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主要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更牢固的基础知识,为他们接下来的学习道路打下良好基础。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教育也有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能够让他们真正将数学知识内化为个人能力,从而为其未来发展提供充分保障。本人主要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构成要素
前言:新课程改革为各国教育都提出了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小学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数学核心素养并不是单一指数学能力,核心素养更像是对能力的拓展,包含了意识、思维、等很多方面的内容,因此要想更好的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就必须明确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这样才能使培养过程更加明确。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数学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包含了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表述能力以及数学应用能力的数学品质,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综合性与实践性特别强,同时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都有着非常明显的提升作用。另外数学核心素养还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培养,要改变传统的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方式,做到和理论实践并行,同时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意识进行加强,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培养。另外相关学者还表示数学核心素养中除了能力、思维、意识等,还应具备在现实生活中拓展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一)良好的数学意识
简单的对数学意识进行解释,其实指的就是学生在对数学基础知识进行充分掌握以后,能够将基础知识应用到解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中的意识,同时还可以利用其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因此数学意识的思维性和逻辑性特征非常明显。数学意识是数学核心素养中是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更是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另外对小学生的数学技能进行提升,也必须以数学意识为前提,也就是说小学生必须具备数学意识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否则其接下来的学习道路将非常困难。
以小学五年级为例,这个阶段的数学教学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因此教师可通过应用题对学生的数学意识进行培养。比如教师拿出了三根绳子,而班级中共有36人,那么这三根绳子应该如何分配才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跳绳活动当中呢?此时学生们就会想到一共有36人,那么36÷3就是12人,这样将班级所有人以12人平均分为3组即可让所有人都参与跳绳活动中来。这道题涉及了学生们的实际生活,而学生通过将其学到的除法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即可轻松解决这道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培养数学意识的过程。
(二)正确的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建立在数学意识的基础上,和数学意识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因此很多人也会把数学意识和数学思维混为一谈,但二者的差别也非常明显。对数学意识进行分析可发现,这更像是一种停留在意识层面的事物,是数学思维的原动力,而数学思维则是思考层面的事物,是在数学意识的推动下,对问题进行思考的一种思维,因此数学思维是动态的,而数学意识则相对静态。
在学生学习数学的全部过程,以及思考数学问题的所有步骤中,都对数学思维有非常好的体现,可以说数学思维和数学技能是同步发展的,对学生数学技能水平的提升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应用数学技能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也在不断思考,因此大多数教师在对学生的数学技能进行培养时都会对数学思维进行融合,使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技能的同时进行思考,从而令数学思维和数学技能共同得到提升。
(三)良好的数学表述
数学表述指的就是在描述数学问题和数学现象的过程中,使用数学语言来进行。数学语言的范围非常广,包含了非常多的内容。对小学生而言,常用的数学语言有符号、文字、图像、公式等,学生如果能够熟练使用这些数学语言,就能够在描述数学问题和数学的现象的过程中保持清晰的思路,同时还能和他人更好的交流数学知识。交流能力是数学表述这种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特点,良好的交流能力能够让学生和他人更好的进行沟通,从而通过合作促进彼此的数学水平共同提升。
(四)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应用能力指的就是学生能够使用数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将数学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转移到现实生活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能力。因此数学应用能力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良好的数学应用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各种问题,同时对数学思维成长也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这也决定了对数学应用能力进行培养不能完全按照书本上的知识来进行,要更多的去联系现实生活。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明确数学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同时,就要从不同要素出发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从而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明秀碧.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7(35):109-110.
[2]高丽.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及核心价值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23):167-168.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构成要素
前言:新课程改革为各国教育都提出了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小学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数学核心素养并不是单一指数学能力,核心素养更像是对能力的拓展,包含了意识、思维、等很多方面的内容,因此要想更好的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就必须明确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这样才能使培养过程更加明确。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数学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包含了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表述能力以及数学应用能力的数学品质,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综合性与实践性特别强,同时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都有着非常明显的提升作用。另外数学核心素养还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培养,要改变传统的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方式,做到和理论实践并行,同时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意识进行加强,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培养。另外相关学者还表示数学核心素养中除了能力、思维、意识等,还应具备在现实生活中拓展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一)良好的数学意识
简单的对数学意识进行解释,其实指的就是学生在对数学基础知识进行充分掌握以后,能够将基础知识应用到解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中的意识,同时还可以利用其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因此数学意识的思维性和逻辑性特征非常明显。数学意识是数学核心素养中是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更是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另外对小学生的数学技能进行提升,也必须以数学意识为前提,也就是说小学生必须具备数学意识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否则其接下来的学习道路将非常困难。
以小学五年级为例,这个阶段的数学教学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因此教师可通过应用题对学生的数学意识进行培养。比如教师拿出了三根绳子,而班级中共有36人,那么这三根绳子应该如何分配才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跳绳活动当中呢?此时学生们就会想到一共有36人,那么36÷3就是12人,这样将班级所有人以12人平均分为3组即可让所有人都参与跳绳活动中来。这道题涉及了学生们的实际生活,而学生通过将其学到的除法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即可轻松解决这道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培养数学意识的过程。
(二)正确的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建立在数学意识的基础上,和数学意识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因此很多人也会把数学意识和数学思维混为一谈,但二者的差别也非常明显。对数学意识进行分析可发现,这更像是一种停留在意识层面的事物,是数学思维的原动力,而数学思维则是思考层面的事物,是在数学意识的推动下,对问题进行思考的一种思维,因此数学思维是动态的,而数学意识则相对静态。
在学生学习数学的全部过程,以及思考数学问题的所有步骤中,都对数学思维有非常好的体现,可以说数学思维和数学技能是同步发展的,对学生数学技能水平的提升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应用数学技能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也在不断思考,因此大多数教师在对学生的数学技能进行培养时都会对数学思维进行融合,使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技能的同时进行思考,从而令数学思维和数学技能共同得到提升。
(三)良好的数学表述
数学表述指的就是在描述数学问题和数学现象的过程中,使用数学语言来进行。数学语言的范围非常广,包含了非常多的内容。对小学生而言,常用的数学语言有符号、文字、图像、公式等,学生如果能够熟练使用这些数学语言,就能够在描述数学问题和数学的现象的过程中保持清晰的思路,同时还能和他人更好的交流数学知识。交流能力是数学表述这种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特点,良好的交流能力能够让学生和他人更好的进行沟通,从而通过合作促进彼此的数学水平共同提升。
(四)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应用能力指的就是学生能够使用数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将数学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转移到现实生活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能力。因此数学应用能力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良好的数学应用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各种问题,同时对数学思维成长也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这也决定了对数学应用能力进行培养不能完全按照书本上的知识来进行,要更多的去联系现实生活。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明确数学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同时,就要从不同要素出发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从而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明秀碧.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7(35):109-110.
[2]高丽.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及核心价值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23):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