世纪30年代,北平的各个城门外的驴口儿还有生意。后来,洋车越来越多抢“驴口儿”的生意。到抗战时期,“驴口儿”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我看来,一座都城,有各种各样的面相。“骑驴”就是当时的面相之一,可以以小见大的历史环境来记载、描绘、表现北平这么一座了不起的都城,而“骑驴”在作家的文字塑造出来的北平特别有别样的风情韵味,也是最容易感知最能够触摸到的记忆。
反观上世纪30年代中国散文中的北京文化内涵,你会清楚地认识到:北京的地理气候之美,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北京博大深厚的胸襟,北京自由快乐和从容不迫的生活方式,北京的田园景象,北京的梦幻色彩,都是适合人类精神的丰富饱满的养料。而《北平的四季》这样的散文,描写细腻真切,不经意间抒发自己的感情,挥洒自如,仿佛记忆里晃动的黑白胶片,让你亲临其境与郁达夫一起轻松散步,胜似闲云野鹤,坐看花落花开。
(转载自《教师报》2010年6月30日第B2版)
1923年10月初,郁达夫离开上海赴北京大学任教,到1926年10月离开北京返广州,整整三年的时间,他和北平结下了不解之缘,1936年5月27日他写下《北平的四季》。
作者写道“我曾于这一种大雪时晴的傍晚,和几位朋友,跨上跛驴,出西直门上骆驼庄去过过一夜。”作者还写道:“秋高气爽,风日晴和的早晨,你且骑着一匹驴子,上西山八大处或玉泉山碧云寺去走走看;山上的红柿子,远处的烟树人家,郊野里的芦苇黍稷,以及在驴背上驮着生果进城来卖的农户佃家,包管你看个月也不会看厌。”此描述,可以看到租驴出城,回来再把驴交还。这样的出行生活方式,尤其是文化人那种闲适自由、安贫乐道的心怀,是当时北平文化精神富有魅力的地方。
同样,张恨水上个世纪20年代写作《春明外史》的时期,也是《春明外史》故事的背景时期。小说有一处写报人杨杏园,于清明时节参加同乡扫墓祭奠亡灵活动。他是皖中人,皖中义地在永定門外。他和同乡兼同邻黄别山同行,“二人出了会馆,向永定门而来。到了城门口,两人各雇了一头驴子出城。”扫墓的时候,又遇上同乡吴碧波,他也是骑驴来的。活动结束之后,3人结伴骑驴而归。
当时的北京四周的城门外都有“驴口儿”,然而最有名的是西边阜成门外和西直门外的“驴口儿”。阜成门外是内城前往道观白云观的必经之路,而骑驴上白云观,是北京的一个风俗。这个风俗可能跟道家八仙之一,倒骑驴的张果有点关系。西直门是通往西山的必经之路。郁达夫所说骑驴“上西山八大处或玉泉山碧云寺去走走看”,一般都以西直门作为骑驴的出发点。
还有季羡林著的《另一咱回忆录》写道“他(郑振铎)兼职很多,常常奔走于城内城外。当时交通还不像现在这样方便。清华、燕京,宛如一个村镇,进城要长途跋涉。校车是有的,但非常少,有时候要骑驴,有时候坐人力车。”
可见在上世纪30年代,北平的各个城门外的驴口儿还有生意。后来,洋车越来越多抢“驴口儿”的生意。到抗战时期,“驴口儿”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我看来,一座都城,有各种各样的面相。“骑驴”就是当时的面相之一,可以以小见大的历史环境来记载、描绘、表现北平这么一座了不起的都城,而“骑驴”在作家的文字塑造出来的北平特别有别样的风情韵味,也是最容易感知最能够触摸到的记忆。
反观上世纪30年代中国散文中的北京文化内涵,你会清楚地认识到:北京的地理气候之美,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北京博大深厚的胸襟,北京自由快乐和从容不迫的生活方式,北京的田园景象,北京的梦幻色彩,都是适合人类精神的丰富饱满的养料。而《北平的四季》这样的散文,描写细腻真切,不经意间抒发自己的感情,挥洒自如,仿佛记忆里晃动的黑白胶片,让你亲临其境与郁达夫一起轻松散步,胜似闲云野鹤,坐看花落花开。
(转载自《教师报》2010年6月30日第B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