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标把大纲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这不仅仅是提法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体现了观念上的改变,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因为语言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与听说训练不同,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要在口头交流中规范口头语言,培养语言沟通、待人处事、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传情达意等综合能力和基本素养。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提高安全度,克服心理障碍
课堂交流与发言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基本形式,也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良好载体。从中既可了解学生的口语发展水平,更能据此分析学生存在的口语障碍,从而实施积极的训练策略。但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就是“金口难开”,有的因为准备不足无话可说,也有的因为缺乏交流的兴趣而“甘于寂寞”。这些消极现象的存在,阻碍了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进而影响健康的交际兴趣,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交际障碍。如何让学生克服交际心理障碍呢?
1.树立平等意识。口语交际的特殊在于其直面性、情感性、交互性,因此即使是平时说话流畅的学生,也难免由于环境、气氛因素而影响表达的效果。其实,学生之所以怕交流,不在于说什么,而是在于与谁说。学生之间交流时,能谈笑风生、滔滔不绝,而与老师交流时就面红耳赤,浑身不自在。不少成人也有这样的经验,这归根结底是由于交流双方地位的不平等所造成的。因此,教师必须要从自身做起,牢固树立师生平等意识,在言行、情感上与学生平等相处;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以放松的表情、自信的心态与人交流,逐步养成平等的交往习惯;再者,要教育学生尊重他人,认真听讲,不挖苦嘲笑他人等。
2.培养独特个性。学生有思想、有自我意识,学生的语言必须反映主观意识。想说就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是儿童的天性。我们的教学应当维护和发扬这种天性。
二、引发“需要”,准备交际砖瓦
教师要设法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引发学生对交际话题有表达的需要,这样其想像力、创造力才会随之而产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整个小学时期,儿童的注意经常带有情绪色彩。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激发儿童兴趣:学生边唱《嘀哩、嘀哩》这首歌曲,边自己动手画有关春天的图画,然后教师播放集音乐、动态、色彩于一体的实景录像,创设六种练习说话的情境,让学生在歌曲中找春天,在图画中找春天,在大自然中找春天。这样组织紧凑、方式方法多样性的情境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情感,激发了学生说话的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并长久保持。
三、提供机会,铺设成功之路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取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自尊感,这就是教育工作的一条金科玉律。”学习成功是促使学生后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因此,在教学《找春天》一课时,我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上,用“智慧小星星”作为奖赏,让学生展开“讲、问、评、说、背、想”的竞赛,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只要学生说时抓住了特点,问时抓住了要点,建议时抓住了缺点,说得流利,想得独特,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发给“智慧小星星”,使每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进行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
四、挖掘资源,把握交际“活教材”
1.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陶行知先生说:“整个社会的活动都是我们的教育范围。”我们认为,社会是实施“口语训练”的无边课堂。为了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社会知识、科技知识,我们将人民广场等旅游点作为训练口语的“活教材”,为学生提供新的知识“增长点”,使他们在每一次参观后都会产生新的启迪,促进语言的发展。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教学中,我们遵循“家校共育”的原则,通过家长会、填写“家长意见反馈表”等形式,密切家庭与学校的联系,使家长明白自己不仅是孩子的父母,而且是孩子的家庭教师。从家长为孩子笔录的一本本说话稿和录制的一盘盘磁带,可以看出,家长真正懂得了怎样做才是爱孩子。由于家庭的支持,我们的口语训练进展顺利,效果良好。
3.口语训练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课外阅读是增加学生知识储量、积累语言材料的主要途径。现在学生“说”的能力之所以差,阅读量太小是主要原因。因此,在征得学生家长同意后,我们为学生选定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报刊。此外,古诗诵读也使学生朦胧体味到其中的奥妙,学生背诵的积极性日渐高涨,课外“读后练说”的训练,使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迅速提高。
4.口语训练与各科教学相结合。
语、数、自、思、美、劳等学科内容鲜活,各具特色。系统教育学告诉我们:各科知识及内部是相互联系的,教学中,我们从整体教育出发,将口语交际训练渗透到各学科当中,使学生能借助缜密的语言理解数学法则和概念;凭借语言的准确性、深刻性去完成对自然、社会、思想品德等学科的理解与认识。
一、提高安全度,克服心理障碍
课堂交流与发言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基本形式,也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良好载体。从中既可了解学生的口语发展水平,更能据此分析学生存在的口语障碍,从而实施积极的训练策略。但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就是“金口难开”,有的因为准备不足无话可说,也有的因为缺乏交流的兴趣而“甘于寂寞”。这些消极现象的存在,阻碍了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进而影响健康的交际兴趣,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交际障碍。如何让学生克服交际心理障碍呢?
1.树立平等意识。口语交际的特殊在于其直面性、情感性、交互性,因此即使是平时说话流畅的学生,也难免由于环境、气氛因素而影响表达的效果。其实,学生之所以怕交流,不在于说什么,而是在于与谁说。学生之间交流时,能谈笑风生、滔滔不绝,而与老师交流时就面红耳赤,浑身不自在。不少成人也有这样的经验,这归根结底是由于交流双方地位的不平等所造成的。因此,教师必须要从自身做起,牢固树立师生平等意识,在言行、情感上与学生平等相处;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以放松的表情、自信的心态与人交流,逐步养成平等的交往习惯;再者,要教育学生尊重他人,认真听讲,不挖苦嘲笑他人等。
2.培养独特个性。学生有思想、有自我意识,学生的语言必须反映主观意识。想说就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是儿童的天性。我们的教学应当维护和发扬这种天性。
二、引发“需要”,准备交际砖瓦
教师要设法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引发学生对交际话题有表达的需要,这样其想像力、创造力才会随之而产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整个小学时期,儿童的注意经常带有情绪色彩。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激发儿童兴趣:学生边唱《嘀哩、嘀哩》这首歌曲,边自己动手画有关春天的图画,然后教师播放集音乐、动态、色彩于一体的实景录像,创设六种练习说话的情境,让学生在歌曲中找春天,在图画中找春天,在大自然中找春天。这样组织紧凑、方式方法多样性的情境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情感,激发了学生说话的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并长久保持。
三、提供机会,铺设成功之路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取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自尊感,这就是教育工作的一条金科玉律。”学习成功是促使学生后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因此,在教学《找春天》一课时,我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上,用“智慧小星星”作为奖赏,让学生展开“讲、问、评、说、背、想”的竞赛,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只要学生说时抓住了特点,问时抓住了要点,建议时抓住了缺点,说得流利,想得独特,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发给“智慧小星星”,使每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进行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
四、挖掘资源,把握交际“活教材”
1.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陶行知先生说:“整个社会的活动都是我们的教育范围。”我们认为,社会是实施“口语训练”的无边课堂。为了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社会知识、科技知识,我们将人民广场等旅游点作为训练口语的“活教材”,为学生提供新的知识“增长点”,使他们在每一次参观后都会产生新的启迪,促进语言的发展。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教学中,我们遵循“家校共育”的原则,通过家长会、填写“家长意见反馈表”等形式,密切家庭与学校的联系,使家长明白自己不仅是孩子的父母,而且是孩子的家庭教师。从家长为孩子笔录的一本本说话稿和录制的一盘盘磁带,可以看出,家长真正懂得了怎样做才是爱孩子。由于家庭的支持,我们的口语训练进展顺利,效果良好。
3.口语训练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课外阅读是增加学生知识储量、积累语言材料的主要途径。现在学生“说”的能力之所以差,阅读量太小是主要原因。因此,在征得学生家长同意后,我们为学生选定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报刊。此外,古诗诵读也使学生朦胧体味到其中的奥妙,学生背诵的积极性日渐高涨,课外“读后练说”的训练,使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迅速提高。
4.口语训练与各科教学相结合。
语、数、自、思、美、劳等学科内容鲜活,各具特色。系统教育学告诉我们:各科知识及内部是相互联系的,教学中,我们从整体教育出发,将口语交际训练渗透到各学科当中,使学生能借助缜密的语言理解数学法则和概念;凭借语言的准确性、深刻性去完成对自然、社会、思想品德等学科的理解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