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Q值优化的非球面切削准分子激光手术矫正高度近视的远期Q值和高阶像差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眼科行Q值引导的个体化切削(F-CAT)准分子激光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35例(70眼),其中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 K)17例(34眼),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 18例(36眼),观察并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术前、术后远期角膜Q值和高阶像差的变化,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术后高阶像差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3年,所有患者裸眼视力≥0.8,LASIK组和LASEK组安全性指数均>1,有效性指数均接近1.两组Q值与术前相比,均从负值变为正值.术后总高阶像差均比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0、-6.75,P<0.01).术后LASIK组和LASEK组三阶像差均方根(RMS)值(t=-3.50、-5.22)、四阶像差RMS值(t=-6.79、-10.14)、垂直彗差RMS值(t=5.73、-5.50)、球差RMS值(t=-8.57、-13.79)均比术前增加(P<0.01),两组间垂直彗差,球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水平彗差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总高阶像差RMS值(R-2=0.372,F=16.96,P<0.01)和术后球差RMS值(R2=0.224,F=10.93,P<0.01)与术前等效球镜度、手术光学区大小相关.术后垂直彗差与术前等效球镜度、手术目标Q值相关(R2=0.224,F=10.93,P<0.01).结论 Q值引导LASIK和LASEK矫正高度近视手术远期安全、有效.LASIK和LASEK术后Q值均由负值变为正值,远期高阶像差和球差增加.垂直彗差的增加可能与手术瓣蒂位置有关.术后高阶像差与患者术前屈光度、手术方式及光学区相关。
Q值优化非球面切削矫正高度近视的远期高阶像差观察
【摘 要】
:
目的 观察Q值优化的非球面切削准分子激光手术矫正高度近视的远期Q值和高阶像差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眼科行Q值引导的个体化切削(F-CAT)准分子激光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35例(70眼),其中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 K)17例(34眼),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 18例(36眼),观察并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术前、术后远期角
【机 构】
:
20023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眼科,20023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眼科,20023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眼科,2002
【出 处】
: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2年14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前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药物多以玻璃体腔给药为主.皮质类固醇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拮抗剂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两类药物,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和非甾体类消炎药在一些小规模的临床试验中也显示有一定的疗效;西罗莫司、iCo-007、RNA干扰(RNAi)药物等新药和一些全身用药也有相关的报道.眼内植入装置的问世为眼后段疾病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Ⅰ-vation、Reti
目的 评价Custom-Q引导的改良单眼视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患有近视、散光的老视患者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在华西医院近视中心实施改良单眼视LASIK手术的老视患者10例,主视眼屈光度全矫,实施传统LASIK切削;非主视眼保留-1.50 D球镜度数,实施“Custom-Q”引导的非球面性切削,实现改良的单眼视,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日趋完善的一种角膜屈光手术,术后角膜扩张是其隐匿但严重的并发症,仍是屈光手术之后面临的最复杂和广泛讨论的问题之一.因此,LASIK术后角膜扩张的发病原因、危险因素及其预防和治疗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对这些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逆行切除联合自体带蒂球结膜瓣转位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眼科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87例(113眼),平均年龄(66.0±9.8)岁,病程1~20年,采用显微镜下逆行切除联合带蒂球结膜瓣转位移植术治疗,术后1周观察结膜瓣成活情况,球结膜供区的愈合以及角膜创面修复情况.术后随访期1~3
目的 观察Menicon-Z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控制青少年进展性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选取18岁以下近视患者76例(148跟),按近视度分为4组(-0.50~-3.00 D,-3.25~-6.00 D,-6.25~-9.00 D,9.25~-20.00 D),分析配戴RGPCL(15.2±5.2)个月后的矫正视力、屈光状态、角膜地形图参数、年近视增长幅度及眼轴长度
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具体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研究表明眼眶脂肪组织异常增牛是引起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现就眼眶前脂肪细胞的来源、脂肪生成的调节、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活化受体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在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眼眶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 观察运用小梁组织作为角膜组织缺损替代物治疗外伤性角膜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对角膜裂伤伴缺损4例(6眼),用甘油低温保存的小梁组织填塞后,行荷包式角膜裂伤清创缝合术并根据需要行二期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1~2年,填塞的小梁组织逐渐透明,与角膜组织融合紧密,角膜相对平整,视力较术前提高,拆线后无角膜裂伤陊开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小梁组织与角膜组织结构相似,可作为角膜穿通伤中角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