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辩论:对于内循环,房地产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来源 :投资与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tait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决策層提出未来经济发展的双循环概念: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对此,有人提出,未来在内循环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下,房地产将遭到长期打压,“房住不炒”将成为常态。但也有人认为,房地产多年来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当下仍有可能推动内循环。

观点一:功不可没的房地产


  洪灏: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过分打压房地产市场,内循环很难生成
  没有健康的房地产市场,就没有良好的内循环,因为房地产市场本身产生信贷。很多新增信贷都是跟房地产有关,不仅仅是买房子,还有房地产相关的行业,比如建筑业,工程商的资金运营,以及买房对装修、汽车行业的拉动。
  所以,如果过分的打压房地产市场,这个内循环是很难生成的。但是话说回来,我们看到了过去几年房地产价格上涨势头过猛,所以也有必要去控制这个价格上涨的势头。
  李宇嘉: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经济明显好于预期,地产功不可没
  上半年经济明显好于预期,明理的人都应该清楚地产在其间的分量。
  既然如此,就应该尽力腾挪常规政策的空间,以持久战的智慧性打法,以跨周期的长远视角去解决问题。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何2019年底将“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作为房地产长效机制的目标。构建国内大循环,至少从中短期来看,房地产是这个大循环中不可或缺的分支。
  其实,这几年地产调控一直是这样的思路,看全国商品房销售量,过去3年在历史高位上拉出一条直线,热点城市也如此,这多半要拜“一城一策”所赐。
  下半年及未来,调控会更加强调“一城一策”。即便是严厉调控的城市,也在极力呵护市场、保护刚需。
  胡建明James Woo:第一太平戴维斯华北区估价部负责人房地产对财政短期贡献有很大帮助
  房地产在中国以往经济发展模式下是个大贡献者,“大循环”就是扩大内需, 让人民消费均衡, 以往房地产占了居民大部分收入,抑制着居民消费。
  中短期楼市將继续调控, 控制增量、资金流入导向、房住不炒,政策有收有放,维持楼市一定活跃度。像一些热炒城市如深圳、东莞、南京限购已升级。疫情舒缓后,这些城市交易量先上升再回落, 一城一策非常明显, 城市库存现以促销为主,折上加折,去消化疫情前段影响。
  房地产对财政的短期贡献和稳定短期投资有很大帮助, 但中长期的问题,对高房价管控、隐性债务、人口老化等问题不是短周期政策可解决,需一套更高更远的调控计划。
  连平: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房地产对其他行业拉动作用显而易见
  房地产在内循环中将起到更多助力的作用,首先是因为房地产行业在内循环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房地产行业未来对GDP的贡献显而易见,2019年房地产业产值占名义GDP比重为7%,间接贡献率超过15%,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24%。房地产行业对消费和投资都具有很大拉动作用,对其他行业的带动作用也十分明显。
  据测算,通常房地产GDP每增加1个单位,可以拉动工业0.4个单位、金融业0.2个单位、批发零售0.1个单位等。
  其次,新型城镇化催生房地产市场新机遇。在下一个1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未来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的空间比较大,必然带来这些区域更大的需求增长,包括房地产需求。
  陈霄: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房地产及基础建设投资仍是投资重点
  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提出了未来发展或将以内循环为主,意味着在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中,出口贸易的作用或将逐渐弱化,投资和消费逐渐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但房地产及基础建设投资仍然是投资的主要方面,并且房地产还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
  对于当前提到的内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房地产作为重要的拉动力量是不可动摇的,但是也要强调房住不炒、因城施策。

观点二:这个问题要辩证看


  李建桥: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房地产自身就是一个内循环行业
  从一定角度来说,对房地产还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面对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角色重新架构,之前进出口商品更多转向国内,对我们国家的消费潜力都有一定促进作用。房地产作为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产业,一直以来都是坚持健康平稳发展策略。
  同时,房地产行业自身本来就是一个内循环行业,所以经济的内循环对于行业影响其实是不大的。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消费的挖潜,商业地产和产业运营实际上是迎来了更好发展机遇,从这一点来说其实是推动了经济内循环的。
  柏文喜: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说不上是拖累,现在是两难罢了
  对于房地产在内循环中扮演的角色,我认为更多的是一种成本角色。
  之前在外向型经济中,国内的土地财政推动的房地产成本可以通过对外贸易向外输出一部分而对外转嫁,在启动国民经济内循环以后,只能在国内消化房地产所构成的社会经济运行总成本,因此房地产的社会经济运行成本效应会特别凸显出来。
  房地产对内循环说不上拖累,现在是两难罢了:不加大调控力度,会加大内循环的社会整体成本,导致社会经济运行困难;加大调控力度,会提升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压力。所以只能是地方政府紧缩开支,保社会经济运行了。
  张波: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将房地产和内循环“对立”,本身就有逻辑问题
  内循环,不代表房地产将被长期打压。房地产本身面临调控从严,并不意味着房地产将被长期打压。调控从严是基于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的楼市稳定目标。地区性房地产市场不发生过热,亦不会引发房地产调控升级。
  例如内循环中包括国内投资,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这是今年两会提出的有效投资的方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都离不开房地产的发展,5G化小区建设,智能停车、新能源车小区充电桩、城镇有机更新,乡村全面振兴,城乡一体化的各种工程,也都与房地产发展息息相关。   因此,房地產会有利促进内环循,房地产是内循环的支撑性基石,而不是所谓对立面。
  徐洪才: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主任辩证看房地产产业链的作用
  房地产产业链很长,行业活跃确实对内循环有正面作用和拉动力。但并不意味着要以刺激房地产的发展,作为促进经济内循环的手段,还是要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
  房地产市场吸纳大量的资产是正常业务循环的需要,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吸纳过多资金可能会对别的实体行业有挤出效应。
  房地产过度发展对经济循环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很多地方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注意到产城融合,片面发展房地产,结果出现空城鬼城现象,这就导致资源浪费,影响了经济内循环。
  从这个意义上说,房地产发展要和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相适应,否则就会扭曲经济结构,阻碍经济正常循环。

观点三:独秀于林,不行


  王玉臣: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某一个行业畸高,其他行业必然受影响
  首先,内循环意味着环环相扣,生产、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一环扣一环。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各个环节上,进行消费、再生产、再分配。
  而从消费环节来看,国民手里的钱是有限的,而房价居高不下,虹吸国民财富的房地产无疑占了国民收入的一大部分,这就导致了消费能力的集中和畸形。
  财富总值的有限性决定了,当某一个行业畸高的时候,其他行业必然受影响。
  但不可否认,房地产从一定程度上还是推动了内循环。毕竟房地产行业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小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组合,建筑工程施工带动了农民工就业,土地收入带动了地方收入,建材供应又带动了关联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大量的工作机会,也产生了一定的财富分配。
  所以,房地产一定要抑制过热,房价一定要降到适度的水平,这样才能发挥其推动的作用,抑制其拖累的负面影响。
  宋清辉:著名经济学家不能只有房地产独秀于林
  短期来看,房地产推动了内循环,因为房地产主要是国内消费者在消费。
  长期来看,房地产拖累了内循环,一个良好的市场经济,不能只有房地产独秀于林,被房地产绑架,经济内循环就难以良好运转起来。
  卢文曦: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房地产应做好自己本职工作
  从内循环角度看,房地产还是会起到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如果出口投资遇到压力,那么投资和消费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
  不过,内循环不会过度依赖房地产。试想一下,如果所有的资金全部投到房地产,还怎么去消费呢?假如有100块,七八十块全部投到房地产,二三十块投实体经济,其他地方失血,有可能造成失业等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房地产会对经济产生拖累。
  房地产应该还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严守“房住不炒”的底线,防止资金流到不该流的地方。并不是完全不能进来,而是合理的发展,让房地产能对经济起到一个稳定的作用。所以现在更多的是防止市场过热,现在需要稳定的房地产市场给经济转型创造时间和空间。

观点四:怎么样变更好?


  宋红卫:同策研究院总监控制好房价有利于内循环经济
  内循环主要就是指国内消费主导下的经济增长模式,从长期来看房地产肯定是推进内循环。但是房价太高,或者房价上涨过快,对于实体经济是有挤出效应的。企业的成本上升,企业利润空间下降,会造成产业向外转移。近几年我国有些制造业向东南亚开始转移,这样就会造成就业下降,失业率上升,老百姓消费能力下降,企业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
  房地产是个中性词,我强调高房价或者房价上涨太快是拖累内循环,但不是这个行业。关键是房价上涨脱离了经济和老百姓收入的增加,就是挤压经济。总结一句:高房价、房价上涨过快,拖累内循环;控制好房价,有利于内循环经济。
  冯煦明:社科院活跃经济内循环取决于四大方面
  壮大和活跃经济内循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就是理顺和完善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包括如下四点。
  一是要优化建设用地供给的空间布局结构,切实增加人口流入城市的住宅用地指标,防止一二线城市房价过快上涨,降低新市民住房压力,避免高房价“反噬”实体经济。
  二是在年轻人购房压力较大的一二线城市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切实提高租房居住的稳定性、便利性、可靠性和宜居度,尤其是要大力发展长租公寓市场。
  三是要系统性地提升物业管理服务品质。总体而言,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重硬件、轻软件,建造能力强、物业服务能力弱的失衡。随着房地产市场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亟须补足物业服务品质短板。
  四是要防范个别产业基础薄弱、人口净流出的县城及三四线城市潜在的房价下跌风险,防止房地产市场风险向金融部门和其他实体企业蔓延。
其他文献
原本将在今年底结束过渡期的资管新规,由于受上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这在规模近百万亿的理财市场上激起了“涟漪”。  7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央行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部门审慎研究决定,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  早在2018年4月,央行联合多部委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按照既有工
期刊
继去年黑龙江鹤岗因为“白菜价”房子引发广泛关注后,最近又有城市出现了“白菜价”房子:辽宁阜新城南米家区一套56平米的房子只卖2万元,折合成每平方米的价格仅为357元。一名网友直播了他去云南买房的全过程,他以7.2万元买下了云南锡都个旧一套50多平方米的房子。  10万块不到就买一套房,堪称“白菜价”。其实,这样的房子在很多城市都出现。除了黑龙江鹤岗、云南个旧,像黑龙江伊春、甘肃玉门、广西来宾等城市
期刊
在国内资本市场特有的环境下,打新一直以来都被视作一种“无风险收益”的业务,机构也纷纷用来进行增强收益,“逢新必打”。  从市场可以了解到,各类资管机构目前对网下打新都非常热情,在各大金融业务群组中,这一业务也正被频繁提起。  不过,作为资管市场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银行理财在参与当下正火热的打新问题上却有点“纠结”。  据了解,银行理财目前仍是通过基金专户的形式参与,未来理财子公司是否可以直接打新? 
期刊
说到理财型保险,除了常见的投连险、分红险、万能险外,市面上在售的还有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险。  自銀保监会逐步收紧相关养老年金险产品的发行和销售,多家保险公司陆续停售了4.025%的养老年金险,比如信泰的如意享、君康颐养金生、弘康相伴一生、星享福、招商信诺人寿“自在人生A款”等。  随之而来的替换产品是一拨主推3.5%预定利率的增额终身寿险。在业内人士看来,增额终身寿险将替代4.025%年金险,逐渐
期刊
刚刚过去的7月,火热的行情给本就火爆的中国公募基金又添了一把火。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当月公募基金累计发行金额高达5336.6亿元,创下公募史上的单月发行纪录,此前这一纪录是2015年大牛市期间创下的,金额为3186.4亿元。  若将时间拉长,2020年1-7月份,公募基金发行总规模已经超过15000亿元,超越了2015年全年的发行份额,创下公募史上的年度发行纪录。  新基金爆卖
期刊
8月12日,“黄金”这一次词条再次冲上微博热搜榜单。而这一次的登榜却不同于之前“金价上涨”的好消息,这次的金价跌了,不仅如此,还创下了7年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令人咂舌。  一些沉浸在“黄金牛市来了”想法中的投资者,也直接被这个“热搜”搞得晕头转向,不禁发自内心地疑惑:本轮的金牛这就算是结束了吗?结果,一周之后黄金又重回了2000美元。投资者此刻应该是上车,还是下车呢?金价跌破1900美元 创7年最
期刊
7月下旬,笔者指出上证3500点是一个阶段天花板。本轮周期始自2018年初中美贸易战的3500点,时至今日,这场中美贸易战日益转为科技战,甚至存在金融战风险。中概股最近在美国的日子不好过,这还是金融战的小菜碟。真正的金融战工具是全球银行支付系统SWIFT。中美摩擦不解决,市场突破3500点的可能性不大。  在今年美国11月大选结束前,无论是当政的特朗普,还是在野的拜登,都在中国问题上大做文章。而选
期刊
7月初西安的一场暴雨,导致一辆劳斯莱斯被淹。车送去4S店修理了,4S店方面已经给出预估修车费用清单,维修费用達到了260万。  车主称自己遇到麻烦事儿了。现在车已经拆开了,但就放在那儿,动不了手,因为被淹的车,保险公司迟迟不予赔付。  到底是保险公司故意的,还是另有隐情? 1.保险公司是怎么说的  从新闻报道看,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要上报给总公司。  “总公司给我们一个意见,我们这个再往下推进
期刊
中国房價的居高不下,给购房者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在“6个钱包”的帮助之下,想尽一切办法缩减生活开支,从而凑足首付,是大多数刚需型购房者的真实写照。  但在很多投资客眼中,房子除了住,还可以炒。“30万两年就变200万”的诱人噱头,吸引了不少渴望实现”财务自由”的人加入炒房行列,“只涨不跌”的预期让炒房客们不惜倾其所有,以贷养贷。  2018年之前,很多人碰上了房地产的黄金时代,恰巧赶上了炒房时机
期刊
最近同事都在议论一部剧,叫《三十而已》,不管是几位女主的感情生活,还是衣着穿搭都是议论的焦点,甚至因为剧情里的阔太太们攀比,直接带火了爱马仕的销售。  带着好奇,我看了几集,之后惊人地发现,这不就是一个典型的保险科普电视剧么?有几个桥段都可以直接拿来对比条款了。  有一集的剧情是这样的:顾佳想盘下一家甜品店,当作太太们聚会的场所,但却遇到了资金问题。无奈之下,她的处理方法竟然是退保,退掉一张老保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