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语言内力提升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at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重要之处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即是提升学生的语言内力。本文试从语言内力的涵义及其涵养途径和策略角度谈谈自己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一点粗浅探索,以期抛砖引玉,实现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内力涵养的实质突破。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言内力 ; 涵养途径 ;涵养策略
  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到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语文素养中最重要的元素是学生的“语言内力”。在打造“生本、智慧、高效的语文课堂”的今天,培养学生”语言内力更是显得尤为迫切。学生具备了相当水平的“语言内力”,就如虎添翼,为其它学科的学习及研究奠定深厚的文字基础;也能迅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对纷繁事物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也有助于学生文科素养的提高,其文艺欣赏水平,审美能力,想象力也会发生质的变化。
  一、语言内力的涵养途径及策略
  1.引导学生品味文章语言成为习惯 语言分为不同表达方式,又有不同的语体风格,不同的作者还有自身使用语言的独特习惯,因其自身经历,思想,个性,观念迥异而打上了特殊烙印。品味语言除了要多读,还要有涵咏的习惯,要善于引领学生披文入情,透过文章语言内部特有的韵味深入到文章内部深层结构深层涵义和作者隐秘的内心世界,从而领悟文章的各种美的内涵。如史铁生描写地坛中的一段“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溜荫凉,——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鉴赏这段文字就要用到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如修辞上的拟人,比喻;还要懂得炼字的诀窍,如“切”字描绘出了园墙与阳光及天气的关系,能把“荫凉”“切”下来又涉及通感。本段描写又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绪,与景物化为一体,了无痕迹。再结合作者的经历及人生体验,感悟作者的深层次意图,便领悟了作者心中潜藏已久的心灵苦闷——对文章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2.探究体味文章结构的变换之妙 文章的结构不只是什么总分,分总等表面的浅层的理解,它与作者的巧思,作品的主旨表达,情感的宣泄流露有很密切的内在联系。一定要让学生在把握全文主要内容和主旨及情感密码后才再一步鉴赏文章的结构之妙,这样的安排策略能让学生体会深切,不是浮光掠影,不是死记答案,而是融入了学生自己对文章的感悟,对人生社会的感悟,语言内力的涵养日益深厚起来。《我的叔叔于勒》中始终把于勒置于暗线处,既是对人物的巧妙处理,更是对明暗线的匠心独运,使处于暗中的线索人物于勒很好地完成了对主要人物飞利浦夫妇的衬托任务,这种结构上明暗线的处理很好地凸显了文章深层内涵。从文章结构角度来赏析文章,最终会加深学生对语言的感悟,从而提升语言内力功力。
  3.懂得鉴赏文章技巧的运用之妙 文章要凸显一定的主旨,必然要运用一系列的技法,当然到了一定境界,就是作者本人也感知不到自己运用了什么技巧了。巴金说“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是自然、是无技巧”[1]这是巴金老人“反对的是没有灵魂的游戏文字,反对“舞文弄墨”的技巧来装扮苍白貧血的内容”[2]而说的,并不是真正的不用技巧的意思。“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点明“去去”,就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空阔,三样景物来烘托,衬出远别的离情。”[3]这就是用景物来点染离别的凄清之情,手法绝妙。要善于引领学生去感知景物与情感的关系,这样就容易明白其间隐藏的手法艺术。文章一般表情达意都要含蓄,忌太直白,这其间就是运用了某种或某几种手法所起的效果。
  4.参与各种语文活动,潜移默化的形成语言的内力。语言内力的涵养不是靠老师的讲解获得的,必须考学生自己参加各种语文活动方能习得,这是一个要善于实践的科目。日常生活场景比较涣散,锻炼的目的性不强,所以我们要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语文活动,要有计划,有规律,有组织地让学生积极地充满兴趣地投入到语文实践活动中来。比如高演讲比赛,先是有准备的,再慢慢来即兴的演讲,既要学生善于组织材料,还要在快速的思维中组织好语言。比如猜谜语,在对谜面语言作别解的趣味活动中自然就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内力。还可组织学生对对联,写诗,作报告,写校内广播稿件,举办校内辩论赛,或进行文学创作投稿等活动。总之,突出趣味性,实践性,丰富性,阶段性发展原则,不可操之过急,不必要求过高,要循循善诱,只要学生自己对语言的操练热爱了,自然投入到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中来,语言内力的涵养功到自然成。
  5.善于化之成文,尝试多种文体的写法。中学阶段,一般要求学生会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几种常见类文体,一般不要求文学创作,实际上让学生多体验一些文体的写法,体会不同文体对语言的不同风格要求,对学生的语言内力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比如创作小小说的尝试,学生就要注重结构的安排,伏笔与照应,怎样安排人物,怎样简练而恰到好处地描摹景物,怎样让人物说话,说什么样最符合人物身份和场景乃至内心的话语,最关键是要有小小说结尾的突转之变,让人体会到小小说作者的构思之妙,并叹为观止。这样就是对学生作了一个综合的训练,在这个创作活动过程中,学生对语言的应有要有通盘的考虑和斟酌,如果再写写新闻啊,法律文书啊,就对各种语体风格有更深的体会,对语言的把控能力会有质的飞跃,语言内力的涵养也就计日可待。
  这些训练是对学生作一或局部或综合的检测,是对各种学习及实践作一高度内化行为,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全面的高度的高效的训练措施及方法策略,把学生掌握的一些知识性的东西或对语言运用的行为习惯全面固化为一种能力,习得形成一种稳固的语言内力。通过以上方法及策略措施的施行,学生语言内力在一定时期后得到大幅度提升,说话写文都会训练有素,有章有法,解题答题能力也自然得到快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日益深厚。北大醉侠孔庆东从来都是在语言文字的玩耍中学习语文的,其语言内力自然臻至绝境。我们要善于抓住语言内力提升的关鍵因素,来让学生熬炼出自己的语言老卤,让学生一张嘴便口齿“留香”。
  参考文献:
  [1][2]巴金《随想录》
  [3]周振甫《诗词例话》
其他文献
由于地球物理场的等效性和大地测量观测资料的局限性,大地测量反演解的非唯一性是反演不可避免的问题,同时能否求得问题的最优解是关系到反演结果能否成功进行相关地学解释的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nSAR)是新近发展起来的用于监测大范围地表形变的新技术,具有精度高、监测范围广等特点。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D-InSAR技术得到了大地测量界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如对近年来世界上多个地区震后形变场的反演,对活火山喷发和喷发前后运动规律的监测,对南极冰川流速的大面积测定,对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监测,对采矿区的地面塌陷、城市地面沉降等人
对流层和电离层延迟是目前影响GPS定位精度进一步提高的主要误差,也是影响RTK定位精度和有效距离的主要误差。为了提高连续运行参考站定位精度和有效距离,本文针对GPS信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