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理清体系,形成网络
文科高考复习时间短,任务重,不可能像高一、高二那样系统全面的学习,所以重点在于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形成知识体系。所谓“来龙去脉”,即知识的形成过程及前因后果,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便于理解并掌握知识,防止死记硬背。如自然带的分布,是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地带性因素主要受气候(热量,水分)条件影响,自然带分布受气候分布规律制约,所以在气候分布的基础上,掌握自然带的分布规律,顺理成章。
二、培养能力,迁移渗透
在地理复习教学中,首先明确一点,地理教与学,复习与考试是要将最基本的地理原理,地理分析方法和技能传达清楚,让学生形成地理思维方式,学会自己运用原理、方法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地理教学与复习更重要的是学习一种思想,形成一种能力,在每一个知识点,每一区域复习中都应对这点加以迁移渗透。如复习世界分区地理时,首先设计自学模式,如位置,自然地理特征,经济地理特征,让学生自己阅读分析。其次引导学生分析:1.本区在全球的绝对位置与相邻区域的位置关系。2.是本区内地形,气候的特点及分布,并以此来推断水文、土壤,自然带等特点。3.进行跨区域专题比较,如中亚的干旱与西亚、大洋州、北非、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侧等地干旱的成因,特点比较分析等。通过这一复习过程设计等,使学生不仅形成全球空间概念,还对地理学区域差异有更深刻的认识,从思路上更为开阔,从认识上更加宏观,从方法上更符合地理科学研究的要求。
三、层次练习,注重评讲
面对新的高考模式,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让学生多练习,因为练习是巩固记忆的基本手段。在第一轮的复习中,章节练习要以“双基”为主体,重点考查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单元练习和阶段性测试,要提高难度,增加分析应用型题目和小范围学科内综合题的分量。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另外,在训练时还要注意寻找解题的规律。如等高线、等温线等各种等值线,尽管所反映的是不同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但判读的方法基本相同。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总结,寻找判断的规律,这样可以提高复习效率。
四、消除弱点,抓增分点
所谓“弱点”是指学生在复习和测试中所暴露出来的一些薄弱环节。在高考复习中,解决这些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对于这些“弱点”不能轻易放过。消除弱点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对做错的题目,要分析做错的原因。一般来说,主要由三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是对知识点的掌握还没有完全落实造成的;二是审题方面的问题;三是粗心大意所致。找到原因,再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可以使复习做到有的放矢。
从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以及对近年来的文科综合高考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所暴露出来的地理弱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通过阅读图表,从图表中归纳信息方面的能力相当弱。例如,2000年第34题采用三图组合(某地降水量柱状图,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6月或12月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放大图),借图设问,以图考文,要求学生依据问题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多角度分析,要求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教材中所学的内容来解答,结果有不少学生由于看不懂示意图而无从下手,导致大量失分。
2.学生对于需要了解事件发生背景(包括教材中提及的和需要课外补充的)和演变过程的试题,得分普遍不高,暴露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相当薄弱。例如:6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别为80度,60度,40度,20度,那么就纬度位置而言:A.甲地可能在北半球也可能在南半球。B.丙地纬度肯定高于乙地。C.乙地自转线速度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甲地。D.丁地肯定在寒带范围内。这是一道考查推理、想象及知识整合能力的好题,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这需要学生在教材学习和课外充实的基础上,通过对知识进行重组和建构,才能比较全面、客观的进行回答,但从抽样情况看,学生的答题普遍不理想。
3.在掌握“双基”的前提下,考核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是当前高考能力要求的重点。如2001年第36题,判断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点是哪个?对学生的技能要求和联系现实生活的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必须在正确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才能选择符合车流量观察要求的点,并用地形剖面图来说明判断理由。不少考生由于缺乏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技巧和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外延推断的能力,导致大量失分。
4.审题不仔细造成的判断错误。时间,日期问题是中学地理的重要基础知识,而且随着世界传媒日增,人们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这类问题在当今很有现实意义科普意义,而在这类题的解析中,学生的失分主要是审题不认真造成的。例如:当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6时整升起时,西8区的区时是几时?这道题学生往往由于审题不清,把北京的地方时误认为东8区的区时来计算,结果造成失分。
五、关注社会,注重联系
当今的人类社会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诸多问题,如能源、资源、全球环境等,仅靠某一学科无法解决,必须发挥诸多学科的综合优势,才能寻找到合理的,科学解决问题的途径,而综合考试正是以人类关心或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为题材的,而应战综合能力测试则是以实际问题为突破口,这就是要求学生要关心社会生活,尤其是关注地理热点问题。
文科高考复习时间短,任务重,不可能像高一、高二那样系统全面的学习,所以重点在于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形成知识体系。所谓“来龙去脉”,即知识的形成过程及前因后果,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便于理解并掌握知识,防止死记硬背。如自然带的分布,是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地带性因素主要受气候(热量,水分)条件影响,自然带分布受气候分布规律制约,所以在气候分布的基础上,掌握自然带的分布规律,顺理成章。
二、培养能力,迁移渗透
在地理复习教学中,首先明确一点,地理教与学,复习与考试是要将最基本的地理原理,地理分析方法和技能传达清楚,让学生形成地理思维方式,学会自己运用原理、方法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地理教学与复习更重要的是学习一种思想,形成一种能力,在每一个知识点,每一区域复习中都应对这点加以迁移渗透。如复习世界分区地理时,首先设计自学模式,如位置,自然地理特征,经济地理特征,让学生自己阅读分析。其次引导学生分析:1.本区在全球的绝对位置与相邻区域的位置关系。2.是本区内地形,气候的特点及分布,并以此来推断水文、土壤,自然带等特点。3.进行跨区域专题比较,如中亚的干旱与西亚、大洋州、北非、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侧等地干旱的成因,特点比较分析等。通过这一复习过程设计等,使学生不仅形成全球空间概念,还对地理学区域差异有更深刻的认识,从思路上更为开阔,从认识上更加宏观,从方法上更符合地理科学研究的要求。
三、层次练习,注重评讲
面对新的高考模式,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让学生多练习,因为练习是巩固记忆的基本手段。在第一轮的复习中,章节练习要以“双基”为主体,重点考查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单元练习和阶段性测试,要提高难度,增加分析应用型题目和小范围学科内综合题的分量。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另外,在训练时还要注意寻找解题的规律。如等高线、等温线等各种等值线,尽管所反映的是不同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但判读的方法基本相同。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总结,寻找判断的规律,这样可以提高复习效率。
四、消除弱点,抓增分点
所谓“弱点”是指学生在复习和测试中所暴露出来的一些薄弱环节。在高考复习中,解决这些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对于这些“弱点”不能轻易放过。消除弱点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对做错的题目,要分析做错的原因。一般来说,主要由三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是对知识点的掌握还没有完全落实造成的;二是审题方面的问题;三是粗心大意所致。找到原因,再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可以使复习做到有的放矢。
从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以及对近年来的文科综合高考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所暴露出来的地理弱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通过阅读图表,从图表中归纳信息方面的能力相当弱。例如,2000年第34题采用三图组合(某地降水量柱状图,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6月或12月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放大图),借图设问,以图考文,要求学生依据问题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多角度分析,要求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教材中所学的内容来解答,结果有不少学生由于看不懂示意图而无从下手,导致大量失分。
2.学生对于需要了解事件发生背景(包括教材中提及的和需要课外补充的)和演变过程的试题,得分普遍不高,暴露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相当薄弱。例如:6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别为80度,60度,40度,20度,那么就纬度位置而言:A.甲地可能在北半球也可能在南半球。B.丙地纬度肯定高于乙地。C.乙地自转线速度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甲地。D.丁地肯定在寒带范围内。这是一道考查推理、想象及知识整合能力的好题,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这需要学生在教材学习和课外充实的基础上,通过对知识进行重组和建构,才能比较全面、客观的进行回答,但从抽样情况看,学生的答题普遍不理想。
3.在掌握“双基”的前提下,考核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是当前高考能力要求的重点。如2001年第36题,判断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点是哪个?对学生的技能要求和联系现实生活的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必须在正确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才能选择符合车流量观察要求的点,并用地形剖面图来说明判断理由。不少考生由于缺乏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技巧和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外延推断的能力,导致大量失分。
4.审题不仔细造成的判断错误。时间,日期问题是中学地理的重要基础知识,而且随着世界传媒日增,人们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这类问题在当今很有现实意义科普意义,而在这类题的解析中,学生的失分主要是审题不认真造成的。例如:当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6时整升起时,西8区的区时是几时?这道题学生往往由于审题不清,把北京的地方时误认为东8区的区时来计算,结果造成失分。
五、关注社会,注重联系
当今的人类社会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诸多问题,如能源、资源、全球环境等,仅靠某一学科无法解决,必须发挥诸多学科的综合优势,才能寻找到合理的,科学解决问题的途径,而综合考试正是以人类关心或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为题材的,而应战综合能力测试则是以实际问题为突破口,这就是要求学生要关心社会生活,尤其是关注地理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