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教学价值;年段特点;文体;课后练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5-0039-02
教学中,我们时常听到老师感慨:“一篇文章,学生一读就懂,真不知道还要教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困扰?笔者认为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以偏概全,错误地将“理解、分析课文内容”当成唯一的教学目标。我们应明白,教材中的课文只是教语文的材料,是“例子”,我们需要考虑的不是如何讲这个“例子”,而是如何利用这个例子渗透、实施语文“课程内容”。二是混淆了“懂”与“会”的概念。我们的教学目标应指向学生的“会”,其物化表现是一种内化了的能力、方法或者技能。
那么,对于这种“一读就懂”的文章到底该教什么?这里不得不提及“教学价值”。所谓课文的教学价值,就是它所蕴含的、能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语文能力的价值,课文有其原生价值:知识传播的价值、情感交流的价值等。对于一篇课文,我们不仅要看到它的阅读价值,教师的教学还应建立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挖掘它的教学价值。基于此,笔者结合近期教学实践围绕年段特点、文体特点、课后练习三个方面,探寻此类文章的教学价值。
1.以年段特点为抓手,关注学生学习需求。
“教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的学。”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以苏教版五上《所见》为例,这是一首浅显易懂的儿童诗,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理解古诗内容是轻而易举的事。所以,教学这课时没有必要对古诗进行一一对应的解释。细读这首诗,笔者发现作者对牧童的描写动静结合,既有“歌声振林樾”的逍遥自在,又有“忽然闭口立”的专注神情。如何引导学生感受牧童的天真烂漫、好奇可爱的想象?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这些都需要读者的想象。于是,笔者执教本课时,在学生理解古诗诗意的基础上,尝试引导学生合理发挥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将诗中描写的意境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扩展,改编成故事,以新形式练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师:牧童的心情怎样?
生:他开心极了,忍不住唱起歌来,歌声回荡在树林间。
生:他的歌声既响亮又动听,就连路边的行人都忍不住驻足聆听。
生:他一会儿趴在黄牛身上,一会儿倒骑,一会儿侧坐,一会儿躺在黄牛身上自由自在。
师:接着,发生什么事情了?
生:突然,他听到了一阵“知了、知了”的声音。
生:于是他就开始寻找声音的来源,他四处张望,终于发现了离他不远的一棵柳树上有一只知了正在唱歌。
师:他心里会想些什么?
生:他心想:这只知了唱歌这么动听,我不如捉一只回去和小伙伴们玩耍。
师:他怎么捉呢?
生:他立刻从牛背上跳了下来,踮起脚尖,一步一步地向柳树逼近,蝉好像意识到有危险,竟然停止了歌唱……
生:他从牛背上跳了下来,可能动作太大了,惊动了蝉,蝉不唱歌了,牧童赶紧停在那儿一动不动。
师:结局有可能是?
生:牧童等蝉再一次唱歌时,一个健步跑过去,两只手一捂,捉住了蝉。
生:也有可能蝉飞走了,牧童只能空手而归咯!
…………
古诗教学没有想象,就没有意境,就没有创意。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利用古诗词作为一个载体,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想诗词中的画面。把古诗改编成故事,是换一种表达方式的练笔,在练笔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将自己当作故事里的一个角色,去构思故事情节,想象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教学中,笔者发现他们非常喜欢这种练笔形式,因为他们觉得不难,容易成功,越说越自信,越写越有兴趣。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自主表达,这不正是我们教学的初衷吗?
2.以文体为抓手,关注语言运用。
我们知道,如果不考虑文体,那么阅读教学就只剩下普适性的教学目标,对阅读教学文本的选择就可以随意为之,这显然是荒谬的。不同文体,对阅读策略的具体要求、阅读后作用于读者的具体价值等是不同的。学生从不同文体文本中习得的具体阅读方法、策略和言语表达方式当然是有区别的,是丰富多彩的。作为教师,我们在教课文时,不妨再追问一下:这篇课文还可以教什么?
以笔者执教的苏教版四上《普罗米修斯盗火》为例,这是一则希腊神话故事,学生阅读神话故事兴趣极浓,理解故事情节不在话下,对于里面的人物形象分析也头头是道。该挖掘它的哪些教学价值?神话故事大多语言凝练、准确、形象、生动,因此,笔者紧紧围绕语言文字运用这个核心,引导学生发现文本本身的特殊言语形式,通过简要地、详细地、创造性地讲故事来学习复述的基本方法,做到“意、言、法”兼得。
针对性学习一:详细地复述“盗火”情节。
预设:第一自然段要关注句式——强调学生复述的顺序性和具体性。
预设:第三自然段要抓关键词——关注学生复述的生动性。
针对性学习二:创造性复述 习作。
(1)联系生活,说说“欣喜若狂”的场面。
(2)播放图片,启发联想。
(3)联想远古时期的人们得到火种后是如何欣喜若狂的?
(4)独立思考,写下来。
(5)小组合作,汇报成果。
(6)展示几篇学生的作品,并进行点评。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就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表现形式,让学生在得“意”的过程中得“言”。关注文体特点,有助于我们找到文本的核心价值,用“课文”教“语文”、教“语言”,“什么样的文本还他什么样的味道”,从而凸显语用,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
3.以课后练习为抓手,关注课堂延伸。
教材只是个“例子”,它所传递的信息是有限的。“用教材教”的理念指引我们要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等语文实践中去,在一个更广阔的“大语文”背景下学语文。
苏教版教材课后思考练习中多了一些“搜集资料”的要求。如苏教版四下《人类的“老师”》一文,课后要求“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事例?搜集有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在小组里跟同学们交流”。笔者开展了“读说结合”活动,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搜集资料,接触课外读物,结合学生搜集到的资料让学生交流并进行汇报。一篇文章“一读就懂”,教师只有以教材为例子,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使他们的学习向课外、课后延伸,并及时地进行反馈、交流,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并不断拓展语文学习的视野。
总之,面对“一读就懂”的文章,教师需沉下心来,在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主动去挖掘这类文章的独特价值,从而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南京市百家湖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5-0039-02
教学中,我们时常听到老师感慨:“一篇文章,学生一读就懂,真不知道还要教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困扰?笔者认为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以偏概全,错误地将“理解、分析课文内容”当成唯一的教学目标。我们应明白,教材中的课文只是教语文的材料,是“例子”,我们需要考虑的不是如何讲这个“例子”,而是如何利用这个例子渗透、实施语文“课程内容”。二是混淆了“懂”与“会”的概念。我们的教学目标应指向学生的“会”,其物化表现是一种内化了的能力、方法或者技能。
那么,对于这种“一读就懂”的文章到底该教什么?这里不得不提及“教学价值”。所谓课文的教学价值,就是它所蕴含的、能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语文能力的价值,课文有其原生价值:知识传播的价值、情感交流的价值等。对于一篇课文,我们不仅要看到它的阅读价值,教师的教学还应建立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挖掘它的教学价值。基于此,笔者结合近期教学实践围绕年段特点、文体特点、课后练习三个方面,探寻此类文章的教学价值。
1.以年段特点为抓手,关注学生学习需求。
“教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的学。”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以苏教版五上《所见》为例,这是一首浅显易懂的儿童诗,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理解古诗内容是轻而易举的事。所以,教学这课时没有必要对古诗进行一一对应的解释。细读这首诗,笔者发现作者对牧童的描写动静结合,既有“歌声振林樾”的逍遥自在,又有“忽然闭口立”的专注神情。如何引导学生感受牧童的天真烂漫、好奇可爱的想象?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这些都需要读者的想象。于是,笔者执教本课时,在学生理解古诗诗意的基础上,尝试引导学生合理发挥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将诗中描写的意境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扩展,改编成故事,以新形式练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师:牧童的心情怎样?
生:他开心极了,忍不住唱起歌来,歌声回荡在树林间。
生:他的歌声既响亮又动听,就连路边的行人都忍不住驻足聆听。
生:他一会儿趴在黄牛身上,一会儿倒骑,一会儿侧坐,一会儿躺在黄牛身上自由自在。
师:接着,发生什么事情了?
生:突然,他听到了一阵“知了、知了”的声音。
生:于是他就开始寻找声音的来源,他四处张望,终于发现了离他不远的一棵柳树上有一只知了正在唱歌。
师:他心里会想些什么?
生:他心想:这只知了唱歌这么动听,我不如捉一只回去和小伙伴们玩耍。
师:他怎么捉呢?
生:他立刻从牛背上跳了下来,踮起脚尖,一步一步地向柳树逼近,蝉好像意识到有危险,竟然停止了歌唱……
生:他从牛背上跳了下来,可能动作太大了,惊动了蝉,蝉不唱歌了,牧童赶紧停在那儿一动不动。
师:结局有可能是?
生:牧童等蝉再一次唱歌时,一个健步跑过去,两只手一捂,捉住了蝉。
生:也有可能蝉飞走了,牧童只能空手而归咯!
…………
古诗教学没有想象,就没有意境,就没有创意。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利用古诗词作为一个载体,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想诗词中的画面。把古诗改编成故事,是换一种表达方式的练笔,在练笔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将自己当作故事里的一个角色,去构思故事情节,想象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教学中,笔者发现他们非常喜欢这种练笔形式,因为他们觉得不难,容易成功,越说越自信,越写越有兴趣。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自主表达,这不正是我们教学的初衷吗?
2.以文体为抓手,关注语言运用。
我们知道,如果不考虑文体,那么阅读教学就只剩下普适性的教学目标,对阅读教学文本的选择就可以随意为之,这显然是荒谬的。不同文体,对阅读策略的具体要求、阅读后作用于读者的具体价值等是不同的。学生从不同文体文本中习得的具体阅读方法、策略和言语表达方式当然是有区别的,是丰富多彩的。作为教师,我们在教课文时,不妨再追问一下:这篇课文还可以教什么?
以笔者执教的苏教版四上《普罗米修斯盗火》为例,这是一则希腊神话故事,学生阅读神话故事兴趣极浓,理解故事情节不在话下,对于里面的人物形象分析也头头是道。该挖掘它的哪些教学价值?神话故事大多语言凝练、准确、形象、生动,因此,笔者紧紧围绕语言文字运用这个核心,引导学生发现文本本身的特殊言语形式,通过简要地、详细地、创造性地讲故事来学习复述的基本方法,做到“意、言、法”兼得。
针对性学习一:详细地复述“盗火”情节。
预设:第一自然段要关注句式——强调学生复述的顺序性和具体性。
预设:第三自然段要抓关键词——关注学生复述的生动性。
针对性学习二:创造性复述 习作。
(1)联系生活,说说“欣喜若狂”的场面。
(2)播放图片,启发联想。
(3)联想远古时期的人们得到火种后是如何欣喜若狂的?
(4)独立思考,写下来。
(5)小组合作,汇报成果。
(6)展示几篇学生的作品,并进行点评。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就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表现形式,让学生在得“意”的过程中得“言”。关注文体特点,有助于我们找到文本的核心价值,用“课文”教“语文”、教“语言”,“什么样的文本还他什么样的味道”,从而凸显语用,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
3.以课后练习为抓手,关注课堂延伸。
教材只是个“例子”,它所传递的信息是有限的。“用教材教”的理念指引我们要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等语文实践中去,在一个更广阔的“大语文”背景下学语文。
苏教版教材课后思考练习中多了一些“搜集资料”的要求。如苏教版四下《人类的“老师”》一文,课后要求“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事例?搜集有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在小组里跟同学们交流”。笔者开展了“读说结合”活动,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搜集资料,接触课外读物,结合学生搜集到的资料让学生交流并进行汇报。一篇文章“一读就懂”,教师只有以教材为例子,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使他们的学习向课外、课后延伸,并及时地进行反馈、交流,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并不断拓展语文学习的视野。
总之,面对“一读就懂”的文章,教师需沉下心来,在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主动去挖掘这类文章的独特价值,从而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南京市百家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