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会芳是河北省曲周县侯村镇五塔村人,就读于邯郸学院曲周分院。
她出生在一个十分贫困的家庭里,由于母亲先天性痴呆,她由姨妈带到一岁多才回到家,勤劳憨厚的父亲为了把她带大,既当爹又当妈,受尽了常人不能受的苦,父亲经常把她托付给大娘或邻居,自己到建筑工地干些最苦最脏的活,挣些给她买奶粉和零食的钱,那时最苦的就是父亲。
小会芳上学前班的那年,由于父亲经常把好的饭菜都留给她们母女俩,自己却常以咸菜和馒头为主食,再加上长期劳累过度,因而导致脑血栓,又不舍得吃药,突发脑梗塞成了半身不遂。当小会芳从学校回到家,看到正在打吊瓶的父亲两眼泪汪汪地望着她,无奈地摆摆手,什么也说不出时,6岁的她看出父亲的意思,是他感到自己不行了。她恐惧地喊道:“爹,你不要吓唬我,一定要好起来!”
6歲的她,从此在左邻右舍的帮助下,用稚嫩的肩膀挑起照顾父母的重担。初病的父亲心情特别不好,经常发脾气,嫌自己拖累孩子。他让人把小会芳的姨妈叫来,打算把妻子和孩子托付给她,自己绝食了断自己。那时小会芳劝不听父亲,就亲自喂他,由于她太小够不着躺在炕上的父亲,就垫着小板凳喂他,可是父亲坚决不吃,用手不经意的一推,她从小板凳上摔下来,饭撒了一脖子,烧了一串泡,父亲惭愧地哭了起来,但她为了不让父亲生气,硬是咬着牙含着泪没哭出声说:“爹,我不疼,你快吃饭吧,我和妈妈都不能没有你呀!”父亲被她的坚强感动了,开始吃饭了。
小会芳从小爱学习,为了节省开支能上学,家里从不生煤球炉,热心的邻居经常给她们拉一些玉米包和花柴,烧完了星期天就去捡,父亲也拄着棍子到处捡柴火做饭,为了能上学,她经常上下学带着个小袋子,到学校垃圾堆捡一些废饮料瓶,卖些钱买本子和笔。为了能让爹娘过得好一点,小会芳星期天给人家剥棉花,剥玉米,挣些买菜的钱,当她第一次把挣的9块钱交到父亲手上时,父亲又一次感动地哭了。人人说她懂事,可当她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依偎在父母的怀里撒娇的时侯,她真的好羡慕。别人下了学父母做不好饭,跺脚就哭,而她还要熏的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做饭、洗碗,她也觉得委屈,但从没抱怨过,心里下定决心好好上学,一定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为了能让家里过得好一点,小会芳从五年级到初中的几个暑假里一直给人家在杂交棉地里授粉,早上4点多当同龄的孩子在父母怀里睡的正香的时侯,她已经跟着大娘、大婶们踏着露水去地里采棉花花粉了。中午烈日当头,别人家的孩子躺在空调或电扇下乘凉的时候,她却在给棉花授粉。一个暑假下来,她又黑又瘦,但当她领到工资,知道一个季度的学杂费又不用犯愁了,心里也踏实了很多,苦和累已抛到九霄云外了。
2011年,会芳中考完毕,父亲的身体也恢复的能自理了,她跟父亲商量:“上高中花费大一些,你也能照顾妈妈了,让我去打一暑假工吧,那样挣的多一点。”父亲担心地说:“你还小,能行吗?”她说“我已经16岁了,不是小孩子了,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你只管照顾好自己和妈妈就行了”。于是她去了青岛的一家食品厂,给人家拉鱼丝,刚去第一天,闻不了鱼腥味和消毒液味,把胆汁都吐出来了,更别提吃饭了,筋疲力尽的她哪里还干得了活,老板看她太小,心疼地说:“给你个路费回家吧。”她倔强地说:“让我再适应几天吧,前几天我不要钱,”老板答应了她的请求。一天、二天、三天……直到第十天,她终于适应了这里的环境。而此时家里打来电话,说父亲不舒服,她听后心乱如麻,归心似箭。好心的老板拿出200元钱送她上了回家的车。
当她踏进家门,习惯性地喊“爹——爹——”,无人应答。她快步跑进屋,只见父亲又一次躺在炕上打着吊瓶,眼睛直直的,尽管她喊破喉咙也没有反应,父亲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植物人。邻居们说:“你爹是过于担心你,一天天吃不下饭才变成这样的。”她惭愧地哭了起来。
为了能照顾父亲,她打消了上学的念头,纵然医生说父亲维持不了多久,但想到父亲给了她无私的爱,她要在父亲最后的日子里,好好伺侯他,尽女儿力所能及的孝道。开始她经常用湿毛巾给父亲擦嘴,然后用毛巾挤一点水到他嘴里,看他能不能咽一点,开始不能,她就当父亲知道一样跟他说:“你先喝点水试着咽一下,你不是很支持我上学吗?你这样我咋上学呀?我相信爹是坚强的,一定会好起来。”在会芳一年的精心照顾和医生的治疗下,父亲又能吃流食了,还能吃一些软的食物,她看父亲没有生命危险了,再次打起上学的念头。
2012年夏天,时任依庄乡乡长的赵世超,听说了她的情况,带着慰问金和衣服去她家看望,鼓励她要自强、自力、自救,他的一番话,更加坚定了会芳带患病的父亲和痴呆的母亲上学的想法,赵世超乡长说:“如果你真想上学,学费我交。”
开学了,会芳带着父母租住在前河东村一家破旧的小屋,她的班主任温素华冒着雨亲自给她送去大米、卫生油、月饼、电磁炉、电饭锅等一些零用品,并给她订做舞蹈服,校领导还给她送去了慰问金,在校老师也送来了钱和衣物,她再次感受到世间除了父母以外的温暖。
在2012年9月20号的一天,县电视台的记者们了解到她的情况,做了一期专访,在凤城播报上报道后,一些好心人帮助她和鼓励她。有《祥云传播》的工作人员送去了钱和被子;褚庄卫生院的医生给她父亲免费输液治疗,使病情有了明显好转;妇联的阿姨们送去了亲情和支持;新中医院的领导和疗养中心的领导,把他们接进宽敞、明亮且有中央空调的疗养病房,管他们3人吃饭,还给她爹免费治疗,给她提供在校生活费。还有很多志愿者帮助了他们。
会芳表示一定珍惜这些善良的人们给她创造的好条件、好机会,好好学习,善待父母,以他们为榜样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做对社会有益的好公民、好学生,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社会,回报对她提供无私帮助的叔叔阿姨们。编辑/张立平laomalp820114@163.com
她出生在一个十分贫困的家庭里,由于母亲先天性痴呆,她由姨妈带到一岁多才回到家,勤劳憨厚的父亲为了把她带大,既当爹又当妈,受尽了常人不能受的苦,父亲经常把她托付给大娘或邻居,自己到建筑工地干些最苦最脏的活,挣些给她买奶粉和零食的钱,那时最苦的就是父亲。
小会芳上学前班的那年,由于父亲经常把好的饭菜都留给她们母女俩,自己却常以咸菜和馒头为主食,再加上长期劳累过度,因而导致脑血栓,又不舍得吃药,突发脑梗塞成了半身不遂。当小会芳从学校回到家,看到正在打吊瓶的父亲两眼泪汪汪地望着她,无奈地摆摆手,什么也说不出时,6岁的她看出父亲的意思,是他感到自己不行了。她恐惧地喊道:“爹,你不要吓唬我,一定要好起来!”
6歲的她,从此在左邻右舍的帮助下,用稚嫩的肩膀挑起照顾父母的重担。初病的父亲心情特别不好,经常发脾气,嫌自己拖累孩子。他让人把小会芳的姨妈叫来,打算把妻子和孩子托付给她,自己绝食了断自己。那时小会芳劝不听父亲,就亲自喂他,由于她太小够不着躺在炕上的父亲,就垫着小板凳喂他,可是父亲坚决不吃,用手不经意的一推,她从小板凳上摔下来,饭撒了一脖子,烧了一串泡,父亲惭愧地哭了起来,但她为了不让父亲生气,硬是咬着牙含着泪没哭出声说:“爹,我不疼,你快吃饭吧,我和妈妈都不能没有你呀!”父亲被她的坚强感动了,开始吃饭了。
小会芳从小爱学习,为了节省开支能上学,家里从不生煤球炉,热心的邻居经常给她们拉一些玉米包和花柴,烧完了星期天就去捡,父亲也拄着棍子到处捡柴火做饭,为了能上学,她经常上下学带着个小袋子,到学校垃圾堆捡一些废饮料瓶,卖些钱买本子和笔。为了能让爹娘过得好一点,小会芳星期天给人家剥棉花,剥玉米,挣些买菜的钱,当她第一次把挣的9块钱交到父亲手上时,父亲又一次感动地哭了。人人说她懂事,可当她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依偎在父母的怀里撒娇的时侯,她真的好羡慕。别人下了学父母做不好饭,跺脚就哭,而她还要熏的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做饭、洗碗,她也觉得委屈,但从没抱怨过,心里下定决心好好上学,一定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为了能让家里过得好一点,小会芳从五年级到初中的几个暑假里一直给人家在杂交棉地里授粉,早上4点多当同龄的孩子在父母怀里睡的正香的时侯,她已经跟着大娘、大婶们踏着露水去地里采棉花花粉了。中午烈日当头,别人家的孩子躺在空调或电扇下乘凉的时候,她却在给棉花授粉。一个暑假下来,她又黑又瘦,但当她领到工资,知道一个季度的学杂费又不用犯愁了,心里也踏实了很多,苦和累已抛到九霄云外了。
2011年,会芳中考完毕,父亲的身体也恢复的能自理了,她跟父亲商量:“上高中花费大一些,你也能照顾妈妈了,让我去打一暑假工吧,那样挣的多一点。”父亲担心地说:“你还小,能行吗?”她说“我已经16岁了,不是小孩子了,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你只管照顾好自己和妈妈就行了”。于是她去了青岛的一家食品厂,给人家拉鱼丝,刚去第一天,闻不了鱼腥味和消毒液味,把胆汁都吐出来了,更别提吃饭了,筋疲力尽的她哪里还干得了活,老板看她太小,心疼地说:“给你个路费回家吧。”她倔强地说:“让我再适应几天吧,前几天我不要钱,”老板答应了她的请求。一天、二天、三天……直到第十天,她终于适应了这里的环境。而此时家里打来电话,说父亲不舒服,她听后心乱如麻,归心似箭。好心的老板拿出200元钱送她上了回家的车。
当她踏进家门,习惯性地喊“爹——爹——”,无人应答。她快步跑进屋,只见父亲又一次躺在炕上打着吊瓶,眼睛直直的,尽管她喊破喉咙也没有反应,父亲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植物人。邻居们说:“你爹是过于担心你,一天天吃不下饭才变成这样的。”她惭愧地哭了起来。
为了能照顾父亲,她打消了上学的念头,纵然医生说父亲维持不了多久,但想到父亲给了她无私的爱,她要在父亲最后的日子里,好好伺侯他,尽女儿力所能及的孝道。开始她经常用湿毛巾给父亲擦嘴,然后用毛巾挤一点水到他嘴里,看他能不能咽一点,开始不能,她就当父亲知道一样跟他说:“你先喝点水试着咽一下,你不是很支持我上学吗?你这样我咋上学呀?我相信爹是坚强的,一定会好起来。”在会芳一年的精心照顾和医生的治疗下,父亲又能吃流食了,还能吃一些软的食物,她看父亲没有生命危险了,再次打起上学的念头。
2012年夏天,时任依庄乡乡长的赵世超,听说了她的情况,带着慰问金和衣服去她家看望,鼓励她要自强、自力、自救,他的一番话,更加坚定了会芳带患病的父亲和痴呆的母亲上学的想法,赵世超乡长说:“如果你真想上学,学费我交。”
开学了,会芳带着父母租住在前河东村一家破旧的小屋,她的班主任温素华冒着雨亲自给她送去大米、卫生油、月饼、电磁炉、电饭锅等一些零用品,并给她订做舞蹈服,校领导还给她送去了慰问金,在校老师也送来了钱和衣物,她再次感受到世间除了父母以外的温暖。
在2012年9月20号的一天,县电视台的记者们了解到她的情况,做了一期专访,在凤城播报上报道后,一些好心人帮助她和鼓励她。有《祥云传播》的工作人员送去了钱和被子;褚庄卫生院的医生给她父亲免费输液治疗,使病情有了明显好转;妇联的阿姨们送去了亲情和支持;新中医院的领导和疗养中心的领导,把他们接进宽敞、明亮且有中央空调的疗养病房,管他们3人吃饭,还给她爹免费治疗,给她提供在校生活费。还有很多志愿者帮助了他们。
会芳表示一定珍惜这些善良的人们给她创造的好条件、好机会,好好学习,善待父母,以他们为榜样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做对社会有益的好公民、好学生,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社会,回报对她提供无私帮助的叔叔阿姨们。编辑/张立平laomalp820114@163.com