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细胞百日咳疫苗中活性PT的保护作用

来源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t20070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经基因工程方法脱毒的无细胞百日咳疫苗(APV)中不同含量活性PT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小鼠保护性试验(AMPT)评价不同含量活性PT疫苗样品的百日咳效力,组织胺致敏试验(HST)检测不同含量PT样品中PT活性.结果含5ng活性PT的疫苗与不含PT的疫苗效力差异无显著意义;含50 ng活性PT疫苗与不含和含5ng活性PT的疫苗效力差异有显著意义.用HST肛温测定法可以检测到含50ng活性PT的样品中PT活性.结论AMPT适用于高度脱毒或基因工程脱毒的APV的效力检定,HST肛温测定法可以证实APV中PT
其他文献
目的开展基因重组AT-Ⅲ的研究,试将人AT-ⅢcDNA在CHO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将携带AT-Ⅲ基因的表达载体转染CHO细胞,用G418筛选抗性克隆,SDS-PAGE与Western Blot检测其表达产物;
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为公众服务的必然性,总结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方式,提出了加强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是社会化服务的资源保证。
将国内外高校学科馆员服务内容归纳为一种模式,即学科馆员"藏、参、教—联3+1"模式。所谓"藏",即馆藏建设;"参",即参考咨询;"教",即教育培训;"联",即院系联系。阐述了该模式四个要素的意
目的研究HCV C区片段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纯化工艺.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HCV感染者血清中克隆C区基因片段,插入pET28a(+)质粒中,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采用亲和层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