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中国,俗有“礼仪之邦”美称。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培养幼儿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文明礼仪及其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终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园注重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为幼儿终生发展打好基础。
一、结合活动,礼仪教育课程化
幼儿教育课程是对幼儿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将幼儿礼仪教育纳入幼儿教育课程中,旨在将幼儿礼仪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实施幼儿素质启蒙教育的一种手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情况及教学计划,定期向幼儿展开礼仪教育。
一方面,我们把礼仪教育的内容设计成幼儿喜欢的、易接受的教学内容,如故事、儿歌。儿歌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通过孩子与家长和老师自编及收集,使孩子们知道了礼仪都有那些行为,也了解了礼仪在生活中带给我们的快乐。如:《学做小客人》让幼儿知道到了别人家做客时应该轻敲门,礼物要双手送,在别人家不能吵闹发脾气,不能乱翻别人家的东西等。《礼貌用语我知道》这首儿歌让孩子们知道“请”“对不起”“别客气”等礼貌的用语要常用。
另一方面,我们注重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各学科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
二、结合生活,礼仪教育实用化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幼儿礼仪教育的基本内容分交往礼仪、就餐礼仪、仪表仪态礼仪。交往礼仪包括问候礼仪、同伴礼仪、做客和待客礼仪、接打电话礼仪、居住礼仪、公共场合礼仪。就餐礼仪包括餐前礼仪包括餐前礼仪、使用餐具礼仪、就餐时的礼仪、餐后礼仪。仪表仪态礼仪包括:仪容、形体礼仪、穿着礼仪、坐立行的姿态。因此,礼仪的内容决定了礼仪教育应是在生活中习得,并应用于生活中。所以我们在幼儿入园、离园时教育幼儿主动向老师、阿姨鞠躬打招呼,主动向其他幼儿打招呼;游戏活动中教育幼儿能友好和同伴相处;生活中教育幼儿能文明用餐、安静入睡,不影响他人睡眠;请求别人帮忙时要有礼貌,给别人造成麻烦时要真诚地赔礼道歉……等等。虽然生活是自然、随意、漫不经心和未经系统设计安排的,没有集体教学来得立竿见影。但是生活又是日复一日的不断重复,使得我们可以进行长期的训练,并日积月累的形成和巩固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
三、结合游戏,礼仪教育轻松化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通过游戏孩子们不但巩固了礼仪教育,并理解其行为背后的意义。在游戏中,幼儿为了把游戏玩好,在与同伴交往,与材料交互作用过程中乐意抑制自己的行为,特别是角色游戏。幼儿在扮演角色过程中要实现角色转换,进入他人角色并体验他人情感和经验,从而易习得该角色的行为。为此,我们尽量创造条件开展角色游戏。如:为了加强幼儿的礼貌教育,引导幼儿学习说不同的礼貌用语。我们开设了“娃娃商场”游戏,要求营业员面带微笑,热情接待,会说“你好,请问想买什么?”顾客会说:“谢谢,麻烦你了!”在“娃娃家”开展 “做客”游戏,让幼儿学会说:“请进,请坐,请喝茶”,我们还利用废旧物品自制了许多小玩意,在区域活动中设立了“给小动物喂食”“送图形娃娃回家”等活动角,供幼儿进行扮演各种角色的游戏,力求使幼儿在扮演各种角色游戏中进一步练习良好的礼貌言行。通过这类游戏,使幼儿得到良好的礼仪习惯练习,使孩子们良好的礼仪习惯得到进一步的锻炼;为了使礼貌用语产生行为效应,让孩子们真正养成习惯,我们指导幼儿将游戏中对角色的礼貌要求迁移到晨间入园、课间交往、家庭生活、社会活动之中,让孩子习得良好行为规范,
四、结合孩子,礼仪教育人性化
目前幼儿园的孩子已经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并且还有一部分是留守儿童,都是由老人照看,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误,其大部分都一定程度上具有不良个性品质,如自私、爱发脾气、任性固执、听不得批评、打人、不懂得向人道歉、不爱惜公物、遇到困难爱哭等等。因此,对独生子女幼儿进行德育一定要因材施教,即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待性格怯懦的幼儿,应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应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待贪占他人物品的幼儿应以培养诚实品质为主;对待逆反个性较强的幼儿,应采取综合训练方式,对其进行不良个性的矫正训练为主等等。由于每个幼儿的家庭教育影响的环境和方式不同,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了解幼儿的不同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
同时,礼仪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懂得理解他人、尊重他人,但这一过程是渐进的,也是漫长的,因此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不能单纯地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幼儿,否则,所谓的礼仪将成为童心的枷锁。
五、结合环境,礼仪教育渗透化
不同的环境可以诱发不同的社会行为。良好的环境可以引发幼儿的模仿和日积月累的强化巩固。因此在幼儿礼仪工作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示范性影响。教师应该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注意以身作则,主动与幼儿、同事以及家长打招呼,言谈文明有礼;时时提醒自己不说粗话,与人交往中做到“礼”字在先。努力以自己的文明礼貌言行去感染幼儿,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到良好的行为,在班级中逐渐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礼貌言行风气。我们还在活动室中有意布置一些有关礼貌言行的画面,尽量使乏味的礼貌用语具体化、情境化。设计的环境,使其具有暗示性。在美工区里放一个纸篓,可以起到暗示幼儿不随地扔垃圾。同时,我们还设立了礼貌言行评比栏,随时对幼儿的每一点进步都以鼓励和赞扬,进一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结合家庭,礼仪教育连贯化
在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时,如果家庭没有以同样的礼仪规范来要求幼儿,那幼儿园与家庭之间就会出现教育断层。而这样的断层,一来对幼儿园的教育不能及时巩固,若有的家庭没有认识到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家长本身的礼仪习惯不当的话,则大大影响了幼儿园的教育,有可能使幼儿出现反复现象。另外,幼儿在家庭中的时间要多于在幼儿园的时间,由于父母与幼儿的亲情关系的影响,他们往往对来自家庭中的教育因素的影响接受得更快一些,更多一些。所以要培养幼儿的礼仪,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使礼仪教育连贯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此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教师首先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与表现,掌握幼儿在家庭中变化的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同时教师还应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内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宣传幼儿园的教育主张和对幼儿礼仪教育的要求,促使家长能够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才能使幼儿的礼仪得到提升。
礼仪教育蕴藏于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于幼儿学习的时时刻刻,在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可以重塑中华民族“文明礼仪”的新形象,形成良好的礼仪氛围,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促进和培养幼儿全面和谐均衡发展。
一、结合活动,礼仪教育课程化
幼儿教育课程是对幼儿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将幼儿礼仪教育纳入幼儿教育课程中,旨在将幼儿礼仪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实施幼儿素质启蒙教育的一种手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情况及教学计划,定期向幼儿展开礼仪教育。
一方面,我们把礼仪教育的内容设计成幼儿喜欢的、易接受的教学内容,如故事、儿歌。儿歌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通过孩子与家长和老师自编及收集,使孩子们知道了礼仪都有那些行为,也了解了礼仪在生活中带给我们的快乐。如:《学做小客人》让幼儿知道到了别人家做客时应该轻敲门,礼物要双手送,在别人家不能吵闹发脾气,不能乱翻别人家的东西等。《礼貌用语我知道》这首儿歌让孩子们知道“请”“对不起”“别客气”等礼貌的用语要常用。
另一方面,我们注重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各学科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
二、结合生活,礼仪教育实用化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幼儿礼仪教育的基本内容分交往礼仪、就餐礼仪、仪表仪态礼仪。交往礼仪包括问候礼仪、同伴礼仪、做客和待客礼仪、接打电话礼仪、居住礼仪、公共场合礼仪。就餐礼仪包括餐前礼仪包括餐前礼仪、使用餐具礼仪、就餐时的礼仪、餐后礼仪。仪表仪态礼仪包括:仪容、形体礼仪、穿着礼仪、坐立行的姿态。因此,礼仪的内容决定了礼仪教育应是在生活中习得,并应用于生活中。所以我们在幼儿入园、离园时教育幼儿主动向老师、阿姨鞠躬打招呼,主动向其他幼儿打招呼;游戏活动中教育幼儿能友好和同伴相处;生活中教育幼儿能文明用餐、安静入睡,不影响他人睡眠;请求别人帮忙时要有礼貌,给别人造成麻烦时要真诚地赔礼道歉……等等。虽然生活是自然、随意、漫不经心和未经系统设计安排的,没有集体教学来得立竿见影。但是生活又是日复一日的不断重复,使得我们可以进行长期的训练,并日积月累的形成和巩固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
三、结合游戏,礼仪教育轻松化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通过游戏孩子们不但巩固了礼仪教育,并理解其行为背后的意义。在游戏中,幼儿为了把游戏玩好,在与同伴交往,与材料交互作用过程中乐意抑制自己的行为,特别是角色游戏。幼儿在扮演角色过程中要实现角色转换,进入他人角色并体验他人情感和经验,从而易习得该角色的行为。为此,我们尽量创造条件开展角色游戏。如:为了加强幼儿的礼貌教育,引导幼儿学习说不同的礼貌用语。我们开设了“娃娃商场”游戏,要求营业员面带微笑,热情接待,会说“你好,请问想买什么?”顾客会说:“谢谢,麻烦你了!”在“娃娃家”开展 “做客”游戏,让幼儿学会说:“请进,请坐,请喝茶”,我们还利用废旧物品自制了许多小玩意,在区域活动中设立了“给小动物喂食”“送图形娃娃回家”等活动角,供幼儿进行扮演各种角色的游戏,力求使幼儿在扮演各种角色游戏中进一步练习良好的礼貌言行。通过这类游戏,使幼儿得到良好的礼仪习惯练习,使孩子们良好的礼仪习惯得到进一步的锻炼;为了使礼貌用语产生行为效应,让孩子们真正养成习惯,我们指导幼儿将游戏中对角色的礼貌要求迁移到晨间入园、课间交往、家庭生活、社会活动之中,让孩子习得良好行为规范,
四、结合孩子,礼仪教育人性化
目前幼儿园的孩子已经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并且还有一部分是留守儿童,都是由老人照看,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误,其大部分都一定程度上具有不良个性品质,如自私、爱发脾气、任性固执、听不得批评、打人、不懂得向人道歉、不爱惜公物、遇到困难爱哭等等。因此,对独生子女幼儿进行德育一定要因材施教,即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待性格怯懦的幼儿,应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应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待贪占他人物品的幼儿应以培养诚实品质为主;对待逆反个性较强的幼儿,应采取综合训练方式,对其进行不良个性的矫正训练为主等等。由于每个幼儿的家庭教育影响的环境和方式不同,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了解幼儿的不同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
同时,礼仪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懂得理解他人、尊重他人,但这一过程是渐进的,也是漫长的,因此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不能单纯地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幼儿,否则,所谓的礼仪将成为童心的枷锁。
五、结合环境,礼仪教育渗透化
不同的环境可以诱发不同的社会行为。良好的环境可以引发幼儿的模仿和日积月累的强化巩固。因此在幼儿礼仪工作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示范性影响。教师应该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注意以身作则,主动与幼儿、同事以及家长打招呼,言谈文明有礼;时时提醒自己不说粗话,与人交往中做到“礼”字在先。努力以自己的文明礼貌言行去感染幼儿,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到良好的行为,在班级中逐渐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礼貌言行风气。我们还在活动室中有意布置一些有关礼貌言行的画面,尽量使乏味的礼貌用语具体化、情境化。设计的环境,使其具有暗示性。在美工区里放一个纸篓,可以起到暗示幼儿不随地扔垃圾。同时,我们还设立了礼貌言行评比栏,随时对幼儿的每一点进步都以鼓励和赞扬,进一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结合家庭,礼仪教育连贯化
在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时,如果家庭没有以同样的礼仪规范来要求幼儿,那幼儿园与家庭之间就会出现教育断层。而这样的断层,一来对幼儿园的教育不能及时巩固,若有的家庭没有认识到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家长本身的礼仪习惯不当的话,则大大影响了幼儿园的教育,有可能使幼儿出现反复现象。另外,幼儿在家庭中的时间要多于在幼儿园的时间,由于父母与幼儿的亲情关系的影响,他们往往对来自家庭中的教育因素的影响接受得更快一些,更多一些。所以要培养幼儿的礼仪,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使礼仪教育连贯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此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教师首先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与表现,掌握幼儿在家庭中变化的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同时教师还应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内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宣传幼儿园的教育主张和对幼儿礼仪教育的要求,促使家长能够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才能使幼儿的礼仪得到提升。
礼仪教育蕴藏于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于幼儿学习的时时刻刻,在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可以重塑中华民族“文明礼仪”的新形象,形成良好的礼仪氛围,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促进和培养幼儿全面和谐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