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诸宫调又称“诸般品调”,是我国宋金元时代流行于北方的一种说唱艺术。现存的诸宫调仅3部,即《刘知远诸宫调》《西厢记诸宫调》和《天宝遗事诸宫调》。这三部作品收入《全诸宫调》,是今天能见到的宋金元时期“诸宫调”这一艺术形式文献资料的代表,也是这一时期北方语言的代表之一。引介补语的助词“得”“来”和“得来”在《全诸宫调》中的运用已相当频繁,考察它们的用法及其差异可以让我们对当时当地的语言面貌有进一步认识。
“得”
“得”原来是一个实义动词,是“获取”“得到”的意思,后来它的意义逐渐虚化,变为引介补语成分的助词。《全诸宫调》中,由“得”及补语组成的句法结构有:
1.V+得+A/A短语:
(1)V+得+单音节A:
一时间怎堵当?从来固济得牢。(西,二,74)
客馆先来擗掠得雅。(西,三,94)
(2)V+得+双音节A:
豪家变得贫贱,穷汉却番作富荣。(刘,一,3)
便死也须索看,这里管塑盖得希罕。(西,一,57)
(3)V+得+A短语:
弄得软如故纸。(西,五,124)
一双眼睁得环来大。(刘,十二,35)
形容词充当补语的情况,一般是说明谓语动词情态的,作情态补语;而形容词短语则可以充当结果补语,且兼具说明程度的意味。例如“弄得软如故纸”,“软”是说明“弄”的结果,“如故纸”则表示的是“软”到了何种程度。
2.V+得+(副词+A)
僧斋擗掠得好清虚。(西,一,65)
铺设得更奢华。(西,三,94)
在这一类中,副词先和形容词结合,修饰形容词,说明一种状态或结果到了什么阶段或什么程度,然后整个再作动词的补语,说明这种状态或结果是由这个动词所引起的。
3.V1+得+V2+N :
(1)V1+得+(V2+N) :
淡净的衣服儿扮得如法。(西,一,56)
做得过火。(西,六,132)
(2)V1+得+[副词+(V2+N)]:
多娇女,映月来,结束得极如法。(西,五,126)
俺来得只争个先共后。(西,七,158)
(3)V1+得+[(V2 +N)+(V3 +N)]
折倒得朋头露脚。(刘,十二,34)
保护得无疏无失。(天,正,四十八,226)
动词及其连带成分由“得”引介可以作谓语动词的补语。在它之前还可以先接受一个副词的修饰,然后共同作为谓语动词的补语,表示程度或结果。
4.V1+得+N+V2 :
(1)(V1+得+N)+V2 :
唬得张生变了面色。(西,六,144)
叨叨的絮得人怎过?(西,六,145)
(2)V1+得+(N+V2 ):
撞得声焦响,将金印敢换了麻糖。(刘,十一,30)
蓦闻人道,森森地唬得魂离壳。(西,二,82)
这一类动补结构还有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句中表主语行为动作的V1和N是什么关系:N是V1 的宾语,后面的补语表示该动作行为把这个宾语弄得怎么样了;还是N和V2先构成主谓结构,然后一起充当V1的补语。一般说来,如果N不仅和V2及其所带成分发生联系,同时又与V1语义相关,那么N宜视为V1的宾语,后面的补语是说明整个动宾结构的。例如“唬得张生变了面色”中,“唬”的直接对象是“张生”,而“张生”又是“变(了面色)”的施事者,即“张生”因为被“唬”继而“变(了面色)”。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把“张生”视为“唬”的宾语,“变了面色”说明被“唬”的程度;如果N只和V2发生语义关系,而不作V1的直接语义成分,那么N宜视为V2的主语,构成主谓结构充当V1的补语。例如“撞得声焦响,将金印敢换了麻糖”中,“撞”的对象不是“声”,“声”只是因为“撞”而产生的,“声”是“响”的主语。这种情况,一般把“声焦响”视为一个整体,作为表示“撞”的结果的补语。
(3)V+得+N+主谓结构:
禁持得飞虎心胆破。(西,二,80)
做个虫蚁儿没些儿慈悲,聒得人耳疼耳热!(西,七,154)
严格说来,以上(3)应该归入(1),不同之处在于,这种结构中的N专指人。作为补语的成分是一个主谓结构,且其主语又是N身体的一部分。
5.V+得(+副词)+“似”宾:
肌肤消瘦,瘦得浑似削。(西,五,130)
看承得如同草刺。(天,正,四十一,216)
6.与“把”“被”字句连用:
梳——箱儿里取明镜,把脸儿挣得光莹。(西,三,92)
几文起坐,被你个措大倒得囊空。(西,六,137)
7.其他:
(1)宾语位于V之前,V后直接跟补语:
知远忿怒,三娘唬得一团娇颤。(刘,十一,32)
众人都唬得呆了。(西,二,83)
(2)以“得个”代“得”:
不惟道生得个庞儿美。(西,一,63)
惯得个禄山野物,纵横恣来往。(天,引,三,177)
(3)“得”写作“的”引介补语:
打的斋钟响。(西,二,73)
一个干引的渔阳祸起,一个空教留万代人知。(天,正,五十二,234)
这一时期“得”写作“的”已经十分常见,就所调查的语料中,一共出现了23例,占总体的19.6%。
“来”
“来”最初也是一个实义动词,是“到”“到达”的意思。在使用过程中被置于另一个实义动词之后,表示动作的完成和实现,后又进一步虚化为助词,引介补语,补充说明由动作所引起的某种结果或状态。和“得”相比较,在所调查的《全诸宫调》中用“来”引介补语的情况很少见,仅有2例:
知远惊来魂魄俱离殻,前来扯定告娇娥。(刘,十一,29)
太守既到郡里,飞虎唬来痴。(西,八,168)
上述由“来”引介的补语,分别是V1+来+(N+V2 )和V1+来+V2结构。后者是“得”引介补语时没有出现的情况。
“得来”
助词“得来”是“得”和“来”的连用。最初可能是为了加强语气或者使音节更加和谐才在“动词+‘得’”的后面加上“来”构成“动词+得来”结构,后来“得来”逐渐凝固为一个双音节的结构助词。它与其引介的补语组成的句法结构有:
1.V+得来(+副词)+A:
着两条担打得来笃磨。(刘,十二,35)
这鞋面上海棠花绣得来分外妖娆。(天,正,五十五,238)
和“得”引介的形容词作补语的情况相似,补语一般是说明谓语动词情态的。例如“着两条担打得来笃磨”,“笃磨”说的是“打”的情态。
2.V+得来+V/V短语:
开口道不够十句,把张君瑞送得来腌受苦。(西,一,53)
女孩儿唬得来一团儿颤。(西,四,105)
3.V/A+得来+其他:
孙飞虎唬得来肩磨,魂魄离壳。(西,三,89)
往常时胖得来无把背,如今瘦得来忒恁地。(天,正,三十二,208)
综上,引介补语时,用“得”的情况(94例)远远多于用“来”(2例)﹑“得来”(11例);由“得”及其引介的补语构成的句法结构的类型也远比其他两个助词及其补语所构成的句法结构类型多。可见,由“得”引介的补语更为灵活多样,更能充分说明和表现谓语动词的情态(18例),说明行为动作所达到的程度(39例)或引起了何种结果(37例);而用“得来”引介的补语(11例)则多是说明谓语动词情态(7例)和结果(3例)的, 由“来”及其补语所组成的“V1+来+V2” 结构却是“得”结构中所没有的,正好在结构上起着补充的作用。从语义上讲,“V+来+补语”“V+得来+补语”和“V+得+补语”大致相当,例如“知远忿怒,三娘唬得一团娇颤。”和“女孩儿唬得来一团儿颤”;只是“V得来……”比“V来……”或“v得……”更有夸张和渲染的语气,更能起突出补语说明行为动作的情态、结果的作用。
注释:
①本文括号所包括内容“西,一,56”指《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在《全诸宫调》第56页;“刘,一,3” 指《刘知远诸宫调》第一则,在《全诸宫调》第3页;“天,正,四十八,226”指《天宝遗事诸宫调》正文第四十八则,在《全诸宫调》第226页。
参考文献:
[1]朱平楚辑录校点.全诸宫调[M].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
[2]本文所论述的内容不包括由“得”引介的可能补语,因为“得来”没有这种用法。
[3]武润婷.〈刘知远诸宫调〉年考[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2).
[4]刘坚,江蓝生.近代汉语虚词研究[M].语文出版社,1992.
(陈美容,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得”
“得”原来是一个实义动词,是“获取”“得到”的意思,后来它的意义逐渐虚化,变为引介补语成分的助词。《全诸宫调》中,由“得”及补语组成的句法结构有:
1.V+得+A/A短语:
(1)V+得+单音节A:
一时间怎堵当?从来固济得牢。(西,二,74)
客馆先来擗掠得雅。(西,三,94)
(2)V+得+双音节A:
豪家变得贫贱,穷汉却番作富荣。(刘,一,3)
便死也须索看,这里管塑盖得希罕。(西,一,57)
(3)V+得+A短语:
弄得软如故纸。(西,五,124)
一双眼睁得环来大。(刘,十二,35)
形容词充当补语的情况,一般是说明谓语动词情态的,作情态补语;而形容词短语则可以充当结果补语,且兼具说明程度的意味。例如“弄得软如故纸”,“软”是说明“弄”的结果,“如故纸”则表示的是“软”到了何种程度。
2.V+得+(副词+A)
僧斋擗掠得好清虚。(西,一,65)
铺设得更奢华。(西,三,94)
在这一类中,副词先和形容词结合,修饰形容词,说明一种状态或结果到了什么阶段或什么程度,然后整个再作动词的补语,说明这种状态或结果是由这个动词所引起的。
3.V1+得+V2+N :
(1)V1+得+(V2+N) :
淡净的衣服儿扮得如法。(西,一,56)
做得过火。(西,六,132)
(2)V1+得+[副词+(V2+N)]:
多娇女,映月来,结束得极如法。(西,五,126)
俺来得只争个先共后。(西,七,158)
(3)V1+得+[(V2 +N)+(V3 +N)]
折倒得朋头露脚。(刘,十二,34)
保护得无疏无失。(天,正,四十八,226)
动词及其连带成分由“得”引介可以作谓语动词的补语。在它之前还可以先接受一个副词的修饰,然后共同作为谓语动词的补语,表示程度或结果。
4.V1+得+N+V2 :
(1)(V1+得+N)+V2 :
唬得张生变了面色。(西,六,144)
叨叨的絮得人怎过?(西,六,145)
(2)V1+得+(N+V2 ):
撞得声焦响,将金印敢换了麻糖。(刘,十一,30)
蓦闻人道,森森地唬得魂离壳。(西,二,82)
这一类动补结构还有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句中表主语行为动作的V1和N是什么关系:N是V1 的宾语,后面的补语表示该动作行为把这个宾语弄得怎么样了;还是N和V2先构成主谓结构,然后一起充当V1的补语。一般说来,如果N不仅和V2及其所带成分发生联系,同时又与V1语义相关,那么N宜视为V1的宾语,后面的补语是说明整个动宾结构的。例如“唬得张生变了面色”中,“唬”的直接对象是“张生”,而“张生”又是“变(了面色)”的施事者,即“张生”因为被“唬”继而“变(了面色)”。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把“张生”视为“唬”的宾语,“变了面色”说明被“唬”的程度;如果N只和V2发生语义关系,而不作V1的直接语义成分,那么N宜视为V2的主语,构成主谓结构充当V1的补语。例如“撞得声焦响,将金印敢换了麻糖”中,“撞”的对象不是“声”,“声”只是因为“撞”而产生的,“声”是“响”的主语。这种情况,一般把“声焦响”视为一个整体,作为表示“撞”的结果的补语。
(3)V+得+N+主谓结构:
禁持得飞虎心胆破。(西,二,80)
做个虫蚁儿没些儿慈悲,聒得人耳疼耳热!(西,七,154)
严格说来,以上(3)应该归入(1),不同之处在于,这种结构中的N专指人。作为补语的成分是一个主谓结构,且其主语又是N身体的一部分。
5.V+得(+副词)+“似”宾:
肌肤消瘦,瘦得浑似削。(西,五,130)
看承得如同草刺。(天,正,四十一,216)
6.与“把”“被”字句连用:
梳——箱儿里取明镜,把脸儿挣得光莹。(西,三,92)
几文起坐,被你个措大倒得囊空。(西,六,137)
7.其他:
(1)宾语位于V之前,V后直接跟补语:
知远忿怒,三娘唬得一团娇颤。(刘,十一,32)
众人都唬得呆了。(西,二,83)
(2)以“得个”代“得”:
不惟道生得个庞儿美。(西,一,63)
惯得个禄山野物,纵横恣来往。(天,引,三,177)
(3)“得”写作“的”引介补语:
打的斋钟响。(西,二,73)
一个干引的渔阳祸起,一个空教留万代人知。(天,正,五十二,234)
这一时期“得”写作“的”已经十分常见,就所调查的语料中,一共出现了23例,占总体的19.6%。
“来”
“来”最初也是一个实义动词,是“到”“到达”的意思。在使用过程中被置于另一个实义动词之后,表示动作的完成和实现,后又进一步虚化为助词,引介补语,补充说明由动作所引起的某种结果或状态。和“得”相比较,在所调查的《全诸宫调》中用“来”引介补语的情况很少见,仅有2例:
知远惊来魂魄俱离殻,前来扯定告娇娥。(刘,十一,29)
太守既到郡里,飞虎唬来痴。(西,八,168)
上述由“来”引介的补语,分别是V1+来+(N+V2 )和V1+来+V2结构。后者是“得”引介补语时没有出现的情况。
“得来”
助词“得来”是“得”和“来”的连用。最初可能是为了加强语气或者使音节更加和谐才在“动词+‘得’”的后面加上“来”构成“动词+得来”结构,后来“得来”逐渐凝固为一个双音节的结构助词。它与其引介的补语组成的句法结构有:
1.V+得来(+副词)+A:
着两条担打得来笃磨。(刘,十二,35)
这鞋面上海棠花绣得来分外妖娆。(天,正,五十五,238)
和“得”引介的形容词作补语的情况相似,补语一般是说明谓语动词情态的。例如“着两条担打得来笃磨”,“笃磨”说的是“打”的情态。
2.V+得来+V/V短语:
开口道不够十句,把张君瑞送得来腌受苦。(西,一,53)
女孩儿唬得来一团儿颤。(西,四,105)
3.V/A+得来+其他:
孙飞虎唬得来肩磨,魂魄离壳。(西,三,89)
往常时胖得来无把背,如今瘦得来忒恁地。(天,正,三十二,208)
综上,引介补语时,用“得”的情况(94例)远远多于用“来”(2例)﹑“得来”(11例);由“得”及其引介的补语构成的句法结构的类型也远比其他两个助词及其补语所构成的句法结构类型多。可见,由“得”引介的补语更为灵活多样,更能充分说明和表现谓语动词的情态(18例),说明行为动作所达到的程度(39例)或引起了何种结果(37例);而用“得来”引介的补语(11例)则多是说明谓语动词情态(7例)和结果(3例)的, 由“来”及其补语所组成的“V1+来+V2” 结构却是“得”结构中所没有的,正好在结构上起着补充的作用。从语义上讲,“V+来+补语”“V+得来+补语”和“V+得+补语”大致相当,例如“知远忿怒,三娘唬得一团娇颤。”和“女孩儿唬得来一团儿颤”;只是“V得来……”比“V来……”或“v得……”更有夸张和渲染的语气,更能起突出补语说明行为动作的情态、结果的作用。
注释:
①本文括号所包括内容“西,一,56”指《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在《全诸宫调》第56页;“刘,一,3” 指《刘知远诸宫调》第一则,在《全诸宫调》第3页;“天,正,四十八,226”指《天宝遗事诸宫调》正文第四十八则,在《全诸宫调》第226页。
参考文献:
[1]朱平楚辑录校点.全诸宫调[M].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
[2]本文所论述的内容不包括由“得”引介的可能补语,因为“得来”没有这种用法。
[3]武润婷.〈刘知远诸宫调〉年考[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2).
[4]刘坚,江蓝生.近代汉语虚词研究[M].语文出版社,1992.
(陈美容,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