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包豪斯是一所童心未泯的学校。这可能不同于以往任何对它的描述,在德意志这样严谨的国度里诞生的国立包豪斯学院似乎理所应当是冷静理性而缺少感情色彩的,然而包豪斯却是理性感性兼具,在严谨治学的同时又不乏趣味,其关于现代设计的教育理念是建立在已有的教育系统之上的一次飞跃。20世纪德国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儿童教育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包豪斯在这种环境中生长,也潜移默化地将其传播开来,最为直接的产物就是包豪斯的儿童玩具及儿童房设计。师生们从儿童教育中受到启发,并将其发展成为设计训练课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这种训练将儿童教育的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
早在17、18世纪,著名的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约翰·洛克(JohnLocke)就在他的《教育漫谈》一书中提到了游戏的重要性。他一方面肯定了精美昂贵的玩具所具有的价值,同时又积极推广一些简单的玩具,如光滑的小石头和小纸片等。这时的儿童教育以阅读、说教与模仿等为主要手段,尚未关注到儿童天性的问题。德国教育家弗里德里希·福禄贝尔(Friedrich Fr·bel)被公认为1 9世纪欧洲最为重要的教育家之一。①作为学前教育的鼻祖,他创办了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他的教育思想迄今仍主导着学前教育理论的基本方向。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一种儿童内在的本能,是活动本能的自发表现。②幼儿的活动本能会逐步发展为成人的创造本能,所以,针对儿童的教育,不能以束缚、压制为手段,而要顺从其天性,满足其本能的需要。因此,福禄贝尔认为游戏和手工作业应该是幼儿时期最为主要的活动。他设计了多款木制的儿童早教玩具,大多是由圆形、三角形和矩形组成。基于颜色、形状及数量都是上天赐予的想法,德国人将这些玩具称为“恩物”,这些玩具很多成为了木制玩具的原型。至此,关于儿童早教以及启发天性的问题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图1)
19世纪末,肯拉特·南格在弗里德里希·福禄贝尔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开始强调玩具对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主张玩具应该致力于美学和艺术的追求。他认为具有艺术气息的玩具可以激发儿童对艺术的感知能力。⑧
之后,包豪斯基础课程的教师约翰尼斯·伊顿继承了德国的教育传统,并对包豪斯产生了重要影响。伊顿从伯尔尼教育学院毕业后,前往日内瓦的法国学院继续学习,期间他深受现代教育和美学先驱、斯图加特学院教授阿道夫·赫尔策尔的影响,建立了“规则和感知”两个维度截然相反的教学理念,强调客观的规则和主观的直觉。1916年,包豪斯成立之前,伊顿在维也纳开办了一所私立的美术学校。此时,伊顿的艺术和哲学思想已经形成。他要求学生通过“回归童年”的方式激发出创造力,从而寻求精神的解放,这一点可以说是延续了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之后,他通过基础课程将这种教育理念引入包豪斯。他经常要求学生练习类似于体操的肢体运动,这不仅是为了放松身体,更重要的是要带领学生们从“混乱”进入“和谐”的状态后再接触材料,并根据材料的不同特征逐步开展对实用性的探索。伊顿这种关注人本的教育对包豪斯早期艺术发展做出了贡献。④
正是因为伊顿要求启发学生天性的主张,逐步激发了包豪斯师生的创造力,并在他们的设计作品中得到体现,而玩具设计正是这种主张最好的表现形式。在包豪斯的基础课中便有玩具设计的相关课程,包豪斯的大师们纷纷参与到玩具的设计当中,其中包括了未来主义艺术家莱昂尼尔·费宁格、造型大师保罗·克利、艺术大师约瑟夫·艾尔伯斯、戏剧工坊大师奥斯卡·施莱默。包豪斯最著名的儿童设计有阿尔玛·西德霍夫-布歇(AlmaSiedhoff-Buscher)的积木船与儿童房家具、路德维希·希施费尔德-马克(Ludwig Hirschfeld-Mack)的彩色旋转陀螺以及约瑟夫·哈特维希的国际象棋。三人都参加过伊顿的基础课程,他们设计的木质作品均在1923年左右完成,至今仍在生产销售。(图2)以阿尔玛·西德霍夫·布歇的作品为例,为了开发适合现代的儿童玩具,这位设计师采用了新的教育方式。她摈弃了童话故事,认为它们是“幼小心灵上不需要的负担”,需要取而代之以“尽可能相称的”、“不会被迷惑的清晰和简洁”。⑤在儿童玩具设计的基础上,包豪斯师生们对儿童房间进行了整体设计。西德霍夫一布歇将鲜明的大色块延续到木质家具当中,马塞尔·劳耶则用钢管材料设计出具有现代主义风格的儿童桌椅。(图3)注重儿童天性的启发是包豪斯玩具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设计理念,他们将德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发展推广,用“追寻童年”的方式打开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引发了一场关于创造力的革命。
早在17、18世纪,著名的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约翰·洛克(JohnLocke)就在他的《教育漫谈》一书中提到了游戏的重要性。他一方面肯定了精美昂贵的玩具所具有的价值,同时又积极推广一些简单的玩具,如光滑的小石头和小纸片等。这时的儿童教育以阅读、说教与模仿等为主要手段,尚未关注到儿童天性的问题。德国教育家弗里德里希·福禄贝尔(Friedrich Fr·bel)被公认为1 9世纪欧洲最为重要的教育家之一。①作为学前教育的鼻祖,他创办了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他的教育思想迄今仍主导着学前教育理论的基本方向。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一种儿童内在的本能,是活动本能的自发表现。②幼儿的活动本能会逐步发展为成人的创造本能,所以,针对儿童的教育,不能以束缚、压制为手段,而要顺从其天性,满足其本能的需要。因此,福禄贝尔认为游戏和手工作业应该是幼儿时期最为主要的活动。他设计了多款木制的儿童早教玩具,大多是由圆形、三角形和矩形组成。基于颜色、形状及数量都是上天赐予的想法,德国人将这些玩具称为“恩物”,这些玩具很多成为了木制玩具的原型。至此,关于儿童早教以及启发天性的问题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图1)
19世纪末,肯拉特·南格在弗里德里希·福禄贝尔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开始强调玩具对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主张玩具应该致力于美学和艺术的追求。他认为具有艺术气息的玩具可以激发儿童对艺术的感知能力。⑧
之后,包豪斯基础课程的教师约翰尼斯·伊顿继承了德国的教育传统,并对包豪斯产生了重要影响。伊顿从伯尔尼教育学院毕业后,前往日内瓦的法国学院继续学习,期间他深受现代教育和美学先驱、斯图加特学院教授阿道夫·赫尔策尔的影响,建立了“规则和感知”两个维度截然相反的教学理念,强调客观的规则和主观的直觉。1916年,包豪斯成立之前,伊顿在维也纳开办了一所私立的美术学校。此时,伊顿的艺术和哲学思想已经形成。他要求学生通过“回归童年”的方式激发出创造力,从而寻求精神的解放,这一点可以说是延续了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之后,他通过基础课程将这种教育理念引入包豪斯。他经常要求学生练习类似于体操的肢体运动,这不仅是为了放松身体,更重要的是要带领学生们从“混乱”进入“和谐”的状态后再接触材料,并根据材料的不同特征逐步开展对实用性的探索。伊顿这种关注人本的教育对包豪斯早期艺术发展做出了贡献。④
正是因为伊顿要求启发学生天性的主张,逐步激发了包豪斯师生的创造力,并在他们的设计作品中得到体现,而玩具设计正是这种主张最好的表现形式。在包豪斯的基础课中便有玩具设计的相关课程,包豪斯的大师们纷纷参与到玩具的设计当中,其中包括了未来主义艺术家莱昂尼尔·费宁格、造型大师保罗·克利、艺术大师约瑟夫·艾尔伯斯、戏剧工坊大师奥斯卡·施莱默。包豪斯最著名的儿童设计有阿尔玛·西德霍夫-布歇(AlmaSiedhoff-Buscher)的积木船与儿童房家具、路德维希·希施费尔德-马克(Ludwig Hirschfeld-Mack)的彩色旋转陀螺以及约瑟夫·哈特维希的国际象棋。三人都参加过伊顿的基础课程,他们设计的木质作品均在1923年左右完成,至今仍在生产销售。(图2)以阿尔玛·西德霍夫·布歇的作品为例,为了开发适合现代的儿童玩具,这位设计师采用了新的教育方式。她摈弃了童话故事,认为它们是“幼小心灵上不需要的负担”,需要取而代之以“尽可能相称的”、“不会被迷惑的清晰和简洁”。⑤在儿童玩具设计的基础上,包豪斯师生们对儿童房间进行了整体设计。西德霍夫一布歇将鲜明的大色块延续到木质家具当中,马塞尔·劳耶则用钢管材料设计出具有现代主义风格的儿童桌椅。(图3)注重儿童天性的启发是包豪斯玩具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设计理念,他们将德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发展推广,用“追寻童年”的方式打开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引发了一场关于创造力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