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颔联两句诗。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燃尽才停止流泪,比喻爱情至死不渝,是一曲动人心魄的千古绝唱。
笔者研究发现,不少人在具体赏析这两句诗的情境时,都认为它们写的是两位有情人“别后相思”。这里举两个有代表性的例子。有一版本的教学参考书是这样阐释的:“蚕丝的‘丝’和相思的‘思’是同音字,古人写诗,往往借用同音字来表示另一种意思。南朝民歌里使用尤其多……李商隐也许是受到民歌的启发吧,也运用了春蚕吐丝的形象,来比拟自己缠绵无尽的思恋之情。”著名唐诗研究专家郝世峰撰文说:“‘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他还引用唐朝以前的诗句“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和“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说明以“蜡烛燃泪”表现“思念之痛的煎熬”古而有之,表明这两句都意在抒发“别后相思”。
“丝”与“思”谐音,古人又存在使用谐音暗示的习惯,因此说这两句诗是写“相思”似乎没有问题,而且如此理解还将人物感情形象化了。既然是“相思”,肯定是在“别后”,这也符合生活常理。这样,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理解成为两人“别后相思”,好像是合情合理的,甚至是一个美妙的答案,无怪乎得到许多人的认可或青睐。
然而,笔者经过深入研究,发现把这两句诗理解为“别后相思”,有很多说不通的地方。笔者以为,这两句诗表现的不是男女间“别后的相思”,而是“临别誓言”。
总体来看,“别后相思”的观点是基于“丝”与“思”谐音,以及“蜡烛燃泪”可以体现“思念之痛的煎熬”等认识的。这样说法固然可以表现诗中人物内心的情感,但并不能由此认定诗句写的就是“别后相思”。如果作者就是从整体上借春蚕和蜡炬不惜殒身的精神,来比喻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至死不渝,为什么非要说是写他们别后相思呢?诗歌鉴赏中,对意象个体的赏析固然重要,但对诗句总体把握更不能忽视,个体意义要服从总体内涵。另外,退一步说,如果非要说这里写的是“相思”,即使从情感表达上能说得通,也未必就是发生在“别后”,把这两句话理解成为两人分别时的海誓山盟或内心活动不可以吗?在实际生活中,“相思”是“别后”的思想活动,但是,在文学作品中,有时却可以是分别时的内心独白,或者预想今后发生的事情。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更是通过时空错乱来突出表现人物感情。这也可以作为一个佐证,说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可以是临别时的海誓山盟或内心活动。
从诗的情感发展上看,如果以“别后相思”来理解这两句话,那么它们和下面的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关系有些错乱。“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这一联的确是写“别后相思”的,而且作者采用的是一种独特的视角,进行时空“转换”,形成感情“回环”,突出两人相互之间的离别相思之苦。尽管如此,此联还达不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情感分量。周汝昌先生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一个赏析:“春蚕自缚,满腹情丝,生为尽吐;吐之既尽,命亦随亡。绛蜡自煎,一腔热泪,爇而长流;流之既干,身亦成尽。此痴情苦意,几于九死未悔……至于泣鬼神的力量,本篇此联当之无愧也。”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如果颔联和颈联都是写“别后相思”,那么把前面一联的情感写得比后面一联的情感更深切更浓烈,有些不符合逻辑。换言之,如果两句都是写别后相思,那原文应该是这样的顺序: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其实,如果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理解成为两位有情人临别誓言,这个矛盾就消解了。这个临别誓言可以与“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形成相互照应,前者是感情约定,后者是具体表现,从不同角度抒发了双方情感之深,完全符合本诗的情感脉络。
从诗歌结构上看,这两句诗夹于首联的“送别场景”和颈联的“两地思念”之间,属于“话别”,自在情理。如果按照“别后相思”来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么它们和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显得脱节。首联设置了一个分别场景,下一联紧接着就以“春蚕吐丝”“蜡炬燃泪”来写“别后相思”,两者之间内容跳跃性过大。诗句之间有跳跃性是正常的,我们甚至不能以一般的逻辑性来观照诗歌,但是,这里由分手“背景”一步跨到离别“相思”,还是让人感到非常别扭的。如果把“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理解成为两人的临别盟誓,诗的文脉就自然顺畅了。从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和“蓬莱此去无多路”可以看出,这对痴情男女间的交往过程已经历重重困难,即使近在咫尺,也是如在天涯,实难相见,可见他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分离,有点生离死别的意味。今要别离,“执手相看泪眼”,自然有一番深情表白。那说些什么呢?现代年轻人此时会说“永远爱你”“爱你一万年”,李商隐也要表达这个意思,但要讲究诗歌的“艺术性”,正如有人写了“山无棱,江水竭,天地合”,于是他选取“春蚕吐丝”“蜡烛燃泪”两个意象,表达了双方的“爱情宣言”,让这对青年男女的千言万语化作这样的一句话,说出两人之间爱情生死不渝的决心和约定。当然,这一誓言也未必是说出口的,也可以是内心的表白。
另外,把颔联这两句话理解成为用“春蚕吐丝”表现“别后相思”,与上联中“东风无力百花残”意境非常不协调。首联中,春风吹过,百花凋零,一对历经坎坷的恋人又要分离,人与花,景与情,相互映衬,相互交融,意境凄美动人,而下一句却以一个“春蚕吐丝”意象来表现“别后相思”,岂不大煞风景?比较奇妙的是,如果把它们理解成两人临别的盟誓,这个誓言生动形象,感情真挚浓烈,与上文的难分难舍的炽热情感和凄美动人的意境完全契合,让人不再有上下文“不协调”的感觉。这是读者一种心理投射,也体现了艺术的神奇魅力。
因此,笔者以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应该理解成为双方“临别誓言或宣言”。当然,这只是笔者一家之言,求教于方家。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阴中学)
笔者研究发现,不少人在具体赏析这两句诗的情境时,都认为它们写的是两位有情人“别后相思”。这里举两个有代表性的例子。有一版本的教学参考书是这样阐释的:“蚕丝的‘丝’和相思的‘思’是同音字,古人写诗,往往借用同音字来表示另一种意思。南朝民歌里使用尤其多……李商隐也许是受到民歌的启发吧,也运用了春蚕吐丝的形象,来比拟自己缠绵无尽的思恋之情。”著名唐诗研究专家郝世峰撰文说:“‘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他还引用唐朝以前的诗句“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和“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说明以“蜡烛燃泪”表现“思念之痛的煎熬”古而有之,表明这两句都意在抒发“别后相思”。
“丝”与“思”谐音,古人又存在使用谐音暗示的习惯,因此说这两句诗是写“相思”似乎没有问题,而且如此理解还将人物感情形象化了。既然是“相思”,肯定是在“别后”,这也符合生活常理。这样,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理解成为两人“别后相思”,好像是合情合理的,甚至是一个美妙的答案,无怪乎得到许多人的认可或青睐。
然而,笔者经过深入研究,发现把这两句诗理解为“别后相思”,有很多说不通的地方。笔者以为,这两句诗表现的不是男女间“别后的相思”,而是“临别誓言”。
总体来看,“别后相思”的观点是基于“丝”与“思”谐音,以及“蜡烛燃泪”可以体现“思念之痛的煎熬”等认识的。这样说法固然可以表现诗中人物内心的情感,但并不能由此认定诗句写的就是“别后相思”。如果作者就是从整体上借春蚕和蜡炬不惜殒身的精神,来比喻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至死不渝,为什么非要说是写他们别后相思呢?诗歌鉴赏中,对意象个体的赏析固然重要,但对诗句总体把握更不能忽视,个体意义要服从总体内涵。另外,退一步说,如果非要说这里写的是“相思”,即使从情感表达上能说得通,也未必就是发生在“别后”,把这两句话理解成为两人分别时的海誓山盟或内心活动不可以吗?在实际生活中,“相思”是“别后”的思想活动,但是,在文学作品中,有时却可以是分别时的内心独白,或者预想今后发生的事情。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更是通过时空错乱来突出表现人物感情。这也可以作为一个佐证,说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可以是临别时的海誓山盟或内心活动。
从诗的情感发展上看,如果以“别后相思”来理解这两句话,那么它们和下面的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关系有些错乱。“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这一联的确是写“别后相思”的,而且作者采用的是一种独特的视角,进行时空“转换”,形成感情“回环”,突出两人相互之间的离别相思之苦。尽管如此,此联还达不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情感分量。周汝昌先生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一个赏析:“春蚕自缚,满腹情丝,生为尽吐;吐之既尽,命亦随亡。绛蜡自煎,一腔热泪,爇而长流;流之既干,身亦成尽。此痴情苦意,几于九死未悔……至于泣鬼神的力量,本篇此联当之无愧也。”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如果颔联和颈联都是写“别后相思”,那么把前面一联的情感写得比后面一联的情感更深切更浓烈,有些不符合逻辑。换言之,如果两句都是写别后相思,那原文应该是这样的顺序: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其实,如果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理解成为两位有情人临别誓言,这个矛盾就消解了。这个临别誓言可以与“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形成相互照应,前者是感情约定,后者是具体表现,从不同角度抒发了双方情感之深,完全符合本诗的情感脉络。
从诗歌结构上看,这两句诗夹于首联的“送别场景”和颈联的“两地思念”之间,属于“话别”,自在情理。如果按照“别后相思”来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么它们和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显得脱节。首联设置了一个分别场景,下一联紧接着就以“春蚕吐丝”“蜡炬燃泪”来写“别后相思”,两者之间内容跳跃性过大。诗句之间有跳跃性是正常的,我们甚至不能以一般的逻辑性来观照诗歌,但是,这里由分手“背景”一步跨到离别“相思”,还是让人感到非常别扭的。如果把“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理解成为两人的临别盟誓,诗的文脉就自然顺畅了。从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和“蓬莱此去无多路”可以看出,这对痴情男女间的交往过程已经历重重困难,即使近在咫尺,也是如在天涯,实难相见,可见他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分离,有点生离死别的意味。今要别离,“执手相看泪眼”,自然有一番深情表白。那说些什么呢?现代年轻人此时会说“永远爱你”“爱你一万年”,李商隐也要表达这个意思,但要讲究诗歌的“艺术性”,正如有人写了“山无棱,江水竭,天地合”,于是他选取“春蚕吐丝”“蜡烛燃泪”两个意象,表达了双方的“爱情宣言”,让这对青年男女的千言万语化作这样的一句话,说出两人之间爱情生死不渝的决心和约定。当然,这一誓言也未必是说出口的,也可以是内心的表白。
另外,把颔联这两句话理解成为用“春蚕吐丝”表现“别后相思”,与上联中“东风无力百花残”意境非常不协调。首联中,春风吹过,百花凋零,一对历经坎坷的恋人又要分离,人与花,景与情,相互映衬,相互交融,意境凄美动人,而下一句却以一个“春蚕吐丝”意象来表现“别后相思”,岂不大煞风景?比较奇妙的是,如果把它们理解成两人临别的盟誓,这个誓言生动形象,感情真挚浓烈,与上文的难分难舍的炽热情感和凄美动人的意境完全契合,让人不再有上下文“不协调”的感觉。这是读者一种心理投射,也体现了艺术的神奇魅力。
因此,笔者以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应该理解成为双方“临别誓言或宣言”。当然,这只是笔者一家之言,求教于方家。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