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概述:
“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这句话有一段时间曾火爆整個朋友圈,却也真实地揭示当今爸爸参与幼儿教育的现状。爸爸角色的重构,是一个跨文化的具有现代性寓意的发展趋势,能够让幼儿获得成长。
我班通过打造“爸爸团”亲子俱乐部,向爸爸传递教育理念,挖掘爸爸的教育资源,利用其男性特长及优势,以多元化的亲子俱乐部活动为爸爸参与幼儿教育搭建有效平台,转变爸爸的教育观念,呼吁爸爸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来,促进幼儿多元发展,提升家园共育、亲子共成长的新理念,形成家园共育的新局面。
目标与内容:
一、打造“爸爸团”,推动教育理念的转型
随着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的热播,《人民日报》刊登的署名文章《爸爸在儿童成长中有多重要?》再次引发社会各界对爸爸的关注,使得话题“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参与度”再次升温,社会媒体将爸爸这一角色推到聚光灯下,也潜移默化地传递了家庭教育爸爸不宜缺位的现代新观念。
我们通过“爸爸团”亲子俱乐部活动,为爸爸参与幼儿教育搭建有效平台,增加教育投入,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植入爸爸们心中,推动爸爸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
二、打造“爸爸团”,形成健全的教育格局
据调查,我国现阶段传统的幼儿教育格局以妈妈作为幼儿早期教育主力军,爸爸作为幼儿的主要教育者仅占两成。同时,幼儿园男教师数量稀少,女教师主导幼儿园的教育。幼儿始终处于被“女性包围”的环境中,呵护有余、锻炼不足,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面对幼儿园、家庭两方面男性角色及教育格局的不平衡,我们以“爸爸团”为载体,通过挖掘爸爸的教育资源,利用爸爸的男性特长及优势,通过多元化的亲子俱乐部活动逐渐有效促进幼儿多元发展,形成家园共育的健全的教育格局。
三、打造“爸爸团”,设计家园共育新方案
“童年是一次旅行,不是赛跑”,爸爸参与幼儿的教育应不止于“一时兴起”,更重要的是持续的陪伴。依托“爸爸团”亲子俱乐部,充分挖掘爸爸资源、社会资源,结合节庆风俗等手段,分别从“跟着爸爸进社会”“我的爸爸进课堂”“我和爸爸庆佳节”等几个方面设计实施方案、细化组织模式,形成较为系列性、丰富性的“爸爸团”亲子俱乐部实施方案。
通过“爸爸团”亲子俱乐部的开展,重构爸爸对教育的理念与思路,激发爸爸参与幼儿园活动的主动意识,加强幼儿园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力,开拓家园共育的新局面。
过程与方法:
一、第一阶段:调查分析,激发爸爸参与愿望
让爸爸们接纳并认同“爸爸团”亲子俱乐部,激发爸爸们对自己角色的思考与定位,以及愿意积极参与幼儿园活动是“爸爸团”实践过程的第一阶段。通过爸爸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我们从“爸爸年龄、职业、兴趣”“爸爸对幼儿园活动的参与度”“爸爸陪伴幼儿时间”等方面进行了本班爸爸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现状分析及资源收集。
1“真实数据”激发爸爸参与兴趣
以本班为例,通过为期一周的采样统计显示,本班爸爸来园接送幼儿比例约为28%;家园交流互动中,教师与祖辈家长面谈交流达54%,妈妈媒体交流达90%,爸爸在线上“冒泡”的概率仅为10%。通过访谈发现,爸爸参与率低的原因除了“工作繁忙”“工作时间与幼儿园作息时间不匹配”等客观原因,有些爸爸认为自己参与幼儿园活动只有在“重要”的时候才出马,从心理上更认同妈妈或是祖辈参与幼儿园活动。
此外,有些爸爸在访谈中透露,在家陪伴幼儿时间也相对较少,更多的是“一时兴起式”,他们认为妈妈的陪伴对于幼儿来说更为重要。通过教师与爸爸的互动交流,沟通爸爸参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等。70%的爸爸表示,今后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幼儿,有时间的前提下愿意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
2“专家讲座”提高爸爸参与度
通过专家讲座的方法对爸爸们进行教育理念的传播是最简单且最直接的途径。虽然形式较传统,但能系统、有效地向爸爸们宣传爸爸参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调查问卷、交流访谈后,我们挖掘了班中一位教师爸爸,并让他进行了一场以身作则的专题讲座,讲座上生动活泼的例子得到了爸爸们的响应及妈妈们的支持。
二、第二阶段:挖掘资源,确定“爸爸团”开展模式
1 初步形成“爸爸团”资源库
通过对本班爸爸年龄、职业及兴趣等调查统计,本班爸爸年龄普遍在30岁左右,属于80后年轻父母,职业分别有警察、老师、医生、社区工作者等,兴趣爱好以运动、阅读、绘画等为主。因此,结合爸爸职业、兴趣等资源的分析,并听取了班级中相对时间自由度广、行动力较高的爸爸的建议,我们先从小范围进行一些开创性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爸爸团”雏形。
2 进一步确定“爸爸团”的开展主题
在与“爸爸团”成员沟通、讨论的基础上,结合爸爸职业资源、社会资源,我们确定以“跟着爸爸进社会”“我的爸爸进课堂”“我和爸爸来过节”三种活动模式,开展“爸爸团”亲子俱乐部活动。此外,我们将活动主体转化为“爸爸”,以爸爸自主设计活动方案,联系社会资源、确定时间安排的形式,尝试开展活动,也进一步给班中其他爸爸起到了榜样示范作用。
三、第三阶段:设计活动,细化“爸爸团”实施方案
在“爸爸团”成员的努力、教师有效引导和支持下,充分挖掘本班爸爸资源、社会资源,结合节庆风俗等,我们分别从“跟着爸爸进社会”“我的爸爸进课堂”“我和爸爸庆佳节”三个方面设计实施方案、细化组织模式,形成较为系列性、丰富性的“爸爸团”亲子俱乐部实施方案。(下表以大班“爸爸团”亲子俱乐部为例)成效与展望:
“爸爸团”亲子俱乐部活动,充分挖掘和展现了爸爸的资源优势和才能,满足了幼儿知识经验积累和身心发展的需要,丰富了幼儿的生活,培养其坚强、勇敢的个性品质,促进幼儿多元化发展。同时,在爸爸与教师的合作、沟通中,他们发挥主体作用并进行主题的策划、安排,教育观念真正落到实处,打开了家园共育的新局面。
当然,“爸爸团”亲子俱乐部还将进一步深化与研究。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将以“爸爸资源”为切入口,融入“主题内容”“幼儿意愿”,从三个角度分别设计出满足不同需求、呈现不同形式的“爸爸团”活动方案,推动幼儿多元化发展。依托“爸爸团”亲子俱乐部活动方案,开展多形式活动,如“爸爸助教团”“父亲沙龙”“爸爸志愿者”“爸爸能量加油站”等,并邀请爸爸简单记录“爸爸团”活动的反馈与案例,进一步完善“爸爸团”亲子俱乐部活动。
爸爸和妈妈对幼儿的教育意义是不同的,有一种幸福,叫爸爸陪我长大,相信在“爸爸团”亲子俱乐部活动助推下,孩子和爸爸将—起成长!
参考文献:
[1]邹扬上海市父亲参与孩子早期教育的现状及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陈建翔 孩子的爸爸去哪儿了?:关于父性教育的四个必修专题[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
[3]陈铭铭 爸爸回来了吗?——论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对儿童社会性认知与发展的影响及相关对策[J].中华少年,2016(17)
[4]金锡萍父性教育——时代的呼唤,评《孩子的爸爸去哪儿了?》[J].教育导刊,2004(5):44-45
“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这句话有一段时间曾火爆整個朋友圈,却也真实地揭示当今爸爸参与幼儿教育的现状。爸爸角色的重构,是一个跨文化的具有现代性寓意的发展趋势,能够让幼儿获得成长。
我班通过打造“爸爸团”亲子俱乐部,向爸爸传递教育理念,挖掘爸爸的教育资源,利用其男性特长及优势,以多元化的亲子俱乐部活动为爸爸参与幼儿教育搭建有效平台,转变爸爸的教育观念,呼吁爸爸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来,促进幼儿多元发展,提升家园共育、亲子共成长的新理念,形成家园共育的新局面。
目标与内容:
一、打造“爸爸团”,推动教育理念的转型
随着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的热播,《人民日报》刊登的署名文章《爸爸在儿童成长中有多重要?》再次引发社会各界对爸爸的关注,使得话题“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参与度”再次升温,社会媒体将爸爸这一角色推到聚光灯下,也潜移默化地传递了家庭教育爸爸不宜缺位的现代新观念。
我们通过“爸爸团”亲子俱乐部活动,为爸爸参与幼儿教育搭建有效平台,增加教育投入,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植入爸爸们心中,推动爸爸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
二、打造“爸爸团”,形成健全的教育格局
据调查,我国现阶段传统的幼儿教育格局以妈妈作为幼儿早期教育主力军,爸爸作为幼儿的主要教育者仅占两成。同时,幼儿园男教师数量稀少,女教师主导幼儿园的教育。幼儿始终处于被“女性包围”的环境中,呵护有余、锻炼不足,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面对幼儿园、家庭两方面男性角色及教育格局的不平衡,我们以“爸爸团”为载体,通过挖掘爸爸的教育资源,利用爸爸的男性特长及优势,通过多元化的亲子俱乐部活动逐渐有效促进幼儿多元发展,形成家园共育的健全的教育格局。
三、打造“爸爸团”,设计家园共育新方案
“童年是一次旅行,不是赛跑”,爸爸参与幼儿的教育应不止于“一时兴起”,更重要的是持续的陪伴。依托“爸爸团”亲子俱乐部,充分挖掘爸爸资源、社会资源,结合节庆风俗等手段,分别从“跟着爸爸进社会”“我的爸爸进课堂”“我和爸爸庆佳节”等几个方面设计实施方案、细化组织模式,形成较为系列性、丰富性的“爸爸团”亲子俱乐部实施方案。
通过“爸爸团”亲子俱乐部的开展,重构爸爸对教育的理念与思路,激发爸爸参与幼儿园活动的主动意识,加强幼儿园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力,开拓家园共育的新局面。
过程与方法:
一、第一阶段:调查分析,激发爸爸参与愿望
让爸爸们接纳并认同“爸爸团”亲子俱乐部,激发爸爸们对自己角色的思考与定位,以及愿意积极参与幼儿园活动是“爸爸团”实践过程的第一阶段。通过爸爸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我们从“爸爸年龄、职业、兴趣”“爸爸对幼儿园活动的参与度”“爸爸陪伴幼儿时间”等方面进行了本班爸爸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现状分析及资源收集。
1“真实数据”激发爸爸参与兴趣
以本班为例,通过为期一周的采样统计显示,本班爸爸来园接送幼儿比例约为28%;家园交流互动中,教师与祖辈家长面谈交流达54%,妈妈媒体交流达90%,爸爸在线上“冒泡”的概率仅为10%。通过访谈发现,爸爸参与率低的原因除了“工作繁忙”“工作时间与幼儿园作息时间不匹配”等客观原因,有些爸爸认为自己参与幼儿园活动只有在“重要”的时候才出马,从心理上更认同妈妈或是祖辈参与幼儿园活动。
此外,有些爸爸在访谈中透露,在家陪伴幼儿时间也相对较少,更多的是“一时兴起式”,他们认为妈妈的陪伴对于幼儿来说更为重要。通过教师与爸爸的互动交流,沟通爸爸参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等。70%的爸爸表示,今后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幼儿,有时间的前提下愿意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
2“专家讲座”提高爸爸参与度
通过专家讲座的方法对爸爸们进行教育理念的传播是最简单且最直接的途径。虽然形式较传统,但能系统、有效地向爸爸们宣传爸爸参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调查问卷、交流访谈后,我们挖掘了班中一位教师爸爸,并让他进行了一场以身作则的专题讲座,讲座上生动活泼的例子得到了爸爸们的响应及妈妈们的支持。
二、第二阶段:挖掘资源,确定“爸爸团”开展模式
1 初步形成“爸爸团”资源库
通过对本班爸爸年龄、职业及兴趣等调查统计,本班爸爸年龄普遍在30岁左右,属于80后年轻父母,职业分别有警察、老师、医生、社区工作者等,兴趣爱好以运动、阅读、绘画等为主。因此,结合爸爸职业、兴趣等资源的分析,并听取了班级中相对时间自由度广、行动力较高的爸爸的建议,我们先从小范围进行一些开创性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爸爸团”雏形。
2 进一步确定“爸爸团”的开展主题
在与“爸爸团”成员沟通、讨论的基础上,结合爸爸职业资源、社会资源,我们确定以“跟着爸爸进社会”“我的爸爸进课堂”“我和爸爸来过节”三种活动模式,开展“爸爸团”亲子俱乐部活动。此外,我们将活动主体转化为“爸爸”,以爸爸自主设计活动方案,联系社会资源、确定时间安排的形式,尝试开展活动,也进一步给班中其他爸爸起到了榜样示范作用。
三、第三阶段:设计活动,细化“爸爸团”实施方案
在“爸爸团”成员的努力、教师有效引导和支持下,充分挖掘本班爸爸资源、社会资源,结合节庆风俗等,我们分别从“跟着爸爸进社会”“我的爸爸进课堂”“我和爸爸庆佳节”三个方面设计实施方案、细化组织模式,形成较为系列性、丰富性的“爸爸团”亲子俱乐部实施方案。(下表以大班“爸爸团”亲子俱乐部为例)成效与展望:
“爸爸团”亲子俱乐部活动,充分挖掘和展现了爸爸的资源优势和才能,满足了幼儿知识经验积累和身心发展的需要,丰富了幼儿的生活,培养其坚强、勇敢的个性品质,促进幼儿多元化发展。同时,在爸爸与教师的合作、沟通中,他们发挥主体作用并进行主题的策划、安排,教育观念真正落到实处,打开了家园共育的新局面。
当然,“爸爸团”亲子俱乐部还将进一步深化与研究。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将以“爸爸资源”为切入口,融入“主题内容”“幼儿意愿”,从三个角度分别设计出满足不同需求、呈现不同形式的“爸爸团”活动方案,推动幼儿多元化发展。依托“爸爸团”亲子俱乐部活动方案,开展多形式活动,如“爸爸助教团”“父亲沙龙”“爸爸志愿者”“爸爸能量加油站”等,并邀请爸爸简单记录“爸爸团”活动的反馈与案例,进一步完善“爸爸团”亲子俱乐部活动。
爸爸和妈妈对幼儿的教育意义是不同的,有一种幸福,叫爸爸陪我长大,相信在“爸爸团”亲子俱乐部活动助推下,孩子和爸爸将—起成长!
参考文献:
[1]邹扬上海市父亲参与孩子早期教育的现状及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陈建翔 孩子的爸爸去哪儿了?:关于父性教育的四个必修专题[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
[3]陈铭铭 爸爸回来了吗?——论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对儿童社会性认知与发展的影响及相关对策[J].中华少年,2016(17)
[4]金锡萍父性教育——时代的呼唤,评《孩子的爸爸去哪儿了?》[J].教育导刊,2004(5):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