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穿越时空的精神接力赛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it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年代一个士兵生命的定格,让一位伟人欣然命笔,领袖大气磅礴的7个大字——“向雷锋同志学习”,犹如一声报春雷,在华夏大地荡起无数温暖与感动。雷锋精神也由此在中华儿女的血脉中奔涌延续。
  半个世纪过去了,雷锋作为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楷模,却从未走远,军营深处依然活跃着他的身影。他是全军青年官兵的精神偶像,“接过雷锋的枪”成为广大官兵的青春誓言。从将军到士兵,从机关到基层,从科研院所到战斗班排,一批又一批青年官兵正追寻着雷锋的足迹前行,一批又一批雷锋式的英模人物和先进集体正在感动军营内外。
  走过昨天、跨越今天、辐射明天,雷锋精神已成为激扬时代的火炬,熊熊燃烧;雷锋精神已成为民族精神的能源,生生不息;雷锋精神已成为广大官兵心中的精神偶像,绽放光芒。为了进一步学习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全军学雷锋活动深入开展,2012年3月16日,总政在京召开全军学雷锋活动先进典型座谈会。在雷锋精神的指引下,坚定信念跟党走、履行使命创佳绩、弘扬新风站前列、服务人民当模范的时代凯歌嘹亮在大江南北的座座军营。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付者。 ——雷 锋
  【接力棒】32年坚持开展义务助残活动,自觉传承弘扬雷锋精神。积极开展生活助残,把党的温暖送到伤残人员心中;积极开展知识和科技助残,为伤残人员回归社会、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作贡献;积极开展精神助残,搞好义务普法帮教,为创建和谐文明社区尽到应有责任,被驻地群众誉为“穿军装的志愿者”。
  【光荣榜】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全国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军学雷锋先进集体,被第二炮兵授予“爱民助残模范学员队”荣誉称号,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6次。
  【好事回放】
  “穿着军装的志愿者”,这个简单却带着极大褒奖的称谓,对于这群年轻人来说无疑是鼓舞人心的。是的,他们的能力很有限,也许只是一滴水、一线阳光、一粒粮食、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但他们却用实实在在的生活细节温暖了一颗颗孤独寂寞的心灵。是他们的爱心,让这个世界充满了阳光和温暖。他们就是二炮指挥学院三系第十学员队的青年学子。
  这支年轻的队伍,从1980年起就在武汉市新光机械厂盲人居住区开展助残活动,志愿服务对象由最初的120户盲人家庭拓展到221名智障儿童、83名孤寡老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10余万人次。为了更好地帮助盲人朋友,他们针对其日常生活需求,总结形成“买米买煤送到家、清洁卫生做到家、电器修理服务到家、形势政策讲到家、子女学习辅导到家、文艺节目演到家、生病住院护理到家、矛盾纠纷调解到家”的“帮扶8到家”制度。同时,他们为盲人子女制订学习辅导计划、技能培训计划,开办舞蹈、绘画、电脑等各种兴趣班。近几年,他们相继帮助86%盲人家庭购置了电脑和音响,手把手地教盲人进行网上语音读书阅报、欣赏音乐,开通视频语音聊天系统。
  2007年,学员队还与武汉市江岸区辅读学校“联姻”,开始致力于221名智障儿童的智力矫正和心理疏导。他们定期赴学校教孩子们弹钢琴、学画画、唱歌跳舞。在第12届世界特奥会上,辅读学校代表队获得了13金、2银、1铜的优异成绩。不仅如此,学员队还与武汉市千鹤老年公寓结成了爱心帮扶对子,为83名孤寡老人开展志愿服务。老人们都说,二炮指挥学院的孩子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雷锋
  【接力棒】坚持把学习践行雷锋精神与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引导官兵坚定信念端正追求;坚持把学习践行雷锋精神与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结合起来,激励官兵立足本职创先争优;坚持把学习践行雷锋精神与弘扬社会新风结合起来,带领官兵为特区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有力促进了连队思想政治建设和各项任务圆满完成,被誉为深圳特区靓丽的“精神名片”。
  【光荣榜】被中央军委授予“深圳特区精神文明好六连”荣誉称号,被表彰为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单位、全军优秀基层党组织、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荣立集体二等功2次。
  【好事回放】
  驻守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特区精神文明好六连”的官兵在备感自豪的同时,同样也备感责任与使命的意义。他们将自己融入集体之中,在新的历史时期,紧贴形势任务,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展现了人民军队的良好形象,成为“特区精神文明建设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走进这支有着光荣传统的连队,我们发现雷锋精神已融入官兵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大家都说,六连的兵就是不一样,个个身上有股“挤”和“钻”的劲头。 “技术能手”、“专业巧手”、“精武之星”们,叫响“技术练不精,枉为六连兵”的口号。目前,全连80%的官兵被各级机关评为优秀“四会”教练员、技术能手、训练标兵,连队连续10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军政主官均被评为优秀指挥军官。 连队组织的“周末育才”活动,帮助战士们实现了“入伍即入学,退伍即毕业,毕业即成才”的目标。10年来,先后有45名战士考上军校,300多名战士通过自学拿到了大专或本科文凭,180多名退伍战士被深圳市各级党政机关和公司企业录用。
  连队官兵制作的《雷锋精神永驻》宣传网页投放到深圳特区精神文明网站,受到了网民热捧。他们还经常参加深圳市义工宣传,被人民群众誉为深圳义工组织的“绿色宣传队”。驻地环境整治、绿化美化、义务献血、无偿改迁光缆线路、服务敬老院等等,在深圳到处可见他们绿色的身影。
  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雷锋
  【接力棒】在边疆民族地区积极传播弘扬雷锋精神,采取“营乡党委共促、连村支部共建、军地党员结对”的方式,与地方基层党组织深入开展互学互帮互促活动,在真心实意帮困解难中增进民族团结,积极为推动驻地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把广大党员群众和官兵凝聚在党的周围,取得了良好效益。
  【光荣榜】被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民政部、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单位,被国家计生委表彰为全国军民共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表彰为维稳先进单位、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被空军表彰为先进师旅级党委。
  【好事回放】
  “以前村里说话最管用的是阿訇,现在最有影响力的是党支部。”这是喀提其村村民这几年来,感受最深刻最真切的变化。这一变化,从兰空某指挥所通信连走进喀提其村开始的。
  通信连与喀提其村通过共建互促,村人均年收入从不足700元增长到现在的6000多元。“给钱给物,不如帮建一个好支部”,他们利用“指导员之家”开办业余党校培训军地党组织成员。如今,军地党员经常活跃在村组院落、田间地头,积极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耐心讲解惠民政策,帮助协调解决困难,群众有什么难事急事,第一时间就找支部、找党员。
  指挥所驻守在维吾尔民族聚居的村庄里,周边乡村有29户特困户。“帮助群众就要抓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总开关’。”指挥所师团干部带头与他们结对,先后捐款慰问金14万元,已有22户彻底摆脱贫困。他们还为驻地建立了从幼儿园到大学5个层次的捐资助学模式,建成“八一爱民双语幼儿园”,设立“蓝天春蕾基金”,开办“蓝天春蕾班”。他们先后圆了100多名贫困生的大学梦,群众称他们为孩子的“铺路人”。
  得知地方实施“互联网进乡村”工程,他们主动提供技术和人力支持,开办科技讲堂、农业技术培训班,帮助驻地群众走上了复合型经济发展道路,把“输血”式扶贫变成“造血”式帮扶。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雷锋
  【接力棒】 部队曾7次移防,4次变更隶属关系,一茬茬官兵践行雷锋精神,争当雷锋传人,辐射雷锋效应。坚持学雷锋49年不断线,无私善举塑造官兵心灵;从不埋怨毫不懈怠,用真诚和善举温暖人心;播撒爱心服务社会,让雷锋精神传播四方,被驻地群众誉为“六盘山下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面旗”。
  【光荣榜】 先后12次被各级表彰为“学雷锋先进集体”,连续21年保持“基层建设标兵连”荣誉,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14次。涌现出“雷锋式的战士”王学生、“全国见义勇为英雄”谢二亮等一大批先进个人。
  【好事回放】
  在银川市新华街矗立着一座“感恩碑”,这块碑默默记录着人民对一支连队的赞誉,也记录着这支连队走向先进的步伐。49年来,这支连队7次移防,先后北上大漠边关、南下珠江沿海、东到晋中大地,西进雪域高原……虽然驻地在变,脚步在动,但他们心中的信念从没有变。他们说,要走一路红一线、驻一地红一片,永做雷锋传人。
  走进这支连队,“我就是雷锋,雷锋就是我”已成为每一名官兵的荣誉意识。驻地六盘山区偏僻闭塞、经济落后,连队主动与赵堡村开展村、连支部挂钩共建,帮助9户村民走上了富裕之路,资助21名辍学儿童重返校园,照顾26位孤寡老人安享晚年,为希望工程捐款10.5万元。
  9年前,连队奉命南下广州执行海关监管任务。从黄土高原到沿海城市,官兵始终保持政治本色,群众有难帮在前,被广州市委表彰为“‘雷锋号’志愿服务集体”。执勤期间,官兵拒绝地方请吃120余次,拒收现金28万元。
  在世界屋脊,他们倾注真情维护民族团结。连队组成8个医疗、宣传、服务小分队宣讲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当好雷锋传人,不仅仅是岗外做好事,更要岗内尽职责。1996年以来,连队参加上级31次比武28次夺魁,涌现出431名神枪手、240名训练标兵,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连队。10多年来,连队还先后圆满完成处置械斗、扑救山火、抗洪抢险等重大任务30余次。
  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 ——雷锋
  【接力棒】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把艰苦奋斗作为建部兴部之基,面对艰苦不畏难,身在山区不守旧,积极作为不懈怠,全面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坚持把艰苦奋斗作为一种崇高境界来追求,让艰苦奋斗的基因融入灵魂血脉,变成永恒追求;把艰苦奋斗作为一种日常习惯来培养,让最少的经费用出最大的效益;把艰苦奋斗作为一种创业精神来践行,让老大难问题变成新的增长点;把艰苦奋斗作为一种时代风尚来传播,帮助贫困老区逐步走向富裕。
  【光荣榜】被评为“全国民兵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拥政爱民先进单位”。
  【好事回放】
  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如今,在这里生长的井冈山人,始终保持着最初那分艰苦奋斗的革命热情,积极创新,为井冈山的全面建设发展不断努力着。
  “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付出那么多,绝不能让他们再受穷了!”这是井冈山市人武部全体干部职工的肺腑之言。5年前,厦坪镇“菖蒲古村”还是一个猪牛不入圈、垃圾门前倒、污水满地流的落后村。人武部与该村结为帮带对子后,帮助筹备资金用于改水改厕,资助群众发展“农家乐”、“高山蔬菜”、“花卉苗圃”等第三产业。不到两年时间,该村变成了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示范村,被江西省评为最具魅力的村庄。黄坳乡石角村地处大山深处,出一次山要步行20多公里,漫山遍野的毛竹运不出去。听到这个消息后他们带领800多名民兵、村民,奋战120多天,开辟了一条简易公路。当第一辆满载山货的卡车开出村寨时,村民们燃放爆竹庆贺:感谢解放军给我们修了一条致富路、希望路。
  在井冈山市人武部让每一名干部记忆深刻的是,上班报到第一天收到的礼物是《雷锋日记》和《井冈山革命斗争故事集》,第一顿饭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第一次集体活动就是走当年红军挑粮小道。他们自己动手采集风景石、平整场地、上山采草皮、挖树苗,打造出了特色营区,被军区表彰为“资源节约型先进单位”。
其他文献
黄雪鹰,听到记者说她闻不到气味也听不清别人说什么时,会在主席台上偷偷抹泪;也会像个小姑娘,站在镜子前面,比划着穿哪件衣服最好看;知道最贵的包包是要好几万一个,虽然叫不出名字;最喜欢的网站是淘宝,也会在上面选购一两件漂亮的衣服;当记者夸她现在的发型比较适合她时,也会报以羞涩的一笑,但谁都能看出她心中快乐的音符在跳动。这一切都让人很难与黄雪鹰的职业产生联系——一个每天与枪打交道的女人。  下午五点半,
期刊
初次听他的故事,觉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细细听完他的故事,原来每一个细节都透着坚韧与执着,平凡的人生凸显出强大的生命张力。  【人物名片】  彭颜龙,河南上蔡人,1969年11月出生,1987年11月入伍,1989年1月入党,1993年7月毕业于军事经济学院军事交通系,现任驻兰州铁路局军事代表办事处运输调度处副团职参谋。2009年被军区联勤部评为“铁路军事运输工作先进个人”;2010年被总后勤部、铁
期刊
常常想起那段被班长“整”的故事,心中总会涌起一丝甜蜜,一分温馨。当我也成了老兵,才明白为什么班长还被称为“军中慈母”。  刚从学兵训练大队分到部队航空救生装具室,我就同班长程友忠别上了一股劲。  那天,团参谋长、司令部协理员来看望我们两个新兵,随口还问了我们几个问题。同年兵小赵回答时,班长“很专业”地在一旁发表不同见解,爱较真的我偏偏在这个时候鬼使神差般地翻出了教科书上的正确答案,让笨嘴拙舌的班长
期刊
看着“事儿哥”抱着电话脸上都笑开了花,大家都猜的八九不离十了,接完电话,“事儿哥”双手抱拳:“小哥今天因祸得福,未来岳父说了,咱这样的有责任心!”  “事儿哥”名叫郭登城,由于爱管闲事,连队大事小情总爱操心,大伙就封了他个“事儿哥”的美称。  “事儿哥”爱管闲事,大家有什么事也喜欢跟他讲。去年夏天,新战士李哲的父亲出了车祸,肇事司机拒绝赔偿,母亲无奈只能四处借钱给父亲治病。得知这个消息后李哲整天无
期刊
“虎班长”不姓虎,只因他虎背熊腰、威如猛虎,又是“猛虎连”的标兵班长,遂有此美誉。  驻滇某装甲团装步三连曾被中央军委授予“猛虎连”荣誉称号。作为“猛虎连”一员猛将,“虎班长”可不是浪得虚名。  初春,滇西某训练场上,该团正集中全团骨干组织“射击教学法”演示。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只见“虎班长”端着轻机枪飞身跃出堑壕,“哒哒哒”,一阵枪响,200米外的机枪靶应声倒下。卧倒——换枪——匍匐前进——起身
期刊
主人公亮相:  张昌龙,山西大同人,1983年生,2001年入伍,从军头十年历任班长、排长、副指导员、军需助理员、空降兵特战连连长,现任警卫连连长。  王仕林,湖北武汉人,1984年生,2001年入伍,从军头十年历任班长、排长、伞训长、保卫股干事,空降兵空降连指导员,现任警卫连指导员。  连队主官交接会上,老连长风趣的一句 “你俩可都是‘空降’到机关的‘双主官’”,让初来乍到的警卫连新任主官备感压
期刊
NO1:  【有诗赞曰】  西川马孟起,名誉震关中。  信布齐夸勇,关张可并雄。  渭桥施六战,安蜀奏全功。  曹操闻风惧,流芳播远戎。  【相似度】★★  马超:在角色转变中成长  【人物故事】  经过两年多部队生活的磨练,参谋马超早已褪去学生时代的稚嫩,为人处世沉稳、干练。虽然一副书生气质,但他个性中的好强、倔强,与三国中的马超颇为相似。  那年9月,作为见习航海长的马超随舰出海,执行保障院校
期刊
多年前,大作家艾迪初次到纽约旅行。作为同行,家住纽约的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请他到自己家中赴宴。那是一场非常盛大的宴会,光是陪客就不下50人,而且都是当时的显贵。看到这种情形,艾迪紧张得连叉子都快拿不住了。  “你怎么了?是不舒服吗?”马克·吐温见状关切地问道。  “哦不,我只是怕得要死。”艾迪颤抖着回答道:“我想一会儿他们肯定要我演讲,到时我一定会紧张得站不起来,即便站起来脑子也会不听使唤。”  哈
期刊
“老谯,太感谢你了。要不是你提醒,我的麻烦可大了。”接过开发商退回的一万元现金,驻陕某飞行学院石教员对谯成国教员连声道谢。  “西安南郊”、“ 40万元买一套住房”、“送7万元精装修”。看到这些诱人的条件,让一直想购房的石教员心中猛然一动。由于开发商年前就放风要推出配套优惠活动,石教员盯这个地段的房子已有些日子了。为了不错失良机,石教员果断出手,预交了一万元定金。  在签订购房合同前,石教员正好碰
期刊
只为贴近你的温暖  在每年大雪封山期长达8个月的海拔5134米的藏南某雷达站,有许多绝美的爱情故事,听起来令人眩晕,就像子弹在心中飞过——  有一次,副站长浦仕广的妻子来队探亲。而他有任务要上阵地顶班,妻子毫不犹豫地陪他登上了阵地。  有个美丽女孩李明君,河南南阳人,大学生。和报务员朱英结婚后,孔雀雪域飞,万里无徘徊。因连队家属住房有限,官兵们帮这对小夫妻盖了一间小木屋。为让儿子记住降生的木屋,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