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黑格尔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人生初始阶段,其思想没有过多的被束缚,其思维的活跃性都要强于成人,思维的可塑性也要强于成人,因此对于其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更为容易。丰富的想象力对于激发小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重要作用,现代的美术教育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丰富学生的绘画想象力呢?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大自然 想象力
一、欣赏作品,激发儿童的想象力
儿童的绘画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观摩的部分,从中可以激发起他们另外的想象力、创造潜能,因此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向同伴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欣赏国内、外儿童有创意的表现,引导他们在学习的基础上想象创造;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可把他们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引导学生乐于观赏,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欣赏、观摩大师的作品也是儿童绘画的常用形式,凡高、米罗、毕加索、莫奈等大师的作品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不同渠道让学生在艺术的海洋里寻找、发现,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激发想象。
通过欣赏经典画作,了解其历史背景,绘画技巧与画作的缺憾不足,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审美,另一方面还可破除过度信奉古人权威的盲目心理,增加学生对艺术的认知和自信心,增强其创造思维的开拓能力。
二、教师要注重引导和鼓励学生,激发创造性思维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可以让他们独立探索的情景,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小学生由于在感知、意识、理解、能力上的高低悬殊,所表现的兴趣上不一样,老师也要尊重学生的内心感受,在学生出现“偏差”时,老师应及时的给予引导和鼓励。为了实现以鼓励为主、拒绝批评的原则,在小学美术教育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尊重与鼓励学生有不同意见,允许他们拥有更加多元化的想法。在美术课堂中,教师会出现以个人的喜好和标准去看待衡量学生的绘画,给予“优”或“差”、“好”或“不好”的评价,看到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就疾言厉色,这违背了教学原则,要坚决杜绝。
三、走进大自然发展想象
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来发展想象。法国教育家蒙门说:“自然和社会是我们最好和最伟大的教材。”我们的教材中,有课题需要学生走出教室,实地写生。让他们去大自然中发现美,从而创造美。因此,小学美术教师有必要经常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四季变化等等,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想象也会随之迸发。如三年级的《风景写生》,四年级的《用色彩画风景》等,如果教师只在教室里讲,该画哪些、哪些部分是画面需要的、哪些不需要等等,这样的闭门造车,不如让学生去实地走走,了解树木,了解花草以及房屋的形态,感受下农村小巷旁边的商店,饭店、电杆线、理发店和路上的行人。尽管是以前熟悉的地方,但是,现在要学生用画家的眼光去感受它,感觉生活一下子就变成一幅完整的画。
四、用儿歌引发想象
教材中《我喜爱的动物》一课,教师课前编好一首儿歌,一进课堂就朗诵给小朋友们听: “妈妈带我上公园,各种动物真好看:大灰象喷水玩,小猴子荡秋千,熊猫戴上黑眼镜,孔雀展开大花扇……”听着昕看,小朋友们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在动物园里看到的那些动物。教师话音未落,大家都抢着说开了: “我也去过动物园,有很多很多动物,我最喜欢猴子,它们非常玩皮。”“我最喜欢长颈鹿!”“我最喜欢青蛙!”这样,小朋友们自觉地随着记忆进入了想象世界。
五、猜谜激趣,引发想象
如第八册教材中《动物园》一课,我首先就以猜谜形式揭示课题,引入新课。我告诉学生今天带了好多的朋友给同学们认识,不过要同学们先猜一猜它们的名字: “两撇小胡子,油嘴小牙齿,贼头又贼脑,喜欢偷油吃。”、“脸上长勾子,头边绑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辩子。”、“名字叫小花,喜欢摇尾巴,夜晚睡门口,小偷最怕他。”“小小年纪,却有胡子一把,不论谁见,总是大喊妈妈。”、“顶上红冠戴,身披五彩衣,能测天亮时,呼得众人醒”、“性情躁烈爆,常批黄皮袄,山中称大王,我说那是猫。”学生都非常有兴趣的猜中了所有的动物名称,我趁机就提示课题,带同学去动物园。让学生根据刚才谜语中的动物的特点,利用剪纸的方法把动物的主要特点剪出来。
六、运用故事,引发想象
学生们作画时,一般是画直观的事物,直来直去的表达主题,意义较肤浅,为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能够进行一些较深层次的“寓意”或“写意”创作,我常用故事来启发学生深入想象、深化创作主题。例如教学《庆祝教师节》一课,学生一般都画黑板上写着“庆祝教师节”,黑板前面站着几位少先队员向老师敬礼或向老师献花等内容。为了避免这种单一的表现形式,在授课前,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古代,有一位帝王要选一位画师,榜文贴出后,有众多的画师应召,帝王命题作画,择优选用。他出了《花香》一题,许多的画家画了美丽的花园,花园里盛开着鲜艳夺目的鲜花,但帝王认为,这些画面画了花的美,并没有表达花的香,而只有一位画师的画强烈的吸引了他,那幅画上面没有一支鲜花,只有一个人骑着马走在一条小路上,在马蹄的后面飞舞着几只小蜜蜂。帝王马上就选用了这位画师。”学生们从故事中悟出了道理。展开热烈的讨论,思维深化了。一幅幅表达老师辛勤工作和高尚情操的寓意画创作出来了。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现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我认为抓住小学阶段学生创造性思维培育黄金期,加强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将学生学习美术最缺乏的能力补回来,从而培养出新时代敢于创新、敢于探索的創造型人才,吾辈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曾晓梅.试论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8(25):172-173.
[2]徐早早.少儿美术教育中想象力培养的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12):127-128.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大自然 想象力
一、欣赏作品,激发儿童的想象力
儿童的绘画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观摩的部分,从中可以激发起他们另外的想象力、创造潜能,因此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向同伴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欣赏国内、外儿童有创意的表现,引导他们在学习的基础上想象创造;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可把他们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引导学生乐于观赏,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欣赏、观摩大师的作品也是儿童绘画的常用形式,凡高、米罗、毕加索、莫奈等大师的作品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不同渠道让学生在艺术的海洋里寻找、发现,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激发想象。
通过欣赏经典画作,了解其历史背景,绘画技巧与画作的缺憾不足,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审美,另一方面还可破除过度信奉古人权威的盲目心理,增加学生对艺术的认知和自信心,增强其创造思维的开拓能力。
二、教师要注重引导和鼓励学生,激发创造性思维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可以让他们独立探索的情景,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小学生由于在感知、意识、理解、能力上的高低悬殊,所表现的兴趣上不一样,老师也要尊重学生的内心感受,在学生出现“偏差”时,老师应及时的给予引导和鼓励。为了实现以鼓励为主、拒绝批评的原则,在小学美术教育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尊重与鼓励学生有不同意见,允许他们拥有更加多元化的想法。在美术课堂中,教师会出现以个人的喜好和标准去看待衡量学生的绘画,给予“优”或“差”、“好”或“不好”的评价,看到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就疾言厉色,这违背了教学原则,要坚决杜绝。
三、走进大自然发展想象
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来发展想象。法国教育家蒙门说:“自然和社会是我们最好和最伟大的教材。”我们的教材中,有课题需要学生走出教室,实地写生。让他们去大自然中发现美,从而创造美。因此,小学美术教师有必要经常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四季变化等等,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想象也会随之迸发。如三年级的《风景写生》,四年级的《用色彩画风景》等,如果教师只在教室里讲,该画哪些、哪些部分是画面需要的、哪些不需要等等,这样的闭门造车,不如让学生去实地走走,了解树木,了解花草以及房屋的形态,感受下农村小巷旁边的商店,饭店、电杆线、理发店和路上的行人。尽管是以前熟悉的地方,但是,现在要学生用画家的眼光去感受它,感觉生活一下子就变成一幅完整的画。
四、用儿歌引发想象
教材中《我喜爱的动物》一课,教师课前编好一首儿歌,一进课堂就朗诵给小朋友们听: “妈妈带我上公园,各种动物真好看:大灰象喷水玩,小猴子荡秋千,熊猫戴上黑眼镜,孔雀展开大花扇……”听着昕看,小朋友们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在动物园里看到的那些动物。教师话音未落,大家都抢着说开了: “我也去过动物园,有很多很多动物,我最喜欢猴子,它们非常玩皮。”“我最喜欢长颈鹿!”“我最喜欢青蛙!”这样,小朋友们自觉地随着记忆进入了想象世界。
五、猜谜激趣,引发想象
如第八册教材中《动物园》一课,我首先就以猜谜形式揭示课题,引入新课。我告诉学生今天带了好多的朋友给同学们认识,不过要同学们先猜一猜它们的名字: “两撇小胡子,油嘴小牙齿,贼头又贼脑,喜欢偷油吃。”、“脸上长勾子,头边绑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辩子。”、“名字叫小花,喜欢摇尾巴,夜晚睡门口,小偷最怕他。”“小小年纪,却有胡子一把,不论谁见,总是大喊妈妈。”、“顶上红冠戴,身披五彩衣,能测天亮时,呼得众人醒”、“性情躁烈爆,常批黄皮袄,山中称大王,我说那是猫。”学生都非常有兴趣的猜中了所有的动物名称,我趁机就提示课题,带同学去动物园。让学生根据刚才谜语中的动物的特点,利用剪纸的方法把动物的主要特点剪出来。
六、运用故事,引发想象
学生们作画时,一般是画直观的事物,直来直去的表达主题,意义较肤浅,为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能够进行一些较深层次的“寓意”或“写意”创作,我常用故事来启发学生深入想象、深化创作主题。例如教学《庆祝教师节》一课,学生一般都画黑板上写着“庆祝教师节”,黑板前面站着几位少先队员向老师敬礼或向老师献花等内容。为了避免这种单一的表现形式,在授课前,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古代,有一位帝王要选一位画师,榜文贴出后,有众多的画师应召,帝王命题作画,择优选用。他出了《花香》一题,许多的画家画了美丽的花园,花园里盛开着鲜艳夺目的鲜花,但帝王认为,这些画面画了花的美,并没有表达花的香,而只有一位画师的画强烈的吸引了他,那幅画上面没有一支鲜花,只有一个人骑着马走在一条小路上,在马蹄的后面飞舞着几只小蜜蜂。帝王马上就选用了这位画师。”学生们从故事中悟出了道理。展开热烈的讨论,思维深化了。一幅幅表达老师辛勤工作和高尚情操的寓意画创作出来了。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现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我认为抓住小学阶段学生创造性思维培育黄金期,加强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将学生学习美术最缺乏的能力补回来,从而培养出新时代敢于创新、敢于探索的創造型人才,吾辈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曾晓梅.试论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8(25):172-173.
[2]徐早早.少儿美术教育中想象力培养的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12):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