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成像系统非优质图像的原因分析及图像质量控制

来源 :临床军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je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R)成像系统各环节产生非优质图像的成像因素及质量控制。方法回顾性分析DR片的质量优劣及各成像环节造成乙级片和废片的具体因素并加以控制。结果各成像环节过程中人为因素或设备故障是造成高乙片率和废片率的主要原因。合理控制这些因素是得到优质图像的保证,熟练掌握各设备的功能、特点及充分发挥计算机后处理的优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结论做到设备操作程序的规范化、投照技能熟悉化及计算机后处理功能熟练运用,完全可以使数字图像及照片完全符合临床诊断要求。
其他文献
本科在给一患者输液时,发现0.9%氯化钠100ml+头孢匹胺2 g+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时,当两种药物一接触,茂菲滴管内液体即出现乳白色的絮状沉淀,关闭输液器开关,
目的探讨不典型胆囊癌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不典型胆囊癌和胆囊炎,对其CT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本组9例胆囊癌患者中,肿块型1例(11.1%,1/9);厚壁型6例(66.7%,6/9);
目的探索一种持久有效的乳房松弛悬吊术式。方法对于乳头位置低于乳房下皱襞的乳房下垂患者,采用乳晕周边"双环"切口加垂直切口,胸肌肌膜瓣包裹乳腺的方法进行校正。结果自2008
目的:观察梗阻性黄疸时内毒素、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的变化和甘氨酸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标准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胆总管结扎组(B)和胆总管结
遵医嘱为一脑出血并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行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盐酸万古霉素0.5 g静点过程中,予呋塞米注射液20 mg由莫非滴管注入,立即见莫非管内呈乳白
目的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3月我院对61例在剖宫产术中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患者实施了不同方式的子宫压迫缝合术,回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