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产品频出的热闹行业,也是一个VC难以投资、消费尚未打开的荒凉领域。
这两年消费机器人一下子就火了起来,特别是阿尔法机器人上春晚、“阿尔法狗”大战李世石等标志性事件把机器人带进了公众的视野,从各个地方冒出了很多创业项目,其中以做教育、陪伴和娱乐型的机器人最多。
但是它们的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甚至样子都长得差不多,用的也都是那几家的技术,叫投资人难以判断——总得有些不一样得东西吧!
而这个领域除了乐高、扫地机器人、无人机这些产品的销量比较大以外,其他品类的销量真的不太好。有些公司迫于生存的压力已经不再提自己是机器人公司,而是讲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一些更热门的故事去融资。很多机器人项目切的需求点是有问题的,因为上游的技术不成熟,做出来的东西远远达不到我们的预期。比如说语音交换,机器人理解不了人类语言是硬伤。
所以我认为,现在大多数产品都是在消费机器人红利,从一线城市到二线城市,一直往下面“洗”用户。最有代表的就是,以前市民会到“机器人餐厅”去特意体验消费。
推出宠物陪护机器人的“赛果科技”,2015年年底,获得成都奇点创客基金数百万人民币投资;主打超市自动跟随购物车的“速感科技”,2016年8月获得Wi Harper 200万美金A+轮投资。这些企业的产品很有特点,而且即将推出的下一代产品非常接地气。简单来说,我个人比较看好那些解决了明确需求、团队有技术积累的项目。
消费机器人看起来很热,其实比较冷清。为什么投资人只看不投呢?我调研了国内70家有代表性的消费机器人公司,下面按创始人的背景分类来讨论一下。
第一类是以前搞系统、互联网、计算机的那批人,转型过来做机器人项目。这是我重点关注的方向,特别是百度、Intel、谷歌研究院出来的人才,不过一般他们偏人工智能领域比较多,结合机器人本体的比较少。
如果是专注于机器人本体的,一般是以前以互联网App开发技术为主,编软件方面的能力很棒,用户体验做得蛮不错,但是对机器人关键技术的积累以及供应链上的控制力度比较弱。
尤其是从计算机企业转型过来的如IBM、联想的前任员工,他们有一定的技术积累,能力比较均衡,软硬件都懂一些,这是因为很多计算机公司都成立了机器人实验室,不过很多产品都没有量产,都是在实验室里完成了迭代。
第二类是来自高校的教师以及一些实验室里的同学,组合起来成立项目。
教师开公司容易遇上不少问题。首先,大多数老师都是兼职创业,不敢all in,处理和校方的关系是一个难题。其次,有些老师的想法特别多,这个月立这个项目,下个月想着成立另外一个看起来相关却是不同方向的项目,虽然容易申报到项目经费,能赚些钱,但是没办法在一件事情上深入进去。他们容易把一个产品讲得很厉害,但是折腾了一段时间,也做出了样机,却没办法量产。很多教师的商业意识也比较差。
我看到的比较靠谱的项目的特点是,高校里的老师无私地把自己的技术积累拿出来,支持自己的学生创业,包括开放高校的实验室给他们用。老师支持学生也不是没有好处。产学研结合,老师可以把自己的东西落地,也算是自己的成果。再说一家学校能孵化出几家优秀的企业,也是一件有面子的事情。
第三类是社会创客。这一类人通常都非常早就进入了这个行业,其中做机器人教育的比较多,再不然就是玩玩竞技机器人,因为这些领域离钱近,技术含量要求也不是很高,有一种把玩、折腾的味道。前些年有些机构投资了“机器人+教育”的案子,但是一直没看到做得特别大的。我认为有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针对高校的项目,工业机器人偏多,主要是数控机床和机器臂,消费类的倒是比较少。总的来说,销售有点依赖于关系,虽然起了一些量,做这个市场可以活,但是做不大。
其次,K12领域也是偏关系型,地域性特别明显,不好做,赚的是辛苦钱,大多数项目都把它当作导流的渠道。
再次是针对社会创客项目的文化氛围还没形成,人群比较小众。从这一批人当中走出了不少做机器人产品代理、销售渠道和机器人自媒体的小团队。
最后是通过独立设立办学点,自主招生切入机器人早教市场的项目。有几家公司还上了新三板。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由于泛娱乐大热,在这拨人当中涌出了一批打造机器人IP的团队,但是机器人IP产品开发和商业化运作的难度极高,真不是一般的团队可以做到的。它和借助已经有一定知名度的IP形象、加上机器人概念的项目还真不一样。
第四类是以前做电子产品、手机零配件的从业者,或者是方案商。这一类公司在技术上没有什么积累,所以在这个领域时不时冒出一些抄袭别家的公司并不奇怪。
在供应链上它们比较有优势,很快就能跑通从设计、打样到量产的流程,融资能力也不弱,往往能搞定一些土豪老板。那些土豪老板看到这个东西很有意思,也许就投资几个亿放进去,作为股东先下几万台的单子。行业内做得最好的企业,总共也没卖多少台,而它们一下子卖掉几万台的确比较吓人,只是不知道这样的生意能做多久。
也有些转型很失败的,就是他们做出来的东西不像机器人,就是另外一个电子产品。对于中国人来说,机器人的概念比较怪,要形象化才会说它是机器人。如果不是拟人,最少也得是个动画形象吧。在普通家庭里,把扫地机器人叫做机器人,他们会问,“怎么洗衣机不叫机器人啦?”就是那么奇怪。把乐高的积木叫机器人也挺勉强的。
第五类是家电、智能家居转型过来的人才。像主营扫地机器人的科沃斯的创始人钱东奇,他以前的产品是吸尘器。
实际上海尔、美的都有进入这个领域。格力好像不是很看重消费领域,虽然它也在布局物联网。但是格力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发力很猛,董明珠还专门成立了一家公司——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大量挖人,对于一些技术骨干,开出的条件非常诱人。
另外还有4个项目的创始人来自投资机构或者科技媒体。个人认为他们偏机会主义,各种资源比较丰富,但不一定是机器人领域的资源。
这两年消费机器人一下子就火了起来,特别是阿尔法机器人上春晚、“阿尔法狗”大战李世石等标志性事件把机器人带进了公众的视野,从各个地方冒出了很多创业项目,其中以做教育、陪伴和娱乐型的机器人最多。
但是它们的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甚至样子都长得差不多,用的也都是那几家的技术,叫投资人难以判断——总得有些不一样得东西吧!
而这个领域除了乐高、扫地机器人、无人机这些产品的销量比较大以外,其他品类的销量真的不太好。有些公司迫于生存的压力已经不再提自己是机器人公司,而是讲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一些更热门的故事去融资。很多机器人项目切的需求点是有问题的,因为上游的技术不成熟,做出来的东西远远达不到我们的预期。比如说语音交换,机器人理解不了人类语言是硬伤。
所以我认为,现在大多数产品都是在消费机器人红利,从一线城市到二线城市,一直往下面“洗”用户。最有代表的就是,以前市民会到“机器人餐厅”去特意体验消费。
推出宠物陪护机器人的“赛果科技”,2015年年底,获得成都奇点创客基金数百万人民币投资;主打超市自动跟随购物车的“速感科技”,2016年8月获得Wi Harper 200万美金A+轮投资。这些企业的产品很有特点,而且即将推出的下一代产品非常接地气。简单来说,我个人比较看好那些解决了明确需求、团队有技术积累的项目。
消费机器人看起来很热,其实比较冷清。为什么投资人只看不投呢?我调研了国内70家有代表性的消费机器人公司,下面按创始人的背景分类来讨论一下。
第一类是以前搞系统、互联网、计算机的那批人,转型过来做机器人项目。这是我重点关注的方向,特别是百度、Intel、谷歌研究院出来的人才,不过一般他们偏人工智能领域比较多,结合机器人本体的比较少。
如果是专注于机器人本体的,一般是以前以互联网App开发技术为主,编软件方面的能力很棒,用户体验做得蛮不错,但是对机器人关键技术的积累以及供应链上的控制力度比较弱。
尤其是从计算机企业转型过来的如IBM、联想的前任员工,他们有一定的技术积累,能力比较均衡,软硬件都懂一些,这是因为很多计算机公司都成立了机器人实验室,不过很多产品都没有量产,都是在实验室里完成了迭代。
第二类是来自高校的教师以及一些实验室里的同学,组合起来成立项目。
教师开公司容易遇上不少问题。首先,大多数老师都是兼职创业,不敢all in,处理和校方的关系是一个难题。其次,有些老师的想法特别多,这个月立这个项目,下个月想着成立另外一个看起来相关却是不同方向的项目,虽然容易申报到项目经费,能赚些钱,但是没办法在一件事情上深入进去。他们容易把一个产品讲得很厉害,但是折腾了一段时间,也做出了样机,却没办法量产。很多教师的商业意识也比较差。
我看到的比较靠谱的项目的特点是,高校里的老师无私地把自己的技术积累拿出来,支持自己的学生创业,包括开放高校的实验室给他们用。老师支持学生也不是没有好处。产学研结合,老师可以把自己的东西落地,也算是自己的成果。再说一家学校能孵化出几家优秀的企业,也是一件有面子的事情。
第三类是社会创客。这一类人通常都非常早就进入了这个行业,其中做机器人教育的比较多,再不然就是玩玩竞技机器人,因为这些领域离钱近,技术含量要求也不是很高,有一种把玩、折腾的味道。前些年有些机构投资了“机器人+教育”的案子,但是一直没看到做得特别大的。我认为有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针对高校的项目,工业机器人偏多,主要是数控机床和机器臂,消费类的倒是比较少。总的来说,销售有点依赖于关系,虽然起了一些量,做这个市场可以活,但是做不大。
其次,K12领域也是偏关系型,地域性特别明显,不好做,赚的是辛苦钱,大多数项目都把它当作导流的渠道。
再次是针对社会创客项目的文化氛围还没形成,人群比较小众。从这一批人当中走出了不少做机器人产品代理、销售渠道和机器人自媒体的小团队。
最后是通过独立设立办学点,自主招生切入机器人早教市场的项目。有几家公司还上了新三板。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由于泛娱乐大热,在这拨人当中涌出了一批打造机器人IP的团队,但是机器人IP产品开发和商业化运作的难度极高,真不是一般的团队可以做到的。它和借助已经有一定知名度的IP形象、加上机器人概念的项目还真不一样。
第四类是以前做电子产品、手机零配件的从业者,或者是方案商。这一类公司在技术上没有什么积累,所以在这个领域时不时冒出一些抄袭别家的公司并不奇怪。
在供应链上它们比较有优势,很快就能跑通从设计、打样到量产的流程,融资能力也不弱,往往能搞定一些土豪老板。那些土豪老板看到这个东西很有意思,也许就投资几个亿放进去,作为股东先下几万台的单子。行业内做得最好的企业,总共也没卖多少台,而它们一下子卖掉几万台的确比较吓人,只是不知道这样的生意能做多久。
也有些转型很失败的,就是他们做出来的东西不像机器人,就是另外一个电子产品。对于中国人来说,机器人的概念比较怪,要形象化才会说它是机器人。如果不是拟人,最少也得是个动画形象吧。在普通家庭里,把扫地机器人叫做机器人,他们会问,“怎么洗衣机不叫机器人啦?”就是那么奇怪。把乐高的积木叫机器人也挺勉强的。
第五类是家电、智能家居转型过来的人才。像主营扫地机器人的科沃斯的创始人钱东奇,他以前的产品是吸尘器。
实际上海尔、美的都有进入这个领域。格力好像不是很看重消费领域,虽然它也在布局物联网。但是格力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发力很猛,董明珠还专门成立了一家公司——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大量挖人,对于一些技术骨干,开出的条件非常诱人。
另外还有4个项目的创始人来自投资机构或者科技媒体。个人认为他们偏机会主义,各种资源比较丰富,但不一定是机器人领域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